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装纸箱回收加工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97023发布日期:2021-01-23 11:02阅读:79来源:国知局
一种包装纸箱回收加工设备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发明涉及包装纸箱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包装纸箱回收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社会的发展,快递行业应运而生,在快递物品的运输过程中会用到大量的包装纸箱,这些包装纸箱基本都是能够再生利用的物品,为了实现包装纸箱的回收,大多是将包装纸箱堆码打包好,然后分批送至回收站进行统一处理,此方式不利于纸箱的转运,且打包也存在一定难度。
[0003]
专利申请号为201820411747.x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溶液浸入式纸张粉碎回收装置,该装置将纸张进行包括破碎和压缩在内的处理,将纸屑团制作成砖头状,起到了方便转移和打包的效果,但是该装置仍存在以下缺陷:(1)破碎后的纸张直接落入收集槽,由于无软化加工工序,使得该装置并不适用于硬度较大的纸板的压型加工;(2)管道由一侧喷洒溶液,而纸屑垂直下落,由于溶液和纸屑的运动方向不同,导致纸屑无法被溶液充分润湿,压型效果难以得到保障;(3)压型块的尺寸小于收集槽的尺寸,在纸屑落入收集槽后,压型块无法完全作用于收集槽内的物料,即收集槽内必然存在一定程度的积料,影响物料利用率;(4)压型后得到纸块被封闭在外壳内,下料较为困难;(5)工序之间相互独立,加工周期较长,不利于工厂化的连续作业;(6)整个设备结构松散,空间利用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实现了对包装纸箱的破碎、软化、压型和下料等加工,取消了传统的手工加工方式,采用了自动化加工作业,各道工序可同时进行,大幅度的提高了加工效率以及降低人力作业成本的包装纸箱回收加工设备。
[0005]
本发明提供一种包装纸箱回收加工设备,包括纸料输送装置、压型装置和下料装置;所述纸料输送装置用于向压型装置输送软化的纸料,所述压型装置用于对软化的纸料进行压型,得到成型的纸块,所述下料装置用于对成型的纸块进行下料;所述压型装置包括旋转输送单元和压型单元,所述旋转输送单元用于承接由纸料输送装置落下的软化的纸料,并输送至压型单元所在位置,以及将压型单元压型处理后的物料输送至下料装置所在位置,所述压型单元用于对物料进行压型;所述旋转输送单元包括承载台、旋转台以及多个料框,所述旋转台包括旋转台主体和围挡,所述旋转台主体转动连接在所述承载台上,所述旋转台主体中部贯穿地开设有通水孔,所述通水孔内穿设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为上下两端开口的管状结构,所述固定轴的上端位于所述通水孔内,所述固定轴的下端在依次穿过通水孔和承载台后伸入集液盒内,所述固定轴与承载台之间通过轴承连接;所述旋转台主体上还设有多个贯穿其上下表面的安装孔,多个所述安装孔相对旋转台主体的轴线呈环状分布,并与所述料框一一匹配,使得所述料框能一一对应的安装在所述安装孔内;所述料框的侧壁上贯穿地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围挡呈上下开口的筒状结构,其固定连接在所述旋转台主体上,并位于所述安装孔的外
侧。
[0006]
优选地,所述料框贯穿于所述旋转台,所述承载台上设有多个透水孔,所述透水孔位于压型单元的压型工位上,并能与料框下端的开口连通,所述集液盒通过管道与所述透水孔连通,所述集液盒底部具有出液口,所述出液口通过回液管与所述软化箱的进液口连通,所述回液管上安装有提升泵。
[0007]
优选地,所述集液盒内连接有过滤网,所述固定轴底部安装有拨料板,所述拨料板位于所述过滤网上方,其下端与所述过滤网的上表面接触,所述过滤网具有一缺口,所述过滤网的下方设有集料盒,所述集料盒的开口正对过滤网的缺口,且可拆卸的连接于所述集液盒内,所述集料盒上贯穿地开设有多个网孔。
[0008]
优选地,所述旋转台主体和承载台之间还设有密封组件,所述密封组件包括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所述承载台上表面向下延伸形成有第一环形凹槽和第二环形凹槽,所述第二环形凹槽位于所述第一环形凹槽的外侧;所述旋转台的安装孔位于第一环形凹槽和第二环形凹槽的间隙处,所述旋转台主体下表面向上延伸形成有第三环形凹槽和第四环形凹槽,所述第三环形凹槽和第四环形凹槽分别与第一环形凹槽和第二环形凹槽配对设置,所述第一环形凹槽和第三环形凹槽配合形成第一环槽,所述第二环形凹槽和第四环形凹槽配合形成第二环槽,所述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分别卡装在所述第一环槽和第二环槽内,且所述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均具有与旋转台相接触的平面。
[0009]
优选地,所述承载台上贯穿地开设有举升孔,旋转台上的料框能与所述举升孔相对,所述下料单元包括举升板以及下料组件,所述举升板设于所述举升孔内,自然状态下,所述举升板的顶面与所述承载台的顶面共面,所述举升板与举升气缸的活塞端传动连接,所述举升气缸的固定端与承载台固定连接,所述举升气缸用于驱动举升板在竖直方向上运动,以将料框内的物料向上举升;所述下料组件用于将举升的物料转移出去。
[0010]
优选地,所述下料组件包括下料支架、支撑臂、滑动座、基座以及两块夹板,所述下料支架固定安装在承载台上,所述支撑臂安装在所述下料支架上,所述支撑臂的长宽方向与所述举升板一致,所述支撑臂部分位于旋转台上方,并正对所述举升板,所述滑动座安装在所述支撑臂上,能沿着所述支撑臂的长度方向进行水平运动,所述滑动座上安装有下料气缸,所述下料气缸的活塞端与基座驱动连接,用于驱动基座在竖直方向上进行上下运动,所述基座沿支撑臂的宽度方向延伸,两块夹板分别位于基座长度方向两侧,能由驱动机构驱动进行相互靠近或远离的水平运动。
[0011]
优选地,所述纸料输送装置包括破碎单元和软化单元,所述破碎单元用于对包装纸箱进行破碎,得到碎片状的纸料,所述软化单元用于对碎片状的纸料进行软化;所述破碎单元包括碎料箱和破碎机构,所述碎料箱顶部设有供包装纸箱进入的进料口,底部设有供碎纸片落下的出料口,所述碎料机构设于所述碎料箱内,所述碎料机构包括两个转动方向相反的碎料辊,两个所述碎料辊能相互配合地对进入碎料箱内的包装纸箱进行破碎,破碎得到的纸料能通过出料口进入软化单元内。
[0012]
优选地,所述软化单元包括软化箱和搅拌机构,所述软化箱位于所述碎料箱下方,所述软化箱顶部开设有供碎纸片进入的进料口,所述软化箱还具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通过回液管与所述集液盒连通,所述回液管上设有提升泵;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搅拌轴和叶片组件,所述搅拌轴转动连接在软化箱内,所述搅拌轴的轴线沿横向延伸,其轴向与碎料箱以
及软化箱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叶片组件包括沿搅拌轴的轴向间隔分布的多个叶片组,所述叶片组包括至少两个搅拌件,所述搅拌件在搅拌轴的周壁上成环状分布,所述搅拌件包括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所述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均呈板状结构,所述第一叶片固定安装在所述搅拌轴上,所述第二叶片安装在第一叶片上,且所述第二叶片的长度方向沿横向延伸。
[0013]
优选地,所述旋转台由旋转驱动机构驱动转动,所述旋转驱动机构包括旋转驱动电机、至少两个链轮和传动链,所述旋转台周壁上开设有链轨,所述传动链呈环状,并固定连接在所述旋转台的链轨上,所述链轮与所述传动链咬合,所述链轮同轴连接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受承载台支承,并部分位于承载台下方,所述旋转轴之间通过齿轮链或皮带传动连接,所述旋转驱动电机安装在所述承载台底部,所述旋转驱动电机与其中一旋转轴驱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旋转轴转动。
[0014]
优选地,所述压型单元包括压型架、伸缩件和压型板,所述压型架安装在所述承载台上,所述伸缩件安装在压型架上,所述伸缩件固定端固定安装在压型架上,所述伸缩件活动端与压型板固定连接,用于驱动压型板在竖直方向上进行升降运动。
[0015]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1)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包装纸箱回收加工设备,结构紧凑,通过纸料输送装置、压型装置和下料装置,实现了对包装纸箱的破碎、软化、压型和下料等加工,取消了传统的手工加工方式,采用了自动化加工作业,各道工序可同时进行,大幅度的提高了加工效率以及降低人力作业成本,尤其适合工厂化的连续作业。
[0016]
(2)料框周壁上贯穿地开设有通孔,在压型单元作用于料框内物料的时候,物料中的液态介质能与固态纸料分离,使液态介质分别从透水孔以及料框上的通孔向外排出,提高了液态介质与纸料的分离效率;在压型单元工作过程中,料框内的液态介质被压型单元不断挤压出来,较仅在承载台上开设透水孔的设计而言,能够降低压型单元作用于物料时所受到的阻力,减少了压型单元的能量损耗,起到节能的效果。
[0017]
(3)旋转台主体和围挡能配合形成隔离腔,在液态介质通过料框中的通孔被排出后,被限制在隔离腔内,避免在旋转台转动的时候,旋转台上的液态介质被甩出到承载台上,从而保持了承载台表面的洁净度,便于设备整体的清洁。
[0018]
(4)固定轴安装在旋转台主体中部的通水孔处,与旋转台主体固定连接,与承载台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一方面,固定轴能够将承载台和旋转台两者连接起来,使旋转台能够长时间稳定地相对承载台转动,而不会发生运动错位,保证了后续压型以及下料工序的稳定进行;另一方面,隔离腔内的液态介质能够通过固定轴的管状通道回流到集液盒内,避免液态介质在旋转台上汇积,长时间工作后也无需进行清理旋转台,且无需借助任何外部工具实现了对液态介质的自动回收,设计构思巧妙。此外,由于能够将旋转台的重量维持在一个较为稳定的范围内,使旋转驱动机构能够平稳驱动旋转台转动,动力充沛。
[0019]
(5)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均固定在承载台上,在旋转台转动的时候,旋转台和第一密封圈以及第二密封圈之间形成面接触,且两者发生相对转动。通过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能够在安装孔外侧起到很好的密封作用,即使部分液态介质通过安装孔后流动到旋转台和承载台之间的间隙空间处,通过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的配合,也能够将该部分的液态介质隔离在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之间,防止液态介质向外进一步扩散出去,
保证了承载台洁净度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液态介质的损耗量,有助于保证对液态介质的回收率。
[0020]
(6)通过拨料板能够及时将过滤网上的软化纸料转移出去,防止过滤网发生堵塞,保证了过滤网的过滤效率。此外,由于拨料板在固定连接在固定轴上的,而固定轴能够随旋转台转动,此方式使得无需借助另一动力源就能实现对过滤网的自动清理,减少了对动力源的需求量,降低了生产成本,设计构思巧妙。
[0021]
(7)通过提升泵能够将集液盒内的液态介质通过回液管泵送至软化箱内,由于软化箱内的液态介质还能够依次通过料框、承载台、固定轴等部件回流到集液箱内,使得液态介质得以在软化箱以及集液盒之间不断循环,实现了对液态介质循环利用,减少了资源消耗以及污水排放,有助于环保。
[0022]
(8)通过搅拌轴能够带动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转动,其中第一叶片用于搅动物料,使碎纸片与液态介质接触充分,以加速碎纸片的软化。碎纸片进入软化箱后,部分漂浮在液面上,第二叶片能在转动过程中不断拍打液面上的碎纸片,使得碎纸片能够完全被液态介质所润湿,解决了碎纸片在液面上浮动的问题,提高了软化效率的同时,实现对碎纸片的充分软化。
附图说明
[0023]
图1是本发明包装纸箱回收加工设备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4]
图2是本发明包装纸箱回收加工设备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5]
图3是本发明包装纸箱回收加工设备实施例中纸料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6]
图4是本发明包装纸箱回收加工设备实施例中压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7]
图5是本发明包装纸箱回收加工设备实施例中压型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8]
图6是本发明包装纸箱回收加工设备实施例中压型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29]
图7是本发明包装纸箱回收加工设备实施例中下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0]
图8是图7中夹板所在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0031]
图9是本发明包装纸箱回收加工设备实施例中旋转输送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32]
图10是本发明包装纸箱回收加工设备实施例中举升板所在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0033]
图11是本发明包装纸箱回收加工设备实施例中集液盒所在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0034]
图12是本发明包装纸箱回收加工设备实施例中过滤网所在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0035]
图13是本发明包装纸箱回收加工设备实施例中旋转台所在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0036]
图14是本发明包装纸箱回收加工设备实施例中密封组件和耐磨板组件所在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0037]
图15是图14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38]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破碎单元;11、碎料箱;12、碎料辊;2、软化单元;21、软化箱;22、搅拌轴;231、第一叶片;232、第二叶片;24、搅拌电机;25、传动齿轮;26、主动轮;27、变速箱;28、进水口;3、旋转输送单元;31、承载台;311、透水孔;312、举升孔;32、旋转台;321、旋转台主体;322、围挡;323、通水孔;324、安装孔;33、料框;34、传动链;35、链轮;36、压簧;37、轴承;381、第一密封圈;382、第二密封圈;39、耐磨板;391、凸起;4、压型单元;41、压型架;42、伸缩件;43、压型
板;5、下料单元;50、举升板;51、下料支架;52、支撑臂;53、滑动座;54、下料气缸;55、基座;56、夹板;57、移动块;581、齿条;582、旋转齿轮;583、平移气缸;584、滑轨;59、举升气缸;61、集液盒;62、固定轴;63、过滤网;631、引导槽;64、拨料板;65、回液管;66、提升泵;67、集料盒。
具体实施方式
[0039]
体现本发明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方式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发明能够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示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发明。体现本发明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方式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发明能够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示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发明。
[0040]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包装纸箱回收加工设备,包括纸料输送装置、压型装置和下料装置。
[0041]
参照图1,所述纸料输送装置包括破碎单元1和软化单元2,所述破碎单元1用于对包装纸箱进行破碎,得到碎片状的纸料,所述软化单元2用于对碎片状的纸料进行软化。
[0042]
参照图1-3,所述破碎单元1包括碎料箱11和破碎机构,所述碎料箱11顶部设有供包装纸箱进入的进料口,底部设有供碎纸片落下的出料口,所述碎料机构设于所述碎料箱11内,所述碎料机构包括两个转动方向相反的碎料辊12,两个所述碎料辊12能相互配合地对进入碎料箱11内的包装纸箱进行破碎,破碎得到的纸料能通过出料口进入软化单元2内。
[0043]
所述软化单元2包括软化箱21和搅拌机构。
[0044]
所述软化箱21位于所述碎料箱11下方,所述软化箱21顶部开设有供碎纸片进入的进料口,碎纸片能够依次通过碎料箱11的出料口、软化箱21的进料口进入软化箱21内。所述软化箱21还具有进水口28,液态介质能够通过该进水口进入所述软化箱21内,用于软化纸料。
[0045]
所述搅拌机构用于搅动软化箱21内包括水和纸料在内的物料,提高对纸料的软化效率。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搅拌轴22和叶片组件,所述搅拌轴22转动连接在软化箱21内,所述搅拌轴22的轴线沿横向延伸,使其轴向与碎料箱11以及软化箱21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叶片组件包括沿搅拌轴22的轴向间隔分布的多个叶片组,所述叶片组包括至少两个搅拌件,所述搅拌件在搅拌轴22的周壁上成环状分布,所述搅拌件包括第一叶片231和第二叶片232,所述第一叶片231和第二叶片232均呈板状结构,所述第一叶片231固定安装在所述搅拌轴22上,所述第二叶片232安装在第一叶片231上,且所述第二叶片232的长度方向沿横向延伸。
[0046]
通过搅拌轴22能够带动第一叶片231和第二叶片232转动,其中第一叶片231用于搅动物料,使碎纸片与液态介质接触充分,以加速碎纸片的软化。碎纸片进入软化箱21后,部分漂浮在液面上,第二叶片232能在转动过程中不断拍打液面上的碎纸片,使得碎纸片能够完全被液态介质所润湿,解决了碎纸片在液面上浮动的问题,提高了软化效率的同时,实现对碎纸片的充分软化。
[0047]
本实施例中的搅拌轴22由搅拌电机24驱动转动,所述搅拌轴22通过传动机构与碎
料辊12的辊轴传动连接。具体地,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主动轮26和从动轮(未标注),所述主动轮26套装在搅拌轴22上,所述碎料箱11上连接有变速箱27,所述变速箱27上转动连接有一转轴,所述从动轮套装在该转轴上,所述转轴上还套装有小齿轮,一碎料辊12的辊轴上套装有大齿轮,所述小齿轮和大齿轮啮合传动,两个所述碎料辊12之间通过传动齿轮25传动连接。当然,所述传动机构也可采用齿轮传动、齿轮链条传动等传动形式,为节省篇幅,本申请不再赘述。
[0048]
在搅拌电机24启动后,搅拌电机24能够同时驱动搅拌轴22以及碎料辊12转动,实现了碎料辊12和搅拌轴22的联动,使得纸板的破碎以及碎纸片的软化得以同时进行,降低了纸料输送装置对动力装置的需求量,减少制造成本,并使整个设备整体结构更加地紧凑。
[0049]
参照图4,所述压型装置包括旋转输送单元3、压型单元4,所述旋转输送单元3用于承接由软化箱21落下来的物料并输送至压型单元4所在位置,以及将压型单元4压型处理后的物料输送至下料装置所在位置。
[0050]
参照图5,所述旋转输送单元3包括承载台31、旋转台32以及多个料框33,所述旋转台32位于所述软化箱21的下方,并转动连接于所述承载台31上,所述料框33上下两端开口,所述料框33固定连接在所述旋转台32上,多个所述料框33绕所述旋转台32的轴线呈环状分布。
[0051]
在完成对碎纸片的软化处理后,使旋转台32相对所述承载台31转动,以将一料框33传输至软化箱21的出料口正下方,打开软化箱21出料口处的阀门,软化箱21内的物料通过该出料口落在料框33内。当料框33内盛装有足够量的物料后,使旋转台32再次转动,以将盛装有物料的料框33传输到压型单元4正下方,再通过压型单元4对料框33内的物料进行压型处理。
[0052]
落入料框33内的物料为包含有纸料以及液态介质的混合物,压型过程中需要对物料进行施压,使物料中的液态介质被挤压出来,以对纸料进行定型。而为了对液体介质进行回收与再利用,并降低压型单元4压型过程中所受到的阻力,需要及时将液态介质由料框33中转移出去。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料框33贯穿于所述旋转台32,所述承载台31上设有多个透水孔311,所述透水孔311位于压型单元4的压型工位上,并能与料框33下端的开口连通,所述承载台31下方还设有集液盒61,所述集液盒61通过管道与所述透水孔311连通。
[0053]
如此,当压型单元4作用于料框33内的物料,使液态介质被挤压出来后,液态介质能通过透水孔311进入集液盒61,以实现对液态介质的回收。
[0054]
再次参照图5,本实施例中的旋转台32由旋转驱动机构驱动转动。具体地,所述旋转驱动机构包括旋转驱动电机(未标注)、至少两个链轮35和传动链34,所述旋转台32周壁上开设有链轨,所述传动链34呈环状,并固定连接在所述旋转台32的链轨上,所述链轮35与所述传动链34咬合,用于带动所述传动链34转动,所述链轮35同轴连接有旋转轴(未标注),所述旋转轴受承载台31支承,并部分位于承载台31下方,所述旋转轴之间通过齿轮链或皮带传动连接,所述旋转驱动电机安装在所述承载台31底部,所述旋转驱动电机与其中一旋转轴驱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旋转轴转动。
[0055]
如此,在旋转驱动电机启动后,旋转驱动电机驱动旋转轴转动,旋转轴之间通过齿轮链或皮带传动,使得旋转轴按照相同的旋转方向转动,旋转轴转动带动与之固连的链轮35转动,链轮35在转动过程中与传动链34保持咬合状态,从而带动传动链34转动,由于传动
链34固定安装在旋转台32上,进而带动了旋转台32转动。
[0056]
所述压型单元4用于对由旋转输送单元3输送过来的物料进行压型,使物料由松散状转变成密实的成型件。参照图6,所述压型单元4包括压型架41、伸缩件42和压型板43,所述压型架41安装在所述承载台31上,所述伸缩件42安装在压型架41上,所述伸缩件42可采用液压缸或气缸等动力装置,其固定端固定安装在压型架41上,其活塞端与压型板43固定连接,用于驱动压型板43在竖直方向上进行升降运动。
[0057]
当所述旋转台32带动料框33运动到压型板43正下方时,所述伸缩件42驱动压型板43缓慢下行,压型板43在与料框33内的物料相接触后,逐渐对料框33内的物料进行施压,以将物料中的液态介质挤压出来。
[0058]
参照图9和图14,在有的实施例中,所述旋转台32包括旋转台主体321和围挡322,所述旋转台主体321转动连接在所述承载台31上,所述旋转台主体321中部贯穿地开设有通水孔323,所述通水孔323内穿设有固定轴62,所述固定轴62为上下两端开口的管状结构,所述固定轴62的上端位于所述通水孔323内,所述固定轴62的下端在依次穿过通水孔323和承载台31后伸入所述集液盒61内,所述固定轴62与承载台31之间通过轴承37连接。所述旋转台主体321周壁上开设有所述链轨,所述旋转台主体321上还设有多个贯穿其上下表面的安装孔324,多个所述安装孔324相对旋转台主体321的轴线呈环状分布,并与所述料框33一一匹配,使得所述料框33能一一对应的安装在所述安装孔324内;所述料框33的侧壁上贯穿地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围挡322呈上下开口的筒状结构,其固定连接在所述旋转台主体321上,并位于所述安装孔324的外侧;所述旋转台主体321和承载台31之间还设有密封组件,所述密封组件用于防止通水孔323处的液态介质通过旋转台主体321以及承载台31之间的间隙向外扩散。
[0059]
本实施例中的料框33周壁上贯穿地开设有通孔,在压型单元4作用于料框33内物料的时候,物料中的液态介质能与固态纸料分离,使液态介质分别从透水孔311以及料框33上的通孔向外排出,提高了液态介质与纸料的分离效率。在压型单元4工作过程中,料框33内的液态介质被压型单元4不断挤压出来,较仅在承载台31上开设透水孔311的设计而言,能够降低压型单元4作用于物料时所受到的阻力,减少了压型单元4的能量损耗,起到节能的效果。
[0060]
本实施例中的旋转台主体321和围挡322配合形成隔离腔,在液态介质通过料框33中的通孔被排出后,被限制在隔离腔内,避免在旋转台32转动的时候,旋转台32上的液态介质被甩出到承载台31上,从而保持了承载台31表面的洁净度,便于设备整体的清洁。
[0061]
本实施例中的固定轴62安装在旋转台主体321中部的通水孔323处,与旋转台主体321固定连接,与承载台31之间通过轴承37转动连接,一方面,固定轴62能够将承载台31和旋转台32两者连接起来,使旋转台32能够长时间稳定地相对承载台31转动,而不会发生运动错位,保证了后续压型以及下料工序的稳定进行;另一方面,隔离腔内的液态介质能够通过固定轴62的管状通道回流到集液盒61内,避免液态介质在旋转台32上汇积,长时间工作后也无需进行清理旋转台32,且无需借助任何外部工具实现了对液态介质的自动回收,设计构思巧妙。此外,由于能够将旋转台32的重量维持在一个较为稳定的范围内,使旋转驱动机构能够平稳驱动旋转台32转动,动力充沛。
[0062]
进一步地,参照图14,所述旋转台主体321上表面为一弧面,其外侧高度高于中部
的高度,使得旋转台32上形成有弧形槽。隔离腔内的液态介质能够沿着弧形槽从外部向靠近中部通水孔323的方向流动,提升了液态介质流动性能,提高了对液态介质的回收效率。
[0063]
参照图14和图15,所述密封组件包括第一密封圈381和第二密封圈382,所述承载台31上表面向下延伸形成有第一环形凹槽和第二环形凹槽,所述第二环形凹槽位于所述第一环形凹槽的外侧;所述旋转台32的安装孔324位于第一环形凹槽和第二环形凹槽的间隙处,所述旋转台主体321下表面向上延伸形成有第三环形凹槽和第四环形凹槽,所述第三环形凹槽和第四环形凹槽分别与第一环形凹槽和第二环形凹槽配对设置,所述第一环形凹槽和第三环形凹槽配合形成第一环槽,所述第二环形凹槽和第四环形凹槽配合形成第二环槽,所述第一密封圈381和第二密封圈382分别卡装在所述第一环槽和第二环槽内,且所述第一密封圈381和第二密封圈382均具有与旋转台32相接触的平面。
[0064]
如此,第一密封圈381和第二密封圈382均固定在承载台31上,在旋转台32转动的时候,旋转台32和第一密封圈381以及第二密封圈382之间形成面接触,且两者发生相对转动。通过第一密封圈381和第二密封圈382能够在安装孔324外侧起到很好的密封作用,即使部分液态介质通过安装孔324后流动到旋转台32和承载台31之间的间隙空间处,通过第一密封圈381和第二密封圈382的配合,也能够将该部分的液态介质隔离在第一密封圈381和第二密封圈382之间,防止液态介质向外进一步扩散出去,保证了承载台31洁净度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液态介质的损耗量,有助于保证对液态介质的回收率。
[0065]
进一步地,所述承载台31具有耐磨板组件,所述耐磨板组件用于提升旋转台32和承载台31之间的密封效果。所述耐磨板组件包括耐磨板39和压簧36,所述承载台31被配置成具有用于安装耐磨板39和压簧36的空腔。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承载台31上表面向下延伸形成装配腔、多个与所述装配腔连通的限位孔、与所述装配腔连通并与旋转台32同轴的卡槽。所述耐磨板39安装于所述装配腔内,其底部具有多个凸起391,所述凸起391与所述限位孔一一对应,使得耐磨板39仅能够在竖直方向上相对承载台31进行上下运动,所述耐磨板39上开设有所述第一环形凹槽和第二环形凹槽,所述压簧36套装在所述固定轴62外周,并位于所述卡槽内,其两端分别抵靠在耐磨板39以及承载台31上。
[0066]
由于第一密封圈381和第二密封圈382位于耐磨板39和旋转台32之间,随着旋转台32的旋转,旋转台32和两道密封圈之间发生相对摩擦,导致密封圈发生一定程度的磨损。本实施例中的压簧36一直处于压缩状态,当密封圈发生磨损后,压簧36能够通过弹性形变补偿密封圈的磨损,使密封圈的上端面能够一直抵接于旋转台32上,从而保证了密封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0067]
在压型单元4对物料进行挤压的过程中,部分软化的纸料可能会通过料框33的网孔以及承载台31的透水孔311脱离料框33,并最终随液态介质运动至集液盒61内。参照图11,所述集液盒61内连接有过滤网63,通过过滤网63能够对由固定轴62以及透水孔311落下的液态介质进行过滤,使掺杂在液态介质中的软化纸料被隔离在过滤网63上,用于防止软化纸料在集液盒61底部沉积。
[0068]
参照图11和图12,所述固定轴62底部安装有拨料板64,所述拨料板64位于所述过滤网63上方,其下端与所述过滤网63的上表面接触,所述过滤网63具有一缺口,所述过滤网63的下方设有集料盒67,所述集料盒67的开口正对过滤网63的缺口,且向外抽拉的连接于所述集液盒61内,所述集料盒67上贯穿地开设有多个网孔,以允许进入其内的液态介质通
过该网孔重新回落进集液盒61内。
[0069]
如此,在旋转台32转动的同时,旋转台32通过固定轴62带动拨料板64转动,拨料板64在转动过程中推动过滤网63上的软化纸料,使软化纸料最终通过过滤网63的缺口落下;所述过滤网63和集料盒67之间还设有倾斜的引导槽631,脱离过滤网63的软化纸料受引导槽631的引导,并最终落入集料盒67内。
[0070]
通过拨料板64能够及时将过滤网63上的软化纸料转移出去,防止过滤网63发生堵塞,保证了过滤网63的过滤效率。此外,由于拨料板64在固定连接在固定轴62上的,而固定轴62能够随旋转台32转动,此方式使得无需借助另一动力源就能实现对过滤网63的自动清理,降低了对动力源的需求量,设计构思巧妙。
[0071]
所述集液盒61底部具有出液口,所述出液口通过回液管65与所述软化箱21的进液口连通,所述回液管65上安装有提升泵66。所述提升泵66用于将集液盒61内的液态介质通过回液管65泵送至软化箱21内。由于软化箱21内的液态介质还能够依次通过料框33、承载台31、固定轴62等部件回流到集液箱内,使得液态介质得以在软化箱21以及集液盒61之间不断循环,实现了对液态介质循环利用,减少了资源消耗以及污水排放,有助于环保。
[0072]
参照图10,在有的实施例中,所述承载台31上贯穿地开设有举升孔312,在旋转台32运动到一定角度后,旋转台32上的料框33能与所述举升孔312相对,所述举升孔312的宽度最好小于料框33的宽度,使得料框33内成型的物料不至于脱离料框33运动到举升孔312内,保证了成型后物料的结构完整性。
[0073]
再次参照图10,所述下料单元5包括举升板50以及下料组件,所述举升板50设于所述举升孔312内,自然状态下,所述举升板50的顶面与所述承载台31的顶面共面,以防止物料运动至举升孔312处时发生侧倾。所述举升板50与举升气缸59的活塞端传动连接,所述举升气缸59的固定端与承载台31固定连接,所述举升气缸59用于驱动举升板50在竖直方向上运动,以将料框33内的物料向上举升;所述下料组件用于将举升的物料转移出去。
[0074]
参照图7、8,所述下料组件包括下料支架51、支撑臂52、滑动座53、基座55以及两块夹板56,所述下料支架51固定安装在承载台31上,所述支撑臂52安装在所述下料支架51上,所述支撑臂52的长宽方向与所述举升板50一致,所述支撑臂52部分位于旋转台32上方,并正对所述举升板50,所述滑动座53安装在所述支撑臂52上,能沿着所述支撑臂52的长度方向进行水平运动,所述滑动座53上安装有下料气缸54,所述下料气缸54的活塞端与基座55驱动连接,用于驱动基座55在竖直方向上进行上下运动,所述基座55沿支撑臂52的宽度方向延伸,两块夹板56分别位于基座55长度方向两侧,能由驱动机构驱动进行相互靠近或远离的水平运动。
[0075]
本实施例中滑动座53可采用丝杆滑块的驱动形式,即:所述支撑臂52上转动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与所述滑动座53通过螺纹方式连接,并由电机驱动转动。通过电机能够驱动丝杆转动,丝杆将动力传递给滑动座53,使滑动座53能够沿着支撑臂52的长度方向进行运动。
[0076]
本实施例中的驱动机构包括两组传动组件、旋转齿轮582、平移气缸583,所述旋转齿轮582转动连接在所述基座55上,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移动块57和齿条581,两块移动块57分别位于所述基座55长度方向两侧,所述移动块57与基座55通过滑轨584滑动连接,两块夹板56一一对应地安装在两块移动块57上,两根齿条581分别位于所述基座55宽度方向两侧,
所述齿条581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移动块57上,所述齿条581与所述旋转齿轮582相啮合;所述平移气缸583的固定端连接在所述基座55上,所述平移气缸583的活塞端与其中一根齿条581传动连接,所述平移气缸583的活塞杆的伸缩方向与基座55的长度方向一致。
[0077]
如此,通过平移气缸583能够驱动齿条581在基座55的长度方向上进行运动,齿条581在运动过程中将动力传递给旋转齿轮582,使旋转齿轮582能相对基座55转动,旋转齿轮582在旋转过程中作用于另一齿条581,使得该齿条581带动与之固连的移动座在基座55的长度方向上进行运动,以达到两块移动块57上的夹板56相互靠近或远离的目的。在本实施例中,平移气缸583的活塞杆向外伸出,两块夹板56做相互远离的水平运动,平移气缸583的活塞杆向内收缩,两块夹板56做相互靠近的水平运动。
[0078]
在完成压型加工后,使旋转台32相对所述承载台31转动,以将压型后的物料传输至软化箱21的出料口正下方,通过举升板50将料框33内的物料举升至预定高度后,使滑动座53运动至举升板50的正上方,通过下料气缸54驱动带动两块夹板56向下运动至预定高度,并使两块夹板56相互靠近,通过两块夹板56的相互配合作用将举升板50上的物料固定住,然后再将物料转移出去。
[0079]
下面将结合包装纸箱的回收加工方法对申请作的工作原理作进一步说明。
[0080]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包装纸箱的回收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对包装纸箱进行软化;具体地,将包装纸箱投入碎料箱11内,通过破碎单元1对包装纸箱进行破碎,破碎得到的碎纸片进入软化箱21后,通过第一叶片231搅动软化箱21内的液态介质和纸料,通过第二叶片232不断拍打液面上的碎纸片,使得碎纸片能够完全被液态介质所润湿,以对碎纸片的充分软化;s2:对料框33内的物料进行压型加工;具体地,使旋转台32相对所述承载台31转动,以将一料框33传输至软化箱21的出料口正下方,打开软化箱21出料口处的阀门,软化箱21内的物料通过该出料口落在料框33内;当料框33内盛装有足够量的物料后,使旋转台32再次转动,以将盛装有物料的料框33传输到压型单元4正下方,通过伸缩件42驱动压型板43缓慢下行,压型板43在与料框33内的物料相接触后,逐渐对料框33内的物料进行施压,以将物料中的液态介质挤压出来,实现纸料的成型;s3:对压型后的物料进行下料具体地,使旋转台32相对所述承载台31转动,以将压型后的物料传输至软化箱21的出料口正下方,通过举升板50将料框33内的物料举升至预定高度后,使滑动座53运动至举升板50的正上方,通过下料气缸54驱动带动两块夹板56向下运动至预定高度,并使两块夹板56相互靠近,通过两块夹板56的相互配合作用将举升板50上的物料固定住,然后再将物料转移出去。
[0081]
根据上述介绍,本发明实施例的包装纸箱回收加工设备至少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包装纸箱回收加工设备,通过纸料输送装置、压型装置和下料装置,实现了对包装纸箱的破碎、软化、压型和下料等加工,取消了传统的手工加工方式,采用了自动化加工作业,各道工序可同时进行,大幅度的提高了加工效率以及降低人力作业成本,尤其适合工厂化的连续作业。
[0082]
虽然已参阅具体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但应当理解,所用的术语是说明和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术语。由于本发明能够以多种形式具体实施而不脱离发明的精神或实质,所以应当理解,上述实施方式不限于任何前述的细节,而应在随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广泛地解释,因此落入权利要求或其等效范围内的全部变化和改型都应为随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