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丁基锡回收用精馏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58908发布日期:2019-12-20 20:22阅读:304来源:国知局
一种三丁基锡回收用精馏塔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三丁基锡回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三丁基锡回收用精馏塔。



背景技术:

三丁基锡是一种有机合成中常用的有机锡试剂,在化工生产过程中会使用到,为无色液体,在生产过程中会与其他溶剂混合,需要使用精馏塔进行回收,精馏塔是一种塔式汽液接触装置,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具有不同的挥发度,使液相中的轻组分转移到气相中,而气相中的重组分转移到液相中,从而实现分离的目的。

随着精馏塔在三丁基锡回收过程中的不断使用,传统精馏塔的加料结构在塔的中部,由于精馏塔的高度较高,加料结构多为管体,悬空连接不稳定,易因为连接不紧密造成泄漏,而在回收过程中,一部分分离的气态物质,会从精馏塔的顶部由管道排出,进入冷凝器后冷凝回收,而在冬天或者北方持续低温的环境下,温度较室外温度高的气态物质流出精馏塔后,外部管道的温度突降会导致气态物质直接冷凝,造成物质在管道内壁冷凝回流,导致已经分离的物质再次进入精馏塔中混合,令分离回收效率低。所以需要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一种三丁基锡回收用精馏塔。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丁基锡回收用精馏塔,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加料管体易连接不紧密造成泄漏,气态物质易冷凝回流导致分离回收效率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三丁基锡回收用精馏塔,包括精馏塔本体、内轴承、水流扇、加料管和紧固螺栓,所述精馏塔本体的顶部与顶排出管相互连接,且顶排出管的外侧固定有外筒,并且外筒的外壁上部设置有加注管,同时外筒的底部安装有连接管,所述外筒的内壁上固定有内轴承,且内轴承的外侧安装有水流扇,所述精馏塔本体的中部设置有加料管,且加料管上开设有安装槽和第一螺纹孔,并且安装槽与卡板相互连接,所述卡板固定在外管上,且卡板上开设有第二螺纹孔,并且外管的端口外侧固定有限位板,所述紧固螺栓与第一螺纹孔、第二螺纹孔和限位板相互连接。

优选的,所述外筒为中空封闭筒状结构,且外筒的外壁厚度比内壁厚度大,并且外筒与顶排出管为焊接连接。

优选的,所述加注管为倾斜向下设置,且加注管关于顶排出管的中心呈中心对称分布有2个。

优选的,所述安装槽在加料管上中心对称分布有2个,且安装槽表面开口所在弧的弧长大于卡板弧形结构的弧长。

优选的,所述卡板和限位板均关于外管的中心呈中心对称分布,且限位板上开设有形状为“u”形的狭长窗口。

优选的,所述限位板上“u”形窗口的中心与第二螺纹孔中心的连线经过外管的中心,且限位板的材质为高速钢,并且限位板与外管为焊接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三丁基锡回收用精馏塔,采用新型的结构设计,使得本装置中的加料管和外管可以稳定连接固定,不易松动泄漏,且在气态物质的排出处设计了保温结构,避免气态物质温度降低过快,冷凝回流的情况出现;

1.外筒、加注管、连接管、内轴承和水流扇相互配合工作,可以通过外部加入的热水对顶排出管进行保温,避免顶排出管直接与外界环境接触,避免气态物质温度降低过快冷凝;

2.安装槽、第一螺纹孔、卡板、第二螺纹孔、限位板和紧固螺栓相互配合工作,可以将加料管和外管稳定的连接锁紧,避免加料管和外管松动泄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外筒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卡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卡板与安装槽贴合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紧固螺栓与第二螺纹孔连接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卡板与限位板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外管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精馏塔本体;2、顶排出管;3、外筒;4、加注管;5、连接管;6、内轴承;7、水流扇;8、加料管;9、安装槽;10、第一螺纹孔;11、卡板;12、外管;13、第二螺纹孔;14、限位板;15、紧固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三丁基锡回收用精馏塔,包括精馏塔本体1、顶排出管2、外筒3、加注管4、连接管5、内轴承6、水流扇7、加料管8、安装槽9、第一螺纹孔10、卡板11、外管12、第二螺纹孔13、限位板14和紧固螺栓15,精馏塔本体1的顶部与顶排出管2相互连接,且顶排出管2的外侧固定有外筒3,并且外筒3的外壁上部设置有加注管4,同时外筒3的底部安装有连接管5,外筒3的内壁上固定有内轴承6,且内轴承6的外侧安装有水流扇7,精馏塔本体1的中部设置有加料管8,且加料管8上开设有安装槽9和第一螺纹孔10,并且安装槽9与卡板11相互连接,卡板11固定在外管12上,且卡板11上开设有第二螺纹孔13,并且外管12的端口外侧固定有限位板14,紧固螺栓15与第一螺纹孔10、第二螺纹孔13和限位板14相互连接。

本例中外筒3为中空封闭筒状结构,且外筒3的外壁厚度比内壁厚度大,并且外筒3与顶排出管2为焊接连接,上述的结构设计使得外筒3与顶排出管2可以稳定连接,且外筒3内水的温度向外散失的速度较慢,却可以快速的与顶排出管2进行热量交换;

加注管4为倾斜向下设置,且加注管4关于顶排出管2的中心呈中心对称分布有2个,上述的结构设计使得从2个加注管4进入外筒3中的水,可以在外筒3内形成漩涡水流,并推动弧形的水流扇7旋转,保证热水可以快速流动,并进行充分的热量交换;

安装槽9在加料管8上中心对称分布有2个,且安装槽9表面开口所在弧的弧长大于卡板11弧形结构的弧长,上述的结构设计使得卡板11可以安装卡入安装槽9中,且卡板11的弧形设计则使得旋转锁紧操作可以顺利进行;

卡板11和限位板14均关于外管12的中心呈中心对称分布,且限位板14上开设有形状为“u”形的狭长窗口,上述的结构设计使得卡板11和限位板14可以相互配合,并通过“u”形的狭长窗口、第一螺纹孔10和第二螺纹孔13,对加料管8和外管12进行连接固定;

限位板14上“u”形窗口的中心与第二螺纹孔13中心的连线经过外管12的中心,且限位板14的材质为高速钢,并且限位板14与外管12为焊接连接,高速钢材质的限位板14硬度高且耐磨,与外管12稳定焊接,可以避免外管12与加料管8连接后,接口处位移错开,且令紧固螺栓15可以通过限位板14上“u”形窗口的中心、第二螺纹孔13和第一螺纹孔10,将加料管8和外管12锁紧固定。

工作原理:使用本装置时,首先将图7中的2个卡板11对准图4中的2个安装槽9,推动外管12向加料管8方向移动,卡板11完全进入安装槽9中后,逆时针旋转外管12至图5所示状态,卡板11的边缘与安装槽9内壁抵住紧密接触,此时限位板14也与加料管8的外侧紧密贴合,且限位板14上“u”形窗口的中心、第二螺纹孔13和第一螺纹孔10的中心处于同一直线上,如图5所示,使用紧固螺栓15依次通过限位板14上“u”形窗口和第二螺纹孔13旋入加料管8内部的第一螺纹孔10中,紧固螺栓15挤压限位板14与加料管8的外壁紧密贴合,并将卡板11的位置固定,从而将加料管8与外管12紧密的连接在一起,随后即可通过与外管12连接的供料装置向精馏塔本体1中供料,进行正常的分离精馏操作;

当精馏塔本体1正常工作时,分离后的气态物质会通过精馏塔本体1顶部的排出结构进入顶排出管2中,此时通过与2个加注管4连接的外部供水管道,向加注管4中加入热水,热水温度大于20℃,由于2个加注管4中心对称分布且倾斜向下设置,所以热水在进入外筒3中后,会自动形成顺时针的漩涡水流,此处的旋转方向为从图2中装置的俯视角度判定,这样水流就推动水流扇7在内轴承6的作用下同样进行顺时针旋转,水流就保持高速流动状态,由于外筒3的外壁较厚,温度向外传递散失较慢,而外筒3的内壁较薄,热水中的热量迅速的通过外筒3的内壁与顶排出管2进行热量交换,对顶排出管2中的气态物质进行保温,避免气态物质冷凝回流,随后水通过连接管5排出,经过外部加热设备再次加热并通过加注管4再次进入外筒3中进行循环保温操作;

本装置中的精馏塔本体1,与外管12连接的供料装置,与加注管4和连接管5连接的外部加热设备均为现有成熟技术,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在此不做详细描述。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