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筒状包装连续包装产品的外包装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02670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筒状包装连续包装产品的外包装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用筒状包装连续包装产品的外包装机。
本发明特别适用于香烟盒的外包装,对此以下的说明纯属举例性质。
已知的用于围绕香烟盒形成透明热封材料的筒状包装的外包装机,至少包括一个绕轴线逐步折叠的转轮,以及有特征为若干周边向外打开的支座。这些支座由供料工位来连续加料,在供料工位处每个支座被制动,以便接收一个带有一张包装材料的盒。包装材料被加在支座和盒之间,并被围绕该盒折叠成U形被插入到支座里面。一旦折叠成U形,这张包装材料通常出现两个相对端部突出于支座之外,并利用外部的折叠装置将两相对的一端折叠在另一端上面,然后将其热封在一起以形成一个筒形包装。两端部通常由安装在固定热封工位的外部热封装置加以封接。
尽管已知的前述类型的包装机高效、安全,但所有步进加料的包装机实际上都存在几个明显的缺点高噪音;相当复杂;高费用的机械结构;超出和高于给定极限增加生产速度的不可能性;以及在各操作步骤的运行时间最佳化方面的内在的困难。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装机,特别是一种外包装机,试图克服前述的诸缺陷。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筒状包装连续包装产品的外包装机,所述的包装机包括一包装装置,一用于将所述产品接连供给到该包装装置的第一装置;以及一个第二装置,该装置同时带有所述的产品地准备向带有一张包装材料的包装装置供料。该包装装置包括一用于沿给定路线供应该产品的连续移动的夹紧机构,以及至少延所述路线的一个输入部分延伸的导槽机构;包装装置存在用于接连将产品和各自的包装材料插入所述导槽的推进机构,从而每张材料被围绕各自的产品折叠成U形,并且每个产品被各个所述的夹紧机构所约束;每个所述的夹紧机构包括用于接合各个所述筒状包装的机构;并且所述的接合装置在其接合各个所述筒状包装的位置内往复地运动。
就上述包装机而言,每个所述的夹紧机构最好包括,在其一侧的至少延所述路线之一部分移动的定位机构,并且在其另一侧有一操作单元,其至少延所述路线之部分与各个定位机构一起运动,并且设计成靠着各定位机构夹紧各个所述的产品,每个操作单元包括所述的接合机构。
以下将结合附图以举例方式对本发明的一些并非限制性的实施例加以描述,其中

图1表示按本发明的外包装机的第一个最佳实施例的示意图(为清楚起见除去了一些部分)。
图2表示图1中一个细节的放大图;
图3表示图2中一细节的截面图,图4表示按照本发明的外包装机的第二个最佳实施例的示意图(为清楚起见除去了一些部分)。
图5表示图4中一细节的放大图。
图1中数字1指一个包装机,更详细地说是一种用筒状包装3连续包装产品,特别是香烟盒2的外包装机。
包装机1包括一个用以围绕包装盒2形成包装3的包装机构4,一个接连向包装机构4供给盒2的第一装置5;一个向包装机构4的输入工位8供给有序地一个接一个的热封包装材料7的第二装置6;一个第一单元9同时带有各个包装材料7,用来将包装盒2从装置5传送到输入工位8;一个折叠机构10连接到包装机构4的输出端,用以依次接收包裹在各自包装3内部的包装盒2,并用于折叠和封闭包装3打开的相对着的两端;一个用于热封包装3折叠端部的热封和稳定单元11;以及一个接连将盒2从折叠装置10的输出端传送到热封单元11输入端的第二单元12。
正如图2所示的,包装机构4包括两个彼此面对的环状传送装置13和14,这两个装置依次又包括各自配对的传送带15和16,沿着传送带15和16,其上有间隔相等的各自突出部分17和18。
位于传送带16上方的传动带15(仅表示出一个)是围绕三个皮带轮19、20、21(其中至少一个是主动轮)的环路,其为三角形布置,皮带轮19在顶点,皮带轮20、21位于两基端,并在传动带15上限定一传送侧面22。在传动带15之下的带16绕三个皮带轮23(图1)24、25或环路,23、24、25排列成倒三角形状,皮带轮23在顶点,24和25限定在三角形侧底边的两端,在传动带16上,一输送侧面26相对着,且平行于侧面22,并同侧面22一起限定一个用于盒2的基本水平的加料导槽27。
传动带15和16分别以图2所示的顺时针和逆时针输送,因此输送侧面22和26以相同方向28运动;并且是如此同步,以致突起17和18以相同速度并彼此相对着沿导槽27运动,这样确定了一个沿导槽27以方向28一个接一个地输送盒29的连续移动,并且每个突起都用来包裹各个盒2。
各传送装置13和14的皮带轮20和24彼此面对而设置,以便确定导槽27的输入端30;而皮带轮25在方向28上放于皮带轮21的下方,从而侧面26的端部31超过导槽27的输出端部而突出来。对于包装装置4的输出端与折叠装置10输入端的连接,将在后面详加叙述。
除传送装置13和14之外,包装装置4还包括一个放在传送装置14里面的一个环形传送装置32,其本身也包括一个环形围绕三个皮带轮34、35、36(至少一个为主动轮)的传动带33,皮带轮34、35、36排列成具有皮带轮34在顶点,皮带轮35和36在三角形倒置底边两端的倒三角形,并限定了一个,在传动带33上,平行于导槽27延伸的工作边37,其与传送面26面对面放置,并且与两传动带16同心。皮带轮35对着导槽27的中心安放,并且皮带轮36对着侧面26的部分31的中点安放。传动带33以逆时针方向旋转(图2),并以公知方式连接于传动带15和16,以便工作边37沿导槽27在方向28上运动,并且速度与侧面22和26相同。
如图2所示,传动带33带有与沿导槽27的盒29相同间隔的等间隔操作单元38地被安置。
如图3所示每个单元38包括一个大致为H型的支撑架39,架39本身包括平行于传动带33的两个侧臂40。在一端,臂40分别带有共轴通孔41、孔41与各自的轴承42相配,以转动方式将臂40连接于各自的共轴销43,销43是从横构件44两相对端向外延伸,用螺栓45将横构件44与传动带33连成一体。
在与安装有轴承42的端相对的端处,臂40形成各自的轴套46,其具有共同的轴线且与横构件44平行,其在各自轴承48内与各自的轴相配合,轴承48限定了与各自的导轨49相配的随动轮,导轨49沿路线50(图2)延伸并平行于传动带33且在其外面。
借助于各自插入的轴承51,轴套46通过各自的销52和53以转动方式与其配合,销52和53从位于臂40之间的U形叉架55的臂54在相反方向延伸。除臂54之外,叉架55还包括一个横构件56,它平行于轴线47并且和一折叠元件57装在一起组成相对于路线50向外突起的平板。叉架55构成一绕轴线47旋转的摇臂58的第一臂,并且它还包括一个在一端与销60相配的第二臂59,销60从销52的自由端轴向突出,并且在另一端与平行于轴线47的销61相配,并以转动方式支撑一随动轮62,随动轮62与延路线50延伸的凸轮63相配合。
臂54以转动方式支撑一销64,销64与轴线47同轴并安装一用于旋转的第一端,其借助于一插入在与销52成一整体的臂54中所形成的盲孔66的轴套和一为了旋转安置的第二端,其借助于插入延销53轴向延伸并穿过邻接的臂54的通孔的轴套67,销64构成摇臂68的枢轴,摇臂68具有由热封装置69组成的第一臂,装置69装配到在臂54之间延伸的销64的位置,并且第二臂70在一端装配到销64向叉架55外部突出的端部。在与销64相连的相对一端,臂70装配有平行于轴线47的销71其用于支撑一旋转随动轮72的支撑。随动轮72与延路线50延伸的凸轮73相配。
与固定的凸轮63不同,凸轮73形成于平板74的周边上,如图2所示,凸轮73为了在支撑75上转动地被设置,支撑75位于传动带33的中心并且平行于轴线47,并装有一个调正装置76,装置76包括一个装配到固定支撑78上的电机77并且通过一个小内啮合齿轮传动连接79连接到平板74上。
在由输送装置13所限定的环路中,安装着结构为铰接平行四边形形式的折叠装置80的固定架(未画出)并且包括两个曲轴81和一个连接杆82,杆82平行于导槽27移动。连接杆82与折叠单元83装在一起,件83从连接杆82中突出并垂直于导槽27,单元83沿着连接杆82的路径的部分在传动带15之间穿透到导槽27之内,并且进入基本上对着皮带轮35的折叠工位。折叠装置80与传送装置13和14如此同步以致折叠单元83以与盒29通过所述折叠工位被供入相同的频率穿透到导槽27之内。
如图1所示供入装置5包括一个与导槽27相对齐的导槽84并且在其顶部由固定水平板(未画出)限定,在其底部由固定水平板85限定,板85有一个通过步进推进件86以非接触方式配合的轴向开口(未画出)。推进单元86被装到环状输送装置88的传动带87上,并且沿导槽84送到导槽27的输入端30,致使供给的各个盒2平行于方向28,并且与盒2的长轴成横放的关系,供给的盒2安排成以大的侧面与板85接触。
再参考图1,导槽84输出端延伸通过公知的辊84a,它构成供给装置6的输出单元,84a放置得与导槽27的输入端30相对,并且围绕平行于皮带轮20和24的轴的轴线同步转动。
移道单元9包括由曲柄90和连接杆91限定的公知类型的曲柄机构89,其自由端部分构成一个推进器92,推进器92在其部分行程范围沿所述的导槽84的输出端部运动,以使盒2接连地移到导槽27的输入部分中,并且通过30刚好用两个相对的突起17和18的通道来限定各个盒29的前端。
轮84a以公知的方式由两个盘形部分所限定,两盘同轴连接且彼此平行,并在其间确定一包裹所述平板的通道,所述平板限定着导槽84,沿导槽84首先由推进器86,然后由推进器92将盒2接连推进。
公知方式的供入装置6被放于导槽84的输出端之上;除轮84a之外,还包括一个用于将连续的带材94供到切断工位95的装置93,此处带材94被横向切成一张接一张的材料7。以公知的空吸方式保持在被切断的带94上的每张材料7由轮84a供入导槽84输出端和导槽27的输入端之间的间隙。
参照图2,输入工位8设置在导槽27的输入端30和轮84a的周边之间,并且包括两个辊96,其限定了一个与槽27和84对齐的通道,通道的宽度近似等于但不小于盒2的厚度。辊96设置在导槽27轴线的两侧,并且被支撑在各自的啮合齿轮97上。使之在相反方向旋转并且表面速度基本上等于传动带15和16的运行速度。
通过两个固定折叠装置98(在图2中仅示出其一),从侧面限定了在方向28上处于皮带轮35上游的导槽27的输入部分,两折叠装置的分开距离近似等于但不小于盒2的长度,并且输入部分从所述折叠单元83穿入导槽27的位置在方向28上与皮带轮的上游连接。
装置4、5和6及单元9显然是如此的同步,因此盒2被供到(以未予画出的公知手段)导槽84的输入端,并且通过用于移送到导槽84的输出端部的各自的推进单元86加以约束,由贯穿切断工位95的装置93供给带料94,从而输入一张材料7到轮84a的周边上。由于沿导槽84运行的上述盒2被推进器92约束,各张材料7由轮84a以与导槽84成横向关系地定位安放,从而当盒2由推进器92供入导槽27的输入端30,并且以传动带15和16相同的速度通过输入工位8时,其与盒2连接。
由于盒2在辊96之间在输入工位8供入,每张材料7以受控的方式围绕盒2被折叠成U形。实际上,如所述的,表面速度等于传动带15和16及推进器92的运行速度的辊96的作用是用来阻止材料7和盒2之间的轴向滑动(即在7的轴向上的滑动)。如此,张材7以无滑动方式绕盒2折叠成U型,使得出现向盒2的后部方向突出的两端部,和盒2两相对端与方向28成横向关系地突出的两U型侧面部分。
由于盒2由推进器90供入导槽27,绕盒2张材7的位置进一步由固定折叠装置98所控制,每个折叠装置将张材7的各U型侧面的侧包装表面部分折叠到盒2的各端表面上,因此也横向地固定张材7到盒2上。
如前所述,盒2和各自的张材7随两个相对突起17和18一起被送到输入端30,突起位于与盒2的前侧面(在方向28上)接触的位置。在传动带15和16之间逐渐夹紧,由传动带15和16经固定折叠装置98并且通过的所述的折叠工位将盒2供入,在折叠工位折叠单元83穿入导槽27内,以便将张材7的顶端部折叠到盒2后侧表面上(在28方向),该折叠操作是在皮带轮35之上刚好进入操作单元38到来之前完成的。
至于操作单元38,应该指出,如图2所示凸轮63(图3)是如此形成以使每个折叠单元5)安装得基本上垂直于传动带33,并且当各自操作单元38绕皮带轮36的周边离开导槽27时单元57仅朝尾部倾斜(相对所说的垂直位置和带33的移动方向)。带33与带16是如此地同步以致当操作单元38围绕皮带轮35的周边移动时折叠件57逐步接合各张材料7的底端部分。并将所述的底端部折叠到所说的盒2的尾端侧表面并超过所说的顶端,即使在折叠单元83从导槽27收回之后该折叠状态由折叠单元57固定在向下折叠部位。
应该指出,当插入导槽27之内并位于接触所述盒2尾侧表面时,每个折叠单元57与各自突起18一起限定用于在盒29之内准确夹紧盒2的夹紧单元38a,并且当盒2延导槽27运行时准确控制其位置。
当操作单元38沿带33的操作侧面37运行时,折叠单元57突入导槽27部分比所述张材7底端部分长度短,因此,当折叠超过所述顶端时,张材7的底端显示出从折叠单元57的自由端的端部突起,并且由各自热封装置69加以密合,装置69用于绕盒2侧封筒状包装3。
如图2清楚所示,当操作单元38绕皮带轮35周边运行时,凸轮73被如此构造,以使向后转动热封装置69(在相对于带33运行方向)以防止装置69干涉各自折叠元件83。凸轮73还被设计成保证盒2在用热封装置69接触之前,被折叠单元57牢固接触。
热封装置69的操作时间,即保证盒2沿导槽27保持与装置69接触多长时间是由装置76来加以调整的,即由转动板74在一个或另一方向内调整,用以提供装置69的超前或延迟操作,以及增加或减少密封时间,甚至在带15、16和33的速度一起变化时也可以达到最佳化。
如图1和2所示折叠装置10包括一个底板99和一个顶部传动装置100,它限定导槽101的出口位置与导槽27和84对准且平行于方向28。传动装置100包括一个带有突起103并环形围绕皮带轮104和105的传动带102,第二皮带轮105位于传动带16侧面26的输出端31上方并基本上对着皮带轮36。皮带轮104和105在传动带102上限定平行于板99的输送侧边106并包括一个输入端107(图2),输入端107对着部位31并和部位31一起限定导槽101输入端,装置10还包括两个公知的螺线形折叠元件108(仅画出一个),元件108在导槽101的两侧;还有一个排出装置109(图2),其依次包括限定板99出口端的一个板110,板110和一叉架111为一整体,其通过没有示出的驱动装置绕皮带轮25的轴线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第一位置板110与板99共面并封闭排出口112,在第二位置开口112打开。
如图2中清楚表示的,在到达皮带轮36上时每个盒2由各自的折叠单元57逐渐释放,被从各自突起18卸下,并慢慢下降直到各自突起103相约束为止,用突起103将其沿导槽100向前推动并逐渐进入与折叠单元108相接合,以公知方式将筒状包装3的遗留端部折叠到盒2的两端。
在导槽101出口并直接从皮带轮104的下方,盒2被移送单元12所接合并封在包装3中,并且盒2被接连供入导槽113并且围绕热封单元11(公知类型,因而未详述),热封单元11提供用于包装3端部的密封。
对于单元12的全面描述请参照意大利专利申请B091A000282。
移送单元12基本为公知类型,并且包括一个推进器14,它通过曲柄机构115沿导槽101的出口端移动,机构115包括两个曲柄116和一个与推进器114装成整体的且平行于导槽101运动的连接杆117。
热封单元11的导槽113绕辊118延伸,并在出口端与出口导槽119相接,119绕着输出辊120被限定,辊120平行于并在辊118的相对方向转动。
图4-5的实施例涉及基本上与包装机1相似的外包装机151,并且其零部件相似于包装机1的那些部件以相同标号系统表示。
与包装机1相似,包装机151包括一包装装置152,其类似于包装机1的装置4,用于构成围绕盒2的包装;一个第一装置5用于接连将盒2供到包装装置152;一个第二装置6用于一张接一张有序地将热封包装材料7供给包装装置152的输入工位8;一个第一转移单元9,它与各自张材7一起,同时从装置5移送盒2到输入工位8;一个连接到包装装置152出口的折叠装置10,用于接连地接收封在各自包装3中的盒2,并用来折叠以及封闭包装3开口的两相对端;一个热封和稳定单元11用来密封包装3的向下折叠两端;以及一个第二转移单元12用于从折叠装置10接连地移送盒2到热封单元11的入口。
如特别在图5中所示,包装装置152包括两个放置成彼此相对的环状传送装置153和154,分别对应于包装机1的传送装置14和13,并且包括各自成对的传动带155和156。
放置于带156之上并应原包装机1的带16的传动带155(仅示出一个)环绕一皮带轮157和驱动辊158,驱动辊158直径大于皮带轮157,辊158如此设置使带155成三角形,其在大致水平传送侧边159的入口端处带有皮带轮157。设置在带155之下,并且对应于包装机1的带15的传动带156环绕三个皮带轮160(图4)161、162。三个皮带轮形成具有皮带轮160在顶点,161和162在三角形倒底边的两端的倒置三角形。皮带轮161和162在带156上限定一对着并平行于侧面159的输送侧面163并和侧面159一起限定一供入盒2用的基本水平的导槽。
传动带155和156分别以顺时针和逆时针供料(图5),从而输送侧面159和163以相同速度和相同方向165运行。
各自输送装置153和154的皮带轮157和161设置成彼此相对,以便限定导槽164的入口166;而皮带轮162设置成在165方向上从辊158朝下方向。
入口166、导槽164为两个在形状和功能类似于包装装置4的折叠装置98的固定折叠装置167侧向限定。
辊158与在形状和功能上和包装机1的在带16上的突起18相对位的若干等间隔的周边定位器168装在一起,并基本从辊158径向向外延伸,以便在带155之间并且在165方向从固定折叠装置167向下的一个工位接连进入导槽164之内。
传送机154的内部有对位于包装机1的装置80的公知的折叠装置169,由枢接在轴171上的曲柄机构170限定并包括在171上旋转的两曲柄172和173,并且两者分别与各自的连接杆174和175装在一起。连接杆175绕连接杆174中心点枢轴转动,其自由端由形状和功能都对位于包装机1的折叠单元83的折叠单元176组成,而且它在带156之间穿透并进入导槽164内,并沿导槽164的一部分以165方向循环移动,以便张材7的底端部折叠到盒2的后侧表面(在165方向上)。
每一定位器168带有一个各自的操作单元38,单元38按辊158旋转方向是在定位器168的后面。与定位装置4的传动带情况不同,每个操作单元38被直接装配到辊158上,以便基本上沿环状路线158a运行,并且由导轨49及凸轮63、73加以控制,凸轮63和73形成于盘上(未画出),其与辊158成侧放关系。在接合导槽164上,各操作单元38是如此控制以使各自的折叠单元57与各自的定位器168共同运转,以便确定与包装机的单元38a相应的各自夹紧单元177。每个夹紧单元177用来从导槽164上举起盒2,并将在该位保持给定长的时间,在此期间盒2绕辊158周边运行到折叠装置10的导槽101的入口端,并且各自的热封装置69密封包装3侧部。包装机151的折叠装置10延伸方向不与导槽164相重合,而是在其上方并与之平行。并是在与方向165相对的方向178,事实上,包装装置152沿带有与导槽84的入口端相对准的大致U型路线供入盒2,并且输出端对准导槽101,不像包装装置4那样盒2沿与导槽84和101对齐的直线路径供入。
如像包装机1的情况那样,包装机151(图4)的折叠装置10的导槽直接与热封单元11的导槽113入口端相连通。
包装机151运转方式类似于包装机1,因此无需进一步描述。
与折叠和热封工位上引人注意的盒2不同。包装机1和151提供用来构成用于各自盒2的连续包装3,因此显著的降低包装机的噪声,并且能够充分改变各种操作步骤的执行时间,由于盒2通过包装机1和151被供入时从不被制动,故在总的循环时间上无显著影响。
权利要求
1.一种用筒状包装(3)连续包装产品(2)的外包装机(1;151),所述的包装机包括一个包装机构(4;152);一个用于将产品(2)连续供到该包装装置(4、152)的第一装置(5);以及一个第二装置(6),该装置同时带有一个所述产品(2)地向带有一张包装材料(7)的包装装置供料,其特征在于对于每个产品(2),包装装置(4,152)包括用于沿给定路线(50,158a)供给该产品的连续动作的夹紧机构(38a;177)以及至少延所述路线的输入端延伸的导槽机构(27;164),包装装置(4,152)存在一个连续将产品(2)和各自的包装材料(7)插入所述导槽的推进机构(92),以使每张材料(7)被围绕各自产品(2)折叠成U形,并且每个产品(2)被各个所述夹紧机构(38a,177)所约束;每个所述夹紧机构(38a,177)包括用于接合所述筒状包装(3)的机构(69);并且所述的接合装置(69)在其与各个所述筒状包装(3)配合的位置内往复地运动。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机,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夹紧装置(38a、177)包括在其一侧的定位机构(18、168),其至少延所述路线(50、158a)的部分运动,并且在其另一侧一操作单元(38)至少延所述路线的部分(50、158a)与各个定位机构(18、168)一起运动,并且用来靠着定位机构(18、168)夹紧各个所述的产品(2);每个操作单元(38)包括所述的接合机构(69)。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装机,其特征在于包装机构(4、152)包括相互面对排列并限定所述导槽(27、164)的第一(13;154)和第二(14、153)输送装置;和用于沿着所述路线(50、158a)供给操作单元(38)的第三输送装置(32;158),所述第三输送装置(32;158)是象所述第二输送装置(14、153)与所述导槽机构(27、164)的关系那样位于同一侧边设置。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包装机,其特征在于第一(13;154)和第二(14;153)输送装置包括有彼此面对的各个传送侧面(22;163;26;159),并限定了导槽机构(27、164)的第(15、156)和第二(16;155)环状传送带。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包装机,其特征在于定位机构(18;168)安装到第二输送装置(14;153)上。
6.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包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168)安置在第三传送装置(158)上,并存在各自的操作单元(38)。
7.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包装机,其特征在于第三传送装置(32;158)包括一个在第二环状传送带(16)内的第三环状传送(33),并有一部分(37)平行于第二环状传送带(16)的输送侧边(26)延伸每个操作单元(38)沿所述第三环状传送带(33)的部分(37)与所述导槽机构(27)相接合。
8.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包装机,其特征在于,第三环状传送装置包括一个第二环状传送带(155)围绕的辊(158);所述的各定位装置(168)和各自操作单元(38)间隔相等地环绕辊(158)的同边。
9.按照权利要求3~8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包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装置(4;152)包括一个循环接合导槽机构(27;164)的第一(83;176)和第二(57)折叠部件;并将每个所述张材7的第一和第二部分折叠到各个所述产品(2)上,并且第二部分超过第一部分,以便形成一各自的所述的筒状包装(3),每个所述的第二折叠单元(57)形成各自的所述夹紧装置(38a;177)和各自所述的操作单元(38)之部分。
10.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包装机,其特征在于操作单元(38)包括一个支撑架(39),此架与第三传送装置(32;158a)一起沿所述路线(50,158a)移动,并以可动方式支撑各自的所述第二折叠部件(57)和各自的接合装置(69),第一和第二凸轮装置(63、73)连接到第二折叠部件(57)和所述连接装置(69),用于使它们相对所述支撑架(39)分别按给定的第一和第二规律,往复移动它们于一操作位置,该位置接触各自所述产品(2)。
11.按照权利要求10所述包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凸轮(73)沿所述路线(50;158a)运行,调整装置(76)用于移动第二凸轮(73)并且因此改变第二规律。
12.按照上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包装机,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一个用于封闭筒状包装(3)两端的折叠装置(10);折叠装置(10)和第一进给装置(5)彼此对准。
13.按照权利要求1~11之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包装机,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一个用于封闭筒状包装(3)两端的折叠装置(10),折叠装置(10)和第一进给装置(5)并列放置,所述的路线(158a)包括一个大致U形部位,它有和所述第一进给装置(5)相对准的入口端,和与所述折叠装置(10)对准的输出端。
14.一种在筒状包装机中连续包装产品的外包装机,大致上是参考附图描述和说明的。
全文摘要
一种用于筒状包装(3)连续包装产品(2)的包装机(1,151),其中每个包装(3)是通过围绕各自的产品(2)将各张包装材料折叠成U形并将张材(7)两端连接而形成的,此时产品(2)被沿一延伸通过包装机构(4,152)的通道连续供给,每个产品(2)被一个可移动的夹紧机构(38a,117)所约束,其中一侧的约束是通过一沿上述路线运动的定位机构(18,168)实现的,并且在另一侧的约束是由沿所述路线与各个定位机构(18,168)一起运动的操作单元(38)实现的。并抵靠着定位机构(18,168)夹紧各个产品(2),每个操作单元(38)带有一个连接装置(69),该装置往复移动于与各自产品(2)相接的位置。
文档编号B65B11/12GK1078438SQ93102958
公开日1993年11月17日 申请日期1993年2月13日 优先权日1992年2月13日
发明者罗伯托·奥斯迪, 安托尼奥·盖姆布里尼 申请人:吉第联合股份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