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si破碎机供给料斗分配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567953阅读:来源:国知局
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立轴冲击式破碎机,其包括布置在壳体中的转子和布置用以将待破碎的材料供给到转子的供给料斗设备,其中供给料斗设备包括上面描述的供给料斗分配装置。该立轴冲击式破碎机的优势在于,材料高速地竖直向下流动,不受料斗阻碍,这意味着更多材料能够被装载到转子中。
[0026]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在立轴冲击式破碎机中破碎材料的有效方法。
[0027]该目的通过在立轴冲击式破碎机中破碎材料的方法来实现,所述立轴冲击式破碎机包括布置在壳体中的转子和布置用以将材料供给到转子的供给料斗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0028]将待破碎的材料供给到供给料斗设备的供给料斗分配装置,
[0029]经由供给料斗分配装置的供应通道将待破碎的材料送到布置在供给料斗设备的底部中的料斗底部开口,所述供应通道具有沿着从供应通道的上端到下端的距离的至少一部分加宽的横截面,以及
[0030]将材料进一步供给到转子,以被破碎。
[0031]该方法的优势在于,转子被装载更多材料,这是因为材料不受供应通道阻碍地且从而高速地流动进入转子中。由此,能够破碎增加的量的材料。
[0032]根据一个实施例,该方法还包括:利用供给料斗分配装置将待破碎的材料划分成第一材料流和第二材料流,并且将该第一材料流经由供应通道供应到转子,且将该第二材料流在供应通道外供应到转子外的位置,以被由转子加速的第一材料流冲击。该实施例的优势在于,由于穿过供应通道运送的材料的高速,增加的材料流作为第一材料流被送到转子,并且该增加的第一材料流随后被转子加速并引起在转子外流动的第二材料流的增加的破碎。
[0033]根据一个实施例,方法还包括:在形成在供应通道、供给料斗设备的内部料斗和内部料斗的内部料斗底部之间的材料空间中形成材料壁,并允许第二材料流沿着在材料壁上形成并从供给料斗分配装置的上部入口端延伸到形成在内部料斗中的至少一个出口的斜坡滑动,并进一步到达转子外的位置。该实施例的优势在于,第二材料流将更快速地流动,这是因为其可以在斜坡上滑动,从而增加可以装载到破碎机的第二材料流的量。而且,材料壁可以支撑供给料斗分配装置并将其保持在供给料斗设备的正确位置。
[0034]根据一个实施例,方法还包括:在供应通道的顶部处布置上部节流板,并选择提供竖直向下穿过供应通道流动到转子的最大量的材料的上部节流板的入口开口的宽度。该实施例的优势是,上部节流板和选择上部节流板的入口开口的合适宽度的方法提供了优化可以经由供给料斗分配装置装载到转子的材料的量的有效方法。
[0035]本发明的进一步目的和特征将从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0036]将在下文中更详细地并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
[0037]图1是部分地在截面中且示出立轴冲击式破碎机的三维视图。
[0038]图2是横截面图并不出立轴冲击式破碎机的内部部件。
[0039]图3是横截面图并示出立轴冲击式破碎机的供给料斗设备的内部部件。
[0040]图4是横截面图并示出在破碎机的操作期间的供给料斗设备的内部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41]图1部分地在横截面中示出立轴冲击式(VSI)破碎机1。转子2位于破碎机1的壳体4内。例如,转子2可以是本身已知的类型,例如在WO 2004/020103A1中公开的类型。供给料斗设备6位于破碎机1的顶部处。供给料斗设备6包括内部料斗8和围绕内部料斗8的外部料斗10。供给料斗设备6是VSI破碎机1的首先从例如输送机(诸如带式输送机或另一类型的材料供给器)接收待破碎的材料的部分。
[0042]出口 12布置在内部料斗8中。中;1_1、供给漏斗14在供给料斗设备6下方放置在壳体4内。在该实施例中,具有中心供给筒14的形状的中心供给漏斗借助于三根梁固定到壳体4内,该三根梁中仅梁16在图1中被示出。
[0043]周向分配壁区段18与供给筒14位于相同的水平高度处。周向冲击壁区段20位于分配壁区段18下方且在与转子2相同的水平高度上。空腔环(cavity ring) 22使分配壁区段18与冲击壁区段20分开。床保持环24位于破碎机1的底部处。
[0044]供给料斗设备6设有用于将材料有效地供给到转子2的供给料斗分配装置26。供给料斗分配装置26将在下文中参考图3和图4更详细地描述。
[0045]图2是VSI破碎机1的横截面,并且示意了操作原理。在VSI破碎机1的操作期间,待破碎的材料被供给到供给料斗设备6。第一材料流Ml将通过竖直向下流动穿过供给料斗设备6的供给料斗分配装置26、位于供给料斗设备6的内部料斗8的底部处的内部料斗底部开口 28和布置在供给料斗设备6下方的供给筒14而到达转子2。转子2高速旋转并将供应到转子2的第一材料流Ml水平地朝向冲击壁区段20抛射。第二材料流M2将经由内部料斗8的出口 12被送到转子2外的位置。离开出口 12的第二材料流M2将在转子2外向下传送到邻近冲击壁区段20的位置。邻近冲击壁区段20,第二材料流M2将受被转子2抛射的第一材料流Ml冲击,这将导致材料流Ml和M2两者的破碎。保留材料形成的材料床(未示出)(两个材料流Ml和M2可以冲击到其上)在破碎机1的操作期间被集聚在床保持环24上,并且保护冲击壁区段20免受磨损。
[0046]中心供给筒14包括侧壁30和底部32,所述侧壁30例如可以是圆形的。供给筒14的底部32设有中心布置的转子供给开口 34,第一材料流Ml可以从中心供给筒14穿过该中心布置的转子供给开口 34并进入到转子2中。
[0047]为了保护转子供给开口 34的内部边缘,立轴冲击式破碎机供给管36被安装到底部32,延伸穿过转子供给开口 34,并且通入到布置在转子2的顶板40中的开口 38中。
[0048]图3更详细地示出供给料斗设备6。供给料斗设备6包括内部料斗8和外部料斗10。外部料斗顶板42覆盖在内部料斗8和外部料斗10之间形成的第二材料流空间44。图2中示意的第二材料流M2可以经由布置在内部料斗8中的出口 12到达第二材料流空间44,并且可以进一步向下送到邻近冲击壁区段20的位置,如在下面参考图2描述的那样。
[0049]每一个出口 12可以设有控制舱口 46。每一个控制舱口 46能够位于各种竖直位置,以调节相应出口 12的高度。由此,能够调节穿过每一个出口 12的第二材料流M2的量。
[0050]内部料斗8具有内部料斗底部48。内部料斗底部48设有内部料斗底部开口 28,第一材料流Ml可以在其朝向图2中示意的转子2的路上穿过该内部料斗底部开口 28。为了控制穿过底部开口 28的材料流,可以在内部料斗底部48上布置一个或多个底部节流板52、54、56。每一个底部节流板52、54、56分别具有比内部料斗底部开口 28更窄的中心开口58、60、62。由此,穿过底部开口 28的材料流可以被限制到合适的程度。
[0051]可选地,滑动节流装置(sliding throttle) 64可以布置在底部开口 28下方,以用于在低负载情形中对穿过底部开口 28的材料流进一步节流。
[0052]供给料斗分配装置26包括上部节流板66和从上部节流板66延伸到内部料斗底部48的供应通道68。上部节流板66设置有与底部开口 28对准的入口开口 70。在图3中,示出了仅一个上部节流板66,但是供给料斗分配装置26通常包括一组2-5个分离的上部节流板66,该一组2-5个分离的上部节流板66具有它们相应的开口 70的各种宽度。通常,一次安装仅一个上部节流板66。
[0053]供应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