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温材料加工用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54617发布日期:2020-12-11 15:22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保温材料加工用反应釜,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的两侧均竖向栓接有支撑板(2),所述底座(1)顶部的右侧栓接有固定箱(3),所述支撑板(2)相向的一侧设置有反应釜(4),所述反应釜(4)内腔顶部的右侧连通有加料管(5),所述反应釜(4)内腔底部的中心处连通有出料管(6),所述固定箱(3)的内腔设置有摇匀机构(7),所述反应釜(4)的内腔设置有搅拌机构(8),其中:

所述摇匀机构(7)包括滑轨(71)、滑轮(72)、步进电机(73)、主动齿轮(74)、从动齿轮(75)、凹形杆(76)、滑套(77)和连接柱(78),所述底座(1)顶部的左侧从前至后依次横向开设有滑轨(71),所述滑轨(71)内腔的两侧均滑动连接有滑轮(72),所述滑轮(72)的顶端与反应釜(4)的底部栓接,所述固定箱(3)内腔底部的右侧栓接有步进电机(73),所述步进电机(73)的输出轴栓接有主动齿轮(74),所述主动齿轮(74)的顶部啮合有从动齿轮(75),所述从动齿轮(75)的内腔栓接有凹形杆(76),所述凹形杆(76)的中心处转动连接有滑套(77),所述滑套(77)的左端横向栓接有连接柱(78),所述连接柱(78)的左端依次贯穿固定箱(3)和支撑板(2)并与反应釜(4)的右侧铰接;

所述搅拌机构(8)包括高速电机(81)、搅拌轴(82)、搅拌架(83)和搅拌杆(84),所述反应釜(4)顶部的中心处栓接有高速电机(81),所述高速电机(81)的输出轴栓接有搅拌轴(82),所述搅拌轴(82)的两端均栓接有搅拌架(83),所述搅拌架(83)的两端从上至下均依次栓接有搅拌杆(8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材料加工用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4)内腔的两侧均竖向栓接有辅助架(9),所述辅助架(9)相向的一侧从上至下依次栓接有搅拌叶,且搅拌叶与搅拌架(83)呈错位状态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材料加工用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内腔的左侧开设有通槽(10),所述通槽(10)位于反应釜(4)的正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材料加工用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管(6)的底端连通有伸缩软管(11),所述伸缩软管(11)的底端贯穿通槽(10)并连通有收纳盒(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材料加工用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2)内腔的四周均横向栓接有缓冲弹簧(13),所述缓冲弹簧(13)的内端与反应釜(4)的表壁栓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保温材料加工用反应釜,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的两侧均竖向栓接有支撑板,所述底座顶部的右侧栓接有固定箱,所述支撑板相向的一侧设置有反应釜,所述反应釜内腔顶部的右侧连通有加料管,所述反应釜内腔底部的中心处连通有出料管,所述固定箱的内腔设置有摇匀机构,所述反应釜的内腔设置有搅拌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步进电机通过动力驱动,接着通过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凹形杆、滑套和连接柱的结构配合,继而带动反应釜进行往复移动,继而增强反应釜内部原料的摇匀效果,通过高速电机提供动力驱动,接着通过搅拌轴、搅拌架和搅拌杆的结构配合,继而增强反应釜内部原料之间的反应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袁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万和消防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31
技术公布日:2020.12.11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