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物料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09753发布日期:2018-08-07 11:20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物料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现国内企业生产的物料过滤装置一般结构复杂,标准化互换性差,技术含量低,易堵塞等缺陷,操作人员通常是根据出料多少和经验来判断过滤网是否被物料堵塞,当发生堵塞情况时,需要操作人员关闭机器,人工更换过滤网,工作效率低,操作复杂,不够智能化,浪费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塑胶打包带物料过滤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当过滤装置发生堵塞时,需要操作人员关闭机器,人工更换过滤网,工作效率低,操作复杂,不够智能化,浪费成本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物料过滤装置,适用于打包带生产设备,包括:过滤仓、物料输送管、溶体压力监测器、控制器和推动机构;所述物料输送管上设置有用于将所述物料输送管分隔成进料管和出料管的过滤件,所述进料管包括第一进料口和第一出料口,所述出料管包括第二进料口和第二出料口;所述过滤件由首尾相连的多个过滤网组成;所述溶体压力监测器设置于所述进料管内,并与所述控制器通讯连接;所述推动机构分别与所述控制器和过滤件连接;通过控制器获取溶体压力监测器监测的溶体压力值,并根据获取的溶体压力值判断是否控制推动机构推动更换过滤网,当获取的溶体压力值大于5MPa,控制推动机构推动更换当前过滤网。

优选地,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过滤仓内与所述进料管连接互通的过滤缓冲存储仓,用于缓冲存储进料管内的物料。

优选地,所述过滤缓冲存储仓与所述进料管连接的开口处设置有第一开关阀,所述第一开关阀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过滤仓内的清理机构,用于清理过滤网上粘附的物料,所述清理机构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优选地,所述过滤件由首尾相连的4个过滤网组成。

优选地,所述过滤件中的过滤网的过滤方向朝第一出料口。

优选地,所述过滤仓外侧壁下端设置有一开口,所述开口处设置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上可拆卸连接一出料部件,所述出料部件包括第三进料口和第三出料口,所述第三进料口与所述开口和所述第二出料口相对应。

优选地,所述固定件与出料部件的连接方式可为但不限于螺丝连接、插销连接和卡扣连接。

优选地,所述出料部件上设置有控制进料的第二开关阀。

优选地,所述出料部件的第三进料口内设置有转动挡板,所述转动挡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开关阀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物料过滤装置,适用于打包带生产设备,通过过滤件将过滤仓内的物料输送管分割成进料管和出料管,并在进料管内安装溶体压力监测器,并将该溶体压力监测器与控制器通讯连接,通过控制器获取溶体压力监测器监测的溶体压力值,并根据获取的溶体压力值判断是否控制与过滤件连接的推动机构推动更换过滤网,当获取的溶体压力值大于5MPa,控制推动机构推动更换当前过滤网,能够根据获取的监测溶体压力值判断过滤网是否堵塞,智能更换过滤网,无需人工操作更换,工作效率高,操作简单,设计更加智能化,节省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物料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除非另外定义,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一”或者“该”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物料过滤装置,适用于打包带生产设备,通过过滤件将过滤仓内的物料输送管分割成进料管和出料管,并在进料管内安装溶体压力监测器,并将该溶体压力监测器与控制器通讯连接,通过控制器获取溶体压力监测器监测的溶体压力值,并根据获取的溶体压力值判断是否控制与过滤件连接的推动机构推动更换过滤网,当获取的溶体压力值大于5MPa,控制推动机构推动更换当前过滤网,能够根据获取的监测溶体压力值判断过滤网是否堵塞,智能更换过滤网,无需人工操作更换,工作效率高,操作简单,设计更加智能化,节省成本。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物料过滤装置10,适用于打包带生产设备,包括:过滤仓100、物料输送管200、溶体压力监测器300、控制器400和推动机构500;所述物料输送管200上设置有用于将所述物料输送管200分隔成进料管210和出料管220的过滤件230,所述进料管210包括第一进料口211和第一出料口212,所述出料管220包括第二进料口和第二出料口;所述过滤件230由首尾相连的多个过滤网231组成;所述溶体压力监测器300设置于所述进料管210内,并与所述控制器400通讯连接;所述推动机构500分别与所述控制器400和过滤件230连接;通过控制器400获取溶体压力监测器300监测的溶体压力值,并根据获取的溶体压力值判断是否控制推动机构500推动更换过滤网,当获取的溶体压力值大于5MPa,控制推动机构500推动更换当前过滤网,能够根据获取的监测溶体压力值判断过滤网是否堵塞,智能更换过滤网,无需人工操作更换,工作效率高,操作简单,设计更加智能化,节省成本。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物料输送管200可为但不限于不锈钢管、塑料管和塑胶管。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多个过滤网231的材质可为五金,可以理解的,所述多个过滤网的材质可根据用户的个人意愿或实际需求进行安装设置,具体不做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过滤件230由首尾相连的4个过滤网231组成。所述过滤件230中的过滤网231的过滤方向朝第一出料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物料过滤装置10,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过滤仓100内与所述进料管210连接互通的过滤缓冲存储仓600,用于缓冲存储进料管内的物料。所述过滤缓冲存储仓600与进料管210连接的开口处设置有第一开关阀,所述第一开关阀与所述控制器100连接。例如,当所述控制器获取的溶体压力值大于5MPa,所述控制器控制打开所述第一开关阀,将所述进料管内的物料导输至过滤缓冲存储仓内,降低进料管内气压,缓解过滤网过滤堵塞状况,并便于推动机构推动更换过滤网,并在更换过滤网后,将过滤缓冲存储仓内物料导输至进料管内,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物料过滤板装置10,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过滤仓100内的清理机构700,用于清理过滤网上粘附的物料,所述清理机构700与所述控制器400连接。其中,所述清理机构700可为刷子。可以理解的,也可为其他具有清理功能的工具。

在本实施例中,当所述控制器获取的溶体压力值大于5MPa,所述控制器控制推动机构推动更换过滤网,并将该过滤网推动至清理机构位置处,所述控制器控制清理机构对该过滤网进行清理,清楚过滤网上粘附的物料,便于多个过滤网能够重复使用,无需人工更换过滤网,工作效率高,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过滤仓100外侧壁下端设置有一开口,所述开口处设置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上可拆卸连接一出料部件110,所述出料部件110包括第三进料口和第三出料口,所述第三进料口与所述开口和所述第二出料口相对应。其中,所述固定件与出料部件110的连接方式可为但不限于螺丝连接、插销连接和卡扣连接,便于用户根据个人意愿或实际需求进行调节出料部件120的倾斜角度,本实施例较优选择角度为30度,具体不做任何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出料部件110上设置有第二开关阀,所述出料部件110的第三进料口内设置有转动挡板,所述转动挡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开关阀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二开关阀设置于所述第三进料口处,用户能够通过控制第二开关阀的开关,进一步控制转动挡板遮挡第三进料口和打开第三进料口,实现对第三进料口进行进料和停止进料,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上述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物料过滤装置,适用于打包带生产设备,通过过滤件将过滤仓内的物料输送管分割成进料管和出料管,并在进料管内安装溶体压力监测器,并将该溶体压力监测器与控制器通讯连接,通过控制器获取溶体压力监测器监测的溶体压力值,并根据获取的溶体压力值判断是否控制与过滤件连接的推动机构推动更换过滤网,当获取的溶体压力值大于5MPa,控制推动机构推动更换当前过滤网,能够根据获取的监测溶体压力值判断过滤网是否堵塞,智能更换过滤网,无需人工操作更换,工作效率高,操作简单,设计更加智能化,节省成本。

有以下几点需要说明:

(1)、除非另作定义,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及附图中,同一标号代表同一含义。

(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

(3)、为了清晰起见,在用于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附图中,层或区域的厚度被放大。可以理解,当诸如层、膜、区域或基板之类的元件被称作位于另一元件“上”或“下”时,该元件可以“直接”位于另一元件“上”或“下”,或者可以存在中间元件。

(4)、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