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道路沥青胶体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515332发布日期:2021-04-02 09:35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一种道路沥青胶体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胶体磨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道路沥青胶体磨。



背景技术:

随着公路交通事业的发展及交通量的增大,沥青在公路中的应用越来越重要。胶体磨是沥青生产设备上最重要的部分,其对生产沥青的成本、效率、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现有的胶体磨设备存在研磨质量不均匀的问题,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造成了沥青的浪费,现有的沥青胶体磨机在研磨过程中可能由于温度较低导致胶体凝固,影响研磨的进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研磨质量高的道路沥青胶体磨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道路沥青胶体磨,包括底座、研磨装置、加热装置和驱动装置;所述底座上固定设置有筒体,所述筒体上方设置有进料口,所述筒体底部设置有出料口和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通过转轴与在筒体内部的研磨装置连接,所述筒体底部还设置有循环导管,所述循环导管一端连通筒体底部,所述循环导管另一端位于进料口上方,所述循环导管上设置有循环泵且所述循环导管外侧套设有加热装置,所述研磨装置包括与筒体内壁固定连接的定磨块和与转轴固定连接的动磨块,所述动磨块外表面设置有研磨齿,所述研磨齿自上而下尺寸依次减小,所述定磨块上相配合地开有研磨槽,所述定磨块与所述动磨块之间形成研磨空间。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筒体内定磨块上方设置有过滤网,所述转轴贯穿所述过滤网并固定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位于所述过滤网上方。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定磨块上端为锥形斜面。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驱动装置为电机。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加热装置内设置有电加热丝。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出料口设置有控制阀。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研磨齿的齿根截面面积大于所述研磨齿的齿尖截面面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定磨块和动磨块相配合对道路沥青进行研磨,动磨块上的研磨齿尺寸自上而下尺寸依次减小,对沥青的研磨精度提高,提高了研磨质量,通过循环导管循环沥青,对沥青进行反复研磨,提高了研磨质量,通过加热装置加热循环导管避免沥青温度降低胶体凝固,改善了循环效果。通过设置过滤网,避免杂质伴随沥青进入研磨装置损坏设备;定磨块上端为锥形斜面便于沥青流下,防止沥青停留在定磨块上端;驱动装置使用电机,便于控制研磨装置开关;加热装置内设置电加热丝,电加热丝对循环导管内的沥青加热避免胶体冷凝阻滞在循环导管内部;在出料口设置控制阀控制沥青的流量便于控制出料速度;研磨齿的齿尖截面面积小于研磨齿的齿根截面面积,增强了研磨齿的稳定性,增加了研磨齿侧面研磨接触面提高研磨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筒体;3、研磨装置;4、加热装置;5、驱动装置;6、转轴;7、循环导管;8、进料口;9、出料口;10、定磨块;11、动磨块;12、循环泵;13、研磨齿;14、过滤网;15、控制阀;16、搅拌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最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道路沥青胶体磨,包括底座1、研磨装置3、加热装置4、驱动装置5和筒体2,筒体2固定设置在底座1上,筒体2上方设置有进料口8用来添加物料,筒体2底部设置有出料口9用来排出物料,驱动装置5为电机,电机设置在筒体2底部下方外表面,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与转轴6固定连接进而连接研磨装置3。研磨装置3包括固定在筒体2内壁上的定磨块10和套设在转轴6上并跟随转轴6运动的动磨块11,动磨块11与定磨块10之间形成研磨空间,动磨块11上固定设置有研磨齿13,动磨块11自上而下设置的研磨齿13尺寸依次减小,动磨块11上自上而下研磨齿13数量依次增加,定磨块10上相配合地开有研磨槽,沥青在研磨槽与研磨齿13之间研磨。研磨装置3下方还设置有循环导管7,循环导管7穿过筒体2底部外壁,循环导管7另一端位于筒体2进料口8上方,循环导管7上设置有加热装置4和循环泵12,循环泵12用来将沥青从筒体2底部抽出至进料口8上方,加热装置4加热循环导管7内的沥青防止沥青温度降低粘度增加。将沥青投入进料口8,启动驱动装置5,驱动装置5驱动动磨块11旋转对沥青进行研磨,动磨块11上方研磨齿13尺寸较大,研磨粒度大,沥青向下沿动磨块11流动,动磨块11的研磨齿13尺寸减小,研磨齿13数量增加,研磨粒度变小,得到精细研磨的沥青,开启循环泵12,打开加热装置4对循环导管7加热,循环泵12通过循环导管7将沥青泵入进料口8,沥青再次进入研磨装置3研磨,开启出料口9,充分研磨过的沥青自出料口9出料。通过定磨块10和动磨块11相配合对道路沥青进行研磨,动磨块11上的研磨齿13尺寸自上而下尺寸依次减小,对沥青的研磨精度提高,提高了研磨质量,通过循环导管7循环沥青,对沥青进行反复研磨,提高了研磨质量,通过加热装置4加热循环导管7避免沥青温度降低胶体凝固,改善了循环效果。

可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筒体2内定磨块10上方设置有过滤网14,所述转轴6贯穿所述过滤网14并固定有搅拌杆16,所述搅拌杆16位于所述过滤网14上方。过滤网14过滤沥青中的杂质避免硬质杂质进入定磨块10与动磨块11之间损坏研磨装置3,通过搅拌杆16搅拌沥青加速沥青下降,避免沥青堵塞过滤网14。

可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定磨块10上端为锥形斜面。定磨块10横截面的上端一端贴合筒体2内壁另一端靠近动磨块11的上端,沥青落至定磨块10上端下滑至定磨块10与动磨块11之间,便于沥青流下,防止沥青停留在定磨块10上端。

可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加热装置4内设置有电加热丝。通过使用电加热丝加热,升温迅速便于及时为循环导管7补充温度,避免了沥青受冷粘度增加流动性减弱的情况。

可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出料口9设置有控制阀15。通过控制阀15控制沥青的流量,便于控制出料速度。

可选的实施方案中,研磨齿13的齿尖截面面积小于研磨齿13的齿根截面面积,增强了研磨齿13的稳定性,增加了研磨齿13侧面研磨接触面提高研磨质量。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道路沥青胶体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研磨装置(3)、加热装置(4)和驱动装置(5);所述底座(1)上固定设置有筒体(2),所述筒体(2)上方设置有进料口(8),所述筒体(2)底部设置有出料口(9)和驱动装置(5),所述驱动装置(5)通过转轴(6)与在筒体(2)内部的研磨装置(3)连接,所述筒体(2)底部还设置有循环导管(7),所述循环导管(7)一端连通筒体(2)底部,所述循环导管(7)另一端位于进料口(8)上方,所述循环导管(7)上设置有循环泵(12)且所述循环导管(7)外侧套设有加热装置(4),所述研磨装置(3)包括与筒体(2)内壁固定连接的定磨块(10)和与转轴(6)固定连接的动磨块(11),所述动磨块(11)外表面设置有研磨齿(13),所述研磨齿(13)自上而下尺寸依次减小,所述定磨块(10)上相配合地开有研磨槽,所述定磨块(10)与所述动磨块(11)之间形成研磨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沥青胶体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2)内定磨块(10)上方设置有过滤网(14),所述转轴(6)贯穿所述过滤网(14)并固定有搅拌杆(16),所述搅拌杆(16)位于所述过滤网(14)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沥青胶体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磨块(10)上端为锥形斜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沥青胶体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5)为电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沥青胶体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4)内设置有电加热丝。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沥青胶体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口(9)设置有控制阀(1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沥青胶体磨,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齿(13)的齿根截面面积大于所述研磨齿(13)的齿尖截面面积。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道路沥青胶体磨,涉及胶体磨机技术领域,包括底座、研磨装置、加热装置和驱动装置;底座上固定设置有筒体,筒体上方设置有进料口,筒体底部设置有出料口和驱动装置,驱动装置通过转轴与在筒体内部的研磨装置连接,筒体底部还设置有循环导管,循环导管一端连通筒体底部,循环导管另一端位于进料口上方,循环导管上设置有循环泵且循环导管外侧套设有加热装置,研磨装置包括与筒体内壁固定连接的定磨块和与转轴固定连接的动磨块,动磨块外表面设置有研磨齿,研磨齿自上而下尺寸依次减小,定磨块上相配合地开有研磨槽,定磨块与动磨块之间形成研磨空间,本实用新型研磨质量高,沥青流动性好。

技术研发人员:李宗帅;李茂顺;梁建华;杨志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市亨益晟泰筑路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08
技术公布日:2021.04.0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