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式废气吸收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97917发布日期:2020-01-31 14:29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一种立式废气吸收塔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治理环保处理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立式废气吸收塔。



背景技术:

在化工医药行业废气治理的主流工艺措施中,吸收法以传统的喷淋洗涤塔为主,即废气在风机的作用下进入喷淋洗涤塔中,通过塔体内部的填料和喷淋段后排出,气液接触主要在填料段,通过填料的表面积来增加气液接触面积,从而达到废气治理的目的。

传统喷淋洗涤塔的优点是占地面积小、造价低、应用广泛、便于操作、各种材质可选;缺点是去除效率较低、塔体高、经常需要两组或三组串联使用。

在环保要求日益严格的基础上,在各地对vocs排放速率和浓度要求越来越严格的基础上,在客户现有场地越来越有限的基础上,吸收塔的研发势在必行。

该塔将以较高的处理效率替代传统的喷淋洗涤塔。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立式废气吸收塔,用于解决废气处理的问题,将经过收集的废气以气泡形式进行气液接触,吸收塔中有调配好的洗涤吸收液,能够在常温常压下对废气进行治理。其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一种立式废气吸收塔,吸收塔的侧面设置有废气的进气口,吸收塔的顶部设置有排气口,吸收塔内的底部为放置吸收液的液下段,在进气口的上方依次设置有泡罩段、填料段、喷淋段、除雾段,泡罩段的上面和下面设置有拦液板,喷淋段和液下段之间设置有循环泵。

填料段通过填料装填孔增加气液接触面积。

填料段中的填料选择拉西环、鲍尔环、泰勒花环或空心多面球的一种形式或组合形式。

所述泡罩段、填料段、喷淋段形成的组合能够设置有多组。

所述泡罩段设置为1-2组;填料段、喷淋段形成的组合设置为1-2组。

在液下段的上端、下端各设置有液位计口,液下段的底端侧面设置有排污口。

液下段设置有吸收液接口或加药口,以及预留ph计接口。

吸收塔的材质选用聚丙烯、不锈钢、聚乙烯、玻璃钢或碳钢。

吸收塔的除雾段设有s型或丝网除雾装置。

泡罩段设置有两层泡罩,为上层泡罩和下层泡罩,两层泡罩之间设置有降液管。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

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增加了废气和洗涤液的接触面积,气相在泡罩段以气泡状与吸收液进行接触,在泡罩段形成气相薄膜,薄膜表面即为首次气液接触面,气泡最终在液体压力的作用下崩裂,在风机的作用下向上流动。

2)泡罩是泡罩段的主要部件,气体由进气口进入塔内上升,经泡罩和进气口间的回转通路由泡罩下部开的齿缝逸出液层形成气泡。

3)吸收塔中部设有1-2级喷淋段和填料层,气泡破裂后向上流动的气相再次在填料层进行气液接触,填料用于增加气液接触面积,再次对废气进行净化处理。

4)吸收塔除雾段设有s型或丝网除雾装置,起到防止气液夹带的效果,将气相中携带的液雾拦截,进行气液分离。

5)塔体的吸收液上方可选是否增加检测口和加药口,针对不同废气组分使用相应的吸收液对废气进行吸收净化。

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废气净化过程,通过连续的三次或四次净化,可将废气净化效率提高到97%以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立式废气吸收塔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液相密封的a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1-排污口;2-液位计口;3-进气口;4-排气口;5-除雾段;6-喷淋管接口;7-填料段;8-上拦液板;9-泡罩段;10-降液管;11-下拦液板;12-液下段。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立式废气吸收塔,在结构上分为进气段、泡罩段9、液下段12、拦液段、填料段7、喷淋段、除雾段5、排气段。吸收塔的侧面设有进气口3,进气口3作为废气13的进气段。

吸收塔内的底部为放置吸收液的液下段12,在液下段12的上端、下端各设置有液位计口2,液下段12的底端侧面设置有排污口1。还可备选有吸收液接口或加药口,以及预留ph计接口。

吸收塔在进气口3的上方依次设置有泡罩段9、填料段7、喷淋段、除雾段5,泡罩段9的上面和下面设置有拦液板,喷淋段和液下段12之间设置有循环泵15。

液下段12设置有吸收液出口,喷淋段设置有吸收液进口,中间通过循环泵15将液下段12的吸收液14传送到喷淋段,喷淋段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喷头,喷头与喷淋管接口6相连接,喷淋管接口6的另一端与吸收液进口相连接,然后通过喷头将吸收液14喷淋到吸收塔内。

泡罩段9由圆形或条形泡罩组成,分为上层泡罩和下层泡罩,两层泡罩之间设置有降液管10。

如图2所示,下拦液板11位于进气口3和泡罩段9之间,固定在吸收塔内壁上,下拦液板11与降液管10形成液相密封的一半环形板片,对废气13起到阻挡其走短路程的作用,保证废气13沿着泡罩段9往上升。

上拦液板8对吸收液14起到阻挡其走短路,进而沿降液管10下降的目的,保证吸收液14在重力的作用下流到泡罩段9。

填料段7通过填料装填孔可再次增加气液接触面积,喷淋段起到均匀吸收液和再次增加气液接触的作用,除雾段5可去除经处理后废气携带的液雾,除雾段设有s型或丝网除雾装置。在除雾段5上方设置有排气口4,排气口4位于吸收塔的顶部,作为排气段。

本实用新型在安装时,进气风机与吸收塔的进气口3通过管道连接。吸收液出口与循环泵的进口、喷淋管接口6与循环泵的出口通过管道连接,循环泵15实现吸收液14的均匀分布和进一步提高废气净化效率。

工作时,废气13在风机的作用下被送入吸收塔中,吸收塔的特殊结构使废气通过进气口3进入泡罩段9后形成气泡进行气液接触,对废气进行第一次净化。如工况需要可再增加一组泡罩段对废气进行再一次净化。

气泡在液体压力的作用下崩解后上升,经过填料段7和喷淋段对废气进行第二次净化,如工况需要可再增加一组喷淋填料部分对废气进行第三次净化,经过净化的废气通过除雾段后由排气口排出。

循环泵15负责对吸收液进行循环喷淋,同时起到均匀吸收液的作用;吸收液以物理吸收(如水溶性物质通过水吸收)或化学吸收(如酸性气体通过碱液吸收)的方式对废气进行吸收净化处理。

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废气净化过程,通过连续的三次或四次净化,可将废气净化效率提高到97%以上。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他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