一种环保压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48070阅读:34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回收处理研发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环保压滤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建筑废料、泥浆、废液等建筑或江河泥浆的回收处理过程中,其中涉及到的泥沙回收处理的问题,其必然会使用到压滤装置,然而,其没有专门针对于该领域进行设计的压滤装置,无法满足其需求,需进一步的研发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环保压滤装置,尤其是一种结构简单且实用的环保排沙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环保压滤装置,包括压滤机、静置水池、混合水池、清水池,压滤机置于主机架的上部处,静置水池的最底部处高于混合水池且在静置水池最底部处通过排渣管连通混合水池,混合水池通过通过第一渣浆泵连接压滤机的进料口,压滤机的排料口相对于底部的泥渣料腔设置,压滤机的排水口连通清水池,主机架设置相对于泥渣料腔进行喷雾的喷雾装置。

优选的,在接近静置水池中部为位置通过引水管连通清水池,静置水池与清水池之间的引水管中部处设置引水泵。

优选的,喷雾装置包括喷雾泵的进水管连通清水池,喷雾泵的排水口连通喷雾喷头,喷雾喷头相对于泥渣料腔进行喷雾。

进一步的,混合水池侧部处设置相对于其内部进行搅拌的搅拌叶片,搅拌叶片通过旋转电机传动连接。

优选的,在位于混合水池进水口上部以及在位于搅拌叶片上部设置过滤网。

优选的,还设置有用于盖合上述的主机架两侧开口的隔离自动卷帘。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设置混合水池,一方面可以用于在后期添加物料时候进行混合,其比在静置水池上的混合效果更佳更充分,使用的物料量也相对减少,提高物料的利用率,而对应设置喷雾装置,可以根据需要对泥渣进行加湿,避免结块,影响后续的加工利用。

附图说明:

附图1为实施例1\2的环保排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照图1,一种环保压滤装置,包括压滤机4、静置水池1、混合水池2、清水池6,压滤机4置于主机架3的上部处,静置水池1的最底部处高于混合水池2且在静置水池1最底部处通过排渣管连通混合水池2,静置水池1的物料可以直接流入至混合水池2内,压滤机4可以采用泥浆压滤机。

混合水池2通过通过第一渣浆泵41连接压滤机4的进料口,压滤机4的排料口相对于底部的泥渣料腔32设置,压滤机4的排水口连通清水池6,主机架3设置相对于泥渣料腔32进行喷雾的喷雾装置。

优选的,在接近静置水池1中部为位置通过引水管连通清水池6,静置水池1与清水池6之间的引水管62中部处设置引水泵61。

在本实施例中,污水池内的污水由静置水池1上部的进料口进入至静置水池1内进行静置,在静置以后物料可以排出至混合水池2内,其具体的也可以设置第二渣浆泵11的方式将物料抽取至混合水池2内,也可以采用其自然流入至混合水池2的方式,当然对应的需增设至少1-2组的液体流量分度计12。

静置水池1上层的静置水由引水泵抽取送至清水池6内进行储存,静置水池1底部的浑浊物料进入至混合水池2内,其可以根据需要添加物料后进行混合后再由第一渣浆泵41抽取进入至压滤机4内进行压滤,在压滤过程中,压滤后块状的物料下落至泥渣料腔32进行储存,而压滤后的水通入至清水池6内,由此完成一个压滤的工序。

在上述实施过程中,对应的在混合水池2侧部处设置相对于其内部进行搅拌的搅拌叶片,搅拌叶片通过旋转电机21传动连接,其目的在于添加辅料时可以提高其混合的效果。

由于建筑物料的处理,其泥浆的量并不如在江河抽取的量大,置于泥渣料腔32内的物料由于其长期的脱水不利于后期的加工,设置喷雾装置可以对其表面进行适应性的加湿,喷雾装置包括喷雾泵的进水管连通清水池6,喷雾泵51的排水口连通喷雾喷头5,喷雾喷头5相对于泥渣料腔32进行喷雾,其对清水池6内的水进一步的利用,提高其清水池6的内的水利用,提高其环保的性能。

优选的,在位于混合水池2进水口上部以及在位于搅拌叶片上部设置过滤网22,还设置有用于盖合上述的主机架3两侧开口的隔离自动卷帘,隔离自动卷帘设置密闭主机架的任一侧开口部,本实施例中,过滤网22可以直接过滤大颗粒块不适应后期压滤的物料,而隔离卷帘目的在于隔绝外部的环境的空气流通,减少置于泥渣料腔32内物料的脱水率,其泥渣料腔32顶部处也可以设置温湿度传感器与后续的控制电路箱电连接。

优选的,压滤机、第一渣浆泵、引水泵、喷雾泵、旋转电机分别与控制电路箱连接控制,主机架内设置有相对于压滤机方向进行抽湿的抽湿器,进而提高其内环境的干燥程度,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

当然,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方式,并非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范围,故,凡是在本实用新型原理上做等效改变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