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净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91940发布日期:2019-09-17 21:02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气净化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领域,特别是指一种空气净化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空气净化器种类丰富,传统的空气净化器研究开发都遵循尽量提高滤芯容尘量的思路。由于这类净化器工作时污染物直接堆积在滤芯外表面,累积颗粒粉尘严重影响后期过滤效果,而且容易成为细菌繁衍场所而形成二次污染。加之我国区域性空气中扬尘、雾霾现象十分严重,致使容尘式的滤芯寿命短,且滤芯寿命量化估计的技术方法不成熟,计量结果与实际情况偏差巨大。此类滤芯一般无法完全彻底清洗,导致频繁更换滤芯,同时伴随拆卸安装麻烦。静电集尘器虽然能实现其金属滤板重复使用,但无法有效控制产生臭氧,而且同样需要不定期地进行麻烦拆卸清洗工作。采用等离子及负离子技术的空气净化器,其缺点在于净化处理的空气量小,能耗大,且对使用场地区域要求严格。

有鉴于此,本设计人针对上述结构设计上未臻完善所导致的诸多缺失及不便,而深入构思,且积极研究改良试做而开发设计出本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净化器,能够自动清理滤芯外表面的颗粒粉尘,避免颗粒粉尘的堆积和二次污染问题,从而提高空气净化器的使用寿命。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空气净化器,包括外壳、过滤组件、集灰组件和控制电板,所述外壳为镂空结构,过滤组件和集灰组件安装在外壳的内部,控制电板固定在外壳上,所述过滤组件包括滤筒、涡流风机和振动发生器,滤筒设有出风口,涡流风机安装在滤筒上并电性连接于控制电板,振动发生器安装在滤筒上并电性连接于控制电板;所述集灰组件包括安装在滤筒下方的集灰盒。

所述滤筒包括滤筒顶部、滤芯和滤筒底部,滤芯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滤筒顶部和滤筒底部;所述出风口设置于滤筒顶部,涡流风机安装在滤筒顶部,振动发生器安装在滤芯周围。

所述滤筒底部的侧壁为环形切面倒角结构,滤筒底部的大小由上至下逐渐减小。

所述倒角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75°。

所述集灰盒包括供滤筒底部的侧壁活动配合的环形斜面和集灰仓,该环形斜面呈漏斗状,其与水平面的夹角和滤筒底部的侧壁与水平面的夹角相等;所述集灰仓连接于环形斜面的下端开口。

所述环形斜面的顶端垂直向上延伸形成延伸部,并且延伸部贴合在外壳的内壁。

所述集灰盒的内壁涂覆有用以防止粉尘附着的聚四氟乙烯材料。

所述集灰组件还包括用以改变集灰盒与滤筒相对高度的升降组件,该升降组件电性连接于控制电板;所述升降组件连接在集灰盒和外壳之间,滤筒固定在外壳上。

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多级升降杆轴和为多级升降杆轴提供动力的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电性连接于控制电板。

所述滤芯和滤筒底部连接处的外侧安装有密封件;该密封件由具有缓冲作用的材料制成。

所述滤芯采用高分子纤维作为原材料,该滤芯的外表面为褶皱结构。

所述滤筒底部的材料为有机高分子塑料或不锈钢体铸塑。

所述集灰盒上安装有具有重量检测功能和警示发声功能的重量警报装置。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滤筒上设置振动发生器,使空气净化器能够自动清理附着在滤筒外表面的粉尘颗粒,并在重力作用下通过集灰盒收集粉尘颗粒,防止粉尘颗粒的堆积和二次污染问题,从而延长空气净化器的使用寿命,并且避免频繁换洗滤筒或滤芯的麻烦;由于本实用新型具有自动清灰功能,其使用不受空气环境限制,更具有市场价值。

此外,所设置的升降组件实现集灰盒与滤筒的接触和分离,从而实现更好的粉尘颗粒收集和储存效果;在集灰盒内壁涂覆聚四氟乙烯能够强化粉尘颗粒的倾倒效果;所设置的重量警报装置实现智能提醒,减少人力介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过滤组件和集灰组件的配合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过滤组件的正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集灰盒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空气净化器,包括外壳1、过滤组件、集灰组件和控制电板2,其中过滤组件和集灰组件安装在外壳1的内部,控制电板2安装在外壳1上。

上述外壳1为镂空结构,以便空气进出外壳1,其内部设有供过滤组件和集灰组件安装的容置空间10。

上述过滤组件包括滤筒3、涡流风机4和振动发生器5。上述滤筒3的上端设有出风口30,该滤筒3的直径范围在130-400mm,高度范围在200-550mm。上述涡流风机4安装在滤筒3的上端,并电性连接于控制电板2。当空气净化器工作时,涡流风机4运转,滤筒3内部产生相应的负压,内外压力差造成空气流动,环境空气通过镂空结构进入外壳1,含粉尘颗粒的环境空气经过滤筒3过滤后,洁净空气从出风口30排出并返回到室内环境气体中,粉尘颗粒被阻隔附着在滤筒3的外表面。上述振动发生器5安装在滤筒3的周围并电性连接于控制电板2,其安装形式可以是沿滤筒3的轴向叠加或者是沿滤筒3的周向等距环形排列;该振动发生器5为含有偏心装置的振动器,其运行和关闭状态由可编程式的单晶片自动控制。

如图3所示,上述滤筒3包括滤筒顶部31、滤芯32和滤筒底部33,滤芯32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滤筒顶部31和滤筒底部33。上述出风口30设置于滤筒顶部31,涡流风机4安装在滤筒顶部31,振动发生器5安装在滤芯32的周围。上述滤芯32采用高分子纤维作为原材料,该滤芯32的外表面为褶皱结构,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实现更大的过滤面积,提高过滤效果。上述滤筒底部33的材料为有机高分子塑料或不锈钢体铸塑;该滤筒底部33的侧壁331为环形切面倒角结构,滤筒底部33的大小由上至下逐渐减小;该倒角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75°。上述滤芯32和滤筒底部33连接处的外侧安装有密封件34,从而保证滤芯32与滤筒底部33连接处的气密性;该密封件34由具有缓冲作用的材料制成。

如图4所示,上述集灰组件包括集灰盒6和用以改变集灰盒6与滤筒3相对高度的升降组件,该升降组件电性连接于控制电板2。上述集灰盒6安装在滤筒3正下方,该集灰盒6包括供滤筒底部33的侧壁331活动配合的环形斜面61和集灰仓62,该环形斜面61呈漏斗状,其与水平面的夹角和滤筒底部33的侧壁331与水平面的夹角相等,从而实现侧壁331与环形斜面61在空气净化器不工作状态时完全贴合,防止粉尘颗粒受气流影响从集灰仓62中飘出进入空气中;该集灰仓62的深度范围在20-55mm;上述集灰仓62连接于环形斜面61的下端开口。上述环形斜面61的顶端垂直向上延伸形成延伸部63,并且延伸部63贴合在外壳1的内壁,防止粉尘颗粒从集灰盒6和外壳1之间掉落。上述升降组件用以实现集灰盒6与滤芯底部33的接触与分离,即实现粉尘颗粒的储存和收集。上述集灰盒6的内壁涂覆有聚四氟乙烯材料,可以防止粉尘颗粒附着在内壁上,从而在倾倒集灰盒6时可以实现完全倾倒粉尘。上述集灰仓62可拆卸地安装于环形斜面61的下端,其安装方式可以是抽屉式、卡扣式、按压脱落式等。

上述升降组件连接在集灰盒6和外壳1之间,滤筒3固定在外壳1上,从而保持滤筒3的高度固定,通过升降组件改变集灰盒6的高度来使两者接触或脱离;上述升降组件也可连接在滤筒3和外壳1之间,集灰盒6固定在外壳1上,从而保持集灰盒6的高度固定,通过升降组件改变滤筒3的高度来使两者接触或脱离。上述升降组件包括多级升降杆轴7和为多级升降杆轴7提供动力的驱动电机8,驱动电机8电性连接于控制电板2。当然升降组件不限于多级升降杆轴7和驱动电机8,任何能实现滤筒3和集灰盒6距离改变的结构设计都适用于本实用新型。

上述集灰盒6上还安装有具有重量检测功能和警示发声功能的重量警报装置9。当集灰仓62里堆积的粉尘颗粒重量超过预设的重量数值时,就会发生声音提醒用户及时倾倒集灰盒6里的粉尘颗粒。

本实用新型由厂家在控制电板2上进行简单编程,使控制电板2能够自动控制振动发生器5和集灰组件的工作,再由用户按实际需要自行设置空气净化器自动清理的时间间隔。

下面以升降组件连接在外壳1与集灰盒6之间为例进行讲解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当空气净化器净化空气阶段结束后,或者通过时间控制器定时设置,控制电板2控制振动发生器5和集灰组件进入清灰流程阶段。控制电板2控制驱动电机8产生动力使多级升降杆轴7缩短,使集灰盒6与滤筒底部33分离,集灰盒6位于滤筒3正下方,其延伸部63与外壳1的内壁贴合,防止自动清灰时粉尘颗粒从其间掉落。控制电板2控制振动发生器5工作,带动整个滤筒3在小幅度内进行快速高频振动,使附着在滤筒3外表面的粉尘颗粒脱落,垂直掉入集灰盒6的环形斜面61中,当粉尘颗粒在环形斜面61堆积到一定程度时,堆积的粉尘颗粒沿环形斜面61滚向或滑向集灰仓62。当振动发生器5工作预设长度的时间后,自动停止工作,此时控制电板2控制驱动电机8产生动力使多级升降杆轴7伸长,使集灰盒6与滤筒底部33接触,实现集灰盒6与滤筒底部33之间的完全封闭,控制电板2停止工作。当集灰仓62中堆积的粉尘颗粒重量超过预设的重量数值时,发出声音警示,用户打开外壳1,取出集灰仓62并倾倒粉尘颗粒,再将集灰仓62重新装回原来的位置。

通过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滤筒3上设置振动发生器5,使空气净化器能够自动清理附着在滤筒3外表面的粉尘颗粒,并在重力作用下通过集灰盒6收集粉尘颗粒,防止粉尘颗粒的堆积和二次污染问题,从而延长空气净化器的使用寿命,并且避免频繁换洗滤筒3或滤芯32的麻烦;由于本实用新型具有自动清灰功能,其使用不受空气环境限制,更具有市场价值。

此外,所设置的升降组件,实现集灰盒6与滤筒3的接触和分离,从而实现更好的粉尘颗粒收集和储存效果;在集灰盒6内壁涂覆聚四氟乙烯能够强化粉尘颗粒的倾倒效果;所设置的重量警报装置9实现智能提醒,减少人力介入。

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