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土矿干洗筛选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64054阅读:640来源:国知局
一种铝土矿干洗筛选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矿石筛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铝土矿干洗筛选系统。
【【背景技术】】
[0002]堆积型铝土矿是我国华南地区生产金属铝的主要来源,其典型特点是含泥率高,约占原矿的60%。在生产加工时,必须通过洗矿手段,脱除原矿中60%左右的粘土,以获得干净的铝精矿。目前对堆积型铝土矿的处理普遍采用水洗加破碎的工艺,生产过程中需耗用大量的水资源,产生的尾矿需要专门建库保存,不仅造成必需的水土流失,同时还存在塌方、污染水体等重大的安全隐患。生产出的铝净矿常常由于含泥含水超标影响到后续的加工冶炼,造成冶炼成本增高。另外,堆积型铝土矿原矿中胶泥含量高,目前的洗矿工艺对胶泥铝土矿难以清洗除去外面包覆的胶泥,影响后续加工冶炼。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铝土矿干洗筛选系统,该系统无需采用水洗即能实现矿石和泥土的分离,不浪费水资源,不产生污水,无需配套污水处理和尾矿维护保存的设施,洗矿后的泥土可以完全回收利用。本实用新型能大大降低洗矿的成本,具有低成本、不污染环境等综合优势,能改变目前铝矿石筛洗方式成本高、水资源浪费严重、尾矿污染环境难以处理等棘手的问题,将对铝矿石筛洗行业产生变革性的影响。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铝土矿干洗筛选系统,包括烘干滚筒和矿泥分离器;
[0006]该烘干滚筒包括设置在支架上的倾斜筒体,分别设于筒体两端的进料封头、出料封头,且进料封头位于所述筒体的上端部;所述进料封头的内部设有耐火砖,进料封头上设有铝土矿进料口和进火口,且所述铝土矿进料口位于进火口上方;所述进料封头的端部还设置有出焰口正对所述进火口的燃烧炉;所述出料封头上设有抽风口和出料口 ;所述烘干滚筒的筒体由托轮支撑,托轮设置在支架上,筒体外圆周上设有环形滚圈和驱动齿圈,筒体通过环形滚圈坐于托轮上,驱动齿圈由传动系统带动;
[0007]该矿泥分离器包括防尘罩、可转动地设置在防尘罩内的双层滚筒筛;所述双层滚筒筛为倾斜设置、由圆筒形内滚筒筛和圆筒形外滚筒筛同轴设置组成;所述内滚筒筛上的网眼大于所述外滚筒筛上的网眼;所述内滚筒筛的上端部设有进料口、下端部设有粗矿出料口,所述外滚筒筛的下端部设有细矿出料口 ;所述防尘罩是由上部的门形或拱形箱体、底部的凹槽、以及连接在凹槽与门形或拱形箱体之间的连接板组成,其中,凹槽的宽度小于门形或拱形箱体的宽度,凹槽内设有将防尘罩底部的灰泥排出的排灰泥装置;所述防尘罩内壁上固定有托轮和滚筒筛传动系统;所述外滚筒筛外圆周上设有环形滚圈和驱动齿圈,夕卜滚筒筛通过环形滚圈坐于托轮上,驱动齿圈由滚筒筛传动系统带动。
[0008]烘干滚筒的出料口与矿泥分离器上的进料口通过传送带连接。
[0009]进一步地,所述烘干滚筒上的抽风口通过抽气通道与除尘装置连接。
[0010]进一步地,所述防尘罩上也设有抽风口,该抽风口也通过抽气通道与除尘装置连接。
[0011 ] 进一步地,所述内滚筒筛和外滚筒筛内壁上均设有若干搅拌叶片。
[0012]进一步地,所述排灰泥装置为螺旋输料器和灰泥出料口,该螺旋输料器设置在凹槽内,灰泥出料口设在防尘罩上与细矿出料口相同的一侧,螺旋输料器输出的灰泥通过灰泥出料口排出。
[0013]进一步地,所述内滚筒筛上的网眼为直径为1.2-1.8cm圆形孔,外滚筒筛上的网眼为直径为0.3-0.6cm的圆形孔。更优选地,内滚筒筛上的网眼为直径为1.5cm圆形孔,外滚筒筛上的网眼为直径为0.4cm的圆形孔。
[0014]进一步地,所述双层滚筒筛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0.5-30°,所述烘干滚筒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0.5-30°,优选地,双层滚筒筛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15°,烘干滚筒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15°,更优选地,双层滚筒筛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5-9°,烘干滚筒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5-9°。其中,烘干滚筒与双层滚筒筛倾斜的角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根据实际情况可以作调整。
[0015]进一步地,该系统还包括矿石料斗、进料输送带、破碎机,所述矿石料斗通过进料输送带与烘干滚筒的铝土矿进料口连接;所述破碎机与矿泥分离器的粗矿出料口连接。
[0016]进一步地,在所述破碎机的出口还通过输送带连接矿泥分离器的进料口用于进行二次矿泥分离,该设置能够进一步提高矿泥分离率。
[0017]利用上述干洗筛选系统进行铝土矿干洗筛选的具体方法为:在燃烧器点燃燃料,燃烧的火焰从进火口进入所述烘干滚筒;开启除尘装置抽风,开启传动系统使烘干滚筒和矿泥分离器开始转动;将铝土矿从矿石料斗经进料输送机送入烘干滚筒的铝土矿进料口,铝土矿经过高温明火瞬时除水从而避免粘锅,随后在烘干滚筒内被烘干成干矿;随着烘干滚筒的转动,干燥的铝土矿在烘干滚筒内利用矿石之间的摩擦、撞击以及在滚筒内抛落所受力的作用下,泥土和灰粉从铝矿石表面脱落分离成矿石和泥粉,并在滚筒内倾斜向下运动最后排出,矿石和泥粉从烘干滚筒出料后进入矿泥分离器,通过筛分,泥粉落入防尘罩由排灰泥装置排出,在内滚筒筛的粗矿出料口和外滚筒筛的细矿出料口得到不同规格的铝土矿净矿。将粗矿出料口所得的粗矿用破碎机破碎到符合规范的尺寸大小。
[0018]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9]1、本实用新型打破了传统的铝土矿只能用水洗实现矿泥分离的思想,突破性地应用了先烘干后物理分离的技术方法,是铝土矿筛洗行业变革式的创新。
[0020]2、铝土矿由于含泥量大含水份多,直接进入烘干滚筒会出现明显的粘锅现象,本实用新型设计的烘干滚筒将进料口和进火口设置在滚筒的同一端,铝土矿进料时首先经过高温明火瞬时处理,除去表面较多的水份,可以有效避免粘锅现象;且烘干滚筒的进料封头内设置有耐火砖,能够适应高温明火作业。
[0021]3、本实用新型的矿泥分离器是根据矿石和泥粉分离的实际需要而设计的,防尘罩的形状设计有利于泥粉落入螺旋输料机从而被排出;内滚筒筛和外滚筒筛上的网眼直径大小符合铝土矿内矿石的特点,是根据实际生产时总结的经验得到较佳尺寸,能够最好地进行矿泥分离且避免颗粒较小细矿漏至防尘罩而损失。
[0022]4、由于粘附在矿石表面的除了泥土外,还有部分胶泥,与矿石粘附力较强,普通水洗一般冲洗不掉,在烘干滚筒内也不能实现百分之百破碎、脱离。本实用新型在经过矿泥分离器分离后,先将粗矿石破碎至粒径为0.4-0.8cm的大小,表面的胶泥因此受力破碎,然后再采用矿泥分离器作二次分离,使表面胶泥和少部分藏匿于矿石缝隙内泥土被完全除去,提高矿石和泥的分离率。
[0023]5、本实用新型所用的设备体积小,可在矿区采场内择地建厂,缩短矿石运输和复垦回填的路程,并可随采场开采的推进进行搬迀建厂,方便灵活。其生产效果能够实现矿泥完全分离,不浪费水资源、不造成含水量大的尾矿,所得的泥粉非常干燥,不需要专门建库保存,可以就地复垦。利用本实用新型具有成本低、分离效率高、无环境污染等优点。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烘干滚筒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矿泥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矿泥分离器的截面图;
[0028]其中,1-支架,2-出料口,3-出料封头,4-抽风口,5-滚圈,6-驱动齿圈,7-筒体,
8-进料封头,9-铝土矿进料口,10-进火口,11-燃烧器,12-托轮,13-传动系统,14-除尘装置,15-进料输送带,16-矿石料斗,17-防尘罩,18-滚圈,19-驱动齿圈,20-外滚筒筛,21-内滚筒筛,22-矿泥分离器的进料口,23-螺旋输料器,24-矿泥分离器支架,25-托轮,26-滚筒筛传动系统,27-灰泥出料口,28-细矿出料口,29-粗矿出料口,30-抽风口,31-搅拌叶片,32-输送带,33-破碎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以下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0030]如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一种铝土矿干洗筛选系统,该系统的核心部分包括连接在一起烘干滚筒和矿泥分离器,与之相配套的还包括矿石料斗16、进料输送带15、破碎机33,其中,矿石料斗16通过进料输送带15与烘干滚筒的铝土矿进料口 9连接;烘干滚筒的出料口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