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泥专用研磨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01882发布日期:2018-09-21 22:40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含油污泥处理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油泥专用研磨机。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每年要产生大量的含油污泥,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含油污泥为HW08类危险废物。在实际生产中,国内主要采用四中处理方法:(1)裂解法,处理量少,能耗高、成本高,危险性高,生产中会产生二恶英、二氧化碳等气体,并存在易爆燃等隐患,二次污染重。(2)焚烧法,能耗大,成本高,危险性高,焚烧过程中产生大量有害气体,二次污染严重。(3)热水洗法,占地面积大,处理后的油泥不达标。(4)沉降法,将油泥挖坑沉降后再通过挤压的方法,把油抽取一部分,渣掩埋,但是掩埋地下的油泥依旧有污染。

现有的油泥处理装置中没有使用研磨机,目前研磨机主要应用于矿山、冶炼等领域。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泥专用研磨机,以实现含油污泥的综合处理。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油泥专用研磨机,包括:进料器、出料筛、筒体、减速机、大齿轮、小齿轮和电机;

所述进料器与筒体一端的进料口相连通,筒体的另一端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与出料筛相连通,所述出料筛内设有反向螺旋叶片,用于防止研磨物料溢出;所述筒体的两端分别套有一滚圈,所述滚圈用于支撑筒体,滚圈的下方设有底座;所述电机通过联轴器与减速机的一端连接,减速机的另一端通过联轴器与小齿轮轴的一端连接,小齿轮固定在小齿轮轴上,所述筒体外沿圆周安装有大齿轮,小齿轮与大齿轮啮合,电机通过减速机驱动小齿轮旋转,小齿轮带动大齿轮转动,大齿轮带动筒体转动,随着筒体的转动实现油泥的充分研磨。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大齿轮与筒体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进料器为喇叭口形状。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研磨机工作时筒体内加有钢球、钢段等研磨介质,所述研磨介质的用量根据所需的研磨力度添加。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减速机作用是传递电机转矩,带动小齿轮转动,降低转速,增加转矩。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小齿轮轴的两端安装有轴承座,轴承座的下方设有支撑座。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研磨机,进料器将上一级物料快速直接的推进研磨机,进料器为喇叭口形状,速度和进料量优于传统进料器。出料筛将研磨后的物料筛分出成品与弃料,在出料口加有反向螺旋叶片阻止研磨物料溢出。筒体靠滚圈支撑,齿轮传动,结构简单可靠,同等产量能减少电机功率。底座起支撑滚圈的作用。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油泥专用研磨机能将大块含油污泥研磨成细微颗粒,研磨充分,进料器的速度和进料量均优于传统进料器,在出料口加有反向螺旋叶片可以阻止研磨物料溢出,降低物料损失,筒体结构简单可靠,同等产量能减少电机功率,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附图: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其中,1、进料器,2、底座,3、大齿轮,4、筒体,5、减速机,6、出料筛,7、反向螺旋叶片,8、滚圈,9、小齿轮,10、支撑座,11、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油泥专用研磨机,包括:进料器1、出料筛6、筒体4、减速机5、大齿轮3、小齿轮9和电机11。

所述进料器1与筒体4一端的进料口相连通,筒体4的另一端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与出料筛6相连通,所述出料筛6内设有反向螺旋叶片7,用于防止研磨物料溢出;所述筒体4的两端分别套有一滚圈8,所述滚圈8用于支撑筒体4,滚圈8的下方设有底座2;所述电机11通过联轴器与减速机5的一端连接,减速机5的另一端通过联轴器与小齿轮轴的一端连接,小齿轮9固定在小齿轮轴上,所述筒体4外沿圆周安装有大齿轮3,小齿轮9与大齿轮3啮合,电机11通过减速机5驱动小齿轮9旋转,小齿轮9带动大齿轮3转动,大齿轮3带动筒体4转动,随着筒体4的转动实现油泥的充分研磨。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大齿轮3与筒体4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进料器1为喇叭口形状。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研磨机工作时筒体4内加有钢球、钢段等研磨介质,所述研磨介质的用量根据所需的研磨力度添加。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减速机5的作用是传递电机转矩,带动小齿轮9转动,降低转速,增加转矩。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小齿轮轴的两端安装有轴承座,轴承座的下方设有支撑座10。

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