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应釜电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98532发布日期:2018-07-24 19:30阅读:194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反应釜电加热装置,特别是一种反应釜电加热装置,属于反应釜电加热装置的创新技术。



背景技术:

电加热反应釜具有加热迅速、耐高温、耐腐蚀、卫生、无环境污染、无需锅炉自动加温、使用方便等特点。用电热棒加热夹套里面的导热油,使导热油温度升到所需要的温度,然后有测温控制仪控制电热棒使其断电恒温。是在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研制成功的新型产品。

市场上常用电加热反应釜的加热棒插管均为反应釜底部插入式,加热棒接线处与加热管体直接连接。现有设计在更换加热棒时必须将反应釜夹套中的导热油全部清空,在拆卸加热棒时反应釜夹套底部残余的导热油容易发生泄露,当导热油产生的积碳积淀到加热棒根部时易导致加热棒与油体无法接触不能正常传热,致使加热棒干烧乃至加热棒干烧炸管;加热棒接电处与加热管体连接处当温度过高时容易烧断电线导致短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考虑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反应釜电加热装置,本实用新型在更换加热管时不需要清空反应釜夹套内的导热油,且可避免加热管积碳阻热导致干烧,是一种结构简单,方便实用的反应釜电加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的反应釜电加热装置,包括有反应釜及加热管,加热管从反应釜的底部倾斜插入反应釜内,其中加热管包括有线缆 、接线盒、隔热带、法兰片、加热管体、不发热管体,线缆安装在接线盒上,接线盒安装在隔热带上,隔热带连接在法兰片上,不发热管体固定在法兰片上,加热管体固定在不发热管体上。

本实用新型的反应釜电加热装置,采用加热管从反应釜的底部倾斜插入反应釜内的结构,本实用新型在更换加热管时不需要清空反应釜夹套内的导热油,导热油积碳积淀位置将在反应釜底,而不是附在加热管上,从而避免加热管积碳阻热导致干烧,且在取出加热管时也不会发生残余导热油泄露。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结构简单,方便实用的反应釜电加热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加热管与反应釜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加热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反应釜电加热装置,包括有反应釜2及加热管1,加热管1从反应釜2的底部倾斜插入反应釜2内,其中加热管1包括有线缆3 、接线盒4、隔热带5、法兰片6、加热管体7、不发热管体8,线缆3安装在接线盒4上,接线盒4安装在隔热带5上,隔热带5连接在法兰片6上,不发热管体8固定在法兰片6上,加热管体7固定在不发热管体8上。

本实施例中,上述加热管1通过法兰片6及螺纹连接件与反应釜2连接。

本实施例中,上述线缆3利用螺丝安装在接线盒4上。接线盒4利用螺丝安装在隔热带5上。隔热带5利用螺丝连接在法兰片6上。不发热管体8焊接在法兰片6上。上述加热管体7与不发热管体8做为一体,不发热管体8内没有填充发热丝,加热管体7内没有填充发热丝。

改造前电加热反应釜中加热管1从反应釜2的底部垂直插入,在更换加热管1时必须将反应釜2夹套中的导热油全部清空,在拆卸加热管1时反应釜2的夹套底部残余的导热油容易发生泄露,当导热油产生的积碳积淀到加热管1根部时易导致加热管1与油体无法接触不能正常传热,致使加热管1干烧乃至加热管1干烧炸管;加热管1连接处当温度过高时容易出现烧断电线导致短路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反应釜电加热装置改造后电加热反应釜的加热管1为斜插式,主要解决了更换加热管1时需清空反应釜2内导热油及导热油积碳阻热的问题,避免导热油积碳致使加热管1出现干烧炸管、导热油泄露及加热管1连接处温度过高导致短路等问题。此外,加热管1接电处增加隔热带5,不与加热管1中的加热管体7直接连接,有效解决了线路直接接触加热管1以致温度过高出现烧断电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时,加热管1在插入反应釜后有约25cm的加热管1无法正常与导热油接触,因此加热管1在生产时设计为底部25cm不发热,有效避免了加热管1无法与导热油接触导致干烧炸管的问题;在加热管1连接处增加8cm的隔热带,有效避免了当加热管1温度过高时导致的线路短路问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