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优质稻米精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451558阅读:505来源:国知局
一种优质稻米精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稻米加工工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稻米加工技术可概括为以下三大类型:
(I)简易型。其工艺技术路线是清杂除石一脱壳一选糖一礙米1-2道一米粞分尚一成品。这种加工方式只能适用于小规模生产,主要集中在乡镇农村就地加工,生产成本低、米价最便宜,成品米基本断杂。主要提供给温饱型消费群体。
[0003](2)通用型。其工艺技术路线是清杂一去石一脱壳一选糖一礙米3_4道一抛光1_2道一白米分级一计量包装一成品,这种加工方式的主要特点是除杂、去石彻底、多机轻碾增碎少、注重原粮品质和口感、成品米断杂、米粒表面光洁、碎米少、价格实惠,主要满足小康型消费者的需求。
[0004](3)尚档型。其工艺技术路线是清杂一去石一脱壳一选糖3_4道一白米分级一抛光1-2道一白米精选一色选一自动计量真空包装一成品。这种加工方式代表了我国目前大米加工的先进技术,其特点是加工工艺完善、一次性投资大、加工成本高、成品米纯净整齐、光洁、米价高,适合于富裕型群体的消费且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
[0005]但从整体上分析,现有的稻米精加工技术仍然存在以下不足:
(I)加工成的产品稳定性和可靠性差,外观粗糙,绝大多数产品还没有制定出可靠性标准。
[0006](2)制米业技术严重滞后,缺少稻米干燥,糙米、白米调质和配米等重要加工工序,造成加工整米率低、保质期短、含杂、异色粒等问题严重,加工和销售成本过高,制约了稻米加工企业的发展。
[0007](3)缺乏副产品综合利用途径。稻谷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副产品稻壳、碎米、油糠没有得到利用,稻米深加工增值新技术较少,给加工企业造成了极大的成本压力和环保压力。

【发明内容】

[0008]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对优质稻谷进行综合利用深加工,提高最终产品质量,降低成本的稻米精加工工艺。
[0009]本发明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优质稻米精加工工艺,其加工流程为:一次磁选一初清一计量一筛理一去石一二次磁选一砻谷一谷糙分离一三次磁选一超声波雾化调质一碾米."一次抛光一白米一次分级一病斑粒色选一二次色选一四次磁选一二次抛光一白米二次分级一计量包装;所述超声波雾化调质是利用超声波雾化加湿方式对米粒进行加湿,调质时间为10?20分钟,调质温度控制在30?40°C之间,单位加湿量为0.5-5%,实际渗入量为2-3%,最终加工得到的精米水分不大于14%;调质剂采用超声波雾化水;所述病斑粒色选是利用光电色选装置将大米中的异色颗粒自动分拣出来,在整个加工流程中进行全过程降温,控制加工过程中温升不超过5°C。
[0010]本发明还可采用病斑色选加强工序,在第一次病斑粒色选工序的基础上增加二次色选工序,提高色选效率和纯度,进一步改善成品米品质。
[0011]在整个加工流程中进行全过程降温的降温方法是在加工线路上设置吸风系统降温。
[0012]本发明在白米二次分级后增加成品米渗砸工序,所述成品米渗砸的具体方法是将酵母砸通过电脑控制按需要值准确配入发生罐,使砸渗入置放在发生罐内的成品米;砸渗入量配比控制在每公斤米渗入18?20微克酵母砸;所述酵母砸为无机砸发酵所得。通过对大米淀粉结构的物理渗入提高大米营养品质及加工品质。
[0013]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I)采用糙米超声雾化调质,大大减少了碾米过程中的破碎和裂纹,提高了整米产出率,整米率提高1.35%-3.55%。0.9%-2.2%。同时使糠层易于脱离,可降低米糠的游离脂肪酸含量,游离脂肪酸值降低约17.9%-25.8%,有效地抑制了米糠的劣变,不仅米糠的综合利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还明显保留了大米中的VBp VB2含量。此外,通过糙米超声波雾化调质工艺能够明显改善稻米品质。通常稻米的标准水分含量是14.5%,是稻米的固有水分,又称为结合水,随着存储时间的延长,稻米中的结合水会逐渐散失,故通常原粮水分在10?11%(这也是易储水分值),稻米水分的丧失使得加工品质、口感都不同程度的降低。本发明采用大米加湿工艺调节成品米水分增加值控制在5%左右(已考虑水分在加工时的水分散失),控制精米水分不大于14%。由于可控的水分渗入大米淀粉层,使得大米直链淀粉的结构比例相对值由17?22%降低到16?21%,支链淀粉结构比例相对值由77?80%增加到79?82%,从而使大米适口性得到有效改善;由于可控的水分渗入大米皮层,被软化的皮层在碾米过程中更易剥离,碾压相对降低达到轻碾的作用,从而减少碎米增加出米率。按照原粮水分在10?11%时的水分调节至14%,实际水分增加值在2?3%之间,综合碎米率降低因素测定成品米实际出米率增加值为2%,大米附加值增加0.9?2.2%。
[0014](2)米用双抛光工艺,提尚了白米的外观及食用品质。
[0015](3)采用病斑粒色选加强工序使色选装置的异色粒子收集口保持最低的正常粒子含量,并使原工艺中的黄白同选变为黄白分选,以提高色选效率和纯度,更有效的提升大米品质和去除杂质,同时降低优质稻米的损失率。
[0016](4)采用创新的微电脑渗砸工艺,对稻米淀粉结构的物理渗入来影响包括支链淀粉、水分等多项参数,在提高营养品质的同时也改善了加工品质。砸渗入量配比控制在18?20微克/公斤,考虑适量砸散失,实际砸渗入成品米配比值在15?17微克/公斤,由于采用微量渗入控制技术,使得富砸成品米合格率100%.同时,考虑人体对食用砸的安全摄入量(400微克为中毒警戒线)、摄入途经(部分膳食中本身含有微量砸)、人体的砸必须值(50微克),本发明加工的富砸米可确保人体长期安全食用。
[0017](5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