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渔水分离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48976发布日期:2020-06-02 20:01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一种渔水分离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渔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渔水分离器。



背景技术:

常规的渔船一般采用拖网的方式将渔获物捕捞上船,在将网具吊起离水和在尾滑道拖拽的过程中,海水会逐步从网内落下滴落至海中,保证上船的渔获物中不含有大量的海水,后续会被倒入冷海水舱内进行缓存,以便后续进行加工处理。

对于以连续泵吸作为捕捞方式的现代化大型渔船,由于捕捞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更,导致上船的渔获物是以渔获物和海水的混合物的形式,其中存有大量的海水,需要将这些海水沥出才能进入冷海水舱。采用此种捕捞方式的渔船,往往会采用螺旋沥水的方式进行沥水,起获的渔水混合物被直接送入倾斜式的螺旋沥水器中,通过螺旋沥水器将渔水混合物中的海水沥出,然后通过螺旋输送器将沥水后的渔获物送入冷海水舱,采用该方式存在的主要缺陷如下:1.经济性较低,渔水混合物需要先从干舷甲板上向下被输送至舱内较低位置,然后使用倾斜螺旋沥水器对渔水混合物进行沥水和提升,最后通过横向螺旋输送器将渔获物输送至冷海水舱,上述输送过程会消耗不少的电能,且设备初期投资和维护费用较高;2.冗余性较差,需要至少用到一台倾斜螺旋沥水器和一台横向螺旋输送器,任一螺旋出现单点故障(机械或电气),均会导致整个连续捕捞和加工生产线停止,增加备用沥水器和输送器的成本也比较高;3.安全性较低,海水在倾斜螺旋沥水器中被沥出后排舷外,如果沥水器发生堵塞,可能会导致沥水器本体超压爆开,大量海水会涌入船舱从而导致船舶稳性发生变化,影响船舶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一种渔水分离器,能够有效地持续地将渔水混合物中的渔获物和海水进行分离,结构简单,稳定性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渔水分离器,包括具有工作内腔的主体箱架、固定安装在工作内腔中的弧形滤网、设置在主体箱架上端且连通工作内腔的渔水进口、设置在主体箱架下端且连通工作内腔的渔获物出口、以及设置在主体箱架底部且连通工作内腔的海水出口,所述渔水进口对接在弧形滤网的内侧弧面的上端,所述渔获物出口对接在弧形滤网的内侧弧面的下端,所述海水出口位于弧形滤网的外侧弧面的下方。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在主体箱架上端且连通工作内腔的透气口。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在主体箱架上且连通工作内腔的暖风进口。

进一步地,所述弧形滤网为编织不锈钢丝网或不锈钢板冲孔网。

进一步地,所述弧形滤网为可拆分的多段阶梯式结构。

进一步地,还包括喷水系统,所述喷水系统包括喷水管、设置在喷水管上的多个喷嘴,所述喷嘴对准弧形滤网的外侧弧面,所述喷水管的进口设置在主体箱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多个喷嘴沿着整个弧形滤网的外侧弧面呈弧面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主体箱架上还设有前盖门和后盖门,所述前盖门和后盖门分别位于弧形滤网的内外两侧、且都为风雨密型式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主体箱架的下端的大小尺寸大于上端的大小尺寸。

进一步地,还包括固定在主体箱架下端的底座、以及固定在主体箱架上端的吊耳。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渔水分离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设置主体箱架、弧形滤网、渔水进口、渔获物出口、以及海水出口,使用时,渔水分离器固定安装好,渔水进口用于渔水混合物进入主体箱架的工作内腔中,渔水混合物落在弧形滤网上,海水经过弧形滤网的网孔落至工作内腔底部,通过海水出口流出,渔获物顺着弧形滤网的内侧弧面向下滑落至渔获物出口处,从渔获物出口离开渔水分离器,渔水分离完成。渔水混合物在弧形滤网上滑过时,可以带出卡在滤网孔中的渔获物或杂物,依靠重力对弧形滤网进行自清洗。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渔水分离器,结构简单稳固,能够顺利高效地将渔水混合物中的渔获物和海水进行分离,使用方便,成本低,可以以最小的代价得到尽可能含水少的渔获物,工作稳定持久,可以完美的适应连续泵吸作业方式的渔船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渔水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右视图,该图为局部剖视图

图3为图1的左视图。

元件标号说明

1主体箱架

2前盖门

3后盖门

4渔水进口

5海水出口

6渔获物出口

7透气口

8暖风进口

9弧形滤网

10喷水管

11喷嘴

12吊耳

13底座

14工作内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须知,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渔水分离器,包括具有工作内腔14的主体箱架1、固定安装在工作内腔14中的弧形滤网9、设置在主体箱架1上端且连通工作内腔14的渔水进口4、设置在主体箱架1下端且连通工作内腔14的渔获物出口6、以及设置在主体箱架1底部且连通工作内腔14的海水出口5,渔水进口4对接在弧形滤网9的内侧弧面的上端,渔获物出口6对接在弧形滤网9的内侧弧面的下端,海水出口5位于弧形滤网9的外侧弧面的下方。具体地,主体箱架1为具有一定机械强度和封闭性的箱体结构,优选地,主体箱架1为不锈钢制的箱体结构。弧形滤网9固定安装,能改承受一定的冲击、以及船舶的摇晃,弧形滤网9的网孔的大小根据渔获物的大小选择。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渔水分离器的工作原理为:使用时,渔水分离器固定安装好,渔水进口4可与连续泵吸软管连接,用于渔水混合物(包括海水和渔获物)进入主体箱架1的工作内腔14中,然后渔水混合物落在弧形滤网9上,海水经过弧形滤网9的网孔落至工作内腔14底部,并且由于滤网为弧形滤网9,海水从弧形滤网9的上端沿着内侧弧面下滑到下端中,海水受到内侧弧面的阻碍作用,海水在弧形滤网9的内侧弧面流动中需要经过向下内凹区域,在重力作用下大部分的海水都会从网孔中落下,通过海水出口5流出,海水出口5可连接相关管道,直接从干舷甲板排至舷外;渔获物顺着弧形滤网9的内侧弧面向下滑落至渔获物出口6处,从渔获物出口6离开渔水分离器,渔水分离完成,分离后的渔获物含水量少,最后因重力掉入冷海水舱内。渔水混合物在弧形滤网9上滑过时,可以带出卡在滤网孔中的渔获物或杂物,依靠重力对弧形滤网9进行自清洗。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渔水分离器,结构简单稳固,能够顺利高效地将渔水混合物中的渔获物和海水进行分离,使用方便,成本低,可以以最小的代价得到尽可能含水少的渔获物,工作稳定持久,可以完美的适应连续泵吸作业方式的渔船需求。

作为优选设计,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渔水分离器还包括设置在主体箱架1上端且连通工作内腔14的透气口7,透气口7用于平衡主体箱架1的工作内腔14和外部环境的压力差,当工作内腔14内海水液位高时,透气口7也可用于将多余的海水进行溢流,防止工作内腔14内超压。优选地,可在透气口7处设置有溢流报警器,溢流过程可通过溢流报警器进行警示,以便减少人员在室外低温作业的时间。作为优选设计,渔水分离器还包括设置在主体箱架1上且连通工作内腔14的暖风进口8,作业过程中暖风进口8使用盲板进行密封,停止作业后拆除盲板,通过外部设置的电暖风机接入暖风,用于吹干分离器内部的海水,防止内部残存海水在低温环境下导致结冰,暖风进口8优选设置在主体箱架1下端,提高吹干效果。

作为优选设计,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弧形滤网9可为编织不锈钢丝网或不锈钢板冲孔网,保证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和过滤能力。进一步优选地,弧形滤网9为可拆分的多段阶梯式结构,可将弧形滤网9的组成段拆出,进行清洗和更换,操作灵活方便,并且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减段数,来调整弧形滤网9的总大小,以便根据渔获物随时更换滤网。同时渔获物在弧形滤网9上滑动顺利。

作为优选设计,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渔水分离器还包括喷水系统,喷水系统包括喷水管10、设置在喷水管10上的多个喷嘴11,喷嘴11对准弧形滤网9的外侧弧面,喷水管10的进口设置在主体箱架1上,喷水管10与弧形滤网9的外侧弧面保持合适距离,喷水管10的数量和位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优选地,多个喷嘴11沿着整个弧形滤网9的外侧弧面呈弧面布置。喷水管10接至船舶海水或淡水系统,水从喷水管10的接口进入从喷嘴11喷出,用于在作业时使用海水来连续或间歇冲弧形滤网9,或在停止作业后使用淡水来冲洗弧形滤网9,可有效的防止滤网的堵塞和腐蚀。

作为优选设计,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主体箱架1上还设有前盖门2和后盖门3,前盖门2和后盖门3分别位于弧形滤网9的内外两侧,前盖门2和后盖门3都为风雨密型式结构,防止风雨进入影响渔水分离工作。前盖门2和后盖门3作业过程中为关闭状态,停止作业后人员可通过前盖门2和后盖门3进入主体箱架1的工作内腔14中,检查内部部件的实际使用和损坏情况,以及实施清理和拆装工作。

在本实施中,主体箱架1为不锈钢制的类长方体的箱体结构,工作腔体内设有弧形滤网9和喷水管10的支撑结构,并且主体箱架1具有一定的加强结构,主体箱架1的下端的大小尺寸大于上端的大小尺寸,提高主体箱架1的稳定性。优选地,渔水分离器还包括设固定在主体箱架1下端的底座13,以及固定在主体箱架1上端的吊耳12,吊耳12用于渔水分离器的吊运,底座13通过螺栓将与船体基座进行连接,以此将就位后渔水分离器进行固定,不使用后也可整体移位至其他位置。

实际作业过程中,如果连续泵吸的流量较大,可根据管路的实际流量,将几组渔水分离器进行并联组合以便获取更大的处理能力,或设置一台较大流量的渔水分离器,通过增加相应接口的数量和尺寸来满足处理量,使得整个系统更加的灵活,适应性较强。

由上可知,本实施例中的渔水分离器,能够顺利高效地将渔水混合物中的渔获物和海水进行分离,结构稳固简单,可以以最小的代价得到尽可能含水少的渔获物,工作稳定持久,清洗和检修方便,可以完美的适应连续泵吸作业方式的渔船需求,生产成本低,可广泛适用于各类新造自动化程度较高的渔业船舶,能有效的降低船舶的初期投资,提高渔业船舶的作业经济性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有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