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树脂沥青混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98315发布日期:2018-09-21 22:06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沥青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新型树脂沥青混制装置。



背景技术:

沥青是由不同分子量的碳氢化合物及其非金属衍生物组成的黑褐色复杂混合物,呈液态,常温下呈固态,表面呈黑色,可溶于二硫化碳,沥青是一种防水防潮和防腐的有机胶凝材料,沥青主要用于涂料、塑料、橡胶等工业以及铺筑路面等。

目前的树脂沥青混制装置由于技术不完善,在混合搅拌时,能够进行单个方向的旋转搅拌,搅拌效果差,搅拌不均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由于技术不完善,在混合搅拌时,能够进行单个方向的旋转搅拌,搅拌效果差,搅拌不均匀的问题,提供一种新型树脂沥青混制装置。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树脂沥青混制装置,其结构包括混合搅拌装置、沥青混拌筒、加热底座、树脂导入管、流速控制阀门、液态树脂储存筒、安装支架,所述沥青混拌筒的底部与加热底座的顶部相连接,所述沥青混拌筒的顶部连接有混合搅拌装置,所述沥青混拌筒的一侧顶部通过安装支架液态树脂储存筒相连接,所述液态树脂储存筒的底部中心与树脂导入管的一端相连通,所述树脂导入管的另一端连通于沥青混拌筒,所述树脂导入管上安装有流速控制阀门;

所述混合搅拌装置包括有主动力传动机构、基体、行星齿轮组、旋转带动水平移动机构、滑轮组、齿条齿轮传动机构、蜗轮蜗杆旋转机构、混合搅拌机构;

所述基体内置有与之相连接的主动力传动机构、行星齿轮组、旋转带动水平移动机构、滑轮组、齿条齿轮传动机构、蜗轮蜗杆旋转机构,所述基体还与混合搅拌机构连接,所述主动力传动机构与行星齿轮组采用传动连接,所述行星齿轮组传动连接于旋转带动水平移动机构,所述旋转带动水平移动机构通过滑轮组与齿条齿轮传动机构连接,所述齿条齿轮传动机构传动连接于蜗轮蜗杆旋转机构,所述蜗轮蜗杆旋转机构与混合搅拌机构连接。

作为优化,所述主动力传动机构包括有减震基座、电机、主动锥齿轮、从动锥齿轮、第一蜗杆、第一蜗轮、第一主动轮、第一转轴、第一传动带,所述减震基座上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转子上套置有与之采用过度配合的主动锥齿轮,所述主动锥齿轮与从动锥齿轮采用正交啮合,所述从动锥齿轮套设在与之采用过盈配合的第一蜗杆的底部,所述第一蜗杆的一侧设有之相啮合的第一蜗轮,所述第一蜗轮正前方设有与之为同心圆结构的第一主动轮且两者均安装在第一转轴上,所述第一主动轮与第一传动带的一端进行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带的另一端传动连接于行星齿轮组,所述减震基座与基体采用机械连接,所述第一蜗杆、第一转轴均与基体活动连接。

作为优化,所述基体包括有壳体、限位块、滑槽导轨,所述壳体内置有两道相互平行且对称的滑槽导轨,所述滑槽导轨的两末端均固定有限位块,所述滑槽导轨与旋转带动水平移动机构采用滑动连接,所述壳体上均有与之相连接的主动力传动机构、行星齿轮组、旋转带动水平移动机构、滑轮组、齿条齿轮传动机构、蜗轮蜗杆旋转机构、混合搅拌机构,所述减震基座与壳体的内底面进行机械连接,所述第一蜗杆、第一转轴均与基体活动连接。

作为优化,所述行星齿轮组包括有第二转轴、第一从动轮、三角支架、固定齿轮、齿圈、固定轴、从动齿轮,所述固定齿轮的正后方设有三角支架,所述三角支架远离固定齿轮的中心位置垂直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三角支架的三个角部位上均固定有与之相互垂直的固定轴,所述固定轴上均贯穿有与之采用过盈配合的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及固定轴均布设有三个,所述从动齿轮与齿圈相啮合,所述齿圈与固定齿轮为同心圆结构,所述第一从动轮与第一传动带采用传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与壳体活动连接,所述齿圈传动连接于旋转带动水平移动机构。

作为优化,所述旋转带动水平移动机构包括有第二传动带、辅助移动轮、移动杆、导向杆、矩形孔、吊环、支撑轴、圆盘,所述支撑轴的一端贯穿有与之一采用过度配合的圆盘,所述支撑轴的一外端面与圆盘的正面呈相切设置,所述圆盘上垂直连接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贯穿于矩形孔,所述矩形孔开设于与之为一体化结构的移动杆上,所述移动杆的一侧中心固定有吊环,所述移动杆的上下两端均安装有辅助移动轮,所述圆盘与第二传动带的一端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带的另一端传动连接于齿圈,所述辅助移动轮均与滑槽导轨采用滑动连接,所述吊环通过滑轮组与齿条齿轮传动机构连接,所述支撑轴远离圆盘的一端与壳体垂直连接。

作为优化,所述滑轮组包括有导向滑轮、牵引绳,所述导向滑轮布设有三个且均与牵引绳活动接触,所述导向滑轮与壳体采用机械连接,所述牵引绳的一端与吊环连接,所述牵引绳的另一端连接于齿条齿轮传动机构连接,所述导向滑轮的设置具有导向的设置,能够对牵引绳进行导向。

作为优化,所述齿条齿轮传动机构包括导向滑座、导向凸条、传动齿轮、第三转轴、第三传动带、第二主动轮、单面齿条传动板,所述单面齿条传动板的两外端面均固定有导向凸条,所述导向凸条与导向滑座内凹槽采用间隙配合的方式进行滑动连接,所述单面齿条传动板的一侧设有与之相啮合的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的正前方设有与之为同心轮结构的第二主动轮,所述第二主动轮、传动齿轮均套置在第三转轴上,所述第二主动轮与第三传动带的一端进行传动连接,所述第三传动带的另一端传动连接于蜗轮蜗杆旋转机构,所述导向滑座与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转轴与壳体活动接触,所述单面齿条传动板的顶部连接于牵引绳的一端,所述导向凸条与导向滑座的结合设置,能够使得单面齿条传动板能够始终保持在垂直方向上进行垂直升降,从而能够保证上升时,传动齿轮为顺时针旋转,下降时,传动齿轮为逆时针旋转。

作为优化,所述蜗轮蜗杆旋转机构包括有蜗轮蜗杆旋转机构包括有第二蜗轮、第二从动轮、第四转轴、第三主动轮、第二蜗杆,所述第二蜗杆贯穿有与之采用过度配合的第三主动轮,所述第二蜗杆的一侧有与之相啮合的第二蜗轮,所述第二蜗轮的正前方设有第二从动轮且两者均安装子在第四转轴上,所述第四转轴及第二蜗杆均与壳体活动连接,所述第二从动轮与第三传动带的一端进行传动连接,所述第三主动轮传动连接于混合搅拌机构。

作为优化,所述混合搅拌机构包括有第三从动轮、轴承座、混合搅拌轴、搅拌扇叶、第四传动带,所述混合搅拌轴的外侧上均匀的布设有等距相等的搅拌扇叶,所述混合搅拌轴从下自上依次贯穿于轴承座、第三从动轮,所述第三从动轮与第四传动带的一端传动连接,所述第四传动带的另一端传动连接于第三主动轮,所述轴承座安装在壳体的底面中心,所述混合搅拌轴及搅拌扇叶均悬空设于沥青混拌筒的内部。

作为优化,所述限位块、滑槽导轨的设置对辅助移动轮的移动具有导向、限位的作用,同时能够为导向杆施力于移动杆分担支力,使得移动杆水平移动较为顺畅。

作为优化,所述行星齿轮组的设置采用三个大小相同的从动齿轮分担载荷,合理利用了内齿轮副机构,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承载能力大,使用寿命长、传动效率高、工作平稳、噪声小、旋转圈大的优点,能够避免主动力传动机构直接带动旋转带动水平移动机构,在起到减速的作用的同时增大了旋转圈。

作为优化,所述旋转带动水平移动机构的设置在于通过移动杆的水平往返移动,而在滑轮组的作用下,决定单面齿条传动板的升或降,终而混合搅拌机构正转或反向,当移动杆左移,单面齿条传动板由于自身重力下降,终而混合搅拌机构反向,当移动杆右移,单面齿条传动板由于收到拉力而上升,终而混合搅拌机构正向,正反转规律性搅拌,使得树脂沥青搅拌更为均匀。

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一种新型树脂沥青混制装置,通过控制器启动电机带动主动锥齿轮旋转,从动锥齿轮随与之正交啮合的主动锥齿轮旋转的同时带动第一蜗杆旋转,从而带动第一蜗轮旋转,第一转轴随第一蜗轮旋转的同时带动第一主动轮旋转,第一从动轮在第一传动带的辅助传动下随第一主动轮旋转的同时带动第二转轴旋转,从而带动三角支架旋转,进而三角支架三个角部位上的从动齿轮在固定齿轮的啮合作用下带动齿圈旋转,固定齿轮为固定不动的,行星齿轮组的设置能够避免主动力传动机构直接带动旋转带动水平移动机构,起到减速的作用的同时增大了旋转圈,圆盘在第二传动带的辅助传动下随齿圈旋转,导向杆随与之相对静止的圆盘旋转的同时作用于移动杆,使得导向杆在辅助移动轮及滑槽导轨的导向限位作用下进行水平左移的运动,左移在牵引绳的连接作用下释放了对单面齿条传动板的拉力,使得单面齿条传动板由于不受拉力而因自身重力而在导向滑座的导向作用下顺势垂直下滑,同时带动与之相啮合的传动齿轮逆时针旋转,第三转轴随传动齿轮逆时针旋转的同时带动第二主动轮旋转,第二从动轮在第三传动带的辅助传动下随第二主动轮旋转的同时带动第四转轴旋转,从而使得第二蜗轮发生联动的同时带动第二蜗杆逆时针旋转,第三主动轮随动第二蜗杆旋转的同时通过第四传动带使得第四从动轮旋转,从而混合搅拌轴带动搅拌扇叶逆时针旋转,进而对沥青和树脂进行逆时针混合搅拌,反之,移动杆水平右移,即对单面齿条传动板产生拉力,使其上升的同时带动传动齿轮顺时针旋转,终而混合搅拌轴带动搅拌扇叶顺时针旋转,进而对沥青和树脂进行顺时针混合搅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树脂沥青混制装置通过行星齿轮组、旋转带动水平移动机构、混合搅拌机构等部件的结合设置,具有双向旋转搅拌的功能,能够对树脂沥青进行规律性的正反方向搅拌,搅拌效率高,效果好,搅拌更为均匀。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一种新型树脂沥青混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混合搅拌装置的第一种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混合搅拌装置的第二种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混合搅拌装置1、沥青混拌筒2、加热底座3、树脂导入管4、流速控制阀门5、液态树脂储存筒6、安装支架7、主动力传动机构11、基体12、行星齿轮组13、旋转带动水平移动机构14、滑轮组15、齿条齿轮传动机构16、蜗轮蜗杆旋转机构17、混合搅拌机构18、减震基座1101、电机1102、主动锥齿轮1103、从动锥齿轮1104、第一蜗杆1105、第一蜗轮1106、第一主动轮1107、第一转轴1108、第一传动带1109、壳体1201、限位块1202、滑槽导轨1203、第二转轴1301、第一从动轮1302、三角支架1303、固定齿轮1304、齿圈1305、固定轴1306、从动齿轮1307、第二传动带1401、辅助移动轮1402、移动杆1403、导向杆1404、矩形孔1405、吊环1406、支撑轴1407、圆盘1408、导向滑轮1501、牵引绳1502、导向滑座1601、导向凸条1602、传动齿轮1603、第三转轴1604、第三传动带1605、第二主动轮1606、单面齿条传动板1607、蜗轮蜗杆旋转机构17包括有第二蜗轮1701、第二从动轮1702、第四转轴1703、第三主动轮1704、第二蜗杆1705、第三从动轮1801、轴承座1802、混合搅拌轴1803、搅拌扇叶1804、第四传动带180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树脂沥青混制装置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混合搅拌装置1、沥青混拌筒2、加热底座3、树脂导入管4、流速控制阀门5、液态树脂储存筒6、安装支架7,所述沥青混拌筒2的底部与加热底座3的顶部相连接,所述沥青混拌筒2的顶部连接有混合搅拌装置1,所述沥青混拌筒2的一侧顶部通过安装支架液态树脂储存筒6相连接,所述液态树脂储存筒6的底部中心与树脂导入管4的一端相连通,所述树脂导入管4的另一端连通于沥青混拌筒2,所述树脂导入管4上安装有流速控制阀门5;

所述混合搅拌装置1包括有主动力传动机构11、基体12、行星齿轮组13、旋转带动水平移动机构14、滑轮组15、齿条齿轮传动机构16、蜗轮蜗杆旋转机构17、混合搅拌机构18;

所述基体12内置有与之相连接的主动力传动机构11、行星齿轮组13、旋转带动水平移动机构14、滑轮组15、齿条齿轮传动机构16、蜗轮蜗杆旋转机构17,所述基体12还与混合搅拌机构18连接,所述主动力传动机构11与行星齿轮组13采用传动连接,所述行星齿轮组13传动连接于旋转带动水平移动机构14,所述旋转带动水平移动机构14通过滑轮组15与齿条齿轮传动机构16连接,所述齿条齿轮传动机构16传动连接于蜗轮蜗杆旋转机构17,所述蜗轮蜗杆旋转机构17与混合搅拌机构18连接。

所述主动力传动机构11包括有减震基座1101、电机1102、主动锥齿轮1103、从动锥齿轮1104、第一蜗杆1105、第一蜗轮1106、第一主动轮1107、第一转轴1108、第一传动带1109,所述减震基座1101上安装有电机1102,所述电机1102的转子上套置有与之采用过度配合的主动锥齿轮1103,所述主动锥齿轮1103与从动锥齿轮1104采用正交啮合,所述从动锥齿轮1104套设在与之采用过盈配合的第一蜗杆1105的底部,所述第一蜗杆1105的一侧设有之相啮合的第一蜗轮1106,所述第一蜗轮1106正前方设有与之为同心圆结构的第一主动轮1107且两者均安装在第一转轴1108上,所述第一主动轮1107与第一传动带1109的一端进行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带1109的另一端传动连接于行星齿轮组13,所述减震基座1101与基体12采用机械连接,所述第一蜗杆1105、第一转轴1108均与基体12活动连接。

所述基体12包括有壳体1201、限位块1202、滑槽导轨1203,所述壳体1201内置有两道相互平行且对称的滑槽导轨1203,所述滑槽导轨1203的两末端均固定有限位块1202,所述滑槽导轨1203与旋转带动水平移动机构14采用滑动连接,所述壳体1201上均有与之相连接的主动力传动机构11、行星齿轮组13、旋转带动水平移动机构14、滑轮组15、齿条齿轮传动机构16、蜗轮蜗杆旋转机构17、混合搅拌机构18,所述减震基座1101与壳体1201的内底面进行机械连接,所述第一蜗杆1105、第一转轴1108均与基体12活动连接。

所述行星齿轮组13包括有第二转轴1301、第一从动轮1302、三角支架1303、固定齿轮1304、齿圈1305、固定轴1306、从动齿轮1307,所述固定齿轮1304的正后方设有三角支架1303,所述三角支架1303远离固定齿轮1304的中心位置垂直连接有第二转轴1301,所述三角支架1303的三个角部位上均固定有与之相互垂直的固定轴1306,所述固定轴1306上均贯穿有与之采用过盈配合的从动齿轮1307,所述从动齿轮1307及固定轴1306均布设有三个,所述从动齿轮1307与齿圈1305相啮合,所述齿圈1305与固定齿轮1304为同心圆结构,所述第一从动轮1302与第一传动带1109采用传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1301与壳体1201活动连接,所述齿圈1305传动连接于旋转带动水平移动机构14。

所述旋转带动水平移动机构14包括有第二传动带1401、辅助移动轮1402、移动杆1403、导向杆1404、矩形孔1405、吊环1406、支撑轴1407、圆盘1408,所述支撑轴1407的一端贯穿有与之一采用过度配合的圆盘1408,所述支撑轴1407的一外端面与圆盘1408的正面呈相切设置,所述圆盘1408上垂直连接有导向杆1404,所述导向杆1404贯穿于矩形孔1405,所述矩形孔1405开设于与之为一体化结构的移动杆1403上,所述移动杆1403的一侧中心固定有吊环1406,所述移动杆1403的上下两端均安装有辅助移动轮1402,所述圆盘1408与第二传动带1401的一端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带1401的另一端传动连接于齿圈1305,所述辅助移动轮1402均与滑槽导轨1203采用滑动连接,所述吊环1406通过滑轮组15与齿条齿轮传动机构16连接,所述支撑轴1407远离圆盘1408的一端与壳体1201垂直连接。

所述滑轮组15包括有导向滑轮1501、牵引绳1502,所述导向滑轮1501布设有三个且均与牵引绳1502活动接触,所述导向滑轮1501与壳体1201采用机械连接,所述牵引绳1502的一端与吊环1406连接,所述牵引绳1502的另一端连接于齿条齿轮传动机构16连接,所述导向滑轮1501的设置具有导向的设置,能够对牵引绳1502进行导向。

所述齿条齿轮传动机构16包括导向滑座1601、导向凸条1602、传动齿轮1603、第三转轴1604、第三传动带1605、第二主动轮1606、单面齿条传动板1607,所述单面齿条传动板1607的两外端面均固定有导向凸条1602,所述导向凸条1602与导向滑座1601内凹槽采用间隙配合的方式进行滑动连接,所述单面齿条传动板1607的一侧设有与之相啮合的传动齿轮1603,所述传动齿轮1603的正前方设有与之为同心轮结构的第二主动轮1606,所述第二主动轮1606、传动齿轮1603均套置在第三转轴1604上,所述第二主动轮1606与第三传动带1605的一端进行传动连接,所述第三传动带1605的另一端传动连接于蜗轮蜗杆旋转机构17,所述导向滑座1601与壳体120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转轴1604与壳体1201活动接触,所述单面齿条传动板1607的顶部连接于牵引绳1502的一端,所述导向凸条1602与导向滑座1601的结合设置,能够使得单面齿条传动1607板能够始终保持在垂直方向上进行垂直升降,从而能够保证上升时,传动齿轮1603为顺时针旋转,下降时,传动齿轮1603为逆时针旋转。

所述蜗轮蜗杆旋转机构17包括有蜗轮蜗杆旋转机构17包括有第二蜗轮1701、第二从动轮1702、第四转轴1703、第三主动轮1704、第二蜗杆1705,所述第二蜗杆1705贯穿有与之采用过度配合的第三主动轮1704,所述第二蜗杆1705的一侧有与之相啮合的第二蜗轮1701,所述第二蜗轮1701的正前方设有第二从动轮1702且两者均安装子在第四转轴1703上,所述第四转轴1703及第二蜗杆1705均与壳体1201活动连接,所述第二从动轮1702与第三传动带1605的一端进行传动连接,所述第三主动轮1704传动连接于混合搅拌机构18。

所述混合搅拌机构18包括有第三从动轮1801、轴承座1802、混合搅拌轴1803、搅拌扇叶1804、第四传动带1805,所述混合搅拌轴1803的外侧上均匀的布设有等距相等的搅拌扇叶1804,所述混合搅拌轴1803从下自上依次贯穿于轴承座1802、第三从动轮1801,所述第三从动轮1801与第四传动带1805的一端传动连接,所述第四传动带1805的另一端传动连接于第三主动轮1704,所述轴承座1802安装在壳体1201的底面中心,所述混合搅拌轴1803及搅拌扇叶1804均悬空设于沥青混拌筒2的内部。

工作原理:通过控制器启动电机1102带动主动锥齿轮1103旋转,从动锥齿轮1104随与之正交啮合的主动锥齿轮1103旋转的同时带动第一蜗杆1105旋转,从而带动第一蜗轮1106旋转,第一转轴1108随第一蜗轮1106旋转的同时带动第一主动轮1107旋转,第一从动轮1302在第一传动带1109的辅助传动下随第一主动轮1107旋转的同时带动第二转轴1301旋转,从而带动三角支架1303旋转,进而三角支架1303三个角部位上的从动齿轮1306在固定齿轮1304的啮合作用下带动齿圈1305旋转,固定齿轮1304为固定不动的,行星齿轮组13的设置能够避免主动力传动机构11直接带动旋转带动水平移动机构14,起到减速的作用的同时增大了旋转圈,圆盘1408在第二传动带1401的辅助传动下随齿圈1305旋转,导向杆1404随与之相对静止的圆盘1408旋转的同时作用于移动杆1403,使得导向杆1404在辅助移动轮1402及滑槽导轨的导向限位作用下进行水平左移的运动,左移在牵引绳1502的连接作用下释放了对单面齿条传动板1607的拉力,使得单面齿条传动板1607由于不受拉力而因自身重力而在导向滑座1601的导向作用下顺势垂直下滑,同时带动与之相啮合的传动齿轮1603逆时针旋转,第三转轴1604随传动齿轮1603逆时针旋转的同时带动第二主动轮1606旋转,第二从动轮1702在第三传动带1605的辅助传动下随第二主动轮1606旋转的同时带动第四转轴1703旋转,从而使得第二蜗轮1701发生联动的同时带动第二蜗杆1705逆时针旋转,第三主动轮1704随动第二蜗杆1705旋转的同时通过第四传动带1805使得第四从动轮1801旋转,从而混合搅拌轴1803带动搅拌扇叶1804逆时针旋转,进而对沥青和树脂进行逆时针混合搅拌,反之,移动杆1403水平右移,即对单面齿条传动板1607产生拉力,使其上升的同时带动传动齿轮1603顺时针旋转,终而混合搅拌轴1803带动搅拌扇叶1804顺时针旋转,进而对沥青和树脂进行顺时针混合搅拌。

所述限位块1202、滑槽导轨1203的设置对辅助移动轮1402的移动具有导向、限位的作用,同时能够为导向杆1404施力于移动杆1403分担支力,使得移动杆1403水平移动较为顺畅。

所述行星齿轮组13的设置采用三个大小相同的从动齿轮1306分担载荷,合理利用了内齿轮副机构,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承载能力大,使用寿命长、传动效率高、工作平稳、噪声小、旋转圈大的优点,能够避免主动力传动机构11直接带动旋转带动水平移动机构14,在起到减速的作用的同时增大了旋转圈。

所述旋转带动水平移动机构14的设置在于通过移动杆1403的水平往返移动,而在滑轮组15的作用下,决定单面齿条传动板1607的升或降,终而混合搅拌机构18正转或反向,当移动杆1403左移,单面齿条传动板1607由于自身重力下降,终而混合搅拌机构18反向,当移动杆1403右移,单面齿条传动板1607由于收到拉力而上升,终而混合搅拌机构18正向,正反转规律性搅拌,使得树脂沥青搅拌更为均匀。

本发明相对现有技术获得的技术进步是:具有双向旋转搅拌的功能,能够对树脂沥青进行规律性的正反方向搅拌,搅拌效率高,效果好,搅拌更为均匀。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