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再生炭窑炉尾气综合利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849900发布日期:2018-07-03 21:20阅读:411来源:国知局
一种再生炭窑炉尾气综合利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活性炭再生窑炉尾气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再生炭窑炉尾气综合利用方法。



背景技术:

据不完全统计,活性炭吸附饱和后,可再生利用的颗粒碳约占百分之七十,进行再生处理,既满足了资源的循环利用,降低了资源损耗,也为企业节约了大量的成本。

目前,活性炭的再生方法有很多种,例如:加热再生法、生物再生法、湿式氧化法、溶剂再生法、电化学再生法、催化湿式氧化法等。

而加热再生法是应用最多,工业上最成熟的活性炭再生方法。处理有机废水后的活性炭在再生过程中,根据加热到不同温度时有机物的变化,一般分为干燥、高温炭化及活化三个阶段。在废炭在窑炉中炭化及活化后会产生一定的尾气。这些尾气不仅温度较高(通常在800-900℃),而且带有粉尘颗粒。为了解决尾气排放和利用问题,通常先将尾气通入换热器,将尾气降温,换热器的热水供厂内工人洗漱等使用,而降温后的尾气再送入布袋除尘器中,进行净化处理。

这种尾气处理方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将尾气中的热量回收再利用,而且也能将尾气中的粉尘等杂质清除,避免污染大气环境。但高温尾气在换热的环节中必然会有一部分的热能损失,造成能源浪费。另外,工厂的生产是持续进行的,换热器所形成的高温热水量大,厂内工人洗漱根本用不了那么多,最终还是浪费掉,并不能真正意义上的节能。而且换热器循环换热的过程中,由于水温的逐渐上升,容易导致尾气降温不到位,而温度较高的尾气通入到布袋除尘器中,不仅影响布袋除尘器的使用寿命,而且还容易引起布袋除尘器的自燃,引发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再生炭窑炉尾气综合利用方法,本发明通过结合活性炭再生的生产工艺特点,设计出综合利用尾气的方法,将再生炭窑炉尾气直接引入废炭干燥设备中,利用尾气中热量对废炭进行干燥,同时尾气中的粉尘也可以利用废炭进行吸附处理,节省尾气处理成本,更节能、更环保。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于:一种再生炭窑炉尾气综合利用方法,包括废炭的干燥工序和炭化活化工序,将炭化活化工序中所产生的尾气直接回流至废炭干燥工序中进行二次利用,利用尾气中热量对废炭(原料)进行干燥处理,同时废炭(原料)还能对尾气中的粉尘进行吸附处理。

本发明的再生炭窑炉尾气综合利用方法,包括使用废炭干燥机、螺杆输送机、燃烧机、粉碎机、旋风分离设备、高温立窑活化炉和旋风除尘设备,所述废炭干燥机经螺杆输送机向粉碎机供料,所述燃烧机与粉碎机相连接,将燃烧机的燃烧气供给粉碎机,用于干燥泥炭粒子,所述粉碎机经泥炭输送管道与旋风分离设备相连接,旋风分离设备分离出的泥炭粒子经泥炭输送管道送入高温立窑活化炉,所述高温立窑活化炉的尾气排出口连接至旋风除尘设备,所述旋风除尘设备的高温尾气经尾气输送管路与废炭干燥机相连接,将高温尾气直接回流至原料废炭干燥机中进行二次利用,利用尾气中热量对原料废炭进行干燥处理,同时原料废炭还能对尾气中的粉尘进行吸附处理。

优选地,所述燃烧机包括燃烧室,所述燃烧室的上侧设置喂料机构,所述喂料机构包括料仓,所述料仓的下料管上设置有下料转轮,所述下料转轮由变频电机带动,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变频调节下料转轮的转速,从而调节燃料的下料量;所述燃烧室的一侧下部设置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上安装有鼓风机,所述燃烧室的另一侧上部设置有喷火嘴,所述燃烧室内腔中下部设置有布风板,所述布风板设置在燃烧室进风口的上侧,且布风板上开设若干个布风孔,所述布风板的上侧设置有调风板,所述调风板上对应开设有若干个调风孔,调节调风板,使布风孔与调风孔错位,从而达到调节布风板的通风量,所述调风板上侧设置有清灰机构。

优选地,所述清灰机构包括刮刀和刮刀驱动机构。所述刮刀驱动机构包括拉杆,所述拉杆的内端部连接在刮刀长度方向的两端部上,所述拉杆的外端部穿出燃烧室,且穿出燃烧室的两根拉杆外端部上设置有连杆。拉动连杆,通过连杆带动拉杆和刮刀,可使刮刀在调风板的上表面来回扫刮,被刮下的灰料,经调风孔和布风孔下落,以便将沉积在调风板上的灰料清除。

优选地,所述连杆上设置有隔热套管。

优选地,所述燃烧室的内侧壁上设置有拉杆导向块,使得拉杆能被平稳的拉动,提高其运动的稳定性,从而保证刮刀在运动的过程中能够紧贴着调风板的上表面刮动。

优选地,所述刮刀与拉杆的连接为可调连接,以便调整刮刀的安装位置和角度。

优选地,所述调风板的一端部设置有调风板调节机构。所述调风板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燃烧室相应侧部上的螺母座和穿设在螺母座上的调节螺栓,所述调节螺栓的内端部与调风板上的连接座相互活接,例如:空套连接。

优选地,所述燃烧室的内腔底部设置有抽屉式的集灰槽,所述集灰槽可以从燃烧室的底部水平抽出,以便清理出灰料。

优选地,所述燃烧室的底部设置有脚轮,以便移动使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通过结合活性炭再生的生产工艺特点,设计出综合利用尾气的方法,即将再生炭窑炉尾气直接引入废炭干燥设备中,利用尾气中热量对废炭进行干燥,使得尾气的热量可以直接在活性炭再生产系统内循环使用,减少能源损失,大大降低活性炭再生生产的能耗。同时,尾气中的粉尘也可以被废炭所吸附,节省尾气处理设备投入和维护成成本。因此,本发明不仅能缩短工艺流程,减少设备投入和维护成本,还能提高生产效率,节省能耗。

本发明中的燃烧机通过改进喂料机构和布风机构,使的喂料机构能够实现燃料给料速度的调节,且布风板能够实现通风量的调节,二者相互配合,使得生物质颗粒在燃烧室内沸腾并得到充分的燃烧,且产生的热量具有更高的可控性,节省燃料,也解决了传统燃烧机冒黑烟等问题,还有利于提高活性炭的再生的洁净度。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再生炭窑炉尾气综合利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2中再生炭窑炉尾气综合利用方法的设备连接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2中燃烧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2中清灰机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中:s1-干燥工序、s2-炭化活化工序。

图2中:1-废炭干燥机、2-螺杆输送机、3-燃烧机、4-粉碎机、5-旋风分离设备、6-高温立窑活化炉、7-旋风除尘设备。

图3至图5中:1-燃烧室、2-料仓、3-下料转轮、4-变频电机、5-鼓风机、6-喷火嘴、7-布风板、8-调风板、9-螺母座、10-调节螺栓、11-连接座、12-刮刀、13-拉杆、14-连杆、15-隔热套管、16-拉杆导向块、17-集灰槽、18-脚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再生炭窑炉尾气综合利用方法,包括废炭的干燥工序s1和炭化活化工序s2,将炭化活化工序s2中所产生的尾气直接回流至废炭干燥工序s1中进行二次利用,利用尾气中热量对废炭进行干燥处理,同时废炭还能对尾气中的粉尘进行吸附处理。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再生炭窑炉尾气综合利用方法,包括废炭干燥机1、螺杆输送机2、燃烧机3、粉碎机4、旋风分离设备5、高温立窑活化炉6和旋风除尘设备7。

所述废炭干燥机1经螺杆输送机2向粉碎机4供料。

所述燃烧机3与粉碎机4相连接,将燃烧机的燃烧气供给粉碎机4,用于干燥粉碎的泥炭粒子。

所述粉碎机4经泥炭输送管道与旋风分离设备5相连接,旋风分离设备分离出干燥的泥炭粒子和杂质,而泥炭粒子经泥炭输送管道送入高温立窑活化炉6。

所述高温立窑活化炉6的尾气排出口连接至旋风除尘设备7。

所述旋风除尘设备6的高温尾气经尾气输送管路与废炭干燥机1相连接,将高温尾气直接回流至废炭干燥机1中进行二次利用,利用高温尾气中热量对废炭进行干燥处理,同时,废炭干燥机内的废炭还能对尾气中的粉尘进行吸附处理,节省尾气处理设备的投入和维护成本。因此,本发明能对再生炭窑炉尾气进行更高效的综合利用。

如图3至图5所示,所述燃烧机为生物质颗粒沸腾式燃烧机,所述燃烧机包括燃烧室1,所述燃烧室的上侧设置喂料机构,所述喂料机构包括料仓2,所述料仓2的下料管上设置有下料转轮3,所述下料转轮3由变频电机4带动,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变频调节下料转轮3的转速,从而调节燃料的下料量。

所述燃烧室1的一侧下部设置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上安装有鼓风机5,所述燃烧室1的另一侧上部设置有喷火嘴6。

所述燃烧室1内腔中下部设置有布风板7,所述布风板7设置在燃烧室进风口的上侧,且所述布风板7上开设若干个布风孔,所述布风板7的上侧设置有调风板8,所述调风板8上对应开设有若干个调风孔,通过调节调风板,使布风孔与调风孔错位,从而达到调节布风板的通风量。

所述调风板8的一端部设置有调风板调节机构。所述调风板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燃烧室相应侧部上的螺母座9和穿设在螺母座9上的调节螺栓10,所述调节螺栓10的内端部与调风板8上的连接座11相互活接。

所述调风板8上侧设置有清灰机构,所述清灰机构包括刮刀12和刮刀驱动机构。所述刮刀驱动机构包括拉杆13;所述拉杆13的内端部连接在刮刀12长度方向的两端部上,所述刮刀12与拉杆13的连接为可调连接,以便调整刮刀12的安装位置和角度;所述拉杆13的外端部穿出燃烧室,且穿出燃烧室的两根拉杆外端部上设置有连杆14,所述连杆上设置有隔热套管15。拉动拉杆13可使刮刀12在调风板8的上表面来回扫刮,被刮下的灰料经调风孔和布风孔下落,以便将沉积在调风板8上的灰料清除。所述燃烧室1的内侧壁上设置有拉杆导向块16,使拉杆能够被平稳的拉动,提高其运动的稳定性,从而保证刮刀在运动的过程中能够紧贴调风板的上表面刮动。

所述燃烧室1的内腔底部设置有抽屉式的集灰槽17,所述集灰槽17可以从燃烧室1的底部水平抽出,以便清理出灰料。

所述燃烧室1的底部设置有脚轮18,以便移动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