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滤芯报警功能的净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17747发布日期:2019-05-07 21:50阅读:616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滤芯报警功能的净水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净水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滤芯报警功能的净水器。



背景技术:

净水器也叫净水机、水质净化器,是按对水的使用要求对水质进行深度过滤、净化处理的水处理设备。平时所讲的净水器,一般是指用作家庭使用的小型净化器。

经检索,申请号为CN201620452768.7一种模块化的滤芯报警器,包括L型的外壳,其中一L型边为电池槽,另一L型边表面设有报警显示屏,其内设有报警机构,所述报警机构包括微处理器,及分别与微处理器电连接的计时器、一个以上的阈值设置模块和报警器;微处理器还与电池连接。其将滤芯报警器模块化,装在一壳体内,这样可直接将滤芯报警器扣合到净化器上,滤芯报警器安装及更换方便。同时,由于设有一个以上的阈值设置模块,可设置多组阈值,这样即使净水器内有多根滤芯,可分别针对每根滤芯设置报警阈值。另外,用户可根据个人净水器的使用情况设置滤芯的报警时间,以便及时更换滤芯。

但是,现有技术中,由于净水器的滤芯定期需要更换与检查,而现有的滤芯一般需要用到专门的装置然后通过人力旋转才能卸下,更换较为麻烦,因此费时费力,为此,提出一种具有滤芯报警功能的净水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具有滤芯报警功能的净水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滤芯报警功能的净水器,包括保护壳和位于保护壳顶部的报警机构,所述报警机构包括计时器、微处理器、阈值设置模块、报警器、流量传感器和LED双色显示器,所述计时器、阈值设置模块、报警器均与微处理器相连接,所述流量传感器和LED双色显示器均与微处理器相连接,所述保护壳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固定套设有第一齿轮,所述保护壳的两侧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转动座,两个转动座内转动安装有同一个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上固定套设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所述转动杆上螺纹安装有两个滑块,两个滑块上分别固定安装有卡板,所述保护壳的两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两个限位杆,两个卡板与两个限位杆滑动连接,两个卡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多个弧形块,所述保护壳的底部内壁上焊接有多个弹簧,所述弹簧的顶部焊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滑动套设有保护盖,所述保护盖上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外圈与保护盖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密封圈的内圈滑动密封安装有滤芯保护壳,所述保护盖的顶部设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顶端延伸至保护壳外,所述进水管的底端延伸至滤芯保护壳内,所述保护盖上设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顶端延伸至保护壳外并固定安装有报警机构,且出水管的底端延伸至保护盖内。

优选的,所述转动杆上设有两段螺纹,且两端螺纹的旋向相反。

优选的,所述保护壳上设置有检修门,所述检修门上设有门把手。

优选的,所述卡板的顶部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与限位杆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保护壳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一侧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支撑杆滑动连接,且支撑杆的两端均延伸至第二通孔外。

优选的,两个转动座相互靠近的一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设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外圈与凹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轴承的内圈固定套设在转动杆上。

优选的,所述报警机构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池,所述电池、报警机构通过导线依次电性连接,构成闭合回路。

优选的,所述保护壳的一侧设有倒顺开关,所述倒顺开关、伺服电机与市政供电通过导线依次电性连接,构成闭合回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首先,该装置通过保护壳、伺服电机、支撑杆、第一齿轮、转动座、转动杆、第二齿轮、滑块、卡板、限位杆、弧形块、进水管、出水管和报警机构相配合,更换滤芯时,启动伺服电机,伺服电机带动支撑杆转动,支撑杆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带动转动杆转动,转动杆带动两个滑块相互远离,滑块带动相对应的卡板相互远离,卡板带动相对应的弧形块相互远离;

通过保护壳、伺服电机、支撑杆、第一齿轮、转动座、转动杆、第二齿轮、滑块、卡板、限位杆、弧形块、弹簧、支撑板、保护盖、进水管、出水管和报警机构相配合,打开检修门,手动向下拉动需要更换的滤芯保护壳,支撑板向下运动,支撑板压缩弹簧,直到滤芯保护壳滑出密封圈,取出滤芯保护壳,更换里面的滤芯,再将滤芯保护壳放置在原始位置即可,再启动伺服电机,让伺服电机反转,使装置复位,完成滤芯保护外壳的固定,从而快速的完成滤芯的更换;

本实用新型实用性强,可以快速的对滤芯进行更换,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俯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正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报警机构的原理框图;

图中:1、保护壳;2、伺服电机;3、支撑杆;4、第一齿轮;5、转动座;6、转动杆;7、第二齿轮;8、滑块;9、卡板;10、限位杆;11、弧形块;12、弹簧;13、支撑板;14、保护盖;15、进水管;16、出水管;17、报警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照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滤芯报警功能的净水器,包括保护壳1和位于保护壳1顶部的报警机构17,报警机构17包括计时器、微处理器、阈值设置模块、报警器、流量传感器和LED双色显示器,计时器、阈值设置模块、报警器均与微处理器相连接,流量传感器和LED双色显示器均与微处理器相连接,保护壳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2,伺服电机2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支撑杆3,支撑杆3上固定套设有第一齿轮4,保护壳1的两侧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转动座5,两个转动座5内转动安装有同一个转动杆6,转动杆6上固定套设有第二齿轮7,第二齿轮7与第一齿轮4啮合,转动杆6上螺纹安装有两个滑块8,两个滑块8上分别固定安装有卡板9,保护壳1的两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两个限位杆10,两个卡板9与两个限位杆10滑动连接,两个卡板9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多个弧形块11,保护壳1的底部内壁上焊接有多个弹簧12,弹簧12的顶部焊接有支撑板13,支撑板13的顶部滑动套设有保护盖14,保护盖14上设有密封圈,密封圈的外圈与保护盖14的内壁固定连接,密封圈的内圈滑动密封安装有滤芯保护壳,保护盖14的顶部设有进水管15,进水管15的顶端延伸至保护壳1外,进水管15的底端延伸至滤芯保护壳内,保护盖14上设有出水管16,出水管16的顶端延伸至保护壳1外并固定安装有报警机构17,且出水管16的底端延伸至保护盖14内;

转动杆6上设有两段螺纹,且两端螺纹的旋向相反,保护壳1上设置有检修门,检修门上设有门把手,卡板9的顶部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的内壁与限位杆10滑动连接,保护壳1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固定块,固定块的一侧开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与支撑杆3滑动连接,且支撑杆3的两端均延伸至第二通孔外,两个转动座5相互靠近的一侧开设有凹槽,凹槽的内设有轴承,轴承的外圈与凹槽的内壁固定连接,轴承的内圈固定套设在转动杆6上,报警机构17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池,电池、报警机构17通过导线依次电性连接,构成闭合回路,保护壳1的一侧设有倒顺开关,倒顺开关、伺服电机2与市政供电通过导线依次电性连接,构成闭合回路,通过保护壳1、伺服电机2、支撑杆3、第一齿轮4、转动座5、转动杆6、第二齿轮7、滑块8、卡板9、限位杆10、弧形块11、进水管15、出水管16和报警机构17相配合,更换滤芯时,启动伺服电机2,伺服电机2带动支撑杆3转动,支撑杆3带动第一齿轮4转动,第一齿轮4带动第二齿轮7转动,第二齿轮7带动转动杆6转动,转动杆6带动两个滑块8相互远离,滑块8带动相对应的卡板9相互远离,卡板9带动相对应的弧形块11相互远离,通过保护壳1、伺服电机2、支撑杆3、第一齿轮4、转动座5、转动杆6、第二齿轮7、滑块8、卡板9、限位杆10、弧形块11、弹簧12、支撑板13、保护盖14、进水管15、出水管16和报警机构17相配合,打开检修门,手动向下拉动需要更换的滤芯保护壳,支撑板13向下运动,支撑板13压缩弹簧12,直到滤芯保护壳滑出密封圈,取出滤芯保护壳,更换里面的滤芯,再将滤芯保护壳放置在原始位置即可,再启动伺服电机2,让伺服电机2反转,使装置复位,完成滤芯保护外壳的固定,从而快速的完成滤芯的更换,本实用新型实用性强,可以快速的对滤芯进行更换,省时省力。

工作原理:倒顺开关的型号为KCD4,滤芯保护壳内放置有滤芯,当报警机构发出警报时,说明滤芯需要进行更换,更换滤芯时,启动伺服电机2,伺服电机2带动支撑杆3转动,支撑杆3带动第一齿轮4转动,第一齿轮4带动第二齿轮7转动,第二齿轮7带动转动杆6转动,转动杆6带动两个滑块8相互远离,滑块8带动相对应的卡板9相互远离,卡板9带动相对应的弧形块11相互远离,运行到合适位置时,停止伺服电机2,打开检修门,手动向下拉动需要更换的滤芯保护壳,支撑板13向下运动,支撑板13压缩弹簧12,直到滤芯保护壳滑出密封圈,取出滤芯保护壳,更换里面的滤芯,再将滤芯保护壳放置在原始位置即可,再启动伺服电机2,让伺服电机2反转,使装置复位,完成滤芯保护外壳的固定,从而快速的完成滤芯的更换。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