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漆涂装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853629阅读:636来源:国知局
一种油漆涂装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油漆涂装工艺。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油漆涂装工艺存在工艺步骤不协调、不合理的现象,有时会产生重复处理或过度处理,严重影响产品质量,而且废品率偏高,对员工操作技能要求较高,造成产品成本偏高。
[0003]另外现有的油漆涂装工艺工艺步骤冗长,各个工序分配存在诸多不合理的地方。

【发明内容】

[0004]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工序安排合理、协调的油漆涂装工艺。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油漆涂装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工艺流程:领料一调漆一清洁打磨一除锈一打磨一除油一底漆一刮原子灰一送下道一自检一清漆一面漆一砂纸打磨一刮红色填眼灰一中涂一砂纸打磨;
2)、工艺参数:
2.1)环境的相对湿度要控制在50%以下,最适宜环境温度是在18°C -25°C ;
2.2)磨光机打磨后选用较细砂纸(600#-800#)打磨,打磨后造成的粗糙度不宜超过51 μ m ;
2.3)涂底漆2?3道,面漆2?3道;底漆涂层每层厚度为20?30 μ m ;面漆涂层每层厚度为25?35 μ m,总厚度为40?50 μ m ;
2.4)低粘度涂料,喷嘴口径I?1.5mm ;高粘度涂料,喷嘴口径2?3mm ;喷涂对象与喷嘴的关系:喷涂小面积,喷嘴口径I?1.5mm ;喷涂大面积,喷嘴口径2.5?3mm ;
2.5)喷涂气压:0.35 ?0.7mpa (约 3 ?6kg/c m2)
2.6) 一般喷距为200?300mm ;
3)、涂装前表面处理
3.1)涂装前必须将被涂表面的焊渣、焊接飞溅物、飞边、毛刺、油污等杂质清除干净;
3.2)磨光机打磨后选用水砂纸(600#—800#)打磨,打磨后造成的粗糙度不宜超过51 μ m ;
3.3)清洗选用香蕉水清洗,一定要洗干净,不能有残渣;自然风干;
4)、喷底漆
注意喷距200?300mm、喷涂速度中等,匀速喷涂;喷涂要搭接,一层一层有序进行,涂底漆要求薄而均匀;常用底漆有磷化底漆、环氧底漆、红丹防锈底漆等;(磷化处理的膜层外观呈灰黄色,磷化膜表面一般情况无须砂纸打毛);
5)、刮原子灰
刮腻子为保证表面光滑平整,同时填补产品移动碰撞产生的坑及砂眼等缺陷,刮补时要认真,不得漏刮;刮涂朝同一方向进行,不得往返操作;每次应刮得较薄,干燥后的腻子不允许有脱落、裂痕;干燥后不得有发粘、漏底现象存在;
6)、打磨腻子:打磨腻子,用600#水砂纸打磨平滑,并用气枪将打磨粉肩清理干净;
7)、中涂
喷中涂漆,工艺同喷底漆;公司中涂通常用苏灰士底漆;中涂漆2-3遍;膜厚30?40 μ m ;
8)、干燥:自然凉干:将工件放于陈列架上自然风干,夏季一般要4小时以上,冬季时间要长;
9)、刮原子灰
刮腻子为保证表面光滑平整,同时填补产品移动碰撞产生的坑及砂眼等缺陷,刮补时要认真,不得漏刮;刮涂朝同一方向进行,不得往返操作;每次应刮得较薄,干燥后的腻子不允许有脱落、裂痕;干燥后不得有发粘、漏底现象存在;
10)、打磨腻子:打磨腻子,用600#水砂纸打磨平滑,并用气枪将打磨粉肩清理干净;
11)、中涂
喷中涂漆,工艺同喷底漆;公司中涂通常用苏灰士底漆;中涂漆2-3遍;膜厚30?40 μ m ;
12)、干燥:
12.1)自然凉干:将工件放于陈列架上自然风干,夏季一般要4小时以上,冬季时间要长;
12.2)烘烤底漆、中层的烘烤温度与时间;底漆和中层漆的烘烤80°C 30-40MIN或常温放置8-24H再打磨;
13)、刮红色填眼灰
刮红灰,目的是填补砂眼以及打磨掉的腻子,因此此工项工序不可急燥,细心找出漏失,填补完整;烘烤底漆、中层的烘烤温度与时间;底漆和中层漆的烘烤80°C 30-40MIN或常温放置8-24H再打磨;
14)、刮红色填眼灰
刮红灰,目的是填补砂眼以及打磨掉的腻子,因此此工项工序不可急燥,细心找出漏失,填补完整;
15)、砂纸打磨
打磨,用#800水砂纸打磨,表面一定要打磨光滑;
工艺砂纸应用:磨腻子P120?280 ;磨中涂漆P600?800 ;磨清漆重喷P1000?1200 ;磨面漆打腊P1500 ;压克力切割面粗磨P200?400 ;压克力面涂漆P800 ;
16)、面漆
调漆:油漆和固化剂通常按4:1调配,对于不同品种的油漆如粘度过大,要用与之配套的稀释剂调到理想的涂装粘度,充分搅拌均匀最后过滤除去杂质;面漆喷涂2-3道,每层之间流平时间为10MIN,以确保涂层中溶剂充分挥发,干膜厚40-50 μm ;干燥:80°C,30-40MIN烘干或常温放置8-24H ;
17)、清漆
罩光清漆调配比例:主,固,稀:5:2:1-2 ;干膜厚20-30 μπι,干燥:80°C,30-40ΜΙΝ烘干或常温放置8-24H。
[0006]本发明工序安排合理、协调,能够有效地降低废品率且产品质量高。
【具体实施方式】
[0007]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油漆涂装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工艺流程:领料一调漆一清洁打磨一除锈一打磨一除油一底漆一刮原子灰一送下道一自检一清漆一面漆一砂纸打磨一刮红色填眼灰一中涂一砂纸打磨;
2)、工艺参数:
2.1)环境的相对湿度要控制在50%以下,最适宜环境温度是在18°C -25°C ;
2.2)磨光机打磨后选用较细砂纸(600#-800#)打磨,打磨后造成的粗糙度不宜超过51 μ m ;
2.3)涂底漆2?3道,面漆2?3道;底漆涂层每层厚度为20?30 μ m ;面漆涂层每层厚度为25?35 μ m,总厚度为40?50 μ m ;
2.4)低粘度涂料,喷嘴口径I?1.5mm ;高粘度涂料,喷嘴口径2?3mm ;喷涂对象与喷嘴的关系:喷涂小面积,喷嘴口径I?1.5mm ;喷涂大面积,喷嘴口径2.5?3mm ;
2.5)喷涂气压:0.35 ?0.7mpa (约 3 ?6kg/c m2)
2.6) 一般喷距为200?300mm ;
3)、涂装前表面处理
3.1)涂装前必须将被涂表面的焊渣、焊接飞溅物、飞边、毛刺、油污等杂质清除干净;
3.2)磨光机打磨后选用水砂纸(600#—800#)打磨,打磨后造成的粗糙度不宜超过51 μ m ;
3.3)清洗选用香蕉水清洗,一定要洗干净,不能有残渣;自然风干;
4)、喷底漆
注意喷距200?300mm、喷涂速度中等,匀速喷涂;喷涂要搭接,一层一层有序进行,涂底漆要求薄而均匀;常用底漆有磷化底漆、环氧底漆、红丹防锈底漆等;(磷化处理的膜层外观呈灰黄色,磷化膜表面一般情况无须砂纸打毛);
5)、刮原子灰
刮腻子为保证表面光滑平整,同时填补产品移动碰撞产生的坑及砂眼等缺陷,刮补时要认真,不得漏刮;刮涂朝同一方向进行,不得往返操作;每次应刮得较薄,干燥后的腻子不允许有脱落、裂痕;干燥后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