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车间除湿管道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14475发布日期:2021-05-04 10:20阅读:83来源:国知局
饲料车间除湿管道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水产养殖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饲料车间除湿管道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饲料主要作为水产的食物来源,在水产养殖行业,需要存放大量的饲料。饲料存放过程中,为了减小饲料潮湿变质的可能,需要使车间维持在干燥状态,从而延长饲料的保质期。

虾料生产时,由于高温高湿,经过制粒后产生大量的热气湿气,大部分的热气随着物料进入后熟化器,但有少部分会通过通道溢出来。热气在溢出来的过程中会产生冷凝水,粘附在饲料表面,形成不合格料、锅巴料等产生产品质量问题;同时影响生产现场环境,必须要清理掉。

现在一般通过风机将车间内湿气抽至室外,包括风机和风管,风机进风口一端与车间内连通,另一端与风管连通,风管连通至室外。通过风机将湿气抽至风管,而便于将湿气抽出室外。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湿气被抽至风管内后,湿气可能在接触风管时,冷凝成水滴,风管内形成的水滴容易顺着风管流至车间内,影响车间的除湿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减小冷凝水回流至车间的可能,提高车间除湿质量的效果,提高饲料质量,本申请提供一种饲料车间除湿管道系统。

本申请提供的饲料车间除湿管道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饲料车间除湿管道系统,包括上层车间、下层车间、抽湿组件、加热组件和排风管;

所述抽湿组件包括抽风机和抽湿管,所述抽风机设于所述下层车间,所述抽湿管一端连通所述抽风机,另一端伸至所述上层车间,所述抽湿管处于所述上层车间的一端与排风管连通,所述排风管远离所述抽湿管的一端伸至所述上层车间的外侧;

所述加热组件用于加热所述抽湿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饲料存放在下层车间,抽风机将下层车间内的湿气抽至抽湿管内,湿气顺着抽湿管行进至排风管内,再经由排风管将湿气排至室外,湿气在抽湿管内流动时,由于加热组件对抽湿管进行加热,抽湿管的内壁的温度被加热,因此湿气不易在抽湿管内冷凝成水滴,减小了水滴从抽湿管内滴落至下层车间的可能,提高了车间除湿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加热丝和保温层,所述加热丝螺旋缠绕在所述抽湿管的外侧,所述保温层包覆在所述抽湿管的外侧,所述加热丝位于所述抽湿管和所述保温层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热丝对抽湿管的侧壁进行加热,同时保温层对抽湿管的管壁的温度保温,抽湿管的内壁温度被维持在高于室温的状态,因此湿气在经过抽湿管时,不易遇冷而冷凝成水滴,因此减小了水滴朝向下层车间滴落的可能。

优选的,所述抽湿管竖直设置,所述排风管水平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湿气在排风管内冷凝成水滴后,由于排风管水平设置,排风管内的水滴不易回流至抽湿管内。

优选的,所述抽湿管和所述排风管之间设有冷凝组件;

所述冷凝组件包括冷凝管和导流管,所述冷凝管的一端与所述抽湿管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排风管连通,所述导流管竖直设置,且所述导流管的顶端与所述冷凝管周侧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抽湿管内的湿气进入冷凝管后,遇冷而冷凝呈水滴,冷凝管内的水滴再经过导流管导流收集,减小了湿气在排风管内冷凝的可能,从而减小了水滴从排风管端部滴落的可能,水滴不易随意滴落,方便了对水滴进行收集。

优选的,所述冷凝管呈“v”字形设置,所述导流管的顶端与所述冷凝管的最低处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湿气在冷凝管内冷凝成水滴后,水滴便于顺着冷凝管的内壁流动至导流管内,方便处理收集冷凝管内的水滴,减小水滴滑动至抽湿管和排风管的可能。

优选的,所述上层车间的地面放置有水桶,所述水桶设于所述导流管的正下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流管将凝结的水滴导流至水桶内,水桶对水滴进行收集,水滴不易滴落在上层车间的地面,便于对水滴进行处理。

优选的,所述冷凝管为不锈钢波纹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波纹管状的冷凝管加大了湿气与冷凝管内壁的接触面积,便于湿气在冷凝管内凝结呈水珠,减小水滴从排风管端部滴落的可能。

优选的,所述排风管伸至所述上层车间外侧的一端设有防尘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尘网的对杂物遮挡,减小杂物进入排风管内的可能。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抽风机将下层车间内的湿气抽至抽湿管内时,由于加热组件对抽湿管进行加热,湿气因此不易在抽湿管内冷凝呈水滴,便于湿气从排风管排至室外,抽湿管内不易形成水滴,水滴不易回流至下层车间,提高了下层车间除湿的效果;

2.湿气经过冷凝管时,湿气遇冷凝结呈水滴,水滴再通过导流管被收集在水桶内,因此湿气不易在排风管内形成水滴,水滴不易从排风管的端部落至室外,便于对水滴的收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1、上层车间;2、下层车间;3、排风管;4、抽湿管;5、抽风机;6、加热丝;7、保温层;8、冷凝管;9、导流管;10、水桶;11、防尘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全部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本申请实施例公开饲料车间除湿管道系统,包括上层车间1、下层车间2、抽湿组件、加热组件和排风管3。抽湿组件用于给下层车间2抽湿,且最终由排风管3将湿气排出室外。方便维持下层车间2内的干燥环境,便于适宜饲料保存。

参照图1,抽湿组件包括抽风机5和抽湿管4。抽风机5放置在下层车间2的地面。抽风机5进风一端连接有风罩(图中未示出),风罩可固定在饲料制料机(图中未示出)出料口的正上方。便于之间将制粒机产生的热气抽走。抽湿管4竖直设置,抽湿管4一端连通抽风机5,另一端伸至上层车间1。排风管3水平设置,且固定在上层车间1。抽湿管4处于上层车间1的一端与排风管3连通,排风管3远离抽湿管4的一端伸至上层车间1的外侧。排风管3伸至上层车间1外侧的一端设有防尘网11。抽风管将下层车间2内的湿气抽至抽湿管4内,湿气再从排风管3排至室外。便于排走下层车间2内的湿气。

参照图1和图2,加热组件用于加热抽湿管4。加热组件包括加热丝6和保温层7。加热丝6螺旋缠绕在抽湿管4的外侧,加热丝6为电热丝,抽湿管4的外侧喷有绝缘漆,加热丝6通电对抽湿管4进行加热。保温层7为橡胶层,保温层7包覆在抽湿管4的外侧,加热丝6位于抽湿管4和保温层7之间。保温层7减小抽湿管4的温度变化。由于抽湿管4被加热,湿气经过抽湿管4时,湿气不易遇冷凝结成水滴,抽湿管4内不易有水滴回流至下层车间2。

参照图1,为了减小湿气在排风管3内冷凝成的水滴随意滴落至室外的可能,抽湿管4和排风管3之间设有冷凝组件,抽湿管4和排风管3之前通过冷凝组件相连通。冷凝组件包括冷凝管8和导流管9。冷凝管8固定在车间的顶壁上,冷凝管8的一端与抽湿管4连通,另一端与排风管3连通。导流管9竖直设置,且导流管9的顶端与冷凝管8周侧连通。湿气经过冷凝管8时,遇冷而凝结呈水滴,冷凝管8内水滴从导流管9导走。上层车间1的地面放置有水桶10,水桶10设于导流管9的正下方。水桶10对导流管9内的水滴进行收集,以此便于了对水滴进行收集,减小水滴随意滴落至室外的可能。

参照图1,选用不锈钢波纹管作为冷凝管8,以此增大冷凝管8内壁的表面积,便于湿气附着遇冷形成水滴。

参照图1,冷凝管8呈“v”字形设置。冷凝管8的两端均为冷凝管8的最高处,导流管9的顶端与冷凝管8的下侧最低处连通。冷凝管8内形成的水滴顺着冷凝管8的内壁流动至导流管9内,减小水滴回流至抽湿管4或者排风管3内的可能。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

饲料存放在下层车间2,抽风机5将下层车间2内的湿气抽至抽湿管4内,湿气顺着抽湿管4行进至排风管3内,再经由排风管3将湿气排至室外。以此减小了下层车间2内的湿气,维持了下层车间2的干燥环境,便于饲料储存。湿气在抽湿管4内流动时,由于加热组件对抽湿管4进行加热,抽湿管4的内壁的温度被加热。因此湿气不易在抽湿管4内冷凝成水滴,减小了水滴从抽湿管4内滴落至下层车间2的可能。提高了车间除湿的效果。湿气在冷凝管8内流动时,遇冷形成水滴,冷凝管8内的水滴在导流管9的导流下收集在水桶10内。湿气不易在排风管3内冷凝呈水滴,水滴不易从排风管3滴落至室外,便于对水滴进行收集。其中由于湿气形成的水滴被收集,水滴不易回流至下层车间2,提高了对下层车间2除湿的效果,饲料不易沾水,提高了饲料的质量。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