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出料机构及点胶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40537发布日期:2019-11-15 22:11阅读:481来源:国知局
一种出料机构及点胶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双组分胶水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出料机构及点胶机。



背景技术:

传统双组份胶水以溶剂型为主,由于其在复合过程中使用到了大量的溶剂,会在复合过程中产生溶剂残留,不利于包装安全。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无溶剂双组份胶水广泛应用到食品包装、药品包装及家具等诸多领域。

在无溶剂型双组份胶水生产时,胶水泵对复合生产进行持续供胶,最后输送至计量辊间胶槽内进行储存。有时会出现胶水混胶不均匀的现象,且位于胶槽左右两端的胶水由于流动性较差,会出现发白的情况,严重影响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出料机构及点胶机,用于将胶水混合均匀,提高生产质量。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出料机构,包括胶槽,还包括:

移动驱动源和安装板,所述移动驱动源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安装板,所述移动驱动源能驱动所述安装板水平移动;

出料管组件,其连接于所述安装板上,所述出料管组件包括进口和出口,胶水泵被配置为将胶水从所述进口输送至所述出口;

搅拌棒,其连接于所述安装板上并位于所述出口的一侧,所述搅拌棒上设置有螺旋结构的引流板,所述搅拌棒能承接所述胶水,使所述胶水经所述引流板流至所述胶槽内。

作为优选,所述出料管组件包括套筒和穿设于所述套筒的混胶管,所述进口设置于所述套筒的一端。

作为优选,所述出料管组件还包括出料管,所述出料管的一端套设于所述套筒内,另一端为所述出口。

作为优选,所述套筒包括相互连接的小端部和大端部,在所述小端部内沿其轴向开设有用于所述混胶管穿设的第一通孔,所述大端部内沿其轴向开设有用于所述出料管穿设的第二通孔。

作为优选,所述出料管和所述套筒之间通过螺钉相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出料管靠近所述套筒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凸台,所述限位凸台抵接于所述套筒。

作为优选,在安装板上设置有第一螺纹孔,在套筒靠近所述安装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螺纹孔,螺栓穿设所述第一螺纹孔和所述第二螺纹孔。

作为优选,还包括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安装板,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搅拌棒。

作为优选,所述套筒由金属材质制成。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点胶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的出料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出料机构,胶水泵被配置为将胶水从进口输送至出口,然后胶水在搅拌棒上的引流板的导向引流作用下,自上而下进行螺旋旋转运动;同时将移动驱动源的输出端连接于安装板,安装板分别连接于出料管组件和搅拌棒,移动驱动源通过安装板驱动出料管组件和搅拌棒同时水平移动,实现胶水在水平方向的移动。通过移动驱动源、安装板、胶槽、出料管组件及搅拌棒的相互配合,使得胶水同时进行水平移动和旋转运动,可以在生产过程中对胶水进行不间断的搅拌和混合,起到充分匀胶的作用,使得胶水混合均匀,防止胶槽两端胶水发白的发生,从而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点胶机,包括上述出料机构,可以实现胶水的均匀混合,提高了成品胶水的质量,以满足用户高品质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出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出料机构中搅拌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出料机构中出料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胶槽;2、安装板;3、出料管组件;4、搅拌棒;5、螺栓;

21、第一螺纹孔;

31、套筒;32、出料管;

311、小端部;312、大端部;321、限位凸台;

41、引流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出料机构,用于无溶剂型双组份胶水生产过程,如图1-2所示,该出料机构包括移动驱动源(图中未示出)、安装板2、胶槽1、出料管组件3及搅拌棒4,安装板2作为中间支撑结构,其一端连接于移动驱动源的输出端,另一端用于固定安装出料管组件3和搅拌棒4,胶槽1位于搅拌棒4的下方,用于储存胶液。出料管组件3包括进口和出口,通过在胶水泵的驱动作用下,胶水从进口输送至出口。搅拌棒4位于出口的一侧,搅拌棒4由塑料或者尼龙材质制成,搅拌棒4起到了承接和混合胶水的作用,搅拌棒4上设置有螺旋结构的引流板41(如图2所示),搅拌棒4的上端能承接胶水,使胶水经引流板41的引流作用流至搅拌棒4的下端,并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下落至胶槽1内。

本实施例提供的出料机构,胶水泵被配置为将胶水从进口输送至出口,然后胶水在搅拌棒4上的引流板41的导向引流作用下,自上而下进行螺旋旋转运动;同时将移动驱动源的输出端连接于安装板2,安装板2分别连接于出料管组件3和搅拌棒4,移动驱动源通过安装板2驱动出料管组件3和搅拌棒4同时水平移动,实现胶水在水平方向的移动。通过移动驱动源、安装板2、胶槽1、出料管组件3及搅拌棒4的相互配合,使得胶水同时进行水平移动和旋转运动,可以在生产过程中对胶水进行不间断的搅拌和混合,起到充分匀胶的作用,使得胶水混合均匀,防止胶槽1两端胶水发白的发生,从而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

为了实现搅拌棒4能充分起到搅拌胶水的作用,可选地,在安装板2上固定旋转电机,旋转电机的输出端连接于搅拌棒4的上端,旋转电机能驱动搅拌棒4进行旋转,通过控制旋转电机的正反转和转速,满足胶水充分搅拌的需求。可选地,本实施例优选安装板2和搅拌棒4之间通过连接柱进行活动连接,即连接柱的一端连接于安装板2,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搅拌棒4,当胶水顺着搅拌棒4上的引流板41流动时,在胶水流速和胶量不稳定的情况下,搅拌棒4会出现晃动,可以进一步加强胶水混合的程度,且采用这种方式,生产成本低廉,便于后续安装和维护。

由于胶水泵在供胶时会产生较高的压力,胶水受到冲击会出现飞溅的情况,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如图1、3所示,上述出料管组件3包括依次相互连通的混胶管(图中未示出)、套筒31及出料管32,套筒31由金属材质制成,套筒31为中空结构,套筒31通过螺栓5固定于安装板2上。套筒31的整体长度大约为60mm,外径大约为30mm,套筒31的一端为进口,该端用于穿设与胶水泵相连通的混胶管,套筒31的另一端用于连接出料管32,且出料管32远离套筒31的一端为出口。套筒31设置于混胶管和出料管32之间,起到了连接固定的作用,且通过设置套筒31,对胶水起到了缓冲作用,减少了胶水飞溅的发生。

为了实现套筒31和安装板2之间的固定连接,在安装板2上设置有第一螺纹孔21,在套筒31靠近安装板2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螺纹孔,通过螺栓5穿设第一螺纹孔21和第二螺纹孔,实现套筒31和安装板2之间的可拆卸连接,便于套筒31的更换和维护,降低维护成本。

具体地,套筒31具体包括相互连接的小端部311和大端部312,在小端部311内沿其轴向开设有用于混胶管穿设的第一通孔,第一通孔的直径大约为19mm,其中混胶管具体为静态混胶管。大端部312的长度大约为12mm,大端部312内沿其轴向开设有用于出料管32穿设的第二通孔,第二通孔的直径大约为26mm,其中出料管32具体为网状混胶口。进一步地,为了实现套筒31和出料管32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可选地,出料管32和套筒31之间通过螺钉相连接,或者出料管32和套筒31之间通过内外螺纹进行螺纹连接,这两种连接方式均在本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同时,在出料管32靠近套筒31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凸台321,限位凸台321抵接于套筒31,限位凸台321起到了相对于套筒31的限位作用。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点胶机,包括上述出料机构,可以实现胶水的均匀混合,提高了成品胶水的质量,以满足用户高品质的需求。

于本文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实施例”、“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此外,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