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纤维连续混合进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33556发布日期:2019-03-02 05:10阅读:381来源:国知局
一种纤维连续混合进样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纤维生产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纤维连续混合进样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无纺布、混合纤维等生产领域中,常常涉及到对多种纤维进行复配混合的操作。现有的复配混合进样装置通常设置多个进料仓,每一个进料仓后设置一个用于定量称重的装置,所有定量称重的装置通过输送装置连接到一个混合器上,混合器后端连接后续处理工艺。

现有的混合复配进样装置虽然实现了自动称重混合的操作,减少的人力按比例混合纤维的劳动。但是,由于在混合器中实现多种纤维的均匀混合需要一定的时间,导致混合器内每进入一定量的纤维就需要停止向后续工艺输送纤维,待混合均匀后再继续输送。这导致生产无法连续进行,影响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的混合复配进样装置生产无法连续进行,影响生产效率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纤维连续混合进样装置,其目的在于:在保证混合效果的前提下,实现进样的连续性,提高了生产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纤维连续混合进样装置,包括进料仓和混合器,所述进料仓和混合器分别有多个,每一个进料仓和每一个混合器之间均通过一根输送管道连接,每一根输送管道上均设置有一个称重仓,称重仓的进口和出口处设置有阀门,每一个混合器的出口均连接有同一个储料仓,混合器和储料仓之间设置有阀门,储料仓下部设置有出料管。

采用该技术方案后,每有一种需要混合的纤维就设置一个用来盛装该种纤维的进料仓,将单种纤维分别装入对应的进料仓内。进料仓内的纤维通过输送管道进入称重仓,称重仓内重量达到设置值后,称重仓入口处的阀门关闭,称重仓出口处的阀门开启,从而将定量的单种纤维输入混合器。进料仓与每一个混合器均进行了连接,因而可以保证向每一个混合器内均输入定量的纤维。混合器运行一段时间,确保多种纤维混合均匀后,将混合好的纤维输入储料仓。由于混合器设置有多个,多个混合器可以轮流混合进样,不间断地向储料仓中提供按照比例混合的纤维原料,因而可以保证进样的连续性,提高生产效率。

优选的,进料仓与输送管道的连接处设置有刺辊。刺辊一方面能够带动纤维运动,提高纤维在输送管道内的运动效率;另一方面能够松开紧密的纤维原料,使得后续的混合效果更好。

优选的,出料管上设置有流量控制装置。流量控制装置用于控制出料管中纤维的运动速度,从而实现定量控制混合纤维原料的进样速度。

优选的,出料管下方设置有一对开松辊。开松辊用于将出料管排出的混合纤维原料进行开松,使得后续的工艺加工效果更好。

进一步优选的,开松辊下方设置有纤维输送帘,纤维输送帘位于开松辊正下方的部分设置有挡风板。挡风板设置在纤维输送帘外围,避免由于外部环境的风和纤维输送帘的运动对纤维产生的扰动而使得纤维材料在输送过程中飞扬。

进一步优选的,进料仓、称重仓、混合器、储料仓和纤维输送帘按照从上至下的高度位置关系排列。采用该优选方案后,纤维原料的运动方向从上至下,借助重力作用,能够先小管道堵塞的可能性,同时能够减小输送纤维产生的能耗。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由于混合器设置有多个,多个混合器可以轮流混合进样,不间断地向储料仓中提供按照比例混合的纤维原料,因而可以保证进样的连续性,提高生产效率。

2.刺辊一方面能够带动纤维运动,提高纤维在输送管道内的运动效率;另一方面能够松开紧密的纤维原料,使得后续的混合效果更好。

3.流量控制装置用于控制出料管中纤维的运动速度,从而实现定量控制混合纤维原料的进样速度。

4.开松辊用于将出料管排出的混合纤维原料进行开松,使得后续的工艺加工效果更好。

5.挡风板设置在纤维输送帘外围,避免由于外部环境的风和纤维输送帘的运动对纤维产生的扰动而使得纤维材料在输送过程中飞扬。

6.纤维原料的运动方向从上至下,借助重力作用,能够先小管道堵塞的可能性,同时能够减小输送纤维产生的能耗。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料斗,2-进料仓,3-刺辊,4-输送管道,5-称重仓,6-混合器,8-储料仓,9-出料管,10-流量控制装置,11-开松辊,12-挡风板,13-纤维输送帘,14-进料罗拉。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下面结合图1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纤维连续混合进样装置,包括进料仓2、称重仓5和混合器6,进料仓2上部设置有料斗1,称重仓5的进口和出口处设置有阀门。所述进料仓2和混合器6分别有多个,每一个进料仓2分别和每一个混合器6之间设置有一个输送管道4,每一个输送管道4上均设置有一个称重仓5,每一个混合器6的出口均连接有同一个储料仓8,混合器6和储料仓8之间设置有阀门,储料仓8下部设置有出料管9。

进料仓2的数量由原料纤维的种类决定,每有一种需要混合的纤维就设置一个用来盛装该种纤维的进料仓2,将单种纤维分别装入对应的进料仓2内。首先,开启称重仓5入口处的阀门,关闭称重仓5出口处的阀门。进料仓2内的纤维通过输送管道4进入称重仓5,称重仓5内设置有重量传感器,称重仓5内重量达到设置值后,称重仓5入口处的阀门关闭,称重仓5出口处的阀门开启,从而将定量的单种纤维输入混合器6。进料仓2与每一个混合器6均进行了连接,因而可以保证向每一个混合器6内均输入定量的纤维。混合器6运行一段时间,确保多种纤维混合均匀后,将混合好的纤维输入储料仓8。由于混合器6设置有多个,多个混合器6可以轮流混合进样,不间断地向储料仓8中提供按照比例混合的纤维原料,因而可以保证进样的连续性,提高生产效率。

混合器6的数量由工艺对输送混合纤维的速度决定,混合器6越多,储料仓8中积累混合好的纤维的速度越快,就能够满足更高速度纤维输出需求。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有的阀门采用电磁阀,电磁阀与称重仓5中的重量传感器与单片机控制系统连接,实现电磁阀开启和闭合的智能控制。

实施例3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料仓2与输送管道4的连接处设置有刺辊3。出料管9上设置有流量控制装置10。出料管9下方设置有一对开松辊11。开松辊11下方设置有纤维输送帘13,纤维输送帘13位于开松辊11正下方的部分设置有挡风板12,纤维输送帘13的末端设置有与后续工艺设备连接的进料罗拉14。

实施例4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料仓2、称重仓5、混合器6、储料仓8和纤维输送帘13按照从上至下的高度位置关系排列。使得纤维原料的运动方向从上至下,借助重力作用,能够先小管道堵塞的可能性,同时能够减小输送纤维产生的能耗。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