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调剖堵水用微生物堵剂制备的专用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60318发布日期:2019-12-20 20:36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一种调剖堵水用微生物堵剂制备的专用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树脂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调剖堵水用微生物堵剂制备的专用设备。



背景技术:

微生物采油中所用营养液、菌液和含菌营养液的流动性非常好,黏度较低,和注入水相近。多年注水开发的老油田在注入水的不断冲刷下产生了高渗透条带,导致无效水循环。微生物菌液和营养液注入油层后沿高渗透条带窜流,滞留时间缩短,发酵程度变差,与油层岩石和流体作用时间不够,造成微生物采油技术的效果低于其他三次采油技术的效果,现场推广难度大。因此,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发明了一种调剖堵水用的微生物堵剂来解决这一问题。

但是,在微生物堵剂的制备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如,我们采用现有装置进行可降解吸水树脂颗粒的制备时,发现其搅拌充分度仍然不能满足我们制备的需要,四周搅拌均匀度不够,所制备的可降解吸水树脂颗粒吸水膨胀效果较差,封堵效果低于预期效果,装置使用稳定性差等等。因此,现需要一种专用于微生物堵剂中可降解吸水树脂的专用制备设备来解决这些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调剖堵水用微生物堵剂制备的专用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调剖堵水用微生物堵剂制备的专用设备,主要包括外壳、底座、驱动电机、主搅拌轴和副搅拌轴;

所述底座截面呈u型,其上部u型槽与所述外壳下部嵌合连接,外壳上顶面中心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通过支架与外壳连接,驱动电机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加料口、第二加料口,所述第一加料口、第二加料口分别内嵌在外壳上,外壳下底面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贯穿底座并延伸至外界;

所述主搅拌轴置于壳体内,主搅拌轴上端通过联轴器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主搅拌轴下端设有第一搅拌叶,主搅拌轴中部设有多组第二搅拌叶;外壳上部的内壁设有承载环,主搅拌轴与承载环上表面位置对应处设有多个横杆,所述横杆近端与主搅拌轴固定,横杆远端与承载环上表面设有的环轨滑动连接,承载环内侧壁等间距周向设有多个固定轴套,每个所述固定轴套均设有一个所述副搅拌轴,固定轴套上方设有锥齿轮,所述锥齿轮与副搅拌轴上端固定连接,副搅拌轴下部设有多组第三搅拌叶;

所述锥齿轮内侧上方设有环形圈,所述环形圈与横杆固定连接,且其下部设有与锥齿轮啮合的齿形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加料口、第二加料口分别设有第一加料嘴、第二加料嘴。设有第一加料嘴、第二加料嘴可以延伸进料时物料的落点,防止物料大量落在锥齿轮的表面上影响副搅拌轴的转动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搅拌叶、第三搅拌叶呈v型,所述第二搅拌叶呈倒v型。通过v型、倒v型的配合设计,可以提高物料聚集搅拌的效果,使四周以及底部物料进行充分的搅拌。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搅拌叶左右两侧半叶均设有棱形的通孔,所述通孔内等间距设有多个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上下两端通过转轴与通孔内上下面连接,转动杆上设有与通孔形状吻合的第四搅拌叶。通过通孔的设置可以减小主搅拌轴的转动阻力,提高转动效率,同时在通孔内补加有多个转动杆,通过通孔通过的物料推动第四搅拌叶进行转动,提高第一搅拌叶的搅拌效果,提高装置整体的搅动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横杆设有四个。为了避免设置过多横杆造成物料添加困难,大量物料积落在横杆,又为了避免设置过少横杆难以实现横杆与承载环的配合稳定作用,设置有四个横杆保证了装置使用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方法为:将玉米淀粉装入至第一加料口,将纤维素和丙烯酸混合后加入至第二加料口,玉米淀粉、纤维素和丙烯酸混合料分别通过第一加料嘴、第二加料嘴落至壳体内,启动驱动电机,驱动电机通过联轴器带动主搅拌轴进行转动;

主搅拌轴转动并带动横杆进行转动,横杆同时带动环形圈转动,环形圈的齿形面与各个锥齿轮啮合传动,带动锥齿轮转动,继而锥齿轮带动副搅拌轴转动,通过主搅拌轴、副搅拌轴的转动作用,并配合第一搅拌叶、第二搅拌叶、第三搅拌叶进行均匀搅拌;

同时,第一搅拌叶转动过程中,混合物料通过其设有的通孔,通过物料穿过通孔产生的流动力,带动第四搅拌叶、转动杆进行转动搅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装置结构简单,通过主搅拌轴、副搅拌轴以及相关传动结构的设配,通过驱动电机进行搅拌驱动,同时本装置仅使用一个驱动电机进行整个装置的搅拌驱动输出,装置故障率低,保养维修方便,成本低。

(2)本实用新型设有的承载环以及主搅拌轴上的横杆,通过承载环与横杆之间的配合,可以提高主搅拌轴的转动效果,防止主搅拌轴搅动阻力过大时产生晃动,影响搅拌效果,甚至降低联轴器、主搅拌轴等的工作寿命。

(3)本实用新型通过主搅拌轴以及多个副搅拌轴的配合搅拌,可以充分的搅拌到四周等角落,提高物料的搅拌效果,促进可降解吸水树脂颗粒的制备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处俯视图。

其中,1-外壳、11-承载环、12-出料口、2-底座、3-第一加料口、31-第一加料嘴、4-第二加料口、41-第二加料嘴、5-驱动电机、51-支架、52-联轴器、6-主搅拌轴、61-第二搅拌叶、62-横杆、63-环形圈、7-副搅拌轴、71-第三搅拌叶、72-固定轴套、73-锥齿轮、8-第一搅拌叶、81-通孔、82-转动杆、83-转轴、84-第四搅拌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更好地体现本实用新型的优势。

一种调剖堵水用微生物堵剂制备的专用设备,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外壳1、底座2、驱动电机5、主搅拌轴6和副搅拌轴7;

如图1所示,底座2截面呈u型,其上部u型槽与外壳1下部嵌合连接,外壳1上顶面中心设有驱动电机5,驱动电机5通过支架51与外壳1连接,驱动电机5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加料口3、第二加料口4,第一加料口3、第二加料口4分别内嵌在外壳1上,外壳1下底面设有出料口12,出料口12贯穿底座2并延伸至外界;第一加料口3、第二加料口4分别设有第一加料嘴31、第二加料嘴41。设有第一加料嘴31、第二加料嘴41可以延伸进料时物料的落点,防止物料大量落在锥齿轮的表面上影响副搅拌轴7的转动效果。

如图1和2所示,主搅拌轴6置于壳体1内,主搅拌轴6上端通过联轴器52与驱动电机5的输出轴连接,主搅拌轴6下端设有第一搅拌叶8,主搅拌轴6中部设有多组第二搅拌叶61;外壳1上部的内壁设有承载环11,主搅拌轴6与承载环11上表面位置对应处设有四个横杆62,横杆62设有四个,为了避免设置过多横杆62造成物料添加困难,大量物料积落在横杆62,又为了避免设置过少横杆62难以实现横杆62与承载环11的配合稳定作用,设置有四个横杆62保证了装置使用效果。横杆62近端与主搅拌轴6固定,横杆62远端与承载环11上表面设有的环轨111滑动连接,承载环11内侧壁等间距周向设有多个固定轴套72,每个固定轴套72均设有一个副搅拌轴7,固定轴套72上方设有锥齿轮73,锥齿轮73与副搅拌轴7上端固定连接,副搅拌轴7下部设有多组第三搅拌叶71;第一搅拌叶8、第三搅拌叶71呈v型,第二搅拌叶61呈倒v型。通过v型、倒v型的配合设计,可以提高物料聚集搅拌的效果,使四周以及底部物料进行充分的搅拌。

如图1所示,第一搅拌叶8左右两侧半叶均设有棱形的通孔81,通孔81内等间距设有多个转动杆82,转动杆82上下两端通过转轴83与通孔81内上下面连接,转动杆82上设有与通孔81形状吻合的第四搅拌叶84。通过通孔81的设置可以减小主搅拌轴6的转动阻力,提高转动效率,同时在通孔81内补加有多个转动杆82,通过通孔81通过的物料推动第四搅拌叶84进行转动,提高第一搅拌叶8的搅拌效果,提高装置整体的搅动效果。

如图1和2所示,锥齿轮73内侧上方设有环形圈63,环形圈63与横杆62固定连接,且其下部设有与锥齿轮73啮合的齿形面。

上述装置的工作方法为:将玉米淀粉装入至第一加料口3,将纤维素和丙烯酸或盐混合后加入至第二加料口4,玉米淀粉、纤维素和丙烯酸或盐混合料分别通过第一加料嘴31、第二加料嘴41落至壳体1内,启动驱动电机5,驱动电机5通过联轴器52带动主搅拌轴6进行转动;

主搅拌轴6转动并带动横杆62进行转动,横杆62同时带动环形圈63转动,环形圈63的齿形面与各个锥齿轮73啮合传动,带动锥齿轮73转动,继而锥齿轮73带动副搅拌轴7转动,通过主搅拌轴6、副搅拌轴7的转动作用,并配合第一搅拌叶8、第二搅拌叶61、第三搅拌叶71进行均匀搅拌;

同时,第一搅拌叶8转动过程中,混合物料通过其设有的通孔81,通过物料穿过通孔81产生的流动力,带动第四搅拌叶84、转动杆82进行转动搅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