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体流转式中药药液提取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17108发布日期:2019-04-16 23:26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一种立体流转式中药药液提取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成药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一立体流转式中药药液提取系统。



背景技术:

中药颗粒剂的制备步骤一般为:1)提取;2)浓缩、干燥;3)制粒。其中多数药物可采用煎煮法进行提取。煎煮法工艺为:1)取药材,适当切碎或者粉碎;2)将药材置于容器中加水浸泡一定时间后,加热至沸腾,浸出一段时间后分离煎出液;3)将煎出液低温浓缩至规定浓度。

为实现以上提取工艺步骤,提取系统组成为:将药材经提取罐的投料口3投入罐内,通过夹套蒸汽对提取罐进行加热完成提取,提出中罐内蒸发出的蒸汽经冷凝器、冷却器和油水分离器作用后,挥发出的油质被分离并排出。提取出来的药液经底部排出口连接的双联过滤器,过滤后的药液入提取液储罐,提取液储罐中的药液泵送至双效浓缩器中进行浓缩处理,处理后浓缩药液经缓冲罐泵送入浓缩液罐,浓缩液罐中药液泵送至醇沉部分完成纯化精制。上述提取系统存在的缺陷为:整套系统设备采用平面布局方式,配置设备数量多,占地面积大,传递环节多,易污染,通风散热性差;提取罐夹套冷凝水释放的预热未有效利用,使得设备运转中能耗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药药液提取系统,该系统将不同的提取用设备进行分层式布局,以减小占地面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立体流转式中药药液提取系统,包括提取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取罐的上部设投料口、下部经过滤器连接提取液储罐Ⅰ,提取液储罐Ⅰ的底部管道连接提取液储罐Ⅱ,提取液储罐Ⅰ和提取液储罐Ⅱ之间的连接管道上设输送泵Ⅰ,提取液储罐Ⅱ的输出口管道连接双效浓缩器;提取液储罐Ⅱ和双效浓缩器的位置均高于提取液储罐Ⅰ,且提取液储罐Ⅱ的位置也高于双效浓缩器,双效浓缩器的输出口管道连接至浓缩液罐。

本系统中提取罐用水由贮水罐提供,即所述提取罐的入水口管道连接贮水罐。

为提升罐体温度,实现药液提取功能,本提取罐罐体外部设蒸汽夹套,蒸汽夹套的底部管道连接夹套冷凝水输出管道。

为充分利用热能,本系统用提取罐夹套中冷凝水中的热能升温贮水罐水温,结构为:所述贮水罐的注水口管道连接换热器的进口Ⅰ,蒸汽夹套冷凝水输出管道连接换热器的进口Ⅱ,换热器的出口Ⅰ连接提取罐的入水口。

本系统采用二级贮水罐串联方式为提取罐供水,即所述贮水罐包括一级贮水罐和二级贮水罐,一级贮水罐的出水口管道连接至二级贮水罐的注水口,二级贮水罐的换热器Ⅱ的出口Ⅰ连接提取罐的入水口。

为分离特定药液在提取中挥发出来的油分,本系统的提取罐上部蒸汽出口管道连接冷凝器Ⅰ,冷凝器Ⅰ连接冷却器,冷却器连接油水分离器,油水分离器的出水管管道连接到提取罐,分离出来的油分随油水分离器的出油管路排出。

为提高过滤精度,本系统的过滤器为双联过滤器。

提取出的药液进醇沉部分进行醇沉处理,所述醇沉部分与浓缩液罐管道连接。

本系统的立体式布局还体现在提取罐的位置高于过滤器和提取液储罐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系统为增加液压流转时的势能,采用了立体式局部方式,以消除管道传输中存在的压力降,保证液体流转的顺畅性;本系统充分利用了冷凝水中热能,将冷凝水中热能换热以提升提取罐的进水温度,节省了能源;本系统节能效果好、占地面积小,且液体在各个罐内流转顺畅,经济效益好。

附图说明

附图1是现有技术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

1是贮水罐,101是一级贮水罐,102是二级贮水罐,2是投料车,3是投料口,4是除尘罩,5是提取罐,51是冷凝器Ⅰ,52是冷却器,53是油水分离器,54是蒸汽夹套,6是过滤器,7是轨道出渣车,8是提取液储罐Ⅰ,9是提取液储罐Ⅱ,10是输送泵Ⅰ,11是输送泵Ⅱ,12是双效浓缩器,13是缓冲罐,14是冷凝器Ⅱ,15是浓缩液罐,16是换热器Ⅰ,17是换热器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立体流转式中药药液提取系统,包括提取罐为主要部件的提取部分,还包括与提取部分连接的醇沉部分。

提取罐5的上部设投料口3、下部经过滤器连接提取液储罐Ⅰ8,提取液储罐Ⅰ8的底部管道连接提取液储罐Ⅱ9,提取液储罐Ⅰ8和提取液储罐Ⅱ9之间的连接管道上设输送泵Ⅰ10,提取液储罐Ⅱ9的输出口管道连接双效浓缩器12。提取罐的投料口3的一侧设轨道,投料车2的底部与轨道配合且可在轨道上移动,中药材经投料车运送后被投入提取罐5中进行药液提取。

为增加提取罐5中提取出的药液流转的顺畅性,并尽量节省整个系统的占地面积,本系统提取部分采用了立体式布局,立体式布局的一个体现为提取罐5的位置高于过滤器6和提取液储罐Ⅰ8,且过滤器6也高于提取液储罐Ⅰ8。

立体式布局的另一个体现在于,提取液储罐Ⅱ9和双效浓缩器12的位置均高于提取液储罐Ⅰ8,且提取液储罐Ⅱ9的位置也高于双效浓缩器12,双效浓缩器12的输出口管道连接至浓缩液罐15的进口。从提取液储罐Ⅰ8输出的药液首先经输送泵Ⅰ10泵送至提取液储罐Ⅱ9,增加了液体的势能后,然后向下流经双效浓缩器12后进入浓缩液罐15。液体的势能消除了管道压力降,实现了液体在压力作用下的流转。

为提升罐体温度,实现药液正常提取,本提取罐5罐体外部设蒸汽夹套54,蒸汽夹套54的底部管道连接夹套冷凝水输出管道。经测试,冷凝水的出水温度在90℃左右。

本系统中提取罐5用水由贮水罐1提供,即提取罐5的入水口管道连接贮水罐。

为充分利用热能,本系统用提取罐夹套中冷凝水中的热能升温贮水罐1水温,结构为:贮水罐1的注水口管道连接换热器的进口Ⅰ,蒸汽夹套54冷凝水输出管道连接换热器的进口Ⅱ,换热器的出口Ⅰ连接提取罐5的入水口。

本系统采用二级贮水罐串联方式为提取罐供水,即贮水罐1包括一级贮水罐101和二级贮水罐102,一级贮水罐101的出水口管道连接至二级贮水罐102的注水口,二级贮水罐102的换热器Ⅱ的出口Ⅰ提取罐5的入水口。这样,经换热后进入提取罐5内的提取用水温度升高,节省了夹套中蒸汽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

为分离特定药液在提取中挥发出来的油分,本系统的提取罐5上部蒸汽出口管道连接冷凝器Ⅰ51,冷凝器Ⅰ51连接冷却器52,冷却器52连接油水分离器53,油水分离器53的出水管管道连接到提取罐5罐内,分离出来的油分随油水分离器的出油管路排出。

为提高过滤精度,本系统的过滤器为6双联过滤器。

提取出的药液进醇沉部分进行醇沉处理,醇沉部分与浓缩液罐管道连接。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