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敷产品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8448328阅读:来源:国知局
的始端部分的、除第二螺纹槽的始端部分外的部分;和在第二螺纹槽82的终端附近设置的阶梯差即越过部84。第二螺纹槽82是在相对于第一螺纹槽角度相位相差180°的位置形成的单一的槽,通过在终端附近设置越过部84,从而在帽7的第二凸部(未图示)越过该越过部84时给予使用者咔哒感,并让使用者获知该第二凸部已到达动作终端附近。阶梯部83是在第一螺纹槽81的始端部分使外径按第一螺纹槽81和第二螺纹槽82的深度尺寸之差增大地形成的部位。通过第二凸部与该阶梯部83抵接,从而禁止帽7相对于螺纹部8的螺合。
[0084]而且,本实施方式涉及的作为可视管嘴的管嘴6,形成为具有:从容器主体I突出设置且对涂敷对象涂敷所述粘接剂B的顶端部64 ;和可视通路6a,从所述容器主体I向该顶端部64导引粘接剂B且至少包括所述顶端部64的一部分构成为半透明的以使得能够从外侧视觉识别所述粘接剂B。
[0085]如果具体地进行说明,则如图8所示,管嘴6由半透明的树脂一体成型使得易于获知内部有无粘接剂B。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形成管嘴6的原料设为例如聚乙烯从而实现了半透明的管嘴,但是,当然也可以使用丙烯酸等其他原料而形成为略透明。管嘴6具有:从收纳部2露出的管嘴主体61 ;供中帽5安装的被安装部62 ;和在比该被安装部62靠基端侧挤出粘接剂B的挤出管63。管嘴主体61具有:向倾斜方向将顶端侧切掉而形成顶端面68的顶端部64 ;和形成为外径直至顶端部逐渐变小的锥形部69。被安装部62具有:在长度方向上相对于中帽5定位的凸缘65 ;和禁止绕轴心的旋转并且为了确定相对于中帽5的相对角度而突出的大小两个定位肋66a、66b。此处,关于管嘴6的顶端部64,向倾斜方向切断管嘴主体61而形成有顶端面68。该顶端面68相对于管嘴主体61形成为倾斜面状的切口,其顶端形成尖锐的尖端缘68a。由此,管嘴6形成为通过使相对于对象物的方向不同从而能够使对于对象物的接触面积不同的顶端形状。由此,能够任意改变粘接剂的涂敷宽度。即、管嘴6形成为具有方向性的形状。此外,虽然管嘴6,优选将构成顶端部64的原料的厚度设定为0.3mm以下,但是,如果超过0.3mm且在0.5mm以下也可以。
[0086]另一方面,作为遮光帽的帽7,在将所述可视通路6a内的作为所述涂敷物的粘接剂B相对于可见光遮蔽的状态下能够装拆地装配于所述容器主体I。如图1至图3及图19至图21所示,是为了以能够覆盖管嘴6的方式覆盖容器主体I的顶端侧而螺纹连接的。该帽7通过例如树脂的一体成型而形成,该帽7具有:使树脂向内表面侧突出而形成的第一凸部71及第二凸部(未图示);在基端侧缘部在缘部阶梯状地形成的定位部70 ;在帽7内部的顶端附近在长度方向上延伸且能够与管嘴6的外表面滑动接触的例如四个滑接肋73 ;从帽7的顶端部内表面向基端侧圆筒状地突出且能够被插入管嘴6内部的突出部74 ;和作为突出部74的立起的底面的倾斜立起面75。
[0087]第一凸部71是与形成上述第一螺纹槽81的深度尺寸及宽度尺寸对应的大体矩形状地突出的突起。第二凸部(未图示)形成于面向上述第一凸部71的位置、且以具有与形成上述第二螺纹槽82的深度尺寸及宽度尺寸对应的尺寸即比第一凸部71大的突出尺寸及突出面积的矩形状突出,从而能够无松动地插入第二螺纹槽82。定位部70通过在结束位置与容器主体I侧抵接从而能够有效地保持该结束位置。该定位部70抵接于收纳部2设置的帽固定部20而不是容器主体I的中帽7。由此,即使使用者用强力要将帽7拧紧螺合,其作用力也不会影响中帽5。滑接肋73是在帽7内部的周向上等间隔设置于四处的肋,通过使顶端形成为与管嘴6的锥形部69的角度相应地倾斜,从而在直至到达结束位置的螺合时与锥形部69滑动接触,起到刮取在锥形部69附着的粘接剂B的作用。突出部74用于通过在结束位置以无间隙地形成栓的方式插入顶端部从而避免在结束位置管嘴6内的粘接剂B与外部空气接触而固化。而且,该突出部74具有倾斜端74a,该倾斜端74a形成为从帽7内部的顶端部分相对于螺合进退方向即轴线的方向朝向倾斜方向。通过该倾斜端74a,突出部74成为难以与管嘴6的顶端部64的形状干涉的结构。
[0088]而且,特别是,如图9所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容器主体I构成为具备卡合导引部25、脱离导引部201和脱离引导部202,该卡合导引部25能够使所述收纳部2及所述管嘴6在所述第一卡合位置以及第二卡合位置卡合、并且能够导引从所述第一卡合位置向所述第二卡合位置的动作,所述第一卡合位置为在所述管嘴6及中帽5不能涂敷所述粘接剂B的状态下使所述收纳部2与所述管嘴6卡合的位置,所述第二卡合位置为从该第一卡合位置起使所述收纳部2及所述管嘴6彼此在呈预定的方向性的所述管嘴6能够涂敷所述粘接剂B的状态下以不能相对移动的方式卡合的位置,该脱离导引部201能够使管嘴6及中帽5从收纳部2脱离,该脱离引导部202引导从所述第二卡合位置到该脱离导引部201为止的动作。
[0089]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卡合导引部25设置于收纳部2的中帽安装部24,并且该卡合导引部25对于在中帽5设置的旋转卡合爪55进行卡合及导引,该中帽5具有能够将管嘴6不能旋转地安装的管嘴安装部53,从而将管嘴6向第一卡合位置及第二卡合位置间接地定位。特别是,如图9所示,该卡合导引部25具有:供卡合端59插入的导入导引槽26 ;将管嘴6间接地定位在第一卡合位置的第一卡合孔27 ;旋转导引槽28,为从该第一卡合孔27起在螺纹进给方向上连续的槽;和第二卡合孔29,通过由该旋转导引槽28导引而将卡合端59不能移动地定位从而将管嘴6间接固定在第二卡合位置。
[0090]接着,参照图10至图14来说明通过将管嘴6从第一卡合位置向第二卡合位置导引从而将管嘴6的方向向使用时恰当的位置定位并使容器主体I为能够使用的状态的一系列动作和例如为了将管9分别废弃而从收纳部2将管嘴6与中帽5 —同拆下的动作。
[0091]首先,在图10中示出了将固定有管嘴6的中帽5向收纳部2导入时的状态。实际上,在该动作是在中帽5被装配于帽7内的状态下进行的。如果具体说明,则使中帽5中的旋转卡合爪55的卡合端59对上能够插入导入导引槽26的位置。而且,如果从该状态起进一步使卡合端59沿导入导引槽26向基端侧移动,贝U卡合端59向第—^合孔27嵌入,成为第一卡合位置。在该第一卡合位置,管嘴6的基端即挤出管63的贯穿端67从管9的挤出面93离开,因此成为不能将粘接剂B注入管嘴6内的状态。而且,若使中帽5进行螺纹进给运动以使卡合端59沿旋转导引槽28旋转,则贯穿端67 —边旋转一边贯穿挤出面93并插入管9内部。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以从第一卡合位置旋转90°的方式进行螺纹进给运动时,如图11所示,卡合端59插入第二卡合孔29中。在该状态下,卡合端59深深地嵌入第二卡合孔29中,由此,如果不用大幅高于通常的操作力的外力则不能解除该卡合。此夕卜,如上所述,此前的一系列动作是经有帽7而进行的。因此,在卡合端59嵌入第二卡合孔29的状态下,帽的定位部70抵接于收纳部的帽固定部20以禁止进一步的旋转。而且,在该图的状态下,定位肋66嵌入定位槽57中从而管嘴6的旋转动作被禁止,而且凸缘65抵接于管嘴抵接部43从而管嘴6的延伸方向的动作也被禁止了,由此管嘴6成为相对于收纳部2间接地固定于第二卡合位置的状态。
[0092]在第二卡合位置,管嘴6的顶端面68成为朝向与被安装收纳部2的挤压键3的键主体31露出的方向相同的方向的状态。即、操作部34露出的方向和管嘴6的顶端面68所朝向的方向一致。因此,管主体91的腹部94及操作部34露出的方向和管嘴6的顶端面68所朝向的方向将一致。即、对管9的挤压操作和对从顶端面68排出粘接剂B的视觉识别变得容易。由此,使用者能够根据挤压键主体31的方向容易地识别顶端面68的朝向。
[0093]然而,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了中帽5能够从收纳部2脱离的脱离结构。S卩、通过从该第二卡合位置进一步旋转中帽5,由此能够将中帽5从收纳部2拆下。该作业通过用手指捏住在中帽5设置的滚花5a等来进行并不使用帽7。再有,该脱离结构不限于中帽5从收纳部2的脱离,也可以应用于其他场合。
[0094]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具有脱离导引部201和脱离引导部202,该脱离导引部201形成在作为被脱离要素的收纳部2、并且形成为通过从作为卡合位置的第二卡合位置使作为脱离要素的中帽5进一步运动从而能够将该中帽5脱离,该脱离引导部202从卡合位置向该脱离导引部201进行引导。如果具体说明,则当从图11及图12所示的第二卡合位置起、捏住在中帽5表面设置的滚花5a等使中帽5进一步旋转时,成为图13所示的状态。在该状态下,卡合端59从第二卡合孔29离开,由于被脱离引导部202引导而处于与延伸到中帽安装部24的上端的槽状的脱离引导部201大体接触的能够脱离位置。
[0095]而且,若在卡合端59与呈槽形状的脱离引导部201接触的状态下拉拽中帽5,则如图14所示,能够用比较小的力使中帽5从收纳部2脱离。而且,从已拆下了中帽5的收纳部2取出用完了的管9。即、能够有别于由树脂构成的其他部件地废弃铝制的管9。以上说明了的、由作为脱离要素中的帽5及作为被脱离要素的收纳部2所形成的脱离结构,能够采用其他各种组装产品的结构。
[0096]此处,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从所述容器主体I朝向顶端部64导引粘接剂B且至少包括所述顶端部64的一部分构成为半透明的以使得能够从外侧视觉识别所述粘接剂B的可视通路6a,由此能够将粘接剂B相对于对象物以期望的量且以期望的位置和/或面积进行涂敷。
[0097]下面使用图15至图18来说明使用本实施方式的涂敷产品来向对象物涂敷粘接剂B的方式。
[0098]首先,如图15所示,当在顶端部64的尖端缘68a位于对象物附近的状态下挤压键主体31时,如上所述,作为管9内的内装物的粘接剂B不浪费且稳定地向管嘴6挤出。此处,能够明确地视觉识别到处于显色状态(P)的粘接剂B的已被挤出的顶端在可视通路6内徐徐行进。使用者能够一边视觉识别粘接剂B到达对象物前的向顶端部64接近的粘接剂B —边调整向操作部34作用的操作力,因此能够容易地把握图16所示那样的使粘接剂B达到对象物的正确定时。此外,顶端部64的顶端面68成为朝向与挤压键3的键主体31露出的朝向相同的朝向的状态,因此使用者也能够容易地调整顶端面68的朝向。而且,如图21所示,将从顶端部64具体为从顶端面68的尖端缘68a的位置被排出的粘接剂B,以期
当前第3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