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流均布脱硫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48809发布日期:2018-12-21 19:45阅读:593来源:国知局
气流均布脱硫塔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气污染防治领域,特别是气流均布脱硫塔。



背景技术:

脱硫塔是对工业废气进行脱硫处理的塔式设备。脱硫塔最初以花岗岩砌筑的应用的最为广泛,其利用水膜脱硫除尘原理,又名花岗岩水膜脱硫除尘器,或名麻石水膜脱硫除尘器。

现有脱硫塔多为空塔喷淋,内腔设置多层喷淋装置,塔出口设置两层除雾器及三层反冲洗装置。烟气经除尘后进入脱硫塔内,上升的烟气与脱硫喷淋浆液逆向接触、撞击,完成传质和反应,脱硫产物落入塔底排出至脱硫渣处理系统,脱硫循环浆液经冲洗调整PH值后由循环泵重新打入喷淋装置循环利用,脱硫后净烟气经塔出口的除雾装置脱水后,经烟囱排入大气,除雾器定期冲洗。

现有技术中,待脱硫的气体进入脱硫塔内后,塔内气体为层流状态,塔内气体不能充分与喷淋浆液逆向接触,烟气在塔内的停留时间及与喷淋浆液的接触时间短,从而脱硫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流均布脱硫塔,该脱硫塔可有效增加塔内气流和喷淋浆液接触时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气流均布脱硫塔,包括脱硫塔主体和将气体输入脱硫塔内的进气管,所述进气管内部设置有至少一个气流整理装置,该气流整理装置包括支撑结构、间隔棒和固定装置,所述支撑结构沿进气管横截面架设在进气管的内壁,所述间隔棒等间隔的平行固定在支撑结构上,使烟气通过气流整理装置后由层流状态该为湍流状态。

作为优选的,所述支撑结构为支撑梁,所述固定装置包括鞍座和压板,其中每一支撑梁上均粘接鞍座,所述间隔棒粘接在鞍座上,所述压板粘接在间隔棒上,使得所述鞍座、间隔棒和盖板形成三明治结构。

作为优选的,所述压板还包括间隔设置的支撑脚,该支撑脚支撑在鞍座上。

作为优选的,所述支撑梁有多跟,且相互平行的安装在进气管内。

作为优选的,所述固定装置还包括绑带,该绑带将压板和鞍座捆绑在支撑结构上。

作为优选的,所述进气管内具有两个气流整理装置,且两个气流整理装置中的间隔棒相互垂直设置。

作为优选的,所述两个气流整理装置之间的间隔为1000mm。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技术在塔内烟气进口上方设置气流整理装置,在该装置作用下塔内烟气流动的流速均匀,即减少了层流层使塔内烟气流动基本处于湍流状态,这样上升的烟气能充分与喷淋浆液逆向接触,延长了烟气在塔内的停留时间及与喷淋浆液的接触时间,从而提高了脱硫效率。在进气管上设置2组间距1000mm的气流整理装置,且两组气流整理装置90°交叉布置的,使得气流整理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气流均布脱硫塔中间隔棒的设置位置示意图。

图2为气流均布脱硫塔中气流整理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气流均布脱硫塔中气流整理装置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包括:

100-进气管,200-支撑结构,300-间隔棒,400-鞍座,500-压板,510-支撑脚,600-绑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气流均布脱硫塔,包括脱硫塔主体和将气体输入脱硫塔内的进气管100,进气管100内部设置有至少一个气流整理装置,该气流整理装置包括支撑结构200、间隔棒300和固定装置,支撑结构200沿进气管100横截面架设在进气管100的内壁,间隔棒300等间隔的平行固定在支撑结构200上,使烟气通过气流整理装置后由层流状态该为湍流状态。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通过气流均布脱硫塔进烟气管路中的气流整理装置可将烟气由层流状态转变为湍流状态,使得烟气和喷淋浆液接触时间变成。

烟气在进入到进气管100内部后,烟气呈现为层流状态,在经过气流整理装置时,气流流动的横截面积变小,在通过气流整理装置后,烟气流通的管路横截面面积复原,使得烟气在此过程中,经历类似文丘里管,使得烟气流变成湍流状态。

本技术在塔内烟气进口上方设置气流整理装置,在该装置作用下塔内烟气流动的流速均匀,即减少了层流层使塔内烟气流动基本处于湍流状态,这样上升的烟气能充分与喷淋浆液逆向接触,延长了烟气在塔内的停留时间及与喷淋浆液的接触时间,从而提高了脱硫效率。

支撑结构200为支撑梁,固定装置包括鞍座400和压板500,其中每一支撑梁上均粘接鞍座400,间隔棒300粘接在鞍座400上,压板500粘接在间隔棒300上,使得鞍座400、间隔棒300和盖板形成三明治结构。

为使得烟气流变为湍流效果明显,许通过气流整理装置较大的改变横截面的面积,在本实施例中,在支撑梁上设置鞍座400,将间隔棒300固定在鞍座400上,同时通过压板500将间隔棒300夹装在压板500和鞍座400之间,使得间隔棒300的固定效果更佳。

如图2、图3所示,压板500还包括间隔设置的支撑脚510,该支撑脚510支撑在鞍座400上,支撑脚510起到支撑压板500的作用,可以理解的,因烟气需要流动通过压板500,压板500上因设置过气孔洞,或者大面积的镂空。避免压板500因烟气流动带来的压力,使得压板500变形损坏。

鞍座400上对应间隔棒300的位置设置横截面为半圆形的凹槽,使得间隔棒300可对应放置在凹槽内,使得间隔棒300定位更稳固。支撑梁有多跟,且相互平行的安装在进气管100内,其起到对间隔棒300提供支撑力更均衡的作用。

固定装置还包括绑带600,该绑带600将压板500和鞍座400捆绑在支撑结构200上。使得鞍座400、间隔棒300和压板500固定的更牢固。

进气管100内具有两个气流整理装置,且两个气流整理装置中的间隔棒300相互垂直设置。两个气流整理装置之间的间隔为1000mm。在进气管100上设置2组间距1000mm的气流整理装置,且两组气流整理装置90°交叉布置的,使得气流整理效果更好。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可以作出许多变化,只要这些变化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