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型水性固化剂搅拌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85914发布日期:2020-02-11 09:41阅读:41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型水性固化剂搅拌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固化剂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型水性固化剂搅拌罐。



背景技术:

水性固化剂是可适用于多种环氧树脂并提供不同硬化速度的硬化剂。低黏度,低色泽,不易燃,易清洗,易使用。尤其在潮湿的混凝土条件下具有良好的黏结力,耐磨损。在水性固化剂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将原料倾倒入搅拌罐中进行搅拌。

如专利公告号为201820876629.6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带有显示结构的高效分散机,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套筒内设置升降机构,使装置适用于不同体积的搅拌液,利用显示结构,使刻度杆实时显示溶液刻度,同时利用标识的荧光性,使刻度显示不受光线以及溶液浓度影响,令显示清晰化。

但是该技术方案中,在加料、出料灌装过程中无法进行搅拌,生产不同配方的产品还要对搅拌釜进行清洗,极大的浪费时间降低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生产效率的大型水性固化剂搅拌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型水性固化剂搅拌罐,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设置有悬臂、分散搅拌机构、升降转角机构和至少两个上端开口的筒状的搅拌釜;悬臂位于基座上方,通过升降转角机构与基座相连接,升降转角机构用于驱动悬臂升降、旋转;所述分散搅拌机构包括搅拌轴、搅拌桨、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内置于悬臂远离升降转角机构的一端,第一驱动电机的驱动轴与搅拌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搅拌桨固设于搅拌轴远离悬臂的一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其中一个搅拌釜内部投放原料,然后通过悬臂和升降转角机构将分散搅拌机构移入该搅拌釜内部,然后通过第一驱动电机驱动搅拌轴、搅拌桨转动使反应充分进行;此时在另一个搅拌釜内部投放原料,在第一个搅拌釜内的产品制备完成后,通过悬臂和升降转角机构将分散搅拌机构移入另一个搅拌釜内部进行搅拌,制备得到的产品进行灌装,灌装完毕后进行清洗装料依次循环,进而提高产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升降转角机构包括液压油缸、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二驱动电机,所述液压油缸包括缸体和伸缩杆;所述缸体远离伸缩杆的一端与基座转动连接,所述伸缩杆远离缸体的一端与基座下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齿轮与伸缩杆同轴设置并与其中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内置于悬臂远离分散搅拌机构的一端,第二驱动电机的驱动轴与第二齿轮固定连接,第一齿轮、第二齿轮位于悬臂下方并相互啮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液压油缸将悬臂向远离搅拌釜的方向顶升,驱动第二驱动电机带动第二齿轮转动,进而带动第一齿轮转动,使悬臂可以绕伸缩杆的中轴线转动,便于控制分散搅拌机构的升降和旋转。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搅拌釜上方设置有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所述第一盖体、第二盖体相互靠近的一侧设置有半圆形的缺口,第一盖体、第二盖体的缺口拼合为搅拌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给搅拌釜封口,避免杂质落入搅拌釜内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搅拌釜两侧平行设置有两条限位槽,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两侧分别设置有与限位槽插接配合的限位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第一盖体、第二盖体沿限位槽开设方向滑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上表面设置有把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人工打开第一盖体、第二盖体。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搅拌釜一侧设置有盖体开合机构,所述盖体开合机构包括驱动盘、第一驱动杆、第二驱动杆、第三驱动电机,第一驱动杆一端铰接于驱动盘的远心端,另一端与第一盖体的一侧相铰接,第二驱动杆一端铰接于驱动盘的另一远心端,另一端与第二盖体的一侧相铰接,第三驱动电机用于驱动所述驱动盘往复旋转运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驱动第三驱动电机使驱动盘转动,当第一驱动杆、第二驱动杆与驱动盘的铰接点水平方向相互靠近时,第一盖体与第二盖体相互靠近封闭搅拌釜,当第一驱动杆、第二驱动杆与驱动盘的铰接点水平方向相互远离时,第一盖体与第二盖体相互远离打开搅拌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相邻的搅拌釜之间设置有集料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在不同搅拌釜内生产的不同批次的产品配方不同时,将分散搅拌机构移至集料槽上方,便于对分散搅拌机构进行清洗使用,避免搅拌桨在转移时,搅拌桨上的搅拌液容易滴落出搅拌装置,造成生产场地的脏乱。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集料槽的内底板为沿其宽度方向中心线向远离所述集料槽的方向弯折的v型结构,所述集料槽上位于v型结构中心位置处的一侧设置有出料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集料槽内部的废液手机和排放。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料管中部设置有阀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控制集料槽内部的废液手机和排放。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一种大型水性固化剂搅拌罐,包括基座,基座上设置有悬臂、分散搅拌机构、升降转角机构和至少两个上端开口的筒状的搅拌釜;分散搅拌机构包括搅拌轴、搅拌桨、第一驱动电机,升降转角机构包括液压油缸、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二驱动电机;便于通过升降转角机构控制分散搅拌机构的升降和旋转,提高生产效率;

(2)优化的,搅拌釜上方设置有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搅拌釜两侧设有限位槽,搅拌釜一侧设置有盖体开合机构,包括驱动盘、第一驱动杆、第二驱动杆、第三驱动电机,第三驱动电机驱动驱动盘往复转动,带动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相互靠近或远离;

(3)优化的,相邻的搅拌釜之间设置有集料槽,集料槽的内底板为v型结构,v型结构中心位置处的一侧设置有出料管,便于对分散搅拌机构进行清洗使用后废液收集和排出。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大型水性固化剂搅拌罐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种大型水性固化剂搅拌罐另一方向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基座;2、悬臂;3、搅拌釜;4、搅拌轴;5、搅拌桨;6、第一驱动电机;7、第一齿轮;8、第二齿轮;9、第二驱动电机;10、缸体;11、伸缩杆;12、第一盖体;13、第二盖体;14、缺口;15、限位槽;16、限位块;17、把手;18、驱动盘;19、第一驱动杆;20、第二驱动杆;21、第三驱动电机;22、集料槽;23、出料管;24、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通过设置多个搅拌釜3分别进行不同操作步骤便于提高生产效率的大型水性固化剂搅拌罐。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如图1所示,一种大型水性固化剂搅拌罐,包括基座1,所述基座1上设置有悬臂2、分散搅拌机构、升降转角机构和至少两个上端开口的圆筒状的搅拌釜3;所述搅拌釜3两侧平行设置有两条限位槽15,搅拌釜3上方设置有第一盖体12和第二盖体13,第一盖体12和第二盖体13两侧分别设置有与限位槽15插接配合的限位块16,使盖体能够沿限位槽15滑移,第一盖体12、第二盖体13相互靠近的一侧各设置有一个半圆形的缺口14,共同拼合成为搅拌孔。

如图1、图2所示,为了实现自动开合第一盖体12和第二盖体13,搅拌釜3远离升降转角机构的一侧设置有盖体开合机构,包括驱动盘18、第一驱动杆19、第二驱动杆20、第三驱动电机21,第一驱动杆19一端铰接于驱动盘18的远心端,另一端与第一盖体12的一侧相铰接,第二驱动杆20一端铰接于驱动盘18的另一远心端,另一端与第二盖体13的一侧相铰接,第三驱动电机21的驱动轴与驱动盘18中心同轴固定连接,驱动第三驱动电机21使驱动盘18转动,当第一驱动杆19、第二驱动杆20与驱动盘18的铰接点水平方向相互靠近时,第一盖体12与第二盖体13相互靠近封闭搅拌釜3,当第一驱动杆19、第二驱动杆20与驱动盘18的铰接点水平方向相互远离时,第一盖体12与第二盖体13相互远离打开搅拌釜3;第一盖体12和第二盖体13上表面设置有把手17,便于机器故障、停电等状况下人工开合第一盖体12与第二盖体13。

如图2所示,悬臂2位于基座1上方,悬臂2通过升降转角机构与基座1相连接,升降转角机构包括液压油缸、第一齿轮7、第二齿轮8、第二驱动电机9,液压油缸包括缸体10和伸缩杆11;缸体10远离伸缩杆11的一端与基座1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伸缩杆11远离缸体10的一端与基座1下表面的中部远离搅拌轴4处固定连接;第一齿轮7与伸缩杆11同轴设置并与其中部固定连接,第二驱动电机9内置于悬臂2远离分散搅拌机构的一端,第二驱动电机9的驱动轴与第二齿轮8固定连接,第一齿轮7、第二齿轮8位于悬臂2下方并相互啮合。

如图1所示,分散搅拌机构包括搅拌轴4、搅拌桨5、第一驱动电机6,第一驱动电机6位于悬臂2远离升降转角机构的一端内部,第一驱动电机6的驱动轴与搅拌轴4的一端固定连接,搅拌桨5固设于搅拌轴4远离悬臂2的一端;为了避免搅拌桨5在转移时搅拌桨5上的搅拌液滴落出搅拌装置,或在不同搅拌釜3内生产的不同批次的产品配方不同时将分散搅拌机构移至集料槽22上方清洗,搅拌釜3之间沿搅拌桨5的运动轨迹设置有弧形集料槽22,集料槽22的内底板的横截面为v字型结构,集料槽22上位于v型结构中心位置处远离升降转角机构的一侧设置有出料管23,出料管23中部设置有阀门24,便于控制集料槽22内部的废液手机和排放。

如图1、图2所示,使用时先在其中一个搅拌釜3内部投放原料,驱动液压油缸将悬臂2向远离搅拌釜3的方向顶升,驱动第二驱动电机9带动第二齿轮8转动,进而带动第一齿轮7转动,使悬臂2绕伸缩杆11的中轴线转动至该搅拌釜3上方再通过液压油缸使悬臂2下降,将搅拌浆放入搅拌釜3内部通过第一驱动电机6驱动搅拌轴4、搅拌桨5转动使反应充分进行;此时在另一个搅拌釜3内部投放原料,在第一个搅拌釜3内的产品制备完成后,通过悬臂2和升降转角机构将分散搅拌机构移入另一个搅拌釜3内部进行搅拌,制备得到的产品进行灌装,灌装完毕后进行清洗装料依次循环,进而提高产率。

本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