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重力脱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69457阅读:8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超重力脱水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离心预分离装置或称旋流器,具体地说是一种超重力脱水器。
背景技术
我们知道,现有的离心预分离装置由进料部分、溢流部分、分离部分、底流部分及支架组成,其中进料装置为圆形的进料简体,分离装置为一内壁呈圆锥台形的结构,进料筒体与分离装置相连接,2002年本公司进行了改造,并申请了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为02268296,但是仍具有占地面积大、操作过程长、底流粗细夹杂等,很难充分满足后续过滤设备的粒度要求,从而导致过滤效率不高,产量下降,滤饼水分偏高等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效快速的、占地面积小、产品粒度便于过滤的超重力脱水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超重力脱水器,设有进料装置、溢流装置、分离浓缩装置、底流装置和支架,其特征是进料装置中入料管体的轴线相对于进料筒体呈渐开线向外延伸,以减小本实用新型的入料湍流,得到较好的预分离效果,分离浓缩装置的锥台体的长度大于锥体直径的3倍,锥角小于20度,最大限度的降低了高比重固体的溢流产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占地面积小,占地面积只有同样生产能力的1/30左右,减小了入料的湍流,使进料装置的预分离效果好,底流粗细夹杂减少,处理速度快,效率高,一般物料被分离的时间只有2-3秒,底流产品可以同时满足后续工艺的粒度和浓度的要求。


附图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如附图所示,设有进料装置1、溢流装置2、分离浓缩装置3、底流装置4和支架5,进料装置1、溢流装置2、分离浓缩装置3、底流装置4和支架5的连接关系与现有技术相同,此不赘述,其中进料装置1中入料管体6的轴线相对于进料筒体呈渐开线向外延伸,以减小本实用新型的入料湍流,得到较好的预分离效果,分离浓缩装置3的锥台体的长度大于锥体直径的3倍,锥角小于20度,最大限度的降低了高比重固体的溢流产率,分离浓缩装置3可以由一个锥台体组成,为了加工方便,也可以由多个锥台体组合而成,本实用新型具有占地面积小、预分离效果好、底流粗细夹杂减少、处理速度快、效率高等优点,另外,底流产品可以同时满足后续工艺的粒度和浓度的要求,是一种理想的离心预分离设备。
权利要求1.一种超重力脱水器,设有进料装置、溢流装置、分离浓缩装置、底流装置和支架,其特征在于进料装置中入料管体的轴线相对于进料筒体呈渐开线向外延伸,分离浓缩装置的锥台体的长度大于锥体直径的3倍,锥角小于20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离心预分离装置或称旋流器,具体地说是一种超重力脱水器。其设有进料装置、溢流装置、分离浓缩装置、底流装置和支架,特征是进料装置中入料管体的轴线相对于进料筒体呈渐开线向外延伸,分离浓缩装置的锥台体的长度大于锥体直径的3倍,锥角小于20度,本实用新型具有占地面积小、预分离效果好、底流粗细夹杂减少、处理速度快、效率高等优点,另外,底流产品可以同时满足后续工艺的粒度和浓度的要求,是一种理想的离心预分离设备。
文档编号B04C5/081GK2764485SQ200420096710
公开日2006年3月15日 申请日期2004年9月24日 优先权日2004年9月24日
发明者李怀明, 王显军, 刘培坤 申请人:威海市海王旋流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