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涂胶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32111发布日期:2018-09-14 21:44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涂胶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涂胶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手机、液晶显示器等显示终端向着多元化、可触摸化方向发展,为了提高显示终端的各项性能,全贴合技术应运而生,所谓全贴合技术就是用水胶或者光学胶(OCA,全称为Optically Clear Adhesive)将显示屏、触摸屏等部件无缝隙贴合在一起。采用全贴合技术的显示终端具有高强度、高稳定性、更加轻薄、显示效果更佳等诸多优点,现在已经应用到各个领域。

对于全贴合显示终端而言,小尺寸贴合已经趋于成熟,大尺寸贴合逐渐的成为市场争夺的重点领域。传统的OCR(Optical Clear Resin光学透明树脂)胶水(水胶的一种)工艺在对应小尺寸贴合上,技术相对成熟,但对应大尺寸贴合的显示终端中却出现了气泡和黄化等工艺瓶颈,随着技术发展,一种新型的、以有机硅为主要组分的硅胶对应大尺寸贴合概念被提出,该硅胶能够保证大尺寸显示终端全贴合的质量,因此,针对不同尺寸的显示终端采用不同的贴合的胶水能够更好地保证贴合质量,全贴合胶水的多样化已成为贴合行业的必然趋势。在全贴合显示终端的生产过程中,无论是大尺寸显示终端还是小尺寸显示终端,部件之间贴合胶水的涂覆均是在涂胶设备上进行的,如何设计涂胶设备以更好适应显示终端全贴合胶水的多样化,已成为提高全贴合显示终端生产效率的关键。

如图1所示,现有的一种涂胶设备,包括可升降的面板载台01和一个涂胶头02,涂胶头02连接有驱动装置03,驱动装置03可驱动涂胶头02相对面板载台01沿水平方向移动。在工作时,待涂胶的显示部件放置在面板载台01上,涂胶头02相对面板载台01运动以对面板的表面进行涂胶。

然而,现有的这种涂胶设备在工作时只能涂覆一种胶,也就是该涂胶设备能够很好适应一种显示终端的涂胶要求,若要对另一种与前者尺寸不同的显示终端进行涂覆,那么该涂胶设备需要更换胶种或者是将后者放在另一个涂胶设备上来进行涂胶。对于更换胶种而言,需要对涂胶设备的输胶系统进行彻底的清洁,而清洁输胶系统需要浪费一定的时间,这样降低了涂胶设备的涂胶效率,进而降低了待涂胶产品的生产效率;对于放在另一个涂胶设备上来进行涂胶而言,则需要引进更多的涂胶设备,不但成本高,而且还占用空间大,不利于涂胶设备在厂房内优化布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涂胶设备,用以解决现有的涂胶设备不能够很好地适应多胶种的涂覆需求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涂胶设备,包括:面板载台;第一涂胶组件和第二涂胶组件,所述第一涂胶组件包括第一涂胶头,所述第二涂胶组件包括第二涂胶头,所述第一涂胶头和所述第二涂胶头均可位于所述面板载台的上方;驱动装置,在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下,所述第一涂胶头与所述面板载台之间、所述第二涂胶头与所述面板载台之间可发生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相对移动,所述水平方向为平行于所述面板载台的承载面的方向。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涂胶头的喷嘴为孔状喷嘴;所述第二涂胶头的喷嘴为狭缝喷嘴。

进一步地,所述水平方向包括第一水平方向和第二水平方向,所述第一涂胶组件还包括第一光固化元,所述第一光固化单元与所述第一涂胶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涂胶头、所述第一光固化单元沿所述第一水平方向排布,以使所述第一涂胶头沿所述第一水平方向的相对所述面板载台移动时,所述第一光固化单元能够对所述第一涂胶头喷出的胶进行固化;所述第二涂胶组件还包括第二光固化单元,所述第二光固化单元与所述第二涂胶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涂胶头、所述第二光固化单元沿所述第二水平方向排布,以使所述第二涂胶头沿所述第二水平方向的相对所述面板载台移动时,所述第二光固化单元能够对所述第二涂胶头喷出的胶进行固化。

更进一步地,当所述第一涂胶头的喷嘴为孔状喷嘴时,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水平方向的水平方向,所述第一光固化单元的出光口的尺寸大于等于所述第一涂胶头的喷嘴的出胶口的尺寸;当所述第二涂胶头的喷嘴为狭缝喷嘴时,沿垂直于所述第二水平方向的水平方向,所述第二光固化单元的出光口的尺寸大于等于所述第二涂胶头的喷嘴的出胶口的尺寸。

更进一步地,当所述第二涂胶头的喷嘴为狭缝喷嘴时,所述第二光固化单元的出光口的周围设有挡光板,所述挡光板可阻挡所述第二光固化单元向所述第二涂胶头发出的光。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涂胶头还连接有多个胶存放容器,多个所述胶存放容器均与所述第一涂胶头相连通,当所述第一涂胶头进行涂覆胶时,多个所述胶存放容器中所存放的胶液可流到所述第一涂胶头中。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涂胶头与多个所述胶存放容器之间的通路包括连通干路和多个连通支路,多个所述连通支路的一端与多个所述胶存放容器一一对应连接,另一端均与所述连通干路的一端相连接,所述连通干路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涂胶头相连接;所述连通干路上设有第一电磁阀和/或每个所述连通支路上均设有第二电磁阀。

进一步地,所述面板载台上设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可对放置在所述面板载台上的面板进行加热。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单元、第二驱动单元和第三驱动单元,所述第一驱动单元与所述第一涂胶头相连接,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可驱动所述第一涂胶头沿所述水平方向相对所述面板载台移动;所述第二驱动单元与所述第二涂胶头相连接,所述第二驱动单元可驱动所述第二涂胶头沿所述水平方向相对所述面板载台移动;所述第三驱动单元与所述面板载台相连接,所述第三驱动单元可驱动所述面板载台沿所述竖直方向移动。

更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第四驱动单元,所述第四驱动单元可驱动所述面板载台绕所述面板载台的竖直中心轴线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涂胶设备,在工作时,当需要涂覆一种胶时,驱动装置使第一涂胶头与面板载台之间产生相对移动,以使第一涂胶头对放置在面板载台上的面板的表面进行涂胶;当需要涂覆另一种胶时,驱动装置使第二涂胶头与面板载台之间产生相对移动,以使第二涂胶头对放置在面板载台上的面板的表面进行涂胶。相较于现有技术,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涂胶设备中,第一涂胶头、第二涂胶头可以分别用于涂覆不同的胶种,这样,当该涂胶设备需要对于不同尺寸的显示终端进行胶的涂覆,并且需要更换所涂覆的胶种时,就可以直接使用第一涂胶头、第二涂胶头中的另一个进行涂覆,无需进行清洗输胶系统,从而就可以节省清洗输胶系统的时间,以提高涂胶设备的涂胶效率,进而可以提高显示终端的生产效率;同时,不同尺寸的显示终端就可以实现在一个涂胶设备进行涂胶,无需更换涂胶设备,从而可以减小引进涂胶设备的数量,不但可以降低成本,而且还可以减少涂胶设备所占用的空间,有利于涂胶设备在厂房内优化布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的一种涂胶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涂胶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涂胶头的喷嘴结构示意图;

图4为OCR水胶涂在显示面板表面后处于自由流动状态时边缘的形状示意图;

图5为显示面板与COF连接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实施例安装位置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组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涂胶设备,包括:面板载台1;第一涂胶组件2和第二涂胶组件3,第一涂胶组件2包括第一涂胶头21,第二涂胶组件3包括第二涂胶头31,第一涂胶头21和第二涂胶头31均可位于面板载台1的上方;驱动装置4,在驱动装置4的驱动下,第一涂胶头21与面板载台1之间、第二涂胶头31与面板载台1之间可发生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相对移动,其中,所述水平方向为平行于面板载台1的承载面11的方向。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涂胶设备,在工作时,当需要涂覆一种胶时,驱动装置4使第一涂胶头21与面板载台1之间产生相对移动,以使第一涂胶头21对放置在面板载台1上的面板的表面进行涂胶;当需要涂覆另一种胶时,驱动装置4使第二涂胶头31与面板载台1之间产生相对移动,以使第二涂胶头31对放置在面板载台1上的面板的表面进行涂胶。相较于现有技术,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涂胶设备中,第一涂胶头21、第二涂胶头31可以分别用于涂覆不同的胶种,这样,当该涂胶设备需要对于不同尺寸的显示终端进行胶的涂覆,并且需要更换所涂覆的胶种时,就可以直接使用第一涂胶头21、第二涂胶头31中的另一个进行涂覆,无需进行清洗输胶系统,从而就可以节省清洗输胶系统的时间,以提高涂胶设备的涂胶效率,进而可以提高显示终端的生产效率;同时,不同尺寸的显示终端就可以实现在一个涂胶设备进行涂胶,无需更换涂胶设备,从而可以减小引进涂胶设备的数量,不但可以降低成本,而且还可以减少涂胶设备所占用的空间,有利于涂胶设备在厂房内优化布置。

在对显示终端的部件之间进行全贴合时,例如显示面板与触摸面板进行全贴合时,一般是需要在显示面板位于彩膜基板一侧的表面涂覆OCR水胶,在OCR水胶涂覆完成后,OCR水胶边缘处胶水形成导角(例如图4所示,图中灰色区域为OCR水胶),这是由于OCR水胶向四周自由流动时,其表面的张力所形成的倒角,倒角使边缘处OCR胶水厚度较小,在触摸面板贴合完成以后,由于边缘处OCR胶水厚度较小,这样OCR水胶在位于两者的中心区域和边缘区域对两者的粘合力就不同,容易使触摸面板受力不均匀,从而引起触摸面板与显示面板之间错位,而两者错位对光的传播路径有一定影响,在显示终端使用时容易产生视觉不均匀现象(Mura);同时,由于OCR水胶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显示面板与触摸面板贴合完成后,OCR水胶会向四周溢出,如图5所示,由于COF(全称Chip On Flex,薄膜芯片,图中标号a所示)是设置在显示面板(图中标号b所示)的侧面,这样溢出的胶很容易落在COF以及COF与显示面板的连接部位所涂覆的UV胶(光敏胶)上,落在COF上的OCR水胶固化以后与COF紧固连接在一起,当COF弯折时,固化的OCR水胶容易戳伤COF,造成COF破损(COF Crack);同时,OCR水胶在UV胶处堆积会占据一定的空间,这样显示面板在该处就无法与外接板件(机构件、固定支撑件等)相连接。

为了解决OCR水胶的厚度不均匀以及容易溢出的问题,如图2所示,第一涂胶头21的喷嘴为孔状喷嘴,比如常见的针头式喷嘴;如图3所示,第二涂胶头31的喷嘴为狭缝喷嘴,狭缝喷嘴能够实现对面板的面涂覆,有效地节省胶涂覆的时间。在对显示终端的两个部件进行全贴合时,比如对显示面板和触摸面板之间进行全贴合时,第一涂胶头21先在显示面板表面的四周边缘涂覆上Dam胶(围堰胶),Dam胶涂覆完成以后,第二涂胶头31对显示面板的中心区域涂覆OCR水胶。由于位于四周Dam胶就像围墙一样对位于中心区域的OCR水胶进行阻挡,这样在触摸面板与显示面板相贴合后,OCR水胶就很难向四周溢出,从而就不会落在COF以及COF与显示面板的连接部位所涂覆的UV胶上,从而就可避免OCR水胶固化后造成COF破损以及OCR水胶在UV胶处堆积会对外接板件的安装造成影响;同时,由于边缘处的OCR水胶是附着在Dam胶上的,也就不会出现OCR水胶在自由流动状态时表面张力所形成的倒角,这样就可以保证OCR水胶厚度的均匀性,从而在触摸面板与显示面板相贴合后保证触摸面板受力均匀,避免出现位置错动,进而在显示终端使用时,就可以避免产生视觉不均匀现象(Mura)。

为了便于对第一涂胶头21、第二涂胶头31所涂覆的胶进行及时固化,如图2所示,水平方向包括第一水平方向(例如图中所示的X方向)和第二水平方向(例如图中所示的x方向),第一涂胶组件2还包括第一光固化元22,第一光固化单元22与第一涂胶头21固定连接,第一涂胶头21、第一光固化单元22沿第一水平方向排布,以使第一涂胶头21沿第一水平方向的相对面板载台1移动时,第一光固化单元22能够对第一涂胶头21喷出的胶进行固化,为了保证第一光固化单元22能够对第一涂胶头21所涂覆的胶进行及时固化,第一涂胶头21也需要沿着某一方向运动,例如图2所示,第一涂胶头21需要沿第一水平方向相对面板载台1向左侧移动,此时,第一光固化单元22是位于第一涂胶头21的后侧,这样位于后侧的第一光固化单元22所发出的光可以将位于前侧的第一涂胶头21所涂覆的胶及时固化,从而避免第一涂胶头21所涂覆胶向四周扩散;

第二涂胶组件3还包括第二光固化单元32,第二光固化单元32与第二涂胶头31固定连接,第二涂胶头31、第二光固化单元32沿第二水平方向排布,以使第二涂胶头31沿第二水平方向的相对面板载台1移动时,第二光固化单元32能够对第二涂胶头31喷出的胶进行固化,为了保证第二光固化单元32能够对第二涂胶头31所涂覆的胶进行及时固化,第二涂胶头31也需要沿着某一方向运动,例如图2所示,第二涂胶头31需要沿第二水平方向相对面板载台1向右侧移动,此时,第二光固化单元32是位于第二涂胶头31的后侧,这样位于后侧的第二光固化单元32所发出的光可以将位于前侧的第二涂胶头31所涂覆的胶及时固化,从而避免第二涂胶头31所涂覆胶向四周扩散。

其中,第一水平方向与第二水平方向可以为同一方向(例如图2所示),也可以是不同的方向,比如第一水平方向和第二水平方向可以相垂直,具体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第一光固化单元22和第二光固化单元32可以均为UV固化灯或者激光发射器等,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在光固化单元对涂胶头所涂覆的胶进行及时固化的过程中,光固化单元所发出的光需要将涂胶头所涂覆的胶线在宽度方向上完全覆盖,这样才能保证涂胶头所涂的胶完全的、及时的固化。其中,实现光固化单元所发出的光在宽度方向上完全覆盖涂胶头所涂覆的胶线的方式并不唯一,比如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如图2所示,沿垂直于第一水平方向的水平方向(例如图中所示的Y方向),第一光固化单元22的出光口的尺寸大于等于第一涂胶头21的喷嘴的出胶口的尺寸;沿垂直于第二水平方向的水平方向(例如图中所示的Y方向),第二光固化单元32的出光口的尺寸大于等于第二涂胶头31的喷嘴的出胶口的尺寸。

另外,也可以采用以下方式:沿垂直于第一水平方向的水平方向,第一光固化单元22的出光口的尺寸小于第一涂胶头21的喷嘴的出胶口的尺寸,第一光固化单元22可以沿垂直于第一水平方向的水平方向相对涂胶头运动;沿垂直于第二水平方向的水平方向,第二光固化单元32的出光口的尺寸小于第二涂胶头31的喷嘴的出胶口的尺寸,第二光固化单元32可以沿垂直于第二水平方向的水平方向相对涂胶头运动。这样在第一涂胶头21涂胶的过程中,第一光固化单元22沿垂直于第一水平方向的水平方向相对第一涂胶头21运动,以使其所发出的光将第一涂胶头21所涂覆的胶线在宽度方向上覆盖;在第二涂胶头31涂胶的过程中,第二光固化单元32沿垂直于第二水平方向的水平方向相对第二涂胶头31运动,以使其所发出的光将第二涂胶头31所涂覆的胶线在宽度方向上覆盖。相比光固化单元出光口的尺寸小于涂胶头的出胶口沿Y方向的尺寸的方案,图2所示的方案,光固化单元无需相对涂胶头运动,因而就无需增加驱动部件,这样可以使涂胶设备的结构更加简单,有利于降低设计和制造成本。

为了防止第二光固化单元32所发出的光对第二涂胶头31的喷嘴处的出胶造成影响,如图2所示,第二光固化单元32的出光口的周围设有挡光板5,挡光板5可阻挡第二光固化单元32向第二涂胶头31发出的光,这样就可以避免第二涂胶头31的喷嘴上的胶被第二光固化单元32所发出的光固化,从而使第二涂胶头31的喷嘴的出胶口不容易被固化后的胶所堵塞,保证第二涂胶头31正常的涂胶。

需要说明的是:之所以在第二光固化单元32的出光口的周围设置挡光板5,是由于第二光固化单元32的出光口面积比第一光固化单元22的出光口的面积要大,第二光固化单元32所发出的光更容易向四周发散。

为了使涂胶设备能够对显示终端进行多组分硅胶的涂覆,以满足不同显示终端对粘和胶水的不同的需求,如图2所示,第一涂胶头21还连接有多个胶存放容器6(图中所示为具有两个胶存放容器6的情形),多个胶存放容器6均与第一涂胶头21相连通,当第一涂胶头21进行涂覆胶时,多个胶存放容器6中所存放的胶液可流到第一涂胶头21中,这样,如果只向其中一个胶存放容器6中的一个放置硅胶时,第一涂胶头21可以实现单组分硅胶的涂覆;向多个胶存放容器6中每一个均放置一种硅胶的组分时,第一涂胶头21可以实现多组分硅胶的涂覆,从而可以很好地满足不同显示终端对粘和胶水的不同的需求。

为了便于在第一涂胶头21涂胶时对多个胶存放容器6中的胶液组分进行控制,如图2所示,第一涂胶头21与多个胶存放容器6之间的通路7包括连通干路71和多个连通支路72,多个连通支路72的一端与多个胶存放容器6一一对应连接,另一端均与连通干路71的一端相连接,连通干路71的另一端与第一涂胶头21相连接,连通干路71上设有第一电磁阀711,每个连通支路72上均设有第二电磁阀721。通过第一电磁阀711、第二电磁阀721的开闭,这样就可以灵活控制多个胶存放容器6中的胶液组分的混合以及涂覆。

当然,除了连通干路71上设有第一电磁阀711、每个连通支路72上均设有第二电磁阀721之外,也可以只在连通干路71上设有第一电磁阀711或者只在每个连通支路72上设有第二电磁阀721,具体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对于不同的胶种而言,其固化方式也不同,例如OCR水胶是紫外光固化方式,硅胶是加热固化方式;为了同时满足不同胶种的固化需求,如图2所示,面板载台1上设有加热装置(图中未示出),加热装置可对放置在面板载台1上的面板进行加热,以使涂覆在面板上的热固化胶固化。当第一涂胶头21、第二涂胶头31所涂覆的胶是采用光固化方式时,涂胶时就可以使用第一光固化单元22、第二光固化单元32将其固化;当第一涂胶头21、第二涂胶头31所涂覆的胶是采用热固化方式时,涂胶时就可以使用加热装置使其固化。通过加热装置与第一光固化单元22、第二光固化单元32相配合,可以满足不同胶种的固化,使该涂胶设备能够更好地满足多胶种涂覆的要求。

需要说明的是:“面板载台1上设有加热装置”中的“上”表示加热装置由面板载台1所承载,并不表示上下位置,加热装置可以设置在面板载台1的下部、上部、内部均可,具体可根据实际而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涂胶设备中,驱动装置4的具体驱动第一涂胶头21、第二涂胶头31以及面板载台1相对运动的方式也不唯一,比如可以采用以下驱动方式:如图2所示,驱动装置4包括第一驱动单元41、第二驱动单元42和第三驱动单元(图中未示出),第一驱动单元41与第一涂胶头21相连接,第一驱动单元41可驱动第一涂胶头21沿水平方向(例如图中所示的X方向)相对面板载台1移动;第二驱动单元42与第二涂胶头31相连接,第二驱动单元42可驱动第二涂胶头31沿水平方向(例如图中所示的X方向)相对面板载台1移动;第三驱动单元与面板载台1相连接,第三驱动单元可驱动面板载台1沿竖直方向移动。

另外,也可以采用以下驱动方式:驱动装置4包括两个驱动单元,其中一个驱动单元可驱动第一涂胶头21、第二涂胶头31沿水平方向相对面板载台1同步移动,另一个驱动单元可驱动面板载台1沿竖直方向移动。相比一个驱动单元驱动第一涂胶头21、第二涂胶头31同步移动的方案,图2中所示的方案,第一涂胶头21、第二涂胶头31分别是由不同驱动单元所驱动的,这样第一涂胶头21、第二涂胶头31可以单独移动,从而可以提高第一涂胶头21、第二涂胶头31涂胶的灵活性。

在涂胶头对面板进行涂胶的过程中,当涂胶头的涂胶路径通常需要转向,例如第一涂胶头21对面板上表面的四周边沿涂覆围堰胶过程中,当涂完一个侧边需要对另一个侧边进行涂覆时,如果第一涂胶头21与面板之间不发生相对旋转,而是直接沿垂直于涂第一个侧边时的运动方向的方向运动的话,那么第一光固化单元22就不是位于第一涂胶头21沿其涂胶运动方向的后侧,这样第一涂胶头21所涂覆的胶就不能及时得到固化。为了解决涂胶头的涂胶路径在转向时仍然能够使所涂覆的胶及时固化这一问题,如图2所示,驱动装置4还包括第四驱动单元(图中未示出),第四驱动单元可驱动面板载台1绕其竖直中心轴线(图中标号c所示)转动,其中,面板载台1的竖直中心轴线是指通过承载面11的几何中心的竖直线。由于第四驱动单元可驱动面板载台1绕其竖直中心轴线转动,当涂胶头的涂胶路径需要转向时,第四驱动单元就可以驱动面板载台1绕其竖直中心轴线相对涂胶头、光固化单元转动一定角度,使光固化单元始终位于涂胶头涂胶运动方向的后侧,这样涂胶头的涂胶路径无论怎么转向均能够保证所涂胶的及时固化,从而从可以防止涂胶头所涂覆的胶向周围流动扩散,确保涂胶头的涂胶质量。

当然,第四驱动单元也可以驱动第一涂胶头21、第二涂胶头31绕竖直轴线相对面板载台1转动,具体地,第一驱动单元41、第二驱动单元42均连接一个第四驱动单元,与第一驱动单元41相连接的第四驱动单元可驱动第一涂胶头21绕一竖直轴线相对面板载台1转动,与第二驱动单元42相连接的第四驱动单元可驱动第二涂胶头31绕一竖直轴线相对面板载台1转动,通过这样设置,同样可以在涂胶头的涂胶路径转向时,保证光固化单元始终位于涂胶头沿其涂胶运动方向的后侧。

如图2所示,第一涂胶组件2还包括第一支架23,第一支架23与第一涂胶头21相连接;第二涂胶组件3还包括第二支架33,第二支架33与第二涂胶头31相连接;第一驱动单元41通过第一支架23与第一涂胶头21相连接,第一支架23与第一驱动单元41固定连接,第二驱动单元42通过第二支架33与第二涂胶头31相连接,第二支架33与第二驱动单元42固定连接。

其中,第一驱动单元41、第二驱动单元42、第三驱动单元可以均为直线电机(例如图2所示),也可以均为由电机、丝杠、螺母组成的驱动单元,在此不做具体限定,第四驱动单元可以为诸如电机之类的旋转驱动件。

如图2所示,驱动装置4还包括第五驱动单元43,第五驱动单元43可驱动面板载台1沿水平方向(例如图中所示的X方向)移动。这样设置将面板载台1的移动与第一涂胶头21、第二涂胶头31的移动相结合,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第一涂胶头21、第二涂胶头31对面板涂胶的灵活性。

当第一涂胶头21的喷嘴为孔状喷嘴时,为便于第一涂胶头21调整与面板载台1的位置,以方便对面板载台1上所放置面板的指定位置进行精确涂胶,如图2所示,水平方向还包括第三水平方向(例如图中所示的Y方向),第一水平方向与第三水平方向相垂直,第一驱动单元41包括第一水平驱动单元411、第二水平驱动单元412,第一水平驱动单元411与第二支架33相连接且可驱动第二支架33沿第一水平方向相对面板载台1移动,第二水平驱动单元412设置于第二支架33上并与第一涂胶头21相连接,第二水平驱动单元412可驱动第一涂胶头21沿第三水平方向相对第一支架23移动。由于第二水平驱动单元412可驱动第一涂胶头21沿第三水平方向相对第一支架23移动,这样第一水平驱动单元411、第二水平驱动单元412就可以根据面板在面板载台1上的实际位置调整第一涂胶头21的位置,以确保对面板进行精确涂胶。

如图2所示,第一涂胶头21的个数为多个,多个第一涂胶头21沿第三水平方向排布,多个第一涂胶头21均与第二水平驱动单元412相连接,第二水平驱动单元412可驱动多个第一涂胶头21沿第三水平方向相对第一支架23同步移动。通过设置多个第一涂胶头21,这样在对面板进行涂胶时,多个第一涂胶头21就可以同时涂胶,从而可以节省涂胶的时间,提高涂胶设备的涂胶效率。

如图2所示,第一光固化单元22的个数为多个,多个第一光固化单元22与多个第一涂胶头21一一对应固定连接。这样,多个第一光固化单元22就可以对多个第一涂胶头21所涂覆的胶进行固化,从而从可以防止第一涂胶头21所涂覆的胶向周围流动扩散,确保多个第一涂胶头21的涂胶质量。

当第二涂胶头31为狭缝喷嘴时,为了提高第二涂胶头31所涂胶的平整度,如图2所示,第二涂胶头31沿垂直于第二水平方向的水平方向的两端(例如图中所示的C、D两端)可相对面板载台1上下摆动,第二涂胶头31连接有多个激光测量仪(图中未示出),多个激光测量仪沿垂直于第二水平方向的水平方向(例如图中所示的Y方向)排布。当第二涂胶头31对面板的表面涂覆胶时,多个激光测量仪可以对胶的平整度进行检测,根据激光测量仪测量的结构,第二涂胶头31通过调节C、D两端距离面板的距离来对涂覆胶的厚度差异进行补偿,最终使第二涂胶头31所涂覆的胶更加平整。第二涂胶头31通过调节C、D两端距离面板的距离来对涂覆胶的厚度差异进行补偿的过程如下:激光测量仪如果测得面板表面位于C端的胶涂覆的较厚,那么第二涂胶头31的C端向下摆动,以减小第二涂胶头31的喷嘴在C端与面板表面的距离,增大涂胶阻力,减小第二涂胶头31的喷嘴在C端的吐胶量,最终是第二涂胶头31整体涂胶的厚度趋于相同;激光测量仪如果测得面板表面位于C端的胶涂覆的较薄,那么第二涂胶头31的C端向上摆动,以增加第二涂胶头31的喷嘴在C端与面板表面的距离,减小涂胶阻力,增加第二涂胶头31的喷嘴在C端的吐胶量,最终是第二涂胶头31整体涂胶的厚度趋于相同。

第二涂胶头31的C、D两端的摆动可以通过调节机构来完成。该调节机构位于第二涂胶头31的C、D两端,通过调节机构的调节可以实现第二涂胶头31的C、D两端的摆动。调节机构可以为以下结构:调节机构包括电机、丝杠以及螺母,丝杠沿竖直方向布置,电机设置于第二支架33上,丝杠与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螺母套在丝杠上,螺母与第二涂胶头31相连接。第二涂胶头31的C、D两端的摆动时,通过电机带动丝杠旋转,螺母沿丝杠上下运动,从而带动第二涂胶头31的C、D两端的摆动。

如图2所示,该涂胶设备还包括胶水脱泡装置8,胶水脱泡装置8与第一涂胶头21、第二涂胶头31的输胶系统相连接。胶水脱泡装置8可以将胶水中的空气从胶水中分离出来,从而可以有效防止第一涂胶头21、第二涂胶头31空涂胶,进而保证了第一涂胶头21、第二涂胶头31的涂胶质量。

如图2所示,该涂胶设备还包括主控制单元90、第一控制单元91、第二控制单元92、第三控制单元93、第四控制单元94,第一控制单元91用于控制第一电磁阀711、第二电磁阀721的开闭、第一光固化单元22的开关以及照射时间、第一驱动单元41的动作等;第二控制单元92用于第二驱动单元42的动作以及第二涂胶头31的C、D两端的摆动、激光测量仪激光的发射等;第三控制单元93用于控制第二光固化单元32的开闭;第四控制单元94用于控制第三驱动单元、第四驱动单元、第五驱动单元43的动作;主控制单元90与第一控制单元91、第二控制单元92、第三控制单元93、第四控制单元94均相连,主控制单元90用于对整个涂胶设备的整机控制。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