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垃圾粉碎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82324发布日期:2018-09-08 00:10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医用垃圾粉碎桶。



背景技术:

临床医疗过程中,经常会产生多种医疗垃圾,尤其是为了防止交叉感染不可二次利用的金属和玻璃制的医疗垃圾,这些垃圾往往被扔进普通的垃圾桶中,再由保洁人员将垃圾扔掉。但往往存在一些贪图小利的人,将这些医疗垃圾回收再进行二次利用,假冒正品来进行买卖,从中赚取暴利,但是其中存在的隐患非常大,重则危害人身安全,需要对这种垃圾及时破坏处理才能防止被有心人利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医用垃圾粉碎桶,对医疗垃圾中的金属或玻璃进行粉碎处理,破坏效果好,防止二次回收利用,从而防止交叉感染的隐患,保证了人身安全,其结构紧凑、操作简单、维护方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医用垃圾粉碎桶,包括桶体、桶盖、出料口、转轴、刀盘、驱动手柄,所述的桶体的上部具有开口端,所述的桶盖活动设置在桶体的开口端处,所述的桶体的内部形成有放置垃圾的腔体,所述的转轴竖向设置在腔体内,多个所述的刀盘均匀设置在转轴的外周上,所述的驱动手柄设置在桶体下部的外侧边并延伸至桶体内与转轴相连接,所述的出料口设置在桶体的下部。

所述的桶体采用双层金属桶体。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腔体为分体式结构,包括相连通的上腔体和下腔体。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上腔体和下腔体之间还设置有斜向隔板。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出料口与下腔体相连通。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桶体的底部还设置有移动支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医用垃圾粉碎桶,对医疗垃圾中的金属或玻璃进行粉碎处理,破坏效果好,防止二次回收利用,从而防止交叉感染的隐患,保证了人身安全,其结构紧凑、操作简单、维护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发明医用垃圾粉碎桶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1、桶体,2、桶盖,3、出料口,4、转轴,5、刀盘,6、驱动手柄,7、上腔体,8、下腔体,9、斜向隔板,10、移动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包括:

一种医用垃圾粉碎桶,包括桶体1、桶盖2、出料口3、转轴4、刀盘5以及驱动手柄6,所述的桶体1的上部具有开口端,所述的桶盖2活动设置在桶体1的开口端处,所述的桶体1的内部形成有放置垃圾的腔体,所述的转轴4竖向设置在腔体内,多个所述的刀盘5均匀设置在转轴4的外周上,所述的驱动手柄6设置在桶体1下部的外侧边并延伸至桶体1内与转轴4相连接,所述的出料口3设置在桶体1的下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桶体1采用双层金属桶体,结构牢固。

进一步的,所述的腔体为分体式结构,包括相连通的上腔体7和下腔体8,所述的上腔体7和下腔体8之间还设置有斜向隔板9。其中,所述的出料口3与下腔体8相连通。在上腔体7内将医疗垃圾进行破坏,破坏后的医疗垃圾进入下腔体后再通过出料口3排出进入普通的垃圾桶内,破坏效果好,防止二次回收利用,从而防止交叉感染的隐患。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桶体1的底部还设置有移动支架10,方便移动使用,占地面积小。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医用垃圾粉碎桶,对医疗垃圾中的金属或玻璃进行粉碎处理,破坏效果好,防止二次回收利用,从而防止交叉感染的隐患,保证了人身安全,其结构紧凑、操作简单、维护方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医用垃圾粉碎桶,包括桶体、桶盖、出料口、转轴、刀盘、驱动手柄,所述的桶体的上部具有开口端,所述的桶盖活动设置在桶体的开口端处,所述的桶体的内部形成有放置垃圾的腔体,所述的转轴竖向设置在腔体内,多个所述的刀盘均匀设置在转轴的外周上,所述的驱动手柄设置在桶体下部的外侧边并延伸至桶体内与转轴相连接,所述的出料口设置在桶体的下部。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的医用垃圾粉碎桶,对医疗垃圾中的金属或玻璃进行粉碎处理,破坏效果好,防止二次回收利用,从而防止交叉感染的隐患,保证了人身安全,其结构紧凑、操作简单、维护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徐志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宝迪海斯医疗器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4.16
技术公布日:2018.09.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