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车式提板刮泥机自适应行走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834154阅读:603来源:国知局
行车式提板刮泥机自适应行走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说明】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设备的组成装置,具体涉及一种使钢轮相对轨道进行调适的行车式提板刮泥机自适应行走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现有技术中,行车式提板刮泥机主要用于污水处理厂的沉淀池或污泥浓缩池中,如图1所示,其主要由行走装置100'、主梁200'、桁架300'、刮泥板400'、轨道500/、卷扬机构600'、电控系统700'等组成。其中,行走装置100'(参照图2)包括两与主梁200'焊接的端梁P,主梁200'的两端分别架设于两该端梁P上,每个端梁P的底部均安装有两个并列设置且可沿轨道500'行走的钢轮2',即钢轮2'滑配于轨道500'。在行车式提板刮泥机运行过程中,钢轮2'沿着轨道500'滑动,端梁I'随之移动,从而带动主梁200'及整个刮泥机移动,实现池底刮泥。
[0003]轨道500'是固定在池顶两侧混凝土面上,随着使用年限增加,池体两侧混凝土墙发生偏移(如池体中段墙体鼓胀等)导致轨道500'偏移,在偏移不大的情况下,可通过调整轨道500'在混凝土面上的安装位置,以确保两侧轨道500'平行;当混凝土墙偏移较大时,轨道500'调整已不能满足要求,此时,因钢轮2'无法沿轴向(轴向指的是与刮泥机行走方向垂直的方向)调整而极易导致钢轮2'脱轨,从而导致整个行车式提板刮泥机无法正常运行,严重时还可能造成刮泥机滑落至沉淀池或污泥浓缩池内的现象。
[0004]有鉴于此,研宄一用于使钢轮能够进行轴向方向调适的行走装置是从业人员之期望。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行车式提板刮泥机自适应行走装置,能够对钢轮进行轴向调适,从而避免因轨道偏移而出现的脱轨、甚至设备滑落的现象。
[0006]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行车式提板刮泥机自适应行走装置,包括两分别连接于主梁两端的端梁,每该端梁的底部均安装有两个并列设置的钢轮;其中一所述端梁由依次衔接的一首端部、一中段部和一尾端部组成,所述主梁的一端架设于该中段部上,所述首端部的底部与尾端部的底部分别安装一该钢轮,所述中段部的两端与首端部的尾端、及尾端部的首端分别通过一滑配单元轴向滑配。
[0007]进一步地,所述滑配单元包括一滑块、及一与该滑块相匹配的滑轨,且该滑轨与钢轮的轴线平行设置。
[0008]进一步地,所述中段部的两端上分别设有一所述滑轨,所述首端部的尾端及尾端部的首端分别设有一所述滑块。
[0009]进一步地,所述滑轨与滑块通过螺栓固定。
[0010]进一步地,所述滑配单元的顶部套设有一保护盖。
[0011]本实用新型行车式提板刮泥机的行走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对现有端梁的改进及滑配单元的增设,能够实现对钢轮进行轴向方向的调适,从而避免因轨道偏移而出现钢轮脱轨的问题,进而避免设备脱轨、甚至滑落的现象。
【【附图说明】】
[0012]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0013]图1是现有行车式提板刮泥机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图1中A部分的侧视图。
[0015]图3是本实用新型行车式提板刮泥机自适应行走装置的侧视图。
[0016]图4是本实用新型行车式提板刮泥机自适应行走装置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请结合参阅图3与图4,本实用新型行车式提板刮泥机自适应行走装置100,包括分别连接于主梁200两端的端梁1,每该端梁I的底部均安装有两个并列设置的钢轮2 ;其中一所述端梁I由依次衔接的一首端部11、一中段部12和一尾端部13组成,换言之,两端梁I中的一个与现有的一致,另一个由所述的首端部11、中段部12和尾端部13组成;主梁200的一端架设于该中段部12上,所述首端部11的底部与尾端部13的底部分别安装一该钢轮2,所述中段部12的两端(分别为首端121、尾端122)与首端部11的尾端111、及尾端部13的首端131分别通过一滑配单元3轴向滑配。
[0018]当轨道500所固定于其上的混凝土墙发生变形导致轨道500偏移时,通过滑配单元3调整首端部11及尾端部13在轴向方向上的位置,从而实现分别安装在首端部11及尾端部13上的钢轮2的轴向调适,使得钢轮2能够较好的滑配于轨道500上,以避免出现钢轮2脱轨的现象。
[0019]另外,为了避免滑配单元3被雨水淋而导致生锈及使用寿命减短的现象,在滑配单元3的顶部套设了一保护盖4。
[0020]滑配单元3具体结构如下:其包括一滑块31、及一与该滑块31相匹配的滑轨32,且该滑轨32与钢轮2的轴线平行设置,滑块31与滑轨32的安装位置并未局限,只需实现中段部12的两端分别与首端部11的尾端111、及尾端部13的首端131分别进行轴向滑配即可;在本实施例中,中段部12的首端121与尾端122分别设有一所述滑轨32,首端部11的尾端111及尾端部13的首端131分别设有一所述滑块31。此外,为了避免检修时不慎出现滑轨32与滑块31相脱离而出现的设备倒下或滑落的现象,采用螺栓(未图示)将滑轨32与滑块31进行固定。
[0021]综上,本实用新型通过对现有端梁的改进及滑配单元的增设,实现了钢轮沿轴向的调适功能,从而避免因混凝土墙变形导致轨道偏移而出现钢轮脱轨的问题,进而避免设备脱轨、甚至滑落,确保了设备的正常稳定运行。
【主权项】
1.一种行车式提板刮泥机自适应行走装置,包括两分别连接于主梁两端的端梁,每该端梁的底部均安装有两个并列设置的钢轮;其特征在于:其中一所述端梁由依次衔接的一首端部、一中段部和一尾端部组成,所述主梁的一端架设于该中段部上,所述首端部的底部与尾端部的底部分别安装一该钢轮,所述中段部的两端与首端部的尾端、及尾端部的首端分别通过一滑配单元轴向滑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车式提板刮泥机自适应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配单元包括一滑块、及一与该滑块相匹配的滑轨,且该滑轨与钢轮的轴线平行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行车式提板刮泥机自适应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段部的两端上分别设有一所述滑轨,所述首端部的尾端及尾端部的首端分别设有一所述滑块。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行车式提板刮泥机自适应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与滑块通过螺栓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车式提板刮泥机自适应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配单元的顶部套设有一保护盖。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行车式提板刮泥机自适应行走装置,包括两分别连接于主梁两端的端梁,每该端梁的底部均安装有两个并列设置的钢轮;其中一所述端梁由依次衔接的一首端部、一中段部和一尾端部组成,所述主梁的一端架设于该中段部上,所述首端部的底部与尾端部的底部分别安装一该钢轮,所述中段部的两端与首端部的尾端、及尾端部的首端分别通过一滑配单元轴向滑配。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能够对钢轮进行轴向方向的调整,从而避免因轨道偏移而出现的脱轨、甚至设备滑落的现象。
【IPC分类】B01D21-24, B01D21-18
【公开号】CN204543663
【申请号】CN201420384087
【发明人】蔡孝光, 吉泽英, 刘福权, 姚红照, 杨少明
【申请人】福建华东水务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8月12日
【申请日】2014年7月1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