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型活性炭墙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31583发布日期:2019-02-10 23:55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型活性炭墙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隧道中的空气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交通运输业的迅速发展,公路隧道的长度和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对于长大隧道,由于汽、柴油车的不完全燃烧会产生高浓度的污染性气体,这些污染性气体主要包括颗粒物PM、一氧化碳CO、氮氧化物NOx、碳氢化合物HC、二氧化硫SO2等,此外还有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产生的扬尘。有些隧道是局部封闭或者整体半封闭的空间结构,这些高浓度污染性气体不能排到外界中去,将给隧道内人员身体健康及行车安全带来安全隐患。

目前,对于隧道内污染物治理,我国很多隧道局限于使用纵向射流风机对污染物进行稀释,但这种方法并没有根本性地除去隧道内的污染物;还有就是采用射流风机引导,通过竖井将污染性气体排放到大气中,但这种方式需要的竖井数量给土建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并且污染性气体的排放也给周围的生态环境带来影响,影响当地环境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对隧道中的污染气体进行有效过滤的环保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一种大型活性炭墙过滤装置,包括隧道通风道,所述隧道通风道的中间设有风机,所述隧道通风道的一端设有活性炭过滤墙,所述活性炭过滤墙包括横壁与竖壁,所述横壁与竖壁均有多个,所述横壁的壁面与隧道通风道的通风面平行,所述竖壁的壁面与横壁的壁面互相垂直,多个竖壁相互错开地排布在隧道通风道中,多个所述的横壁依次连接相邻两个竖壁的前端与后端,所述活性炭过滤墙包括框架以及活性炭单元组,所述的活性炭单元组安装在框架内,所述框架的横截面呈“W”形,所述框架有多个,多个所述的框架依次收尾相连组成所有的横壁与竖壁。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上顶板与前挡板,所述上顶板的上端与隧道通风道的内壁固定连接、下端与活性炭过滤墙的上端连接;所述前挡板与前方的所有横壁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风机位于活性炭过滤墙的后端,所述风机为双向轴流风机,所述双向轴流风机的前端设有变径管,所述变径管的前端设有调节阀。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双向轴流风机有两个,两个所述的双向轴流风机并排设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活性炭单元组包括多个片状活性炭单体,所述片状活性炭单体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前端与后端设有多孔板,所述箱体中填充有活性炭颗粒,所述箱体包括左右侧板,所述左右侧板呈平行四边形,所述左右侧板的其中一个角的角度为50-80°,多个所述的片状活性炭单体相互叠放一起,且相邻的两个片状活性炭单体以水平面为基准面互为镜像对称。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箱体的前后两端还设有气流挡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多孔板的内侧设有网纱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了一个大型的活性炭墙,从而使得流通经过隧道中的空气可以净化,降低了隧道中的安全风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活性炭过滤墙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活性炭单元组的正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活性炭单元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发明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参照图1~图3,一种大型活性炭墙过滤装置,包括隧道通风道1,所述隧道通风道1的中间设有风机2,所述隧道通风道1的一端设有活性炭过滤墙3,所述活性炭过滤墙3包括横壁31与竖壁32,所述横壁31与竖壁32均有多个,所述横壁31的壁面与隧道通风道的通风面平行,所述竖壁32的壁面与横壁31的壁面互相垂直,多个竖壁32相互错开地排布在隧道通风道中,多个所述的横壁31依次连接相邻两个竖壁的前端与后端,从而使得活性炭过滤器像一个连续的倒S形状,所述活性炭过滤墙3包括框架4以及活性炭单元组5,所述的活性炭单元组5安装在框架4内,所述框架4的横截面呈“W”形,所述框架有多个,多个所述的框架依次收尾相连组成所有的横壁与竖壁。同时,所述的活性炭过滤器的投影面积与隧道通风道的流通面积基本相同,从而使得通过隧道通风道中的所有空气都先经过活性炭过滤墙进行过滤,将过滤炭墙设计成折叠S形,这样从整体至局部,极大的增加这个过滤炭墙的气流通流面积,在炭墙厚度和风量不变的情况下,从而增加了有害气体在炭墙内部通过的时间,减少了流体阻力,增加了气体净化效率。

参见图1,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还包括上顶板11与前挡板12,所述上顶板11的上端与隧道通风道的内壁固定连接、下端与活性炭过滤墙3的上端连接;所述前挡板12与前方的所有横壁固定连接。通过上顶板11可以实现了活性炭过滤墙的固定安装,而通过前挡板12,用于密封活性炭过滤墙3与风道之间的空隙。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风机2位于活性炭过滤墙的后端,所述风机为双向轴流风机,所述双向轴流风机的前端设有变径管21,所述变径管21的前端设有调节阀22。所述双向轴流风机有两个,两个所述的双向轴流风机并排设置。通过上述的设置,可以使得隧道中的通风量更大,而且风压更高,提高了隧道中的通风效率。

参见图4—图5,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活性炭单元组5包括多个片状活性炭单体51,所述片状活性炭单体51包括箱体511,所述箱体511的前端与后端设有多孔板512,所述箱体中填充有活性炭颗粒,所述箱体511包括左右侧板,所述左右侧板呈平行四边形,所述左右侧板的其中一个角的角度为50-80°,多个所述的片状活性炭单体相互叠放一起,且相邻的两个片状活性炭单体以水平面为基准面互为镜像对称。箱体511固定在框架4中。箱体设置成平行四边形,这样,相邻的两个片状活性炭单体组成了一个“V”字形,这样可以使得气流的阻力更小,提高气流通流面积,清洁效率更高。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箱体的前后两端还设有气流挡板。在重力的作用下,活性炭颗粒容易往下方沉淀,因此在箱体的顶部容易出现空隙,因此,通过气流挡板,有效地防止了空气不经过活性炭颗粒而直接通过,保证所有的流通气体也可以得到有效的净化。优选地,所述的气流挡板的宽度应该大于多孔板。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多孔板的内侧设有网纱布。多孔板内侧加垫网纱布用来防止活性炭颗粒泄漏。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