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脱硫吸收塔地坑环网系统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968267阅读:来源:国知局
中。此时,排浆管4临时被切换为供浆管,待维修的吸收塔中的浆液可以通过吸收塔底部排污阀排放至于吸收塔底部相连的沟道中,再通过沟道进入其地坑中。其中,本实用新型对所述引流设备并没有特别的限制,只要能够有效地将待维修的吸收塔I相应的地坑2中的浆液引流入母管3中即可,例如,所述引流设备可以为潜水泵。所述临时引流设备的引入,在地坑泵出力不足的情况下,能增大地坑泵的排水能力,也就能够给脱硫系统检修争取更多的时间,给脱硫吸收塔内部检修和防腐争取时间,确保检修工期和质量。
[0037]根据本实用新型,在优选的情况下,所述循环管6、冲洗设备7、事故浆液箱8、再循环管9、吸收塔I可以通过设置在供浆管5上的5通管分别与其相连。
[0038]此外,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系统的各个管路中均设置有阀门,以关闭或者启动相应的管道,或者调节各自管道中浆液的流量。
[0039]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脱硫吸收塔地坑环网系统,并不限于如图1所示的两台吸收塔所组成的系统,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将多台吸收塔进行连用。
[0040]以图1为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倒换浆液的【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描述,以图1中左侧所代表的一组吸收塔及相应的管路称为“I号组”,以图1中右侧所代表的一组吸收塔及相应的管路称为“2号组”。举例说明当I号组中的吸收塔需要维修时,将其中的浆液倒换至2号组吸收塔及其地坑中的操作步骤:
[0041](I)将2号组中循环管6上的阀门关闭,排浆管4上的阀门打开,地坑泵处于自动状态(也即根据正常情况开启或是关闭);
[0042](2)将I号组中的地坑泵停运,循环管6上的阀门打开,排浆管4上的阀门关闭,并且将供浆管5和吸收塔I之间的阀门以及和事故浆液箱8之间的阀门关闭;
[0043]经过前两步的操作,环网浆液管道连通,具备浆液倒换能力;
[0044](3)将I号组中供浆管5和冲洗设备7之间的阀门打开,对整个环网系统进行冲洗,冲洗时间以确保管路的畅通,冲洗完毕后将供浆管5和冲洗设备7之间的阀门关闭;
[0045](4)启动I号组中的地坑泵,在地坑泵的作用下,将I号组地坑2中浆液通过供浆管5以及循环管6进入母管3,通过母管3将浆液输送至I号机组的排浆管4,进而排入2号组的地坑2中,然后再在2号组地坑泵的作用下进入2号组吸收塔I中进行消耗;
[0046]其中,在浆液的倒换过程中,调节2号组排浆管4上的阀门的开度,以确保进入2号组地坑2的浆液的速度小于其地坑泵的流量,防止地坑溢流;
[0047]其中,当I号组地坑泵2的出口压力过大时,可以将再循环管9上的阀门打开并调整至适当的开度,将浆液部分返回至I号组的地坑中;
[0048](5)倒换完毕后,停运I号组的地坑泵,然后再通过冲洗设备7冲洗整个管道,确保系统管路内无浆液残留;
[0049](6)将I号组的循环管6上的阀门关闭,从而关闭浆液的倒换。
[0050]其中,在I号组地坑泵出力不足的情况下,可以在I号组的排浆管4上安装临时大流量的潜水泵,从而将排浆管4临时切换为供浆管使用。
[0051]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52]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0053]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主权项】
1.一种脱硫吸收塔地坑环网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 至少两台吸收塔(1), 对应于每台吸收塔(I)配备的用于储存吸收塔(I)的浆液的地坑(2), 连接每台吸收塔(I)并且用于输送吸收塔(I)的浆液的母管(3), 用于将母管(3)中的浆液输送至地坑(2)中的排浆管(4), 用于将地坑⑵中的浆液输出的供浆管(5),以及 用于将供浆管(5)中的至少部分浆液返回至所述母管(3)的循环管(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冲洗设备(7),所述冲洗设备(7)通过管线与所述供浆管(5)相通,用于向系统提供冲洗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事故浆液箱(8),所述事故浆液箱(8)通过管线与所述供浆管(5)相通,用于储存部分来自供浆管(5)的浆液。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排浆管(4)和所述供浆管(5)之间还设置有再循环管(9),用于将所述供浆管(5)中的部分浆液返回至地坑⑵。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浆管(5)还与所述吸收塔(I)相通,以将所述供浆管(5)中的至少部分浆液返回至所述吸收塔(I)。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排浆管(4)上还设置有引流设备,用以将相应地坑(2)中的浆液通过所述排浆管(4)引流入母管(3)。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脱硫吸收塔地坑环网系统,其中,该系统包括:至少两台吸收塔,对应于每台吸收塔配备的用于储存吸收塔的浆液的地坑,连接每台吸收塔并且用于输送吸收塔的浆液的母管,用于将母管中的浆液输送至地坑中的排浆管,用于将地坑中的浆液输出的供浆管,以及用于将供浆管中的至少部分浆液返回至所述母管的循环管。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各台吸收塔的地坑联网运行,浆液无需通过事故浆液箱进行中转,直接通过各台吸收塔地坑自动调节,在保证地坑不溢流的同时,可以向多台机组排浆,无需运行人员进行操作,并且无需每次检修时均需要布置临时管道系统,从而减少了临时软管破裂漏浆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IPC分类】B01D53/80, B01D53/48, B08B3/02
【公开号】CN204619734
【申请号】CN201520307161
【发明人】高小春, 罗洪, 刘海滨
【申请人】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国华电力有限责任公司, 广东国华粤电台山发电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9日
【申请日】2015年5月13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