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灌流吸附剂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81624发布日期:2018-11-27 21:54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血液灌流吸附剂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血液灌流吸附剂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血液灌流器内装有高性能医用吸附剂,吸附剂一般为树脂或活性炭,均为多孔材料。在吸附剂制备过程中,会用到化学催化剂,催化剂被吸附剂吸附会残留在吸附剂中。催化剂主要为金属盐类,主要为氯化铁、氯化铝和氯化锌。血液灌流吸附剂在处理过程中要将残留催化剂洗净,需要进行酸液淋洗、碱液淋洗等步骤。另外吸附剂为多孔材料,表面易滋生细菌,造成灌流器制成品的细菌内毒素超标,引起病人的热原反应。一般采用热酸液或热碱液水煮吸附剂来去除细菌内毒素。因此血液灌流吸附剂在灌装之前需将催化剂等化学残留洗净,并将细菌内毒素除去。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血液灌流吸附剂清洗装置,它结构合理,通过功能整合,将酸液淋洗、碱液淋洗、水煮等血液灌流吸附剂清洗步骤集成到一台装置中完成。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血液灌流吸附剂清洗装置,它是由罐体和出料底盖组成,罐体为夹层结构,罐体装有夹层进蒸汽口、夹层冷凝水排放口,夹层内可通入高温蒸汽对罐体侧壁进行加热,罐体的顶部装有进料口、进液口、真空口、温度表接口、压力表接口、溢流口、冷凝器接口出口、冷凝器接口回口、顶部视窗、视灯,罐体下部装有垂直气缸,垂直气缸与底盖气缸连接口相连;

出料底盖为夹层结构,出料底盖上装有底盖进蒸汽口、底盖冷凝水排放口、排液口、抽液口,出料底盖的夹层内可通入高温蒸汽对罐体底部进行加热。

优选的,罐体的中上部装有条形视窗,可通过该条形视窗观察罐体内液位情况。

优选的,出料底盖上装有两个水平气缸,通过水平气缸动作可旋转密封或松开出料底盖。

优选的,垂直气缸运动可打开或关闭出料底盖。

优选的,吸附剂的淋洗步骤为:关闭出料底盖、顶部视窗、进液口、溢流口、冷凝器接口出口、冷凝器接口回口、抽液口和排液口,真空口接真空泵,通过管道将吸附剂从进料口吸入罐体内部;

关闭真空口和进料口,打开进液口,通入酸液或碱液,打开排液口,开始对吸附剂进行酸液或碱液淋洗。

优选的,吸附剂的水煮步骤为:关闭出料底盖、顶部视窗、进液口、真空口、溢流口、抽液口、排液口和进料口,打开冷凝器接口出口、冷凝器接口回口并连接冷凝器,从夹层进蒸汽口和底盖进蒸汽口通入高温蒸汽,对罐体内吸附剂及液体进行加热,完成吸附剂酸液或碱液水煮过程;

水煮完成后,通过上述淋洗步骤用纯化水或注射用水淋洗吸附剂至中性,完成吸附剂的清洗过程。

优选的,吸附剂的出料步骤为:抽液口接真空泵,将罐体内液体吸干,通过旋转水平气缸,松开出料底盖,通过提升垂直气缸,打开出料底盖,完成吸附剂出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功能整合,将酸液淋洗、碱液淋洗、水煮等血液灌流吸附剂清洗步骤集成到一台装置中完成,本装置流程简单有效,便于广泛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图进一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出料底盖的结构图;

图1、图2、图3中所示:1、罐体,2、夹层,3、夹层进蒸汽口,4、夹层冷凝水排放口,5、条形视窗,6、垂直气缸,7、出料底盖,8、顶部视窗,9、温度表接口,10、温度表,11、进液口,12、真空口,13、溢流口,14、水平气缸,15、抽液口,16、底盖冷凝水排放口,17、底盖气缸连接口,18、底盖进蒸汽口,19、排液口,20、压力表接口,21、进料口,22、冷凝器接口出口,23、冷凝器接口回口,24、视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图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是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示意性说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图2、图3所示,血液灌流吸附剂清洗装置,它是由罐体1和出料底盖7组成,罐体1为夹层2结构,罐体1装有夹层进蒸汽口3、夹层冷凝水排放口4,夹层2内可通入高温蒸汽对罐体1侧壁进行加热,罐体1的顶部装有进料口21、进液口11、真空口12、温度表接口9、压力表接口20、溢流口13、冷凝器接口出口22、冷凝器接口回口23、顶部视窗8、视灯24,罐体1下部装有垂直气缸6,垂直气缸6与底盖气缸连接口17相连;

出料底盖7为夹层2结构,出料底盖7上装有底盖进蒸汽口18、底盖冷凝水排放口16、排液口19、抽液口15,出料底盖7的夹层2内可通入高温蒸汽对罐体1底部进行加热。

优选的,罐体1的中上部装有条形视窗5,可通过该条形视窗5观察罐体1内液位情况。

优选的,出料底盖7上装有两个水平气缸14,通过水平气缸14动作可旋转密封或松开出料底盖7。

优选的,垂直气缸6运动可打开或关闭出料底盖7。

优选的,吸附剂的淋洗步骤为:关闭出料底盖7、顶部视窗8、进液口11、溢流口13、冷凝器接口出口22、冷凝器接口回口23、抽液口15和排液口19,真空口12接真空泵,通过管道将吸附剂从进料口21吸入罐体1内部;

关闭真空口12和进料口21,打开进液口11,通入酸液或碱液,打开排液口19,开始对吸附剂进行酸液或碱液淋洗。

优选的,吸附剂的水煮步骤为:关闭出料底盖7、顶部视窗8、进液口11、真空口12、溢流口13、抽液口15、排液口19和进料口21,打开冷凝器接口出口22、冷凝器接口回口23并连接冷凝器,从夹层进蒸汽口3和底盖进蒸汽口(18)通入高温蒸汽,对罐体内吸附剂及液体进行加热,完成吸附剂酸液或碱液水煮过程;

水煮完成后,通过上述淋洗步骤用纯化水或注射用水淋洗吸附剂至中性,完成吸附剂的清洗过程。

优选的,吸附剂的出料步骤为:抽液口15接真空泵,将罐体1内液体吸干,通过旋转水平气缸14,松开出料底盖7,通过提升垂直气缸6,打开出料底盖7,完成吸附剂出料。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通过功能整合,将酸液淋洗、碱液淋洗、水煮等血液灌流吸附剂清洗步骤集成到一台装置中完成,本装置流程简单有效,便于广泛使用。

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改进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