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处理用浮渣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74276发布日期:2018-12-14 22:28阅读:503来源:国知局
一种污水处理用浮渣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特别的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用浮渣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在污水处理系统中,由于种种原因,反应池的水面常常有一层漂浮物(浮渣),随水流进入下一处理环节或排出系统,影响污水处理系统的正常运行甚至造成出水超标。针对这类漂浮物,目前主要通过刮板式刮渣机将其集中刮到集渣槽中,然后在重力作用下由集渣槽导入污泥池集中处理。这种方式设备安装复杂,投资较大,对土建及安装要求较高。在运行过程中,如果液位发生变化,需要调节刮板高度才能刮渣,操作也比较繁琐。此外,这种方式只适用于形状规范的水池(长方形或正方形),不能应用于景观水池或其他自然水体。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造价低,浮渣收集效果好,应用范围广的污水处理用浮渣收集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污水处理用浮渣收集装置,用于收集水池中的浮渣,其特征在于,包括顶部开口的浮渣桶和水泵,所述浮渣桶竖立设置在水池的液面下方;所述浮渣桶的底部设置有出水口,所述水泵的进水口通过管道与所述浮渣桶的出水口相连;还包括设置在水池液面高度处的冲水件,所述冲水件位于水池内远离所述浮渣桶的位置;所述冲水件上具有沿水平方向朝向所述浮渣桶设置的冲水孔,所述冲水件的进水口通过管道连接至所述水泵的出水口;所述浮渣桶内还具有用于过滤浮渣的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分隔设置在所述浮渣桶的顶部开口和出水口之间。

采用上述结构,启动水泵后,水泵通过连接在浮渣桶底部出水口的管道将浮渣桶内的水抽出,使得浮渣桶内的液面降低,由于浮渣桶竖向设置在液面下方,使得水池内的水能够从浮渣桶的顶部开口进入到浮渣桶内,在浮渣桶内的过滤装置的作用下,浮渣被隔离滞留在浮渣桶内,实现浮渣是收集。同时,水泵抽走的水经过管道送至冲水件,并从冲水件的冲水口流出,由于冲水件位于液面高度,且出水口朝向浮渣桶方向,使得处于液面上的水在冲水件出水口的水流作用下,朝向浮渣桶方向流动,进一步提高了浮渣收集的效率。本系统只需在水池内设置浮渣桶,就可以完成浮渣清理,结构简单,造价低,收集效果好,而且能够适应各种形状的水池,适用范围广。

进一步的,还包括设置在岸边的高度调节装置,所述高度调节装置包括起吊支架,安装在所述起吊支架上端的滑轮以及绕过所述滑轮的吊绳,所述吊绳的一端连接有手动葫芦,另一端连接所述浮渣桶。

这样,既可以根据水池内的液面高度调节浮渣桶的高度,始终保持浮渣桶位于液面下方,便于清理浮渣。又可以在浮渣桶集满浮渣时将其吊起倾倒。

进一步的,所述起吊支架包括竖向设置的立柱,所述立柱的顶部具有朝向水池方向斜向上方设置的第一悬臂,和背离水池方向斜向上方设置的第二悬臂,所述第一悬臂和第二悬臂的顶部均安装有所述滑轮。

进一步的,还包括沿竖向方向安装在水池侧壁上的导轨,所述浮渣桶通过支架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导轨上。

这样,既可以对浮渣桶的位置进行固定,防止浮渣桶在水池内游动,保证浮渣清理的稳定性,又能够满足浮渣桶的升降需求。

进一步的,所述浮渣桶的顶部到液面的距离为3~5cm。

进一步的,所述冲水件为沿水池边缘设置的水管,所述水管朝向所述浮渣桶的一侧均布有所述冲水口。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装置包括与所述浮渣桶的内壁形状一致的框架体,以及铺装在所述框架体上的过滤网。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采用简易机械设备组成,安装、维修方便,造价低廉,可大规模运用;

2、解决由于使用水体水面变化带来的浮渣桶完全被淹没或者高于水面无法使用的问题;

3、解决传统浮渣收集服务面积受限的问题;

4、简化处理环节,取消传统电力驱动的刮臂通过流体力学的方式替代,降低动力消耗及设备造价;不需要通过动力将浮渣输送至岸边,直接取出滤网装置清理还原即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时:如图1所示,一种污水处理用浮渣收集装置,用于收集水池中的浮渣,包括顶部开口的浮渣桶1和水泵2,所述浮渣桶1竖立设置在水池的液面下方;所述浮渣桶1的底部设置有出水口,所述水泵2的进水口通过管道与所述浮渣桶1的出水口相连;还包括设置在水池液面高度处的冲水件3,所述冲水件3位于水池内远离所述浮渣桶1的位置;所述冲水件3上具有沿水平方向朝向所述浮渣桶1设置的冲水孔,所述冲水件3的进水口通过管道连接至所述水泵2的出水口;所述浮渣桶1内还具有用于过滤浮渣的过滤装置4,所述过滤装置4分隔设置在所述浮渣桶1的顶部开口和出水口之间。

采用上述结构,启动水泵后,水泵通过连接在浮渣桶底部出水口的管道将浮渣桶内的水抽出,使得浮渣桶内的液面降低,由于浮渣桶竖向设置在液面下方,使得水池内的水能够从浮渣桶的顶部开口进入到浮渣桶内,在浮渣桶内的过滤装置的作用下,浮渣被隔离滞留在浮渣桶内,实现浮渣是收集。同时,水泵抽走的水经过管道送至冲水件,并从冲水件的冲水口流出,由于冲水件位于液面高度,且出水口朝向浮渣桶方向,使得处于液面上的水在冲水件出水口的水流作用下,朝向浮渣桶方向流动,进一步提高了浮渣收集的效率。本系统只需在水池内设置浮渣桶,就可以完成浮渣清理,结构简单,造价低,收集效果好,而且能够适应各种形状的水池,适用范围广。

实施时,还包括设置在岸边的高度调节装置5,所述高度调节装置5包括起吊支架51,安装在所述起吊支架51上端的滑轮52以及绕过所述滑轮52的吊绳,所述吊绳的一端连接有手动葫芦53,另一端连接所述浮渣桶1。

这样,既可以根据水池内的液面高度调节浮渣桶的高度,始终保持浮渣桶位于液面下方,便于清理浮渣。又可以在浮渣桶集满浮渣时将其吊起倾倒。

实施时,所述起吊支架51包括竖向设置的立柱,所述立柱的顶部具有朝向水池方向斜向上方设置的第一悬臂,和背离水池方向斜向上方设置的第二悬臂,所述第一悬臂和第二悬臂的顶部均安装有所述滑轮52。

实施时,还包括沿竖向方向安装在水池侧壁上的导轨6,所述浮渣桶1通过支架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导轨6上。

这样,既可以对浮渣桶的位置进行固定,防止浮渣桶在水池内游动,保证浮渣清理的稳定性,又能够满足浮渣桶的升降需求。

实施时,所述浮渣桶1的顶部到液面的距离为3~5cm。

实施时,所述冲水件3为沿水池边缘设置的水管,所述水管朝向所述浮渣桶1的一侧均布有所述冲水口。

实施时,所述过滤装置4包括与所述浮渣桶1的内壁形状一致的框架体,以及铺装在所述框架体上的过滤网。

使用时,通过起吊装置及导轨将浮渣桶固定于水面以下,浮渣桶顶部低于水面3-5cm。

开启水泵循环系统,该系统起到两个功能:①通过水泵从浮渣桶底部抽水,保证了浮渣桶内液位与外界水面产生水位差,使浮渣桶周围水体向浮渣桶内流动,将浮渣运送至浮渣桶内滤网收集;②水泵出口管道设置在离浮渣桶较远的死水区,通过水力推流的方式将无法通过自然水力差流动引入的浮渣收集起来。

当浮渣桶内的浮渣收集满以后,通过起吊装置将浮渣桶升起,取出滤网装置并清理掉滤网内的浮渣后重新放入浮渣桶内,然后将浮渣桶再还原至水面以下即可继续使用。

如果遇到水体液位变化,可直接通过起吊系统直接调整浮渣桶高度即可,十分方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以本实用新型为限制,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