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净化除尘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13140阅读:3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空气净化除尘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气净化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隧道施工的空气净化除尘器。它可以解决粉尘作业区、作业人员的防毒、防臭、防尘安全作业问题,实现空气净化。
在现有的隧道施工中,因隧道内场地及空间的限制,隧道内空气的改善主要依靠在洞外按装的强大的鼓风机,通过专用管道将新鲜空气吹进洞内,使之洞内空气产生对流来改善洞内空气,从而减轻洞内有毒有害气体及粉尘对施工人员造成的危害。其不足是(1)由于采用的是空气对流方式没有从根本上去除空气中的粉尘及有毒有害气体,空气净化效果较差。(2)为改善洞内空气,特别是工作面的空气环境,需要长时间向洞内鼓风,耗电大大增加,材料浪费严重,使得效能比降低,施工成本大大提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合于遂道施工特点的隧道用空气净化除尘装置,它可以随作业场地的移动而移动,安装在隧道内的施工地点,将工作面的空气净化。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实现的。空气净化除尘器由水浴式空气净化器、抽风机和水气分离器三大部份组成。其中水浴式空气净化器部份是通过螺栓联接在抽风机的进风端,水气分离器部份是通过螺栓与抽风机的排风端相联。在所述的水浴式空气净化器主体上装有进风罩,风向风量调节器、排污管、为使吸入水浴式空气净化器主体内的气体能与水充分混合,提高除尘效率,在空气净化器主体内装有筛网及喷水器。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水气分离器,是由筒体及安装在筒体上的集水槽、风向风量调节器和固定在筒体内的螺旋叶片组合体构成,以利于干燥气体和降低排风煤音。
本实用新型中所描述的抽风机为电动强力节能抽风机。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①由于采用水浴式消烟除尘方式,从根本上过滤了气体中的粉尘及有害气体,除尘效果好。②经过消烟除尘后的气体为清洁的干燥气体。③可根据需要调节进、排风的风向与风量,节能、降耗。(4)由于水气分离器中螺旋叶片体的消声作用,降低了排风燥音。下面将结合附图
和实施方法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附图是空气净化除尘器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所示的空气净化除尘器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结构剖面图。它包括水浴式空气净化器、抽风机、水气分离器三大部分。其中所述的水浴式空气净化器,由水浴式空气净化器主体(6)、安装在主体(6)上的进风罩(12)、进风罩(12)内的风向风量调节器(11)、以及安装在主体(6)底部的排污管(9),和主体内部的筛网(7)、筛网(10)、喷水器(8)组成。其中所述的水气分离器由筒体(1)和按装在筒体(1)上的风量风向调节器(2)、及安装在筒体(1)上并与筒体(1)上的排水孔相通的集水槽(4)、和固定在筒体(1)内的螺旋叶片组合体(3)组成。其中所述的抽风机(5)与现有技术相同。抽风机(5)的进风端与水浴式空气净化器主体(6)上的出风端通过螺栓、密封垫等相联。水气分离器筒体(1)的进风端通过螺栓、密封垫等与抽风机的排风端相联。
通过抽风机(5)的叶片旋转产生的吸力将粉尘气体由风向风量调节器(11)吸入至水浴式空气净化器体内,经水洗除尘、过滤、干燥后的净化气体由风向风量调节器(2)排入大气中。处理气体的污水经排污管(9)排出机体。
权利要求1.一种空气净化除尘器,它包括抽风机、水浴式空气净化器、水气分离器。主要技术特征是抽风机(5)的进风口与水浴式空气净化器主体(6)的出风口相连接,抽风机(5)的出风口与水气分离器筒体(1)的进风口相连接。其中所述水浴式空气净化器主体(6)上安装有带风向风量调节器的进气罩(12)。所述水气分离器筒体(1)上装有风量风向调节器(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除尘器,其特征是所述水浴式空气净化器主体(6)上按装有进器罩(12)、喷水器(8)、筛网(7)、筛网(10)、排污管(9)。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气净化除尘器,其特征是所述进气罩(12)内安装有可旋转的风量风向调节器(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除尘器,其特征是所述水气分离器筒体(1)上装有可旋转的风量风向调节器(2)、筒体(1)内装有螺旋叶片组合体(3)、筒体外下端装有集水槽(4)。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气净化除尘器,它由水浴式除尘器、抽风机、水气分离器,三大部件串联组成。其中:水浴式除尘器包括进风罩(12),风向、风量调节器(11),主体(6),筛网(7)、(10),喷水器(8)和排污管(9)组成。水气分离包括筒体(1),风向风量调节器(2),螺旋叶片主体(3),集水槽(4)组成。抽风机(5)为双叶片电动抽风机。本实用新型安装在可移动的台架上随台架移动而移动,它可解决粉尘作业区的作业人员防毒、防臭、防尘安全作业问题,实现空气净化。
文档编号B01D47/02GK2361361SQ98246949
公开日2000年2月2日 申请日期1998年12月7日 优先权日1998年12月7日
发明者杨亚兴 申请人:杨亚兴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