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械加工搅拌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46732发布日期:2021-01-26 16:17阅读:61来源:国知局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械加工搅拌设备。


背景技术:

[0002]
搅拌装置是零件生产加工车间的一种常见装置,搅拌装置的搅拌效果直接关系到最终被搅拌物质的性能,进而影响到被加工零件的性能,在搅拌过程中,通常需要添加一些试剂来获得最终的成品。
[0003]
目前,搅拌杆集中在搅拌罐的中部,搅拌罐的内腔周边的物料围绕搅拌杆转动,搅拌罐的内腔周边的物料不容易产生剧烈的翻动,对搅拌罐的内腔周边的物料混合度低,使得搅拌混合不够均匀。
[0004]
因此,发明一种机械加工搅拌设备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机械加工搅拌设备,通过设置有第一齿轮、第一转杆、套筒、第二转杆和第二齿轮,第一转杆转动带动第二转杆移动,使得第二转杆围绕第一转杆转动的同时,通过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之间的啮合使得第二转杆自传,带动第二搅拌杆转动,能够有效的对搅拌罐内腔周边的物料进行搅拌混合,使得搅拌罐内腔周边的物料不停的翻动,使得物料混合均匀,提高了混合效果,以解决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
[0006]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机械加工搅拌设备,包括搅拌罐,所述搅拌罐的顶部内壁的中部焊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中部开设有通孔,所述搅拌罐的内腔中部设置有第一转杆,所述第一转杆的截面圆直径小于通孔的截面圆直径,所述搅拌罐的内腔嵌套有第二转杆,所述第二转杆的数量设置有两根,两根所述第二转杆对称分布在第一转杆的左右两侧,两根所述第二转杆的上部表面和下部表面均固定套接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外侧固定套接有套筒,所述套筒与第一转杆之间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第一转杆之间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套筒固定连接,所述套筒远离连接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搅拌杆,所述第二转杆的左右两侧表面均等间距设置有第二搅拌杆,所述第二转杆的顶端焊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之间啮合连接,所述搅拌罐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口,所述搅拌罐的底部设置有支撑脚。
[0007]
优选的,所述搅拌罐的上侧表面的中部通过螺栓固定有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一转杆的上端固定连接。
[0008]
优选的,所述搅拌罐的上部设置为圆柱形,所述搅拌罐的底部设置为锥形,所述搅拌罐的下侧中部开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上安装有出料阀门。
[0009]
优选的,所述搅拌罐的前侧表面镶嵌有观察窗。
[0010]
优选的,所述套筒与第二转杆之间设置为转动结构。
[0011]
优选的,所述第二搅拌杆的数量设置有多根,多根所述第二搅拌杆相互交错分布在第二转杆的左右两侧。
[0012]
优选的,所述支撑脚的底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滑动嵌套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低端伸出凹槽外连接有底座,所述凹槽的内部嵌套有第一减震弹簧,所述第一减震弹簧的上端与凹槽的顶部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减震弹簧的下端与支撑柱的上端固定连接。
[0013]
优选的,所述底座与支撑脚之间设置有第二减震弹簧,所述第二减震弹簧套接在支撑柱上,所述第二减震弹簧的上端与支撑脚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减震弹簧的下端与底座固定连接。
[0014]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15]
通过设置有第一齿轮、第一转杆、套筒、第二转杆和第二齿轮,第一转杆转动带动第二转杆移动,使得第二转杆围绕第一转杆转动的同时,通过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之间的啮合使得第二转杆自传,带动第二搅拌杆转动,能够有效的对搅拌罐内腔周边的物料进行搅拌混合,使得搅拌罐内腔周边的物料不停的翻动,使得物料混合均匀,提高了混合效果。
附图说明
[0016]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0019]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0020]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图;
[0021]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转杆示意图;
[0022]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脚剖视图。
[0023]
附图标记说明:
[0024]
1搅拌罐、2第一齿轮、3通孔、4第一转杆、5第二转杆、6套筒、7连接杆、8第一搅拌杆、9第二搅拌杆、10第二齿轮、11进料口、12搅拌电机、13支撑脚、14出料口、15出料阀门、16凹槽、17支撑柱、18底座、19第一减震弹簧、20第二减震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0026]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6所示的一种机械加工搅拌设备,包括搅拌罐1,所述搅拌罐1的顶部内壁的中部焊接有第一齿轮2,所述第一齿轮2的中部开设有通孔3,所述搅拌罐1的内腔中部设置有第一转杆4,所述第一转杆4的截面圆直径小于通孔3的截面圆直径,所述搅拌罐1的内腔嵌套有第二转杆5,所述第二转杆5的数量设置有两根,两根所述第二转杆5对称分布在第一转杆4的左右两侧,两根所述第二转杆5的上部表面和下部表面均固定套接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外侧固定套接有套筒6,所述套筒6与第一转杆4之间设置有连接杆7,所述连接杆7的一端与第一转杆4之间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7的另一端与套筒6固定连接,所述套筒6远离连接杆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搅拌杆8,所述第二转杆5的左右两侧表
面均等间距设置有第二搅拌杆9,所述第二转杆5的顶端焊接有第二齿轮10,所述第二齿轮10与第一齿轮2之间啮合连接,所述搅拌罐1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口11,所述搅拌罐1的底部设置有支撑脚13。
[0027]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搅拌罐1的上侧表面的中部通过螺栓固定有搅拌电机12,所述搅拌电机12的输出端与第一转杆4的上端固定连接,通过搅拌电机12工作带动第一转杆4转动,第一转杆4转动通过连接杆7带动第二转杆5转动。
[0028]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搅拌罐1的上部设置为圆柱形,所述搅拌罐1的底部设置为锥形,所述搅拌罐1的下侧中部开设有出料口14,所述出料口14上安装有出料阀门15,底部为锥形便于物料通过出料口14排出。
[0029]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搅拌罐1的前侧表面镶嵌有观察窗,通过观察窗便于观察搅拌罐1内搅拌的情况。
[0030]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套筒6与第二转杆5之间设置为转动结构,使得第二转杆5能够在套筒6内转动,便于第二转杆5的自传。
[0031]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搅拌杆9的数量设置有多根,多根所述第二搅拌杆9相互交错分布在第二转杆5的左右两侧,提高了搅拌的效果。
[0032]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脚13的底部开设有凹槽16,所述凹槽16的内部滑动嵌套有支撑柱17,所述支撑柱17的低端伸出凹槽16外连接有底座18,所述凹槽16的内部嵌套有第一减震弹簧19,所述第一减震弹簧19的上端与凹槽16的顶部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减震弹簧19的下端与支撑柱17的上端固定连接,通过第一减震弹簧19能够对搅拌罐1工作时产生的震动进行缓存,提高了搅拌罐1放置的稳定性。
[0033]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底座18与支撑脚13之间设置有第二减震弹簧20,所述第二减震弹簧20套接在支撑柱17上,所述第二减震弹簧20的上端与支撑脚13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减震弹簧20的下端与底座18固定连接,通过第二减震弹簧20对搅拌罐1工作时产生的震动进行缓存,提高了搅拌罐1放置的稳定性。
[0034]
实施方式具体为:将需要混合的物料通过进料口11倒入搅拌罐1内,搅拌电机12工作带动第一转杆4转动,第一转杆4转动通过连接杆7带动第二转杆5和第一搅拌杆8移动,使得第二转杆5、第一搅拌杆8和连接杆7围绕第一转杆4做圆周运动,第二转杆5、第一搅拌杆8和连接杆7对搅拌罐1内的物料进行搅拌,第二转杆5做圆周运动带动第二齿轮10围绕第一齿轮2做圆周运动,通过第二齿轮10与第一齿轮2之间的啮合使得第二齿轮10自传,从而带动第二转杆5自传,使得第二转杆5围绕第一转杆4做圆周运动同时自传,第二转杆5自传带动第二搅拌杆9转动,对搅拌罐1内周边的物料进行搅拌混合,使得搅拌罐1内腔周边的物料不停的翻动,使得物料混合均匀,提高了混合效果,通过第一减震弹簧19和第二减震弹簧20能够对搅拌罐1工作时产生的震动进行缓存,提高了搅拌罐1放置的稳定性,搅拌罐1的底部设置为锥形,便于物料通过出料口14完全排出,该实施方式具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搅拌罐的内腔周边的物料不容易产生剧烈的翻动,对搅拌罐的内腔周边的物料混合度低,使得搅拌混合不够均匀的问题。
[0035]
本实用工作原理:
[0036]
参照说明书附图1-6,将需要混合的物料通过进料口11倒入搅拌罐1内,搅拌电机12工作带动第一转杆4转动,第一转杆4转动通过连接杆7带动第二转杆5和第一搅拌杆8移
动,通过第二齿轮10与第一齿轮2之间的啮合使得第二齿轮10自传,从而带动第二转杆5自传,使得第二转杆5围绕第一转杆4做圆周运动同时自传,第二转杆5自传带动第二搅拌杆9转动,对搅拌罐1内周边的物料进行搅拌混合。
[0037]
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