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冷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09724发布日期:2020-10-23 12:55阅读:285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冷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室器材,特别涉及一种小型实验新型冷阱。



背景技术:

在进行费托合成和甲醇制烯烃等小型实验时,目前较先进的技术均采用在线检测,可快速得到催化剂评价结果,也便于进行动力学分析。

目前的冷阱如图1所示,普遍为釜式结构,内部空间较大,从流体力学角度来讲,流体经该冷阱呈现全混流,从检测端检测到的产物浓度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达到平衡,前期的检测数据会低于流体中产物的实际浓度,存在较大的偏差。

目前的冷阱结构会导致较长的时间才能得到准确的测量结果,对于一些快速失活的催化剂,还有可能给出错误的动力学信息。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新型冷阱,可以使流体经过冷阱时呈现平推流,便于即时在线监测经过冷阱的产物组成。为实现上述目的,发明人提供了一种新型冷阱,所述冷阱包括冷却釜,所述冷却釜内设置有螺旋状的流体管道;冷却液流动于冷却釜与流体管道之间的冷却通道,与管道内的待测液进行热交换;所述冷却釜的外壁设置有控温夹套,所述控温夹套上安装有温度检测仪和电热丝,所述温度检测仪和电热丝与plc控制器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流体管道的螺旋为3圈以上。

进一步地,所述冷却液的入口设置于冷却釜的下端,所述冷却液出口设置于冷却釜的上端。

进一步地,所述冷却釜的内径为20-30mm,所述流体管道的外径为2mm-3mm,内径为2mm-1.5mm。

进一步地,所述plc控制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

获取控温夹套的套内温度;

判断控温夹套的套内温度是否超过温度预设值,

当控温夹套的套内温度超过温度预设值时,则降低通过电热丝的电流,反之,则增加通过电热丝的电流。

进一步地,所述流体管道采用316不锈钢进行制备。

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冷却釜内设置有螺旋状的流体管道;使得待测液保持平推流,避免通过冷阱的待测液出现全混流的情况,检测端对原料端组分变化或反应条件变化的响应快,结果准确。

附图说明

图1为背景技术所述冷阱结构示意图;

图2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冷阱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冷却釜,

11、流体管道,

12、冷却通道,

2、控温夹套,

21、电热丝,

22、温度检测仪。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技术方案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请参阅图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冷阱,所述冷阱包括冷却釜1,所述冷却釜1内设置有螺旋状的流体管道11;冷却液流动于冷却釜1与流体管道11之间的冷却通道12,与流体管道11内的待测液进行热交换;所述冷却液的入口设置于冷却釜1的下端,所述冷却液出口设置于冷却釜1的上端。所述冷却釜1的外壁设置有控温夹套2,所述控温夹套1上安装有电热丝21和温度检测仪22,所述温度检测仪22和电热丝21与plc控制器相连接,进行温度调节。所述流体管道11采用316不锈钢进行制备,钢管有一定强度可用于高压系统,可防止氢气等危险气体发生的泄露。所述冷却釜1的内径为20-30mm,所述流体管道11的外径为2mm-3mm,内径为2mm-1.5mm。流体管道11采用内壁光滑的螺旋细管有助于保持平推流,避免通过冷阱的待测液出现全混流的情况,检测端对原料端组分变化或反应条件变化的响应快,结果准确。本实施例中,所述流体管道的螺旋为4圈,在其他实施例中,螺旋可为3圈、5圈。

所述plc控制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

获取控温夹套的套内温度;

判断控温夹套的套内温度是否超过温度预设值,

当控温夹套的套内温度超过温度预设值时,则降低通过电热丝的电流,反之,则增加通过电热丝的电流。

本实施例采用夹套的设计,可通过plc控制器对控温夹套套内温度的控制,来对冷阱中的冷却液温度进行升高或降低,达到对冷却液温度的控制。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在本文中已经对上述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因此,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理念,对本文所述实施例进行的变更和修改,或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直接或间接地将以上技术方案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冷阱,其特征在于,所述冷阱包括冷却釜,所述冷却釜内设置有螺旋状的流体管道;冷却液流动于冷却釜与流体管道之间的冷却通道,与管道内的待测液进行热交换;所述冷却釜的外壁设置有控温夹套,所述控温夹套上安装有温度检测仪和电热丝,所述温度检测仪和电热丝与plc控制器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冷阱,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管道的螺旋为3圈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冷阱,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的入口设置于冷却釜的下端,所述冷却液出口设置于冷却釜的上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冷阱,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釜的内径为20-30mm,所述流体管道的外径为2mm-3mm,内径为2mm-1.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冷阱,其特征在于,所述plc控制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

获取控温夹套的套内温度;

判断控温夹套的套内温度是否超过温度预设值,

当控温夹套的套内温度超过温度预设值时,则降低通过电热丝的电流,反之,则增加通过电热丝的电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冷阱,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管道采用316不锈钢进行制备。


技术总结
一种新型冷阱,所述冷阱包括冷却釜,所述冷却釜内设置有螺旋状的流体管道;冷却液流动于冷却釜与流体管道之间的冷却通道,与管道内的待测液进行热交换;所述冷却釜的外壁设置有控温夹套,所述控温夹套上安装有温度检测仪和电热丝,所述温度检测仪和电热丝与PLC控制器相连接。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冷却釜内设置有螺旋状的流体管道;使得待测液保持平推流,避免通过冷阱的待测液出现全混流的情况,检测端对原料端组分变化或反应条件变化的响应快,结果准确。

技术研发人员:郭菊花;兰加健;叶娟;肖子恒;徐刚;王世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师范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0.01.10
技术公布日:2020.10.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