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浮置式多塔破碎集成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48600发布日期:2019-08-16 22:42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一种浮置式多塔破碎集成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破碎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浮置式多塔破碎集成系统。



背景技术:

破碎生产线包括多台物料设备以及用于物料设备之间进行物料输送的输送机构,物料设备分为喂料机、破碎机以及振动筛,喂料机位于破碎生产线的起始端,用于向第一个破碎机喂料,破碎机是破碎生产线的核心设备,用于物料破碎,振动筛用于物料的筛分。现有的矿山破碎生产线是展开式网状破碎生产线模式,分多段破碎,两段破碎之间用直线输送带相连接,由于输送角度和高度的限制,直线输送带的长度需保持在25-35米。这种布局模式的优点是:1、设备安装不受长宽高空间限制,破碎生产线大型化不受限制;2、物料输送自由展开,十分方便;3、维修空间充足;缺点是:1、一旦破碎生产线建设完成就不能移动;2、占地大;3、对土地有侵浊;4、对“粉尘、污水和噪音”等环保污染难以根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的破碎生产线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出一种将破碎生产线的所有物料设备集中分设在多个塔内,且各塔均处于浮置状态的破碎集成系统,能有效保护土地原状、适用于大型破碎生产线以及空间有限的破碎场地。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浮置式多塔破碎集成系统,包括夯实平地以及一条物料破碎生产线,该物料破碎生产线包括多个物料设备,物料设备为喂料机或破碎机或振动筛中的一种,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置式多塔破碎集成系统还包括至少两个单塔,各单塔均一一对应通过一浮置抗震机座架设在夯实平地上,单塔包括一个呈垂直布置的至少两层的单塔框架和设置在单塔框架上的单塔围护结构,同一单塔框架各层之间具有高低落差;

单塔框架各层根据物料喂料破碎筛分顺序排列放置有上述破碎机或振动筛或喂料机,喂料机只设有一个且位于物料破碎生产线的起始端,位于同一单塔框架上且具有从上至下的直接物料输送关系的两物料设备之间利用重力进行物料输送,分设在不同单塔框架上且具有直接物料输送关系的两物料设备之间通过输送机构进行物料输送,输送机构分为上下层输送带和下上层输送带;

所述浮置抗震机座包括安置在夯实平地上的块石减震层和均匀架设在所述块石减震层上的承重结构。

在上述的一种浮置式多塔破碎集成系统中,所述承重结构为混凝土块或钢筋混凝土块或枕木或钢条,所述块石减震层的材料为20-500mm的硬石。

在上述的一种浮置式多塔破碎集成系统中,所述单塔框架最底端设置有一框架底板,所述框架底板下设置有微调结构,微调结构为液压千斤顶。

在上述的一种浮置式多塔破碎集成系统中,所述单塔框架包括用于安放破碎机、喂料机、振动筛的横向支撑架和用于支撑所述横向支撑架的竖向支撑架。

在上述的一种浮置式多塔破碎集成系统中,所述振动筛只设有一个且位于上述物料破碎生产线的末端,该振动筛的连接有用于输送合格物料的物料输送设备。

在上述的一种浮置式多塔破碎集成系统中,位于同一单塔框架上的各物料设备按物料破碎筛分顺序自上而下依次排列。

在上述的一种浮置式多塔破碎集成系统中,所述的物料破碎生产线包括一个喂料机、三个破碎机、一个振动筛,上述单塔框架设有两个,分为第一单塔框架和第二单塔框架,三个破碎机分为第一破碎机、第二破碎机、第三破碎机,第一单塔框架上自上而下垂布有喂料机、第三破碎机、振动筛,第二单塔框架上自上而下垂布有第一破碎机、第二破碎机,喂料机和第一破碎机之间通过上下层输送带进行物料输送,第一破碎机和第二破碎机之间对接设置并利用物料重力进行物料输送,第二破碎机与第三破碎机通过下上层输送带进行物料输送,第三破碎机和振动筛对接设置并利用物料重力进行物料输送。

在上述的一种浮置式多塔破碎集成系统中,所述的第一破碎机为颚式破碎机或圆锥破碎机或对辊式破碎机或冲击式破碎机中的一种,第二破碎机和第三破碎机为反击式破碎机或锤式破碎机中的一种。

在上述的一种浮置式多塔破碎集成系统中,所述的反击式破碎机包括机架总成和转子总成,机架总成包括机架以及设置在机架上的进料口、出料口以及多个反击板,多个反击板组合形成破碎腔,转子总成位于破碎腔内,其特征在于,转子总成由若干个同心固连的旋转盘组合而成,旋转盘转动设置在机架上,每个旋转盘上只有一个板锤,转子总成的重心位于旋转盘的转动中心上。

在上述的一种浮置式多塔破碎集成系统中,所述的转子总成还包括与上述板锤一一对应的靠背,靠背固定在对应板锤所在的旋转盘的外周上,旋转盘的外周上开设有内凹的定位槽,板锤底部设置在定位槽内,板锤的一侧面抵靠在对应靠背上且通过固定装置固连,另一侧面为用于撞击物料的撞击面,撞击面的朝向与旋转盘工作时的转动方向一致。

本实用新型的创新思路在于:通过上下叠加的方式实现物料设备的集中,根据物料设备的数量以及叠加所形成的合适高度,将破碎生产线的所有物料设备集中分设在多个单塔内,通过浮置抗震机座的创新设计,实现单塔处于浮置状态(无需用钢筋混凝土深植与土地中)。

本实用新型的显著结构特征是:浮置抗震机座设计。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技术是:破碎生产线所有设备集中分设在多个单塔内,单塔不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固定中土地下面,而是通过设计一个浮置抗震机座,让单塔浮置在土地地面上,保护土地原状,不侵浊土地资源。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上下叠加的方式实现物料设备的集中,根据物料设备的数量以及叠加所形成的合适高度,将破碎生产线的所有物料设备集中分设在多个单塔内,通过浮置抗震机座的创新设计,实现单塔处于浮置状态(无需用钢筋混凝土深植与土地中)。让整条破碎生产线浮置在土地地面上,保护土地原状,不侵浊土地资源,浮置抗震机座还设置有微调结构,在物料破碎集成系统不平整的状态下,实现前期调平和后期调位;单板反击破的各板锤的转动空间不重合,各旋转盘一个转动周期内有且只有一个板锤对物料进行击打,可以在保证板锤转速的同时使物料具有足够的时间落在板锤的撞击面上与其进行高速撞击,且转子总成的转速还可以得到大幅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转子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单塔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单塔围护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单塔;2、承重结构;3、块石减震层;4、夯实平地;5、顶升装置;6、挡板;7、破碎机;8、振动筛;9、物料输送设备;10、喂料机;11、顶板;12、侧板;13、底板;14、横向支撑架;15、竖向支撑架;16、机架;17、旋转盘;18、板锤;19、转轴;20、反击板;21、靠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浮置式多塔破碎集成系统,包括夯实平地4、两个单塔1、一条物料破碎生产线和浮置抗震机座,所述物料破碎生产线设置在单塔1内,单塔1与浮置抗震机座一一对应,各单塔1均通过浮置抗震机座架设在夯实平地4上,所述浮置抗震机座包括安置在夯实平地4上的块石减震层3和均匀架设在所述块石减震层3上的承重结构2。

单塔1包括一个呈垂直布置的多层单塔框架和设置在单塔框架上的单塔围护结构;单塔框架各层具有高低落差,单塔框架各层根据物料喂料破碎顺序自上而下依次排列放置有喂料机10或破碎机7或筛分机;

物料破碎生产线包括一个喂料机10、三个破碎机7、一个振动筛8,单塔框架分为第一单塔框架和第二单塔框架,第一单塔框架设有三层,第二单塔框架设有两层,三个破碎机7分为第一破碎机、第二破碎机、第三破碎机:第一单塔框架自上而下垂布有喂料机10、第三破碎机、振动筛8,第二单塔框架上自上而下垂布有第一破碎机、第二破碎机,喂料机10的出料口和第一破碎机的进料口通过上下行输送带连接,第一破碎机的出料口和第二破碎机的进料口上下对接,物料通过自由落体下落至第二破碎机的进料口内,第二破碎机的出料口和第三破碎机进料口通过下上层输送带连接,第三破碎机的底部出料口和位于振动筛8的进料处的上方,物料通过自由落体落到振动筛8上,其中第一破碎机为颚式破碎机、第二破碎机和第三破碎机为反击式破碎机。

所述承重结构2为混凝土块或钢筋混凝土块或枕木或钢条,所述块石减震层3的材料为20-500mm的硬石。

所述单塔框架最底端设置有一框架底板,所述框架底板下设置有微调结构,所述微调结构为顶升装置5,具体为液压千斤顶,顶升装置5的侧边还设置有挡板6。

如图3和4所示,单塔框架包括用于安放破碎机7、喂料机10、振动筛8的横向支撑架14和用于支撑所述横向支撑架14的竖向支撑架15。所述单塔框架外设置有单塔围护结构,所述单塔围护结构为积木式模块化活络拼装结构,包括顶板11、底板13和侧板12,所述顶板11、底板13和侧板12通过螺栓与所述竖向支撑架15和横向支撑架14相连接。单塔框架和单塔围护结构是由积木式多个模块单元活络拼装起来的(或为众散件快速安装拆卸结构),使得该破碎生产线可以随时快速拆卸,搬迁后再此安装投产。

如图2所示,反击式破碎机包括机架总成、转子总成以及驱动机构,机架总成包括机架16以及设置在机上的进料口、出料口以及多个反击板20,多个反击板20组合形成破碎腔,转子总成设置在破碎腔内,反击板20可拆卸固定在机架16上。转子总成包括若干个同心固连的旋转盘17以及转轴19,旋转盘17同心固连在转轴19上,每个旋转盘17上有且只有一个板锤18,板锤18可拆卸固定在对应旋转盘17上。多个旋转盘17时,旋转盘17可以是分体式结构,也可以是一体式结构。转轴19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高速转动。

旋转盘17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但需同时要保证转子总成的平衡,即转子总成的重心位于转轴19的轴线上,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为了保证转子总成运动的平稳。

旋转盘17设有一个,相对的板锤18也只设有一个,为保证转子总成的转动平衡,使转子总成的重心位于转轴19的轴线上,可以在旋转盘17或转轴19上设置配重,当结构有限制时,也可以两者都设置配重相配合,转轴19上可以设置飞轮作为配重。

板锤18呈条板状,板锤18延伸方向与转轴19一致,旋转盘17外周上开设有内凹的定位槽,定位槽的横截面呈U型,定位槽深度很小,板锤18底部设置在定位槽内,定位槽只用于板锤18的定位;板锤18通过一靠背固定在旋转盘17上,靠背与板锤18长度相等或略小于板锤18长度,靠背顶部低于或齐平于板锤18的顶部,靠背的底面与旋转盘17外周贴合,靠背可以通过多个螺纹紧固件可拆卸固定在旋转盘17外周上,靠背也可以与旋转盘17一体成型;旋转盘17的一侧面抵靠在对应靠背上且通过固定装置固连,板锤18的另一侧面为用于撞击物料的撞击面,撞击面的朝向与旋转盘17工作时的转动方向一致。

板锤18通过固定装置固定在旋转盘17上,固定装置可以为多个螺栓,螺栓一端穿过靠背后与板锤18螺纹连接,多个螺栓沿上述旋转盘17轴心线延伸方向依次间隔排列;固定装置也可以为靠背的两端均设有向内弯折的卡边,卡边与靠背之间形成供板锤18插设的卡槽,板锤18的两端分别插设在两卡槽内;固定装置也可以上述两种方式的结合。

应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中,所有“包括……”均应理解为开放式的含义,也就是其含义等同于“至少含有……”,而不应理解为封闭式的含义,即其含义不应该理解为“仅包含……”。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