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纺织车间用除尘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33448发布日期:2018-06-19 19:58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除尘系统,具体涉及一种纺织车间用除尘系统,属于空气中漂浮物吸收净化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车间除尘系统是指利用相应的除尘设备有效地解决车间环境问题,给予车间工人舒适的环境,以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因为在工作车间中,由于纺织车间机械的运转、工作人员的流量、以及材料的运输等等都会产生大量的灰尘和纺织纤维漂浮在空气中,长期在这种环境工作的人们,会危害呼吸道的健康,给人们的健康安全造成威胁,同时也会降低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因此,人们研究出各种除尘设备。但在工厂车间中,对除尘的要求很高,车间里放置着大量的机器、以及各种用于生产的材料,而且车间里人流量巨大,对除尘的要求更是高,现有针对车间的除 尘措施往往是在车间的入口处设置除尘装置,通过在车间入口处对进入车间的人和物进行除尘操作,实现针对车间内的除尘效果,但这样的措施往往只能针对局部区域进行有效的除尘,而针对具有整个车间而言,却效果甚微,尤其是车间生产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灰尘,这样的除尘装置则无法应对,所以这样的除尘方式满足不了车间除尘的要求。

如申请号为201410141295.4 的一种车间除尘系统,其是在车间的一整面墙边设置多个分隔的房间,每个分隔的房间作为一个改洗工位;在每个分隔的房间的外墙内侧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滴水管、扰流板和筛网,改洗工位下方挖有水池,水池上方设置可以站人的踏网;在所述筛网下的外墙上开有孔,并在孔内设置有将车间内的空气吸引到车间外的吸风机。本发明提供的车间除尘系统可以大大改善卫浴生产企业的改洗车间工作环境,卫浴产品在改洗工位抛磨时产生的粉尘通过除尘系统回收,避免了对工人身心健康的危害,并能减少尘肺等职业病的发病率,该除尘系统成本较高,需要较大的场地供应才能实施。

又如申请号为201510559829.X的一种车间除尘系统,包括电机、除尘器机构、空气加热器、空气加湿器和风帽,除尘器机构至少安装有三个除尘器,除尘器两端分别连接有风管接头,一侧风管接头连接排气管,排气管连接直流三通,直流三通另外两端均连接进气机构;另一侧风管接头通过出气管与排气筒连接,排气筒一侧固定安装有电机,排气筒顶端设有风帽。本系统结构合理,操作简单,能有效地清除车间内空气中的灰尘,而且效率高,避免了人们长期工作在这样的环境中而造成的健康安全隐患,同时,提高了机械的使用寿命,并且,处理过的空气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该除尘系统只是把带有灰尘的空气吸收再转移到他处,并没有真正意义上达到除尘,吸附的灰尘清理起来也会发生扬灰,也会造成车间外围空气质量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纺织车间用除尘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纺织车间用除尘系统,包括柜体结构,所述柜体结构位于靠顶部的侧面处开设有吸风槽口,所述柜体结构内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冲洗喷淋头、雾化器、冷凝导流板层和沉淀池,所述吸风槽口位于冲洗喷淋头和雾化器之间,冲洗喷淋头安装在柜体结构内顶部,冷凝导流板层为若干纵向并排设置的金属板,柜体结构内置有冷凝器,连接在冷凝导流板层上,沉淀池位于柜体结构内底部,所述沉淀池上方的柜体结构侧壁上开设在有抽风口,抽风口处设置有气泵,抽风口的外端位于车间外。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冷凝导流板层下部设置有附导流层,所述附导流层为若干纵向并排设置的S形金属板,一个附导流层的S形金属板对应连接在一个冷凝导流板层的金属板。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吸风槽口外设置有斜向延长槽口,所述斜向延长槽口可向上或下两个方向插置在吸风槽口上。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柜体结构侧壁上设置有循环管道,所述循环管道的一端连通在沉淀池上,另一端分叉为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第一管道连接冲洗喷淋头,第二管道连接雾化器,所述循环管道连接沉淀池的管口处设置有过滤层,循环管道上具有水泵。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柜体结构底部设置有可升高的支撑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纺织车间用除尘系统,通过吸风槽口吸取纺织车间内漂浮在空中的灰尘或纺织纤维,灰尘或纺织纤维在柜体结构内下落,经过雾化器,使灰尘或纺织纤维上沾有小水滴,加重质量,加速下降,在经过冷凝导流板层时,可利用小水滴与冷凝导流板层上的水之间的粘附性,使灰尘或纺织纤维粘附在冷凝导流板层上,而雾化器产生的雾气预冷凝结成水在冷凝导流板层上,将灰尘或纺织纤维带入到沉淀池,此外,冲洗喷淋头可以在冷凝导流板层和附导流层粘附较多的灰尘或纺织纤维时,进行冲洗,将灰尘或纺织纤维全部冲入沉淀池,避免冷凝导流板层或附导流层阻塞,具体还有以下优点:

1. 附导流层的S形金属板可以增加与水雾以及灰尘或纺织纤维的接触机会,在冷凝导流板层上漏掉的灰尘或纺织纤维也会落到附导流层上,随之下落到沉淀池。

2. 抽风口可以提高、降低、延长实际的吸风口位置,车间内漂浮物较为集中时,可利用斜向延长槽口针对性的吸收。

3. 循环管道可以将沉淀池内上层较为清洁的水重新引入冲洗喷淋头和雾化器使用,更加环保节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柜体结构,2-吸风槽口,3-冲洗喷淋头,4-雾化器,5-冷凝导流板层,6-沉淀池,7-抽风口,8-附导流层,9-斜向延长槽口,10-循环管道,11-支撑脚。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纺织车间用除尘系统,包括柜体结构1,所述柜体结构1位于靠顶部的侧面处开设有吸风槽口2,所述柜体结构1内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冲洗喷淋头3、雾化器4、冷凝导流板层5和沉淀池6,所述吸风槽口2位于冲洗喷淋头3和雾化器4之间,冲洗喷淋头3安装在柜体结构1内顶部,雾化器4可释放水雾,冷凝导流板层5为若干纵向并排设置的金属板,柜体结构1内置有冷凝器,连接在冷凝导流板层5上,沉淀池6位于柜体结构1内底部,所述沉淀池6上方的柜体结构1侧壁上开设在有抽风口7,抽风口7处设置有气泵,抽风口7的外端位于车间外。

所述冷凝导流板层5下部设置有附导流层8,所述附导流层8为若干纵向并排设置的S形金属板,一个附导流层8的S形金属板对应连接在一个冷凝导流板层5的金属板。

所述吸风槽口2外设置有斜向延长槽口9,所述斜向延长槽口9可向上或下两个方向插置在吸风槽口2上。

所述柜体结构1侧壁上设置有循环管道10,所述循环管道10的一端连通在沉淀池6上,另一端分叉为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第一管道连接冲洗喷淋头3,第二管道连接雾化器4,所述循环管道10连接沉淀池6的管口处设置有过滤层,循环管道10上具有水泵。

所述柜体结构1底部设置有可升高的支撑脚11,支撑脚11可以调节吸风槽口2的位置,根据车间内漂浮物的实际高度配合进行调节。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操作做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