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智能型污水处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057451发布日期:2020-11-25 17:37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自动智能型污水处理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自动智能型污水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为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

现有技术中,应用在污水处理过程中的污水处理化学添加剂一般都需要人工定时定量加入,为了减少人力输出,我们提出了一种全自动智能型污水处理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全自动智能型污水处理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全自动智能型污水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往污水处理装置的储药箱内加入需要添加的液体添加剂;

第二步,设定好所述污水处理装置的进水阀门与出水阀门的启停时间即可。

优选地,所述第二步中,所述进水阀门打开后,污水通过所述污水处理装置的污水输送管进入到处理腔内,污水会冲击密封住污水输送管的密封塞并将其冲开,带动竖板往前运动,运动杆往前运动,让限位弹簧发生拉伸形变后,竖板带着另外一个密封塞离开了出料管的管口,出料管将储药腔内储存的液体添加剂与污水一起添加进了处理腔镍,当储药腔内的液面逐渐降低的时候,浮球随着液面的下落而往下运动,浮球带动第二u型传动杆在装置腔内往下运动,第二u型传动杆的另外一端带着第一触极往下运动,当第一触极与第二触极相互接触后,电机与自带的电源之间形成通路,电机启动,电机的输出轴末端带动搅拌棒在处理腔内带着多个搅拌桨同步转动,对污水进行搅拌。

优选地,所述第二u型传动杆往下运动的同时,通过连接杆往下拉动吊绳,吊绳的另一端通过挂环将移动杆吊起,移动杆在滑槽内往上滑动,让运动板逐渐靠近封板,当运动板与封板完全相抵的时候,他们侧壁上的多个通孔彼此之间互不相通,即可封闭进料管,完成一次注料;

混合搅拌完成后,打开出水阀门,通过出水管道排出处理过后的污水,承压板在多个缓冲弹簧的弹力作用下逐渐往上运动恢复到原位,承压板带着第一u型传动杆在传动腔内往上运动,第一u型传动杆靠近第二u型传动杆的一端会往上抵动第二u型传动杆,第二u型传动杆被往上抵动后,第一触极与第二触极就会相互远离,电机与其自带的电源之间不再形成通路,电机的输出轴末端停止旋转,第二u型传动杆往上运动时,带动连接杆同步往上运动,不再拉动吊绳,吊绳受到的拉力改变,让另外一侧的移动杆在滑槽内发生上下位移,让封板与运动板相互远离,封板与运动板本来是相互抵压的,彼此侧壁上的通孔互不相通,而此时封板与运动板之间的通孔相互连通,储药箱内的液体添加剂可以通过进料管往储药腔内添加液体添加剂,当储药腔内的液体添加剂注满后,浮球又会回到最高处,完成一个循环。

优选地,所述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处理箱,所述处理箱内依次设置有储药腔、装置腔、接触腔、电机腔、处理腔、传动腔,所述处理箱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固定连接有储药箱,所述储药箱的上端贯穿设置有进料盖,所述储药箱的下端固定连通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的下端贯穿处理箱的上端并延伸至储药腔内,所述装置腔内设置有第二u型传动杆,所述第二u型传动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进药机构,所述第二u型传动杆的一端贯穿延伸至储药腔内并固定连接有浮球,所述第二u型传动杆的另一端贯穿延伸至接触腔内并固定连接有接触装置,所述电机腔的内壁处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末端固定连接有搅拌装置,所述处理腔内设置有弹性装置,所述传动腔内设置有传动装置,所述处理箱的一侧侧壁处贯穿设置有污水输送管,所述污水输送管的另一端贯穿处理箱并延伸至处理腔内,所述污水输送管位于处理箱外的侧壁处设置有进水阀门,所述污水输送管位于处理腔内的一端设置有密封机构,所述处理箱的另一侧侧壁处贯穿设置有出水管道,所述出水管道位于处理箱外的一端设置有出水阀门,所述出水管道的另一端贯穿处理箱并延伸至处理腔内。

优选地,所述进药机构包括固定连接有第二u型传动杆上端的连接杆,所述装置腔的内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的下端均转动连接有滑轮,两个所述滑轮上共同滑动连接有吊绳,所述装置腔内设置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的侧壁与连接杆的侧壁均固定连接有挂环,所述吊绳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挂环固定连接,所述进料管的内壁处固定连接有封板,所述进料管的侧壁处贯穿设置有竖向设置的滑槽,所述移动杆上远离连接杆的一端贯穿装置腔的内壁并通过滑槽延伸至进料管内,所述移动杆位于进料管内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运动板,所述运动板的侧壁与封板的侧壁处均贯穿设置有多个沿各自周向等间距设置的多个通孔,位于运动板上的多个通孔与位于封板上的多个通孔彼此之间互不重合,所述移动杆位于滑槽内的侧壁处上下均固定连接有导向板,所述滑槽的上下内壁处均贯穿设置有与两个导向板位置相对应的导向槽,两个所述导向板分别在两个导向槽内滑动。

优选地,所述接触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二u型传动杆另一端上的第一触极,所述接触腔的内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触极,所述第一触极与第二触极分别与电机的供电部分电连接,所述接触腔的内壁处固定连接有导向杆,所述第二u型传动杆位于接触腔内的一端贯穿滑动连接在导向杆上。

优选地,所述搅拌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在电机输出轴末端上的搅拌棒,所述搅拌棒贯穿电机腔并延伸至处理腔内,所述搅拌棒位于处理腔内的侧壁处沿其竖直方向上等间距固定连接有多个搅拌桨。

优选地,所述弹性装置包括设置在处理腔内的承压板,所述承压板的下端与处理腔的内底部之间通过多个缓冲弹簧弹性连接,所述承压板的外侧壁处设置有密封橡圈。

优选地,所述传动装置包括设置在传动腔内的第一u型传动杆,所述第一u型传动杆的一端贯穿传动腔的内顶部并延伸至处理腔内,所述第一u型传动杆上位于处理腔内的一端与承压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u型传动杆的另一端贯穿传动腔的内顶部并延伸至装置腔内,所述第一u型传动杆位于装置腔内的一端与第二u型传动杆的中段相抵。

优选地,所述密封机构包括设置在污水输送管位于处理腔内的端口处设置有竖板,所述储药腔的内底部固定连通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的另一端贯穿处理箱并延伸至处理腔内,所述处理腔的内壁处贯穿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缓冲杆,所述缓冲杆上滑动套设有运动杆,所述缓冲杆上套设有限位弹簧,所述限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凹槽的内壁、运动杆的侧壁弹性连接,所述运动杆的另一端与竖板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污水输送管位于处理腔内的一端与出料管位于处理腔内的一端均与竖板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竖板上设置有两个密封塞,两个所述密封塞的位置分别与出料管污水输送管位于处理腔内的一端、出料管位于处理腔内的一端相对应。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设置进药机构、接触装置、搅拌装置、弹性装置、传动装置与密封机构相互配合,操作人员只需要往储药箱内加入需要添加的液体添加剂后,本装置即可全程自动进行定期定量添加液体添加剂的操作,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没有采用更多的电气设备,节省能源,实现了整体循环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全自动智能型污水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全自动智能型污水处理装置的进料管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全自动智能型污水处理装置的第一圆板、第二圆板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全自动智能型污水处理装置的处理箱部分深剖图。

图中:1处理箱、2污水输送管、3进水阀门、4储药腔、5浮球、6进料管、7支撑架、8储药箱、9进料盖、10装置腔、11电机、12搅拌棒、13搅拌桨、14出水管道、15出水阀门、16承压板、17密封橡圈、18缓冲弹簧、19第一u型传动杆、20固定块、21滑轮、22吊绳、23挂环、24移动杆、25连接杆、26导向杆、27第一触极、28第二触极、29封板、30运动板、31导向板、32通孔、33出料管、34密封塞、35传动板、35竖板、36运动杆、37缓冲杆、38限位弹簧、39第二u型传动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6,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全自动智能型污水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往污水处理装置的储药箱8内加入需要添加的液体添加剂;第二步,设定好所述污水处理装置的进水阀门3与出水阀门15的启停时间即可。

上述进水阀门3打开后,污水通过所述污水处理装置的污水输送管2进入到处理腔内,污水会冲击密封住污水输送管2的密封塞34并将其冲开,带动竖板35往前运动,运动杆36往前运动,让限位弹簧38发生拉伸形变后,竖板35带着另外一个密封塞34离开了出料管33的管口,出料管33将储药腔4内储存的液体添加剂与污水一起添加进了处理腔镍,当储药腔4内的液面逐渐降低的时候,浮球5随着液面的下落而往下运动,浮球5带动第二u型传动杆39在装置腔10内往下运动,第二u型传动杆39的另外一端带着第一触极27往下运动,当第一触极27与第二触极28相互接触后,电机11与自带的电源之间形成通路,电机11启动,电机11的输出轴末端带动搅拌棒12在处理腔内带着多个搅拌桨13同步转动,对污水进行搅拌。

上述第二u型传动杆39往下运动的同时,通过连接杆25往下拉动吊绳22,吊绳22的另一端通过挂环23将移动杆24吊起,移动杆24在滑槽内往上滑动,让运动板30逐渐靠近封板29,当运动板30与封板29完全相抵的时候,他们侧壁上的多个通孔32彼此之间互不相通,即可封闭进料管6,完成一次注料;

混合搅拌完成后,打开出水阀门15,通过出水管道14排出处理过后的污水,承压板16在多个缓冲弹簧18的弹力作用下逐渐往上运动恢复到原位,承压板16带着第一u型传动杆19在传动腔内往上运动,第一u型传动杆19靠近第二u型传动杆39的一端会往上抵动第二u型传动杆39,第二u型传动杆39被往上抵动后,第一触极27与第二触极28就会相互远离,电机11与其自带的电源之间不再形成通路,电机11的输出轴末端停止旋转,第二u型传动杆39往上运动时,带动连接杆25同步往上运动,不再拉动吊绳22,吊绳22受到的拉力改变,让另外一侧的移动杆24在滑槽内发生上下位移,让封板29与运动板30相互远离,封板29与运动板30本来是相互抵压的,彼此侧壁上的通孔32互不相通,而此时封板29与运动板30之间的通孔32相互连通,储药箱8内的液体添加剂可以通过进料管6往储药腔4内添加液体添加剂,当储药腔4内的液体添加剂注满后,浮球5又会回到最高处,完成一个循环。

本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全自动智能型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处理箱1,处理箱1内依次设置有储药腔4、装置腔10、接触腔、电机腔、处理腔、传动腔,处理箱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架7,支撑架7上固定连接有储药箱8,支撑架7可以很好的保护储药箱8不会因为外界环境导致掉落,储药箱8的上端贯穿设置有进料盖9,储药箱8的下端固定连通有进料管6,进料管6的下端贯穿处理箱1的上端并延伸至储药腔4内,装置腔10内设置有第二u型传动杆39,第二u型传动杆39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进药机构,第二u型传动杆39的一端贯穿延伸至储药腔4内并固定连接有浮球5,当储药腔4内注入液体添加剂的时候,浮球5可以浮起,带动第二u型传动杆39在装置腔10内往上运动,第二u型传动杆39的另一端贯穿延伸至接触腔内并固定连接有接触装置,电机腔的内壁处固定连接有电机11,电机11包括供其运行的供电部分,电机11的输出轴末端固定连接有搅拌装置,处理腔内设置有弹性装置,传动腔内设置有传动装置,处理箱1的一侧侧壁处贯穿设置有污水输送管2,污水输送管2的另一端贯穿处理箱1并延伸至处理腔内,污水输送管2位于处理箱1外的侧壁处设置有进水阀门3,污水输送管2位于处理腔内的一端设置有密封机构,处理箱1的另一侧侧壁处贯穿设置有出水管道14,出水管道14位于处理箱1外的一端设置有出水阀门15,进水阀门3与出水阀门15均为电磁阀,由现有技术中的控制器控制启停,出水管道14的另一端贯穿处理箱1并延伸至处理腔内。

其中,进药机构包括固定连接有第二u型传动杆39上端的连接杆25,装置腔10的内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块20,两个固定块20的下端均转动连接有滑轮21,两个滑轮21上共同滑动连接有吊绳22,装置腔10内设置有移动杆24,移动杆24的侧壁与连接杆25的侧壁均固定连接有挂环23,吊绳2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挂环23固定连接,进料管6的内壁处固定连接有封板29,进料管6的侧壁处贯穿设置有竖向设置的滑槽,移动杆24上远离连接杆25的一端贯穿装置腔10的内壁并通过滑槽延伸至进料管6内,移动杆24位于进料管6内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运动板30,运动板30的侧壁与封板29的侧壁处均贯穿设置有多个沿各自周向等间距设置的多个通孔32,位于运动板30上的多个通孔32与位于封板29上的多个通孔32彼此之间互不重合,移动杆24位于滑槽内的侧壁处上下均固定连接有导向板31,滑槽的上下内壁处均贯穿设置有与两个导向板31位置相对应的导向槽,导向板31不仅可以起到导向的作用,还起到了密封的效果,防止进料管6侧壁上的滑槽漏液,两个导向板31分别在两个导向槽内滑动,当浮球5往上运动的时候,带动第二u型传动杆39往上运动,可以带动连接杆25往上运动,这边吊绳22受到的拉力改变,可以让另外一侧的移动杆24在滑槽内发生上下位移,让封板29与运动板30相互远离,封板29与运动板30本来是相互抵压的,彼此侧壁上的通孔32互不相通,封板29与运动板30之间的通孔32相互连通,储药箱8内的液体添加剂可以通过进料管6往储药腔4内添加液体添加剂。

其中,接触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二u型传动杆39另一端上的第一触极27,接触腔的内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触极28,第一触极27与第二触极28分别与电机11的供电部分电连接,接触腔的内壁处固定连接有导向杆26,第二u型传动杆39位于接触腔内的一端贯穿滑动连接在导向杆26上,第一触极27与第二触极28相互接触后,电机11的电源与电机11之间就形成了通路,即可开启电机11。

其中,搅拌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在电机11输出轴末端上的搅拌棒12,搅拌棒12贯穿电机腔并延伸至处理腔内,搅拌棒12位于处理腔内的侧壁处沿其竖直方向上等间距固定连接有多个搅拌桨13。

具体地,弹性装置包括设置在处理腔内的承压板16,承压板16的下端与处理腔的内底部之间通过多个缓冲弹簧18弹性连接,承压板16的外侧壁处设置有密封橡圈17,传动装置包括设置在传动腔内的第一u型传动杆19,第一u型传动杆19的一端贯穿传动腔的内顶部并延伸至处理腔内,第一u型传动杆19上位于处理腔内的一端与承压板16的下端固定连接,第一u型传动杆19的另一端贯穿传动腔的内顶部并延伸至装置腔10内,第一u型传动杆19位于装置腔10内的一端与第二u型传动杆39的中段相抵,当处理腔内注入污水的时候,污水往下按压承压板16,承压板16在处理腔内往下运动,可以让多个缓冲弹簧18发生形变,承压板16往下运动带动第一u型传动杆19往下运动,让第一u型传动杆19靠近第二u型传动杆39的一端可以远离第二u型传动杆39,不会妨碍第二u型传动杆39往下运动,当处理过后的污水通过出水管道14排出后,承压板16不再受到污水的压力,承压板16会慢慢的往上抬升,带动第一u型传动杆19也往上运动,第一u型传动杆19靠近第二u型传动杆39的一端将第二u型传动杆39顶起,让接触的第一触极27与第二触极28不再接触,电机11断电后即可停下转动的搅拌桨13。

其中,密封机构包括设置在污水输送管2位于处理腔内的端口处设置有竖板35,储药腔4的内底部固定连通有出料管33,出料管33的孔径要大于进料管6的孔径,出料管33的另一端贯穿处理箱1并延伸至处理腔内,处理腔的内壁处贯穿设置有凹槽,凹槽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缓冲杆37,缓冲杆37上滑动套设有运动杆36,缓冲杆37上套设有限位弹簧38,限位弹簧38的两端分别与凹槽的内壁、运动杆36的侧壁弹性连接,运动杆36的另一端与竖板35的侧壁固定连接,污水输送管2位于处理腔内的一端与出料管33位于处理腔内的一端均与竖板35的位置相对应,竖板35上设置有两个密封塞34,两个密封塞34的位置分别与出料管33污水输送管2位于处理腔内的一端、出料管33位于处理腔内的一端相对应,当污水输送管2往处理腔内输入污水的时候,污水会冲开对应的密封塞34,带动竖板35往前运动,带动限位弹簧38发生拉伸,竖板35带着另外一个密封塞34离开出料管33的管口,位于储药腔4内的液体添加剂就会与污水同步流入到处理腔内。

本发明中,操作人员往储药箱8内加入需要添加的液体添加剂后,设定好进水阀门3与出水阀门15的启停时间后,即可完成流程操作,过程中,进水阀门3打开后,污水通过污水输送管2进入到处理腔内,污水会冲击密封住污水输送管2的密封塞34并将其冲开,带动竖板35往前运动,运动杆36往前运动,让限位弹簧38发生拉伸形变后,竖板35带着另外一个密封塞34离开了出料管33的管口,出料管33将储药腔4内储存的液体添加剂与污水一起添加进了处理腔镍,当储药腔4内的液面逐渐降低的时候,浮球5随着液面的下落而往下运动,浮球5带动第二u型传动杆39在装置腔10内往下运动,第二u型传动杆39的另外一端带着第一触极27往下运动,当第一触极27与第二触极28相互接触后,电机11与自带的电源之间形成通路,电机11启动,电机11的输出轴末端带动搅拌棒12在处理腔内带着多个搅拌桨13同步转动,可以对污水进行搅拌,方便充分反应。

第二u型传动杆39往下运动的同时,通过连接杆25往下拉动吊绳22,吊绳22的另一端通过挂环23将移动杆24吊起,移动杆24在滑槽内往上滑动,可以让运动板30逐渐靠近封板29,当运动板30与封板29完全相抵的时候,他们侧壁上的多个通孔32彼此之间互不相通,即可封闭进料管6,完成一次注料。

混合搅拌完成后,通过现有技术中的控制器打开出水阀门15,通过出水管道14排出处理过后的污水,承压板16由于污水逐渐减少的缘故,在多个缓冲弹簧18的弹力作用下会逐渐往上运动恢复到原位,承压板16会带着第一u型传动杆19在传动腔内往上运动,第一u型传动杆19靠近第二u型传动杆39的一端会往上抵动第二u型传动杆39,第二u型传动杆39被往上抵动后,第一触极27与第二触极28就会相互远离,电机11与其自带的电源之间不再形成通路,电机11的输出轴末端停止旋转(注意这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当污水逐渐减少的时候,第一触极27就会慢慢远离第二触极28,即实际上,污水尚未排尽的时候,搅拌棒12已经停止运动),第二u型传动杆39往上运动时,带动连接杆25同步往上运动,不再拉动吊绳22,吊绳22受到的拉力改变,可以让另外一侧的移动杆24在滑槽内发生上下位移,让封板29与运动板30相互远离,封板29与运动板30本来是相互抵压的,彼此侧壁上的通孔32互不相通,而此时封板29与运动板30之间的通孔32相互连通,储药箱8内的液体添加剂可以通过进料管6往储药腔4内添加液体添加剂,当储药腔4内的液体添加剂注满后,浮球5又会回到最高处,完成一个循环。

当继续开启下一轮的进水阀门3的时候又会开始下一个循环,操作人员始终只要定期往储药箱8内添加液体添加剂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