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持式破碎钎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68108发布日期:2019-05-28 17:43阅读:362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持式破碎钎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破碎钎结构,特别涉及一种不用能源及其设备的手持式破碎钎结构。



背景技术:

铝电解企业炭素厂再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报废炭块,在存放、倒运再利用过程中,在附近没有能源及用能破碎设备时,有时需要对某些大块进行破碎。

在现有技术中,钢钎、手锤、錾子等手动工具,其破碎效率低,体积小且容易遗失,同时对操作者的反击力大,操作安全性较低。

风镐、电镐等用能设备,使用能源及其设备,不易于储存且受地域、空间的限制。

因此,特别需要一种手持式破碎钎结构,以解决上述现有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持式破碎钎结构,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不使用能源及其设备,易于储存且不受地域、空间限制,具有破碎效率高,不易遗失,对操作者的反击力小更加健康安全的性能。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手持式破碎钎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钎体,所述钎体底部设置有钎尖部,所述钎体顶部设置有手柄,所述钎体的下部设置有下挡件,所述钎体的上部设置有上挡件,在所述钎体中部所述上挡件和下挡件之间的位置设置有片状冲击锤。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挡件为一挡环并焊接于所述钎体的上部,起到约束片状冲击锤行程、传递冲击能量的目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挡件为一挡环并焊接于所述钎体的下部,起到约束片状冲击锤行程、传递冲击能量的目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片状冲击锤为2-8片,起到携带动能锤打、缓冲反冲击力的目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钎尖部、下挡件、钎体、上挡件和手柄为一体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手持式破碎钎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不使用能源及其设备,易于储存且不受地域、空间限制,具有破碎效率高,不易遗失,对操作者的反击力小更加健康安全的性能,能对大块脆性固体进行破碎,应用于各种行业和领域的破碎场合,破碎效率高,简单实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可参阅本案图式及以下较好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而获得清楚地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手持式破碎钎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钎尖部,2-下挡环,3-片状冲击锤,4-钎体,5-上挡环,6-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手持式破碎钎结构,它包括钎体4,钎体4底部设置有钎尖部1,钎体4顶部设置有手柄6,钎体4的下部设置有下挡件2,钎体4的上部设置有上挡件5,在钎体4中部设置有片状冲击锤3,片状冲击锤3设置在上挡件5和下挡件2之间的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上挡件5为一挡环并焊接于钎体4的上部,起到约束片状冲击锤行程、传递冲击能量的目的。下挡件5为一挡环并焊接于钎体4的下部,起到约束片状冲击锤行程、传递冲击能量的目的。

在本实施例中,片状冲击锤3为2-8片,起到携带动能锤打、缓冲反冲击力的目的。

在本实施例中,钎尖部1、下挡件2、钎体4、上挡件5和手柄6为一体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手持式破碎钎结构,钎尖部1、钎体4、手柄6本身为一个整体,下挡件2、上挡件5与其焊接为一个整体零件,片状冲击锤3提前制作,在下挡件2焊接前先装配,焊接完成,完成制造。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