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斜管沉淀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81889发布日期:2019-03-09 00:22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一种斜管沉淀池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废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斜管沉淀池。



背景技术:

随着污水资源的再生利用,乳化液废水的处理技术也变得越发成熟,其中沉淀池因其处理量大、抗冲击力强等优点得到了普遍应用,其中斜管沉淀池因为沉淀效率高,从而应用最广。斜管沉淀池一般是利用倾斜的斜管形成阻挡作用,阻挡向上流动的污水,进而将污水中的沉淀物阻挡留在沉淀池中,经过沉淀的水从斜管上方溢流慢慢流出出水口。在斜管沉淀池沉淀污水中的杂物时,随着沉淀时间的持续加长,容易导致斜管被沉淀物所堵住,导致水无法从斜管上方溢流出来,导致沉淀工作无法正常进行,因此即使清理斜管是非常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背景技术中的缺陷,提出一种斜管沉淀池,通过对斜管进行清洁,防止沉淀物堵住斜管导致沉淀工作无法正常进行。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斜管沉淀池,包括沉淀池本体和清洁装置,所述沉淀池本体中设置有斜管,所述清洁装置设置在所述沉淀池本体的顶部边缘;所述清洁装置包括多个去泥装置,所述去泥装置包括去泥器、扫泥器和转轴,所述去泥器包括第一转盘和钻头,所述第一转盘设置在所述转轴底部,且所述第一转盘下方设置有多个钻头;所述扫泥器包括第二转盘和毛刷,所述第二转盘设置在所述转轴中部,所述第二转盘的边缘安装有所述毛刷。

优选的,所述去泥装置还包括推泥板,所述第一转盘下表面中间设置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固定有所述推泥板,所述钻头固定在所述第一转盘下表面且穿过所述推泥板。

优选的,所述第一转盘、第二转盘和推泥板的直径均比所述斜管的直径小,所述推泥板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

优选的,所述沉淀池本体的内部空间划分为三个区域,所述第一区域设置有进水口,所述第二区域设置有所述斜管,所述第三区域设置有出水口三个区域相互连通;

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之间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第一区域和第二的上部分隔开,所述第二区域和所述第三区域之间设置有三角溢流堰,所述三角溢流堰将所述第三区域分割成阶梯排水腔,所述阶梯排水腔连接所述出水口。

优选的,所述沉淀池本体下方设置有污泥池,所述污泥池呈现漏斗状,且在所述污泥池的底端开设有抽泥口,所述抽泥口用于外接抽泥泵。

优选的,所述沉淀池本体开设有加药口,所述加药口用于外接加药管道。

优选的,所述清洁装置还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安装在所述沉淀池本体一侧的壁体顶端,所述安装架上安装有清洁装置。

优选的,所述去泥装置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转轴顶端连接,用于控制所述转轴转动;

所述控制器安装在所述安装架上。

优选的,所述转轴外侧套设有保护套,所述保护套与所述转轴之间设置有减震橡胶圈。

优选的,所述控制器和所述转轴的连接处设置有减震橡胶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沉淀池整体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去泥装置正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清洁装置俯视图。

其中:沉淀池本体1、第一区域11、进水口111、第二区域12、斜管121、第三区域13、出水口131、隔板14、三角溢流堰15、去泥装置2、去泥器21、第一转盘211、钻头212、扫泥器22、第二转盘221、毛刷222、转轴23、推泥板24、连接轴25、安装架26、控制器27、保护套28、减震橡胶圈29、减震橡胶板20、污泥池3、抽泥口31、加药口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本实施例的一种斜管121沉淀池,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沉淀池本体1和清洁装置,所述沉淀池本体1中设置有斜管121,所述清洁装置设置在所述沉淀池本体1的顶部边缘;所述清洁装置包括多个去泥装置2,所述去泥装置2包括去泥器21、扫泥器22和转轴23,所述去泥器21包括第一转盘211和钻头212,所述第一转盘211设置在所述转轴23底部,且所述第一转盘211下方设置有多个钻头212;所述扫泥器22包括第二转盘221和毛刷222,所述第二转盘221设置在所述转轴23中部,所述第二转盘221的边缘安装有所述毛刷222。

沉淀池本体1中设置有斜管121,在经过长时间的沉淀过滤后,斜管121难免会堵住,因此在本实施例中,设置了清洁装置对斜管121中的污泥进行清洁,清洁装置包括多个去泥装置2,每个去泥装置2对应一根斜管121,通过去泥装置2的两层清洁可将斜管121中的污泥疏通赶紧,第一层清洁是利用第一转盘211下方的钻头212对斜管121进行初步疏通,转轴23转动带动钻头212转动,向下将斜管121内的大块污泥进行疏通,第二层清洁是利用转轴23转动带动第二转盘221上的毛刷222转动,从而对斜管121壁进行清扫实现第二次疏通清洁,两次清洁疏通之后,可将斜管121内积存的污泥疏通赶紧,确保沉淀池的正常沉淀工作。

优选的,如图2所示,所述去泥装置2还包括推泥板24,所述第二转盘221下表面中间设置有连接轴25,所述连接轴25固定有所述推泥板24,所述钻头212固定在所述第二转盘221下表面且穿过所述推泥板24。

推泥板24用于第一转盘211转动并带动钻头212转动时,将松动的污泥从斜管121中推落下去,再利用第二转盘221的毛刷222转动将斜管121壁上的污泥清洁。

优选的,所述第一转盘211、第二转盘221和推泥板24的直径均比所述斜管121的直径小,所述推泥板24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转盘211和第二转盘221。

第一转盘211、第二转盘221和推泥板24的直径比斜管121的直径小,方便进入去泥装置2进入斜管121中进行清洁,而推泥板24的直径大于第一转盘211和第二转盘221,是为了将斜管121的污泥尽数推落下去。

优选的,如图1所示,所述沉淀池本体1的内部空间划分为三个区域,所述第一区域11设置有进水口111,所述第二区域12设置有所述斜管121,所述第三区域13设置有出水口131;三个区域相互连通;

所述第一区域11和所述第二区域12之间设置有隔板14,所述隔板14将第一区域11和第二的上部分隔开,所述第二区域12和所述第三区域13之间设置有三角溢流堰15,所述三角溢流堰15将所述第三区域13分割成阶梯排水腔,所述阶梯排水腔连接所述出水口131

沉淀池本体1划分为三个区域,第一区域11为污水进水口111,污水从第一区域11的上部进入,流到第一区域11的下部,由于三个区域相互连通,污水在进入沉淀池本体1后,由第二区域12的斜管121进行沉淀,上清液从斜管121上方流出,通过三角溢流堰15溢流进入第三区域13内的阶梯排水腔,从出水口131排出。

隔板14的作用在于污水从第一区域11进入时,可以防止污水进入斜管121上方,导致斜管121上方收到污染。

优选的,如图1所示,所述沉淀池本体1下方设置有污泥池3,所述污泥池3呈现漏斗状,且在所述污泥池3的底端开设有抽泥口31,所述抽泥口31用于外接抽泥泵。

泥水分离后的污泥便会掉落到污泥池3中,而漏斗状的污泥池3更加方便污泥的掉落,通过抽泥口31,抽泥泵从抽泥口31抽取出污泥,实现泥水的完全分离。

优选的,所述沉淀池本体1开设有加药口4,所述加药口4用于外接加药管道。

加药口4用于向沉淀池本体1内加入沉淀所需的药剂,使得沉淀的效果更好。

优选的,如图3所示,所述清洁装置还包括安装架26,所述安装架26安装在所述沉淀池本体1一侧的壁体顶端,所述安装架26上安装有清洁装置。

优选的,所述去泥装置2还包括控制器27,所述控制器27与所述转轴23顶端连接,用于控制所述转轴23转动;

所述控制器27安装在所述安装架26上。

为了不妨碍到污水从第一区域11进入,设置了安装架26,在安装架26上安装清洁装置可以减少清洁装置对污水进入沉淀池本体1的妨碍。每一个去泥装置2配置一个控制器27,控制器27用于控制转轴23的转动,实现去泥装置2对斜管121的清洁。

优选的,所述转轴23外侧套设有保护套28,所述保护套28与所述转轴23之间设置有减震橡胶圈29。保护套28用于防止转轴23在清洁过程中被污水污泥侵染,导致生锈,而减震橡胶圈29可以减少转轴23转动时对斜管121造成的震动。

优选的,所述控制器27和所述转轴23的连接处设置有减震橡胶板20。

减震橡胶板20是为了防止转轴23在转动时,对控制器27造成震动伤害。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发明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