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式难选细煤调浆设备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9759124阅读:来源:国知局
图5为档板单元沿混合箱箱壁的周向布置示意图。
[0039]图示各结构与本发明的部件名称对应关系如下:
[0040]10-混合箱20-驱动轴31-下层电极板32-上层电极板[0041 ]40-倾角跌落板41-定子壁42-坎条
[0042]50-超声波震板60-搅拌叶轮70-箱体
[0043]71-入料隔板72-拉伸弹簧73-出料隔板74-压缩弹簧
[0044]75-冲程隔膜搅拌器75a-冲程轴75b_驱动电机
[0045]75c-高分子材料隔膜75d-套筒76-进风管
[0046]80-压力传感器90-搅拌档板100-假底隔板110-阻挡片
[0047]120-驱动涡轮130-入料管140-药剂箱
[0048]150-隔膜计量栗160-控制阀门170-药剂流量计
[0049]180-过渡管路190-输出栗
【具体实施方式】
[0050]为便于理解,此处结合图1-5,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作以下进一步描述:
[0051 ] U主要部件介绍
[0052](I)混合箱
[0053]混合箱10的设计是充分考虑入料矿浆的均匀给入和初步混合,以达到每一部分矿浆与药剂均有相同的接触混合概率,从而最终形成具备高混合均匀度的混合液。混合箱10可以是圆筒状或六面体状,当然也可为其他外形,如图1所示即为圆筒状混合箱10。混合箱10内布置若干层的具备不同混合功能的混合结构,以形成由上而下的流道分层混合构造。各层混合结构主要包括:由上层电极板32与下层电极板31所构成的第一层电场活化层,由倾角跌落板40与超声波震板50构成的第二层超声波震荡层,由搅拌叶轮60配合档板单元构成的第三层强制搅拌层,各层间彼此协同配合,以实现相应混合功能。
[0054](2)涡管多喷嘴射流驱动系统
[0055]该处的涡管多喷嘴射流驱动系统,也即布置于混合箱10进料口处的进料系统。药剂由隔膜计量栗150精确计量后,输送至入料管130上的“喉颈管”,也即图1所示的比丘管结构处,该设计可以让药剂与矿浆均匀混合。经由图3所示的的涡卷状出口结构,与药剂初步混合后矿浆可从四周冲击位于驱动轴20上的驱动涡轮120,从而驱动该驱动涡轮120旋转,进而带动位于强制搅拌层处的搅拌叶轮60产生转动动作。入料管130连同位于出口处的各出口喷嘴是一个整体,以便于安装及调整射流角度。出口喷嘴内可贴有耐磨材料,以延长其使用寿命。驱动涡轮120带动四层塔状布置的搅拌叶轮60旋转,从而巧妙地将液体的射流动能转化为强制搅拌层内搅拌所需要的机械能,其结构合理且节能降耗,动能明显减小的矿浆由混合箱10的进料口进入电场活化层,并可依次进行各项后续预处理。
[0056](2)电场活化层
[0057]电场活化层是由上部环形的正极电路板(也即上层电极板32)和下部环形负极电路板(也即下层电极板31)组成。正极电路板和负极电路板都安装在防水的高分子耐磨板中,形成一个从上而下的电场作用区域。正极电路板外形呈圆盘状构造,具体如图3所示,负极电路板构造同理。负极电路板安装时直接贴附于混合箱10的顶壁处,而正极电路板或可参照图1所示的以辐射梁紧固于混合箱10箱壁处,或以悬吊结构等加以固接均可,而不应当直接固定于驱动轴20上而加重其运转负担。该电场活化层的布置,可有效的达到破坏煤泥表面的双电层和水化膜的目的,从而活化药剂离子,使得药剂易于在煤泥表面铺展和包裹,最终有利于提尚煤粒的疏水性。
[0058](3)超声波震荡层
[0059]超声波震荡层具体由超声波发生器、超声波换能器、PLC控制系统及4?6圈超声波震板50所组成。超声波震板50安装在沿倾角跌落板40而环形隆起的坎条42上。隆起的坎条42,保证了对于煤泥的流动阻碍效果。细颗粒煤泥由于自身重量,相对更“轻便”的跨过坎条42而快速行进,粗颗粒煤泥则相对下沉而更难以跨过坎条42,从而也就巧妙的利用粗、细颗粒在倾角跌落板40上的不同停留时间,而使得具备不同的超声波作用时间。为更利于理解,在图1及图4中,我们由外而内的将超声波震板50分为奇数圈(第一圈和第三圈)和偶数圈(第二圈和第四圈)。通过奇数圈和偶数圈间断交替工作,每次工作时间在20分钟,由PLC系统控制,从而通过其交替工作来延长各圈处超声波震板50的使用寿命。矿浆经超声波震荡层后,煤粒表面粘附的高灰细泥被剥蚀,疏水性表面暴露出来;气液界面张力降低,水化膜作用变弱,药剂与煤泥的粘附概率增加,从而进一步的提高了煤泥的可浮性。
[0060](4)强制搅拌层
[0061]图1中独特的四层塔状布置的搅拌叶轮60,构成了强制搅拌层的主体结构;搭配图5中的档板单元,最终实现强制搅拌层内的高紊流搅拌环境。强制搅拌层的设计充分考虑矿浆的流场形态,经上述超声波震荡层处理后的混合液汇集到中心出料口,进入强制搅拌层。第一层搅拌叶轮的四周安装有定子壁41,有利于物料的碰撞混合,在箱壁设有搅拌档板90,以实现高剪切环境。在强制搅拌层的底部设计了双层假底,有利搅拌空间高剪切环境的形成;双层假底中安装混合单元,混合物料被混合单元体多次分割和改向并形成涡流,达到高效混合目的。
[0062](5)加压溶气箱
[0063]混合均匀的药剂和矿浆由栗输送到加压溶气箱中。加压溶气箱包括箱体70,箱体70内布置由高压风系统和分压管构成进风管76以及相应的冲程隔膜搅拌器75等部件。高压风系统与箱体70的上部连接。在箱体70的上部还设计有压力传感器80,PLC控制系统根据压力传感器80的值动态调节进风管76处阀门的开启度。分压管插入矿浆一定的深度,有利于空气溶解在矿浆中。箱体70的入口端和出口端由弹性材料和相应隔板组成。入口端布置入料隔板71并搭配拉伸弹簧72,出口端布置出料隔板73并搭配压缩弹簧74。当冲程隔膜搅拌器75的高分子材料隔膜75c鼓起时,箱体70内压力增大,入口端处的拉紧弹簧72在弹性力和箱体70内压力下收缩,入口端关闭,箱体70内存在的气体在高压下被强制压入混合液中;相应的出口端处的压缩弹簧74被施压,出口端打开,被加压的水包气状态下的混合液被输送到浮选设备。当冲程隔膜搅拌器75的高分子材料隔膜75c收缩时,箱体70内压力减小,入口端处的拉紧弹簧72顶起,入口端打开;出口端的压缩弹簧74回复并使得出料隔板73重新抵紧出口端,出口端关闭,混合液继续经由混合箱10而被输入到加压溶气箱中,重复上述加压溶气操作。
[0064]因加压溶气箱的独特工作状态,由加压溶气箱输出的气体呈现高压的水包气状态。当该高压的水包气的混合液输入至浮选机时,由于环境压力的降低,混合液内部溶解的气体便会以微小气泡的形式快速析出。因上述方式处理后析出的微泡具有直径小、分散度高、气液界面大、有选择性地优先在疏水性较高的表面析出等特点,显然极其有利于后续浮选处理过程的快捷化和高效化操作。
【主权项】
1.一种集成式难选细煤调浆设备,其特征在于:本设备至少包括混合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