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脱硫浆液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09737发布日期:2018-08-07 11:18阅读:36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气脱硫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脱硫浆液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对火力发电厂的环保要求越来越严格,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进一步提高,因此火力发电机组面临的脱硫减排任务越发严峻。大多数火电厂现有的脱硫装置都不能满足新的排放要求,需要对现有的脱硫设施进行增容改造,提高脱硫效率。改造后双循环回路石灰石/石灰-石膏湿法脱硫浆液收集装置较为多见,其特点是采用双回路吸收塔喷淋系统,每个回路系统有相对独立的喷淋层、浆液循环泵和浆液收集装置,两个浆液收集装置之间有连接管道连通。现有设计的AFT塔(absorber feed tank)浆液的导流锥设计为空心椎体,防腐层损坏后壁板迅速冲刷腐蚀损坏,造成椎体内部浆液堆积,从内往外腐蚀椎体及吸收塔塔壁,存在较大安全隐患且无法在线检修影响稳定运行;收集碗使用特殊材质焊接,因运行工况不同,易出现焊口开裂现象,检修难度较大,费用较高。此外,浆液收集碗置于导流锥下方吸收塔中央,影响烟气流速且分流不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脱硫浆液收集装置,要解决现有浆液收集碗长期使用杂质沉积无法及时清除影响收集效果的问题;同时解决现有空心导流椎和浆液收集碗检修困难,影响系统稳定运行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脱硫浆液收集装置,包括吸收塔塔体、连通在吸收塔塔体下部的第一循环喷淋系统、连通在吸收塔塔体上部的第二循环喷淋系统及设在吸收塔塔体内顶部的除雾器层,所述除雾器层通过除雾器冲洗水母管与除雾器冲洗水连通,所述第二循环喷淋系统包括设在吸收塔塔体内的二级浆液喷淋层、设在二级浆液喷淋层下方的浆液导流层、设在浆液导流层下方的浆液收集层及设在吸收塔塔体外的AFT塔和冲刷水箱,其中所述二级浆液喷淋层与AFT塔的下部通过连通管路连通,所述浆液收集层与AFT塔的上部通过浆液引流管连通,所述浆液收集层与冲刷水箱通过冲刷管连通。

所述浆液导流层包括一排水平向间隔设置的导流槽,所述导流槽包括连接在吸收塔塔体两侧内壁上的贴壁导流槽和间隔设在一对贴壁导流槽之间的非贴壁导流槽。

所述浆液收集层包括一排水平向间隔设置的收集槽,其中位于奇数位置的奇数收集槽的一端通过第一浆液引流管与AFT塔连通、另一端通过第一冲刷管与除雾器冲洗水母管连通,第一冲刷管上设有第一冲刷开关阀和第一冲刷泵;位于偶数位置的偶数收集槽的一端通过第二浆液引流管与AFT塔连通、另一端通过第二冲刷管与除雾器冲洗水母管连通,所述第二冲刷管上设有第二冲刷开关阀和第二冲刷泵。

所述收集槽对应设在相邻两导流槽之间中心位置的正下方。

所述贴壁导流槽包括连接在吸收塔塔体两侧内壁上的贴壁钢梁及倾斜连接在贴壁钢梁外侧的贴壁导流板,所述贴壁导流板与吸收塔塔体内壁之间呈正置的直角三角形设置。

所述非贴壁导流槽包括间隔设在一对贴壁钢梁之间的非贴壁钢梁及倾斜连接在所述非贴壁钢梁两侧的非贴壁导流板,连接在同一非贴壁钢梁两侧的两块所述非贴壁导流板呈正置的等腰三角形设置。

所述收集槽包括水平向间隔设置的收集层钢梁及倾斜连接在收集层钢梁两侧的收集板,连接在同一所述收集层钢梁两侧的两块收集板呈倒置的等腰三角形设置。

所述收集槽向与浆液引流管连通的一端倾斜、且倾斜坡度为3‰。

所述浆液引流管向AFT塔方向倾斜设置、且倾斜坡度为5‰。

连接在同一所述非贴壁钢梁两侧的两块导流板之间的夹角为60°~120°,连接在所述贴壁钢梁上的导流板的倾斜角度与连接在所述非贴壁钢梁上的导流板的倾斜角度一致。

连接在同一所述收集层钢梁两侧的两块收集板之间的夹角为60°~120°。

当导流板和收集板为碳钢板时,导流板和收集板上均需设防腐层,所述防腐层为橡胶内衬层或玻璃鳞衬片内衬层或树脂鳞片内衬层;所述防腐层的厚度是2~10mm;当导流板和收集板为镍铬钼合金板时,导流板和收集板上无需做防腐层。

所述二级浆液喷淋层为两层,每层所述二级浆液喷淋层通过一根连通管路与AFT塔连通,且每根所述连通管路上设有一个第一循环泵和一个第一开关阀。

所述第一循环喷淋系统包括设在浆液收集层下方的四层循环泵喷淋层及分别连通在每层循环泵喷淋层与吸收塔塔体底部之间的四根循环管路;每根所述循环管路上设有一个第二循环泵和一个第二开关阀。

所述吸收塔塔体为矩形柱状塔体,其上对应所述循环泵喷淋层下方位置开有水平向外凸出的烟气进口、顶面开有水平向外凸出的烟气出口。

所述吸收塔塔体的塔壁上对应开有与收集槽连通的连接孔,且所述连接孔上设有与浆液导流管连通的连接法兰。

所述除雾器层为两层、且沿塔体平行间隔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在现有装置的基础上在收集槽一侧增加了冲刷管,定期及时对收集槽进行冲刷,有效避免了收集槽内杂质沉积,影响收集槽收集效果的问题;冲刷管直接与除雾器冲洗水母管连通,利用除雾器冲洗水进行冲刷,无需另设冲洗水箱,节约材料成本,且施工简单方便;采用奇、偶收集槽分别收集、冲刷的两套浆液收集冲刷系统,其两套系统各自独立运行,互不影响,便于检修,且对待收集浆液采用第一浆液引流管和第二浆液引流管两根管路进行分流收集,分流了管路的收集压力,使浆液流动更加通畅;收集槽直接与除雾器冲洗水母管连通,无需设冲洗水泵,节约能耗。

2、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空心导流椎易腐蚀损坏造成椎体内部浆液堆积,从内往外腐蚀椎体及吸收塔塔壁,安全隐患大且无法在线检修影响稳定运行的问题;解决现有收集碗焊口易开裂,检修难度较大,费用较高的问题;还解决因浆液收集碗置于导流锥下方吸收塔中央位置,影响烟气流速且分流不均的问题。

3、浆液导流层:本实用新型采用浆液导流层代替现有的导流椎,浆液导流层的浆液导流层钢梁和对应连接在浆液导流层钢梁上的导流板是沿水平向均匀间隔设置的,对比现有的仅设在吸收塔内壁上的导流椎,本实用新型的浆液导流层对上方二级浆液喷淋层喷淋下的浆液的分流更加均匀,分流效果更好;同时,导流板与塔壁之间呈正置的直角三角形设置,相邻两导流板之间呈正置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设置,均为顶部尖锐、底部开放的结构,顶部尖锐的结构设计减小了浆液的下落时对浆液的阻力,加快了浆液的下部速度,从而加快了第二循环喷淋系统的循环周期,底部开放的结构设计克服了现有封闭式空心导流椎防腐层损坏后椎体内部浆液堆积,从内往外腐蚀椎体及吸收塔塔壁的问题;同时本实用新型的导流层有多块导流板,单个导流板均可单独在线检修,检修方便,降低了检修工作量,检修成本低,且不影响系统的正常稳定运行,提高了脱硫装置的可靠性;导流板的内外两侧均设有防腐层,外侧防腐层有效防止浆液的腐蚀,内侧防腐层有效防止烟气的腐蚀,增加了导流板的使用寿命;导流板焊接连接在浆液导流层钢梁上,连接紧固稳定。

4、浆液收集层:对应设在浆液导流层下方,用于收集由浆液导流层流下浆液并通过浆液引流管引流至AFT塔内;连接在同一浆液收集层钢梁上的两个收集板呈倒置的等腰三角形,上口开放、下端尖锐,上口开放利于对浆液的收集,下端尖锐利于对从下之上流动的烟气的均匀分流;收集板的内外两侧均设有防腐层,内侧防腐层用于对收集的浆液进行防腐,外侧的防腐层用于对上行的烟气进行防腐;浆液收集层内的收集板构成的倒置三角形的收集槽均匀间隔设置,克服了现有一个大面积收集碗造成的系统憋压问题,利于吸收塔负荷的调整。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吸收塔塔体、2-除雾器层、3-二级浆液喷淋层、4-AFT塔、5-除雾器冲洗水母管、6-连通管路、7-浆液引流管、7-1-第一浆液引流管、7-2-二浆液引流管、8-冲刷管、8-1-第一冲刷管、8-2-第二冲刷管、9-贴壁导流槽、10-非贴壁导流槽、11-收集槽、11-1-奇数收集槽、11-2-偶数收集槽、12-第一循环泵、13-第一开关阀、14-循环泵喷淋层、15-循环管路、16-第二循环泵、17-第二开关阀阀。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见图1所示,一种脱硫浆液收集装置,包括吸收塔塔体1、连通在吸收塔塔体下部的第一循环喷淋系统、连通在吸收塔塔体上部的第二循环喷淋系统及设在吸收塔塔体内顶部的除雾器层2,所述除雾器层2通过除雾器冲洗水母管5与除雾器冲洗水连通,所述第二循环喷淋系统包括设在吸收塔塔体内的二级浆液喷淋层3、设在二级浆液喷淋层下方的浆液导流层、设在浆液导流层下方的浆液收集层及设在吸收塔塔体外的AFT塔4和冲刷水箱5,其中所述二级浆液喷淋层与AFT塔的下部通过连通管路6连通,所述浆液收集层与AFT塔的上部通过浆液引流管7连通,所述浆液收集层与冲刷水箱通过冲刷管8连通;所述二级浆液喷淋层3为两层,每层所述二级浆液喷淋层通过一根连通管路与AFT塔连通,且每根所述连通管路上设有一个第一循环泵12和一个第一开关阀13;所述第一循环喷淋系统包括设在浆液收集层下方的两层循环泵喷淋层14及分别连通在每层循环泵喷淋层与吸收塔塔体底部之间的两根循环管路15;每根所述循环管路上设有一个第二循环泵16和一个第二开关阀17;所述吸收塔塔体1为矩形柱状塔体,其上对应所述循环泵喷淋层下方位置开有水平向外凸出的烟气进口、顶面开有水平向外凸出的烟气出口。

所述浆液导流层包括一排水平向间隔设置的导流槽,所述导流槽包括连接在吸收塔塔体两侧内壁上的贴壁导流槽9和间隔设在一对贴壁导流槽之间的非贴壁导流槽10;所述贴壁导流槽9包括连接在吸收塔塔体两侧内壁上的贴壁钢梁及倾斜连接在贴壁钢梁外侧的贴壁导流板,所述贴壁导流板与吸收塔塔体内壁之间呈正置的直角三角形设置;所述非贴壁导流槽10包括间隔设在一对贴壁钢梁之间的非贴壁钢梁及倾斜连接在所述非贴壁钢梁两侧的非贴壁导流板,连接在同一非贴壁钢梁两侧的两块所述非贴壁导流板呈正置的等腰三角形设置;连接在同一所述非贴壁钢梁两侧的两块导流板之间的夹角为60°~120°,连接在所述贴壁钢梁上的导流板的倾斜角度与连接在所述非贴壁钢梁上的导流板的倾斜角度一致。

所述浆液收集层包括一排水平向间隔设置的收集槽11,所述收集槽设置总数为偶数个,且至少设置4个,其中位于奇数位置的奇数收集槽11-1的一端通过第一浆液引流管7-1与AFT塔连通、另一端通过第一冲刷管8-1与除雾器冲洗水母管5连通,所述第一冲刷管上设有第一冲刷开关和第一冲刷泵;位于偶数位置的偶数收集槽11-2的一端通过第二浆液引流管7-2与AFT塔连通、另一端通过第二冲刷管8-2与除雾器冲洗水母管5连通,所述第二冲刷管上设有第二冲刷开关和第二冲刷泵;所述收集槽11包括水平向间隔设置的收集层钢梁及倾斜连接在收集层钢梁两侧的收集板,连接在同一所述收集层钢梁两侧的两块收集板呈倒置的等腰三角形设置;所述收集槽11向与浆液引流管连通的一端倾斜、且倾斜坡度为3‰;所述浆液引流管向AFT塔方向倾斜设置、且倾斜坡度为5‰;所述收集槽11对应设在相邻两导流槽之间中心位置的正下方;连接在同一所述收集层钢梁两侧的两块收集板之间的夹角为60°~120°;所述吸收塔塔体的塔壁上对应开有与收集槽连通的连接孔,且所述连接孔上设有与浆液导流管连通的连接法兰;浆液收集层的浆液容量应经核算后确定,收集容量不小于AFT塔循环泵出力流量和的80%。

当导流板和收集板为碳钢板时,导流板和收集板上均需设防腐层,所述防腐层为橡胶内衬层或玻璃鳞衬片内衬层或树脂鳞片内衬层;所述防腐层的厚度是2~10mm,最佳厚度为5~8mm;当导流板和收集板为镍铬钼合金板时,导流板和收集板上无需做防腐层;所述导流板和收集板为碳钢板或镍铬钼合金板,当导流板和收集板为碳钢板时,碳钢板上需要涂防腐层,当导流板和收集板为镍铬钼合金板时,镍铬钼合金板上无需涂防腐层。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烟气由烟气进口进入吸收塔塔体,经第一循环喷淋系统喷淋后经浆液收集层均匀分流后再经浆液导流层继续上行,上行同时经第二循环喷淋系统的二级浆液喷淋层喷淋后,喷淋水经浆液导流层导流后下落至浆液收集层的收集槽内,并分别通过第一浆液引流管和第二浆液引流管回流至AFT塔内后循环喷淋,经第二循环喷淋系统喷淋后的烟气最后经除雾器层除雾后从吸收塔的烟气出口输出,当收集槽内杂质沉积过多时,开启冲刷管上的冲刷开关阀和冲刷泵,对收集槽进行冲刷,防止杂质沉积对影响收集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