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斜管沉淀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30610发布日期:2019-12-27 15:21阅读:38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斜管沉淀池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沉淀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斜管沉淀池。



背景技术:

斜管沉淀池是一种用于对污水进行絮凝处理的构造体,在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当中具有广泛地应用。传统的斜管沉淀池主要由沉淀池本体和移动行车所构成,移动行车设于沉淀池本体之上且可相对于沉淀池本体沿一定方向移动。而斜管则集中布置于沉淀池本体之中,形成管群,以将沉淀池本体分隔为处于上方的清水区和处于下方的沉淀区。而在斜管沉淀池使用一段时间后,其斜管内会渐渐沉积粘附一些杂质,这些杂质会影响污水的沉淀絮凝效果,所以对于斜管沉淀池而言,其需要定期清理沉淀池本体中的斜管,以保障其沉淀效果。而目前,主要的清理手段是:沉淀池本体停机排空后,人工持水枪对斜管内壁进行冲刷。而沉淀池本体的停机排空影响了整个污水处理线的处理效率,对整个厂区的正常运行造成了一定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斜管沉淀池,其可在不停机的情况下对沉淀池本体内的斜管内壁进行清洗。

而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为: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斜管沉淀池,包括有沉淀池本体,设于沉淀池本体内并将沉淀池本体分隔清水区和沉淀区的斜管部,所述清水区处于沉淀区的上方,还包括有移动行车,所述移动行车具有延伸入沉淀区内的下移动部,以及设置于下移动部上方,且处于清水区上方的上移动部,所述上移动部和下移动部可一并相对于沉淀池本体沿前后方向移动,

所述上移动部包括有横向移动机构,及设于横向移动机构移动部上的垂向伸缩机构,所述垂向伸缩机构的伸缩端可沿上下方向往复伸缩,所述伸缩端的底部还固定连接有弹性封盖;所述弹性封盖可在垂向伸缩机构伸缩端的带动下,接触并封闭斜管部中处于弹性封盖下方的斜管的顶端;

而所述下移动部则包括有输气装置,所述输气装置设于弹性封盖的下方,在沉淀池本体进行沉淀,所述弹性封盖接触并封闭处于其下方的斜管的顶端时,所述输气装置可通过输气而使这些斜管内形成气栓;

所述移动行车上还设置有气源组件,所述气源组件的输气端与输气装置的进气端相连通。

其中,斜管部即由若干斜管相连构成的隔离区域,清水区和沉淀区通过该隔离区域而相互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上移动部包括有走道,而所述横向移动机构则主要由水平布置的滑动轴所构成,所述垂向伸缩机构与滑动轴滑动配合,以使其能沿左右方向滑动。

进一步的,所述垂向伸缩机构主要由气缸所构成,所述气缸包括有用于与滑动轴滑动配合的固定端,以及可相对于固定端上下伸缩的伸缩端,所述垂向伸缩机构还包括有与其底端与气缸的固定端固定连接并向上延伸的手持杆,所述走道上设置有沿左右方向延伸并贯穿走道顶面和底面的移动通槽,所述手持杆的顶端由走道下方穿过移动通槽并伸至走道的上方,所述手持杆可在移动通槽内随气缸一并沿左右方向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手持杆为螺杆,且其伸出与走道上方的部位上螺纹连接有刹车盘,所述刹车盘包括有构成其底部的摩擦部,所述刹车盘可通过相对于手持杆的旋转而向下移动,以使其摩擦部与走道顶面相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输气装置为曝气管。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封盖主要由用于与垂向伸缩机构伸缩端固定连接的连接盖,及与连接盖固定连接并构成弹性封盖底部的弹性部所构成。

进一步的,所述气源组件为储气瓶。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通过在移动行车上设置可上下移动而封闭处于其下方的斜管顶端的弹性封盖,并在移动行车伸入至沉淀区内的部位上设置输气装置,以使沉淀池本体在进行沉淀时,被弹性封盖封闭顶端的斜管内可形成气栓,而当弹性封盖向上移动不再与斜管顶端接触的时候,水流即可快速地涌入至这些斜管之内,并带走附着在斜管内壁上的杂质,从而使沉淀池本体无须停机排空即可对斜管内壁进行清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手持杆、走道及刹车盘之间的配合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弹性封盖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符号说明】

1-清水区,2-沉淀区,3-斜管部,41-上移动部,42-下移动部,5-弹性封盖,51-连接盖,52-弹性部,6-曝气管,7-储气瓶,8-气缸,9-手持杆,10-刹车盘,11-摩擦部,12-走道,13-液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斜管沉淀池做详细介绍。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1所提供的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斜管沉淀池,包括有沉淀池本体,设于沉淀池本体内并将沉淀池本体分隔清水区1和沉淀区2的斜管部3,所述清水区1处于沉淀区2的上方,还包括有移动行车,所述移动行车具有延伸入沉淀区2内的下移动部42,以及设置于下移动部42上方,且处于清水区1上方的上移动部41,所述上移动部41和下移动部42可一并相对于沉淀池本体沿前后方向移动,

所述上移动部41包括有横向移动机构,及设于横向移动机构移动部上的垂向伸缩机构,所述垂向伸缩机构的伸缩端可沿上下方向往复伸缩,所述伸缩端的底部还固定连接有弹性封盖5;所述弹性封盖5可在垂向伸缩机构伸缩端的带动下,接触并封闭斜管部3中处于弹性封盖5下方的斜管的顶端;

而所述下移动部42则包括有输气装置,所述输气装置设于弹性封盖5的下方,在沉淀池本体进行沉淀,所述弹性封盖5接触并封闭处于其下方的斜管的顶端时,所述输气装置可通过输气而使这些斜管内形成气栓;

所述移动行车上还设置有气源组件,所述气源组件的输气端与输气装置的进气端相连通。

具体而言,整个沉淀池本体在运行时,污水液面13如图1所示,如若遇到需要对斜管进行清洗的情况,实施人员即可开启移动行车,并将上移动部41下方的弹性封盖5移动至指定位置:需要清洗的斜管的上方。之后,开启垂向伸缩机构,使垂向伸缩机构的伸缩端向下移动。弹性封盖5在伸缩端的带动下,接触挤压斜管并发生弹性形变,从而嵌入在处于其下方的斜管顶端之内,封闭住这些斜管的顶端。于此之后,气源组件和输气装置开启,进行布气作业,气体由输气装置的输气端喷出并向上浮动,由斜管底端进入至斜管之内,形成气栓。

在斜管内形成稳定的气栓后,垂向伸缩机构的伸缩端再向上移动,并带动弹性封盖5向上移动,从而使斜管的顶端再次开启。此时,处于斜管内的气栓在浮力的作用下,涌出斜管,同时,水流则以较高的速度涌入至斜管之内,冲刷斜管的内壁,粘附在斜管内壁上残渣即被水流带走至斜管之外,实现对于斜管的清洗。在对此区域内的斜管清洗完毕后,实施人员即可通过调整横向移动机构以及移动行车,而使垂向伸缩机构、弹性封盖5移动至下一区域,继续进行清洗。在整个清洗过程当中,沉淀池本体都无须进行停机处理,可有效保障污水处理线的处理效率及整个厂区的正常运行。

更为具体的,在本实施例1中,所述上移动部41包括有走道12,而所述横向移动机构则主要由水平布置的滑动轴所构成,所述垂向伸缩机构与滑动轴滑动配合,以使其能沿左右方向滑动。这样的结构,相较于滑槽、滑块等其他横向移动机构,垂向伸缩机构的横向移动动作启动起来更为便捷。

其中,如果希望得到较为良好的清洗效果,则需要多次调整弹性封盖5与斜管部3之间的位置,以使其能较为稳定封闭住斜管的顶端。而如果采用电控驱动结构对垂向伸缩机构的横向移动进行控制,除了实施成本较高外,还由于垂向伸缩机构往往需要在左右方向进行短距离的多次移动,对电控移动精度具有较高要求,实施起来较为不便。而作为优选实施例,在本实施例1中,所述垂向伸缩机构主要由气缸8所构成,所述气缸8包括有用于与滑动轴滑动配合的固定端,以及可相对于固定端上下伸缩的伸缩端,所述垂向伸缩机构还包括有与其底端与气缸8的固定端固定连接并向上延伸的手持杆9,所述走道12上设置有沿左右方向延伸并贯穿走道12顶面和底面的移动通槽,所述手持杆9的顶端由走道12下方穿过移动通槽并伸至走道12的上方,所述手持杆9可在移动通槽内随气缸8一并沿左右方向移动。

其中,实施人员站在走道12上手持住手持杆9,并沿移动通槽移动手持杆9,即可实现垂向伸缩机构在左右方向上的移动,更加适用于需要在左右方向上短距离多次移动的情况,且实施成本更低。

此外,当垂向伸缩机构向下伸缩时,受到安装精度的影响,如果不对垂向伸缩机构进行锁止,垂向伸缩机构则可能会在左右方向上发生小距离的滑移,从而影响弹性封盖5的正常下落。所以作为优选实施方式,在本实施例1中,所述手持杆9为螺杆,且其伸出与走道12上方的部位上螺纹连接有刹车盘10,所述刹车盘10包括有构成其底部的摩擦部11,所述刹车盘10可通过相对于手持杆9的旋转而向下移动,以使其摩擦部11与走道12顶面相接触。

具体而言,当垂向伸缩机构移动至指定位置,准备进行伸缩时,如图2所示,实施人员即可通过旋转刹车盘10,而使其相对于手持杆9向下移动,直至其底部的摩擦部11与走道12顶面相接触,产生限制住手持杆9沿左右方向移动的摩擦阻力。显然的,虽然现有技术当中存在有多种摩擦式制动机构,但其大多存在结构复杂的缺陷,而本实施例1所提供的制动机构,结合了现有的移动行车顶面,进行摩擦制动,具有结构简单的优势,尤其适用于垂向伸缩机构的锁止作业。

在本实施例1中,如图3所示,所述弹性封盖5主要由用于与垂向伸缩机构伸缩端固定连接的连接盖51,及与连接盖51固定连接并构成弹性封盖5底部的弹性部52所构成。其中,连接盖51可有效提高其弹性封盖5与伸缩端之间的固定连接效果。此外,在本实施例1中,气缸8作为伸缩端的气缸8杆与连接盖51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

同时,上述输气装置可以采用喷气管等部件,气源组件可以选用风机,而在本优选实施例中,输气装置具体为曝气管6,而气源组件为储气瓶7。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