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墨烯生产用温度调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534509发布日期:2021-01-05 18:13阅读:91来源:国知局
一种石墨烯生产用温度调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调控装置,具体为一种石墨烯生产用温度调控装置。



背景技术:

石墨烯是从石墨材料中剥离出来、由碳原子组成的只有一层原子厚度的二维晶体;它是目前自然界最薄、强度最高的材料,如果用一块面积1平方米的石墨烯做成吊床,本身重量不足1毫克便可以承受一只一千克的猫;石墨烯目前最有潜力的应用是成为硅的替代品,制造超微型晶体管,用来生产未来的超级计算机;用石墨烯取代硅,计算机处理器的运行速度将会快数百倍;另外,石墨烯几乎是完全透明的,只吸收2.3%的光;另一方面,它非常致密,即使是最小的气体原子(氦原子)也无法穿透;这些特征使得它非常适合作为透明电子产品的原料,如透明的触摸显示屏、发光板和太阳能电池板。

目前,在石墨烯生产过程中,需要对生产的温度进行精确的控制,但是现有的设备只能对石墨烯的表层进行温度控制,无法对石墨烯进行全面均匀的控温处理,并且控温成本较高,实际操作时很大到达较为稳定的生产模式,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石墨烯生产用温度调控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石墨烯生产用温度调控装置,包括工作台和连接筒,所述工作台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搅拌桶,所述工作台上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穿至搅拌桶内并固定连接有第一搅拌桨,所述连接筒设置在搅拌桶的正上方,且连接筒的底端与搅拌桶的顶端接触,所述连接筒的内壁活动设有筛网,所述连接筒的内壁固定安装有两个限位板,所述筛网位于两个限位板之间,所述连接筒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位于筛网外框之间的弹性球,所述第一搅拌桨的外壁固定设有凸轮,且凸轮位于筛网的中部,所述连接筒的顶端连通设有进料筒以及加热棒,所述搅拌桶一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搅拌桶内腔的底端固定设有第二电机,所述搅拌桶底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搅拌桨,所述第二搅拌桨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位于搅拌桶内的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搅拌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风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工作台上开设有电机槽,所述第二搅拌桨的外壳固定安装在电机槽内,所述第二搅拌桨的输出轴与搅拌桶的连接处也设有轴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工作台的顶端开设有圆槽,所述第一电机的外壳固定安装在圆槽内,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搅拌桶的连接处设有轴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限位板呈环形分布在连接筒上,且弹性球也位于两个限位板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筒的顶端通过螺钉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的顶端开设有圆口,所述进料筒的底端固定安装在连接筒上,且进料筒的内部与圆口之间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进料筒内腔顶部的内径值大于内腔底部的内径值,所述进料筒的内壁涂有一层油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风扇上外框嵌设在搅拌桶的一侧,且风扇的内部与搅拌桶的内部之间连接有纱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石墨烯生产用温度调控装置,通过在搅拌桶的一侧和底端分别设置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电机,这样可以检测到搅拌桶的顶部和底部的温度,再分别控制风扇和加热棒进行工作分别提高或降低搅拌桶内的温度,同时在第一搅拌桨上设置位于筛网内的凸轮,并利用第一电机带动第一搅拌桨运动,也使凸轮进行运动,进而使筛网发生震动,可以对位于筛网上的物料进行筛选过滤,提高流入搅拌桶内物料的纯度,从而提高石墨烯生产的纯度,提高本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石墨烯生产用温度调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石墨烯生产用温度调控装置搅拌桶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石墨烯生产用温度调控装置框体。

图中:1、工作台;2、搅拌桶;3、第一电机;4、第一搅拌桨;5、连接筒;6、筛网;7、限位板;8、弹性球;9、凸轮;10、进料筒;11、第一温度传感器;12、第二电机;13、第二搅拌桨;14、第二温度传感器;15、风扇;16、加热棒。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石墨烯生产用温度调控装置,包括工作台1和连接筒5,工作台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搅拌桶2,工作台1上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3,第一电机3的输出轴穿至搅拌桶2内并固定连接有第一搅拌桨4,连接筒5设置在搅拌桶2的正上方,且连接筒5的底端与搅拌桶2的顶端接触,连接筒5的内壁活动设有筛网6,连接筒5的内壁固定安装有两个限位板7,筛网6位于两个限位板7之间,连接筒5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位于筛网6外框之间的弹性球8,第一搅拌桨4的外壁固定设有凸轮9,且凸轮9位于筛网6的中部,连接筒5的顶端连通设有进料筒10以及加热棒16,搅拌桶2一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温度传感器11,搅拌桶2内腔的底端固定设有第二电机12,搅拌桶2底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搅拌桨13,第二搅拌桨13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位于搅拌桶2内的第二温度传感器14,搅拌桶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风扇15,第一温度传感器11、第二温度传感器14和显示屏电连接在plc的输入端,plc的输出端电连接有第一电机开关、第二电机开关、风扇开关和加热开关,第一电机开关电连接有第一电机3,第二电机开关电连接有第二电机12,风扇开关电连接有风扇15,加热开关电连接有加热棒16,第一温度传感器11和第二温度传感器14均为m18tip6e型传感器,plc为cp1e-n40sdr-a型控制器。

其中,工作台1上开设有电机槽,第二搅拌桨13的外壳固定安装在电机槽内,第二搅拌桨13的输出轴与搅拌桶2的连接处也设有轴承,通过在工作台1上设置电机槽,这样可以对第二搅拌桨13进行安装,进而通过第二搅拌桨13来带动位于搅拌桶2内的第二温度传感器14进行旋转,对位于搅拌桶2底部的物料进行搅拌。

其中,工作台1的顶端开设有圆槽,第一电机3的外壳固定安装在圆槽内,第一电机3的输出轴与搅拌桶2的连接处设有轴承,通过在工作台1上设置圆槽,可以对第一电机3进行安装,同时第一电机3和搅拌桶2之间设置轴承,使得第一电机3的输出轴延伸至搅拌桶2内,完成对第一搅拌桨4安装。

其中,两个限位板7呈环形分布在连接筒5上,且弹性球8也位于两个限位板7之间,通过在连接筒5上设置两个环形分布的限位板7,可以将筛网6限制在两个限位板7内,当筛网6晃动时产生限制的效果。

其中,连接筒5的顶端通过螺钉连接有盖板,盖板的顶端开设有圆口,进料筒10的底端固定安装在连接筒5上,且进料筒10的内部与圆口之间连通,通过在连接筒5上设置圆口,使得进料筒10通过圆口与连接筒5的内部连通,使得物料可以经过圆口进入连接筒5内。

其中,进料筒10内腔顶部的内径值大于内腔底部的内径值,进料筒10的内壁涂有一层油漆,通过在进料筒10的内壁涂有一层油漆,一定程度上减少物料与进料筒10内壁之间的摩擦阻力,便于下料。

其中,风扇15上外框嵌设在搅拌桶2的一侧,且风扇15的内部与搅拌桶2的内部之间连接有纱网,通过在风扇15和搅拌桶2之间设置纱网,可以有效的防止被搅拌的物料颗粒进入风扇15内,对风扇15的工作造成影响。

工作时,当需要对搅拌桶2内添加石墨烯物料时,先将物料倒入进料筒10内,物料会掉落在筛网6上,这样通过plc来控制第一电机开关开启,使第一电机3进行工作,随着第一电机3进行工作会经过第一搅拌桨4来带动凸轮9进行旋转,由于凸轮9做偏心运动会使筛网6进行在两个限位板7之间进行震动,对位于筛网6上的物料进行震动过滤,物料会掉落在搅拌桶2内,且杂质会留在筛网6上,当需要对位于筛网6上的杂质进行清理时,先通过螺丝刀将连接筒5上的盖板拆卸下来,通过清理设备对位于筛网6上的杂质完成清理,当需要对物料进行加工时,随着第一电机3进行旋转会使第一搅拌桨4进行旋转对搅拌桶2内的物料进行混合搅拌,当需要使搅拌桶2内温度相同时,通过plc来控制第二电机开关开启,使第二电机12进行运动,使得第二温度传感器14在搅拌桶2底部的物料进行搅拌,使得堆积在搅拌桶2底部的物料处于翻腾的状态,更好的使得搅拌桶2内物料的温度均匀,当第一温度传感器11和第二温度传感器14检测到搅拌桶2内的温度高于标准值时,通过plc来控制风扇开关开启,使风扇15进行工作,对搅拌桶2内进行降温,当第一温度传感器11和第二温度传感器14检测到搅拌桶2内的温度低于标准值时,通过plc开启加热开关,使加热棒16进行工作,提高搅拌桶2内的温度。

最后应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