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污垢分离器的工业循环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91189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具有污垢分离器的工业循环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污垢分离器的工业循环水系统,其包括离心式污垢分离器,该分离器包括:由隔板将内部空腔分成上腔与下腔的中空壳体,壳体的上部右端设有与上腔相通的介质出口,壳体的中部左端设有与下腔相通的介质入口,该下腔中心设有空心管,该空心管外侧周向设有从隔板下侧面盘旋向下的螺旋体,该螺旋体外侧与下腔的内壁相连接,所述空心管下侧设有污垢沉积区,所述空心管内的通孔下端与该污垢沉积区相通,该空心管的顶部穿过隔板并使其通孔上端与上腔相通;所述介质入口与锅炉的出口相连接,介质出口通过管道与热交换器的入口相连接,热交换器的出口通过管道与锅炉的入口连接;将污垢从介质中分离,其分离过程较为彻底,防止管道积垢、堵塞。
【专利说明】具有污垢分离器的工业循环水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污垢分离器的工业循环水系统,主要用于工业循环水的处理,也可用于集中供热或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0002]在暖通空调系统中,在例如热计量表和热交换器等系统工作时,往往会因为其系统介质中存在的细微污垢杂质而造成损害。例如,这些污垢杂质会附着在系统的各类元器件上,使元器件磨损、劣化、甚至腐蚀等,从而损害系统的性能,例如导致热计量表的计量精度或热交换器的换热效率受到严重影响。
[0003]目前,为了去除系统介质中存在的污垢杂质,通常会在系统中设置过滤器,以便通过过滤器滤除系统介质中具有一定粒径的颗粒杂质。然而,采用传统过滤器方法,只能过滤一定大小的颗粒杂质且用于过滤的滤芯,工作过一段时间后随着颗粒物在滤芯处的累积,滤芯过滤能力变差,因此需要定期更换滤芯,费时费力还可能会引起暂时的停工。但是系统中存在的大量的粒径小于过滤器过滤精度的杂质却无法被除去。这类小粒径的污垢杂质仍然存在于系统介质中,处于游离和半游离状态。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如果不及时分离并排除这类污垢杂质,则其往往会逐渐累积在系统的结构通道的死角和管壁内,形成污垢,从而使例如热计量表无法精确计量,或使热交换器的换热效率大大下降。
[0004]授权号为CN202700245的文献中公开的前置式涡旋污垢分离器能够实现小料径的污垢与介质的分离,然而由于介质入口与介质出口未经隔离,总有一部分包含污垢的介质未经分离直接由介质入口流出介质出口,分离效果不够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污垢分离器的工业循环水系统,能够将介质与污垢分离彻底。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污垢分离器的工业循环水系统,包括离心式污垢分离器,该离心式污垢分离器包括:由隔板将内部空腔分成上腔与下腔的中空壳体,壳体的上部右端设有与上腔相通的介质出口,壳体的中部左端设有与下腔相通的介质入口,该下腔中心设有空心管,该空心管外侧周向设有从隔板下侧面盘旋向下的螺旋体,该螺旋体外侧与下腔的内壁相连接,所述空心管下侧设有污垢沉积区,所述空心管内的通孔下端与该污垢沉积区相通,该空心管的顶部穿过隔板并使其通孔上端与上腔相通。
[0007]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空心管、螺旋体及空腔共轴线,该螺旋体的下端与污垢沉积区的顶部连接,所述上腔顶部设有排气阀。
[0008]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污垢沉积区右侧还设有用于排出沉淀的污垢的排污口,该排污口处设有可定时开启的阀门。
[0009]上述工业循环水系统,能够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效率,减少维护保养的成本;该工业循环水系统还包括:锅炉,所述介质入口与锅炉的出口相连接,介质出口通过管道与热交换器的入口相连接,热交换器的出口通过管道与锅炉的入口连接。
[0010]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技术效果是:
[0011]I)所述离心式污垢分离器能够将污垢从介质中分离,其分离过程较为彻底,防止管道积垢、堵塞;
[0012]2)所述离心式污垢分离器能够将溶解于介质中的气体分离并由排气阀排出,防止管道生锈、腐蚀;
[0013]3)所述排污口能将沉淀于污垢沉积区内的杂质排出;
[0014]4)所述工业循环水系统能够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效率,减少维护保养的成本。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创新原理及其相比于现有产品的技术优势,下面借助于附图通过应用所述原理的非限制性实例说明可能的实施例。在图中: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离心式污垢分离器的结构原理图;
[00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离心式污垢分离器与锅炉、热交换器的管道连接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实施例1
[0019]如图1所示,所述离心式污垢分离器包括:壳体1,排气阀3,螺旋体4,介质出口 5,介质入口 6,污垢沉积区7,排污口 8,空心管9。
[0020]所述柱形的中空形壳体I为薄壁结构,其内部为空腔2,其顶部中心设有用于排出空腔顶部残留气体的排气阀3,壳体I的上部右端设有使流动性介质排出的介质出口 5,所述壳体I的中部左端设有使流动性介质进入的介质入口 6,所述隔板10将空腔2隔成上、下两腔,所述介质出口 5与上腔相通,所述介质入口 6与下腔相通,该下腔中心设有空心管9,该空心管9外侧周向设有从隔板10下侧面盘旋向下的螺旋体4,所述空心管9、螺旋体4及空腔2共轴线,该螺旋体4外侧与下腔的内壁相连接,所述空心管9下侧设有污垢沉积区7,螺旋体4的下端与污垢沉积区7的顶部连接,所述空心管9内的通孔下端与该污垢沉积区7相通,该空心管9的顶部穿过隔板10并使其通孔上端与上腔相通,所述污垢沉积区7右侧还设有用于排出沉淀的污垢的排污口 8,该排污口 8处设有可定时开启的阀门。
[0021]所述离心式污垢分离器的工作过程包括:含有污垢的介质从介质入口 5流入壳体I的下腔内并在所述螺旋体4的导向下进行旋转,由于污垢的密度大于介质的密度,利用离心沉降的原理,在离心作用下污垢逐渐向介质外侧移动并与下腔的内壁摩擦、速度降低,从而使污垢从介质中分离,污垢的流速减慢后沉积于污垢沉积区的底部,同时在离心作用下原来溶解于介质中的空气会从介质中析出并以气泡的方式游离于介质内,介质则经过污垢沉积区7的顶部进入所述空心管9的通孔内并沿该通孔流向壳体I内的上腔,到达上腔的介质将从右侧的介质出口 5流出,同时游离于介质内的气泡会在上腔内与介质分离并聚焦于上腔的顶部,当压力到达上限时排气阀3自动开启排出气体,当污垢沉积区的污垢积累至上限时,开启排污口 8的阀门排出污垢。
[0022]实施例2[0023]如图2所示,所述离心式污垢分离器的一侧设有锅炉11,所述介质入口 6通过管道一 12与锅炉11的出口相连接,介质出口 5通过管道二 14与多个热交换器16的入口连接,热交换器16的出口通过管道三15与锅炉11的入口连接;多个热交换器16适于相互间并联设置;由于锅炉内容易产生污垢等杂质,如果需要在该系统中布置多个锅炉,则在每个锅炉的出口处需要安装有一个离心式污垢分离器。
[0024]所述离心式污垢分离器不仅能将介质中的污垢分离,同时也能将介质中的气体分离,防止管道或换热器的积垢、堵塞或生锈、腐蚀,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效率,减少维护保养的成本。
[0025]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这些属于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污垢分离器的工业循环水系统,包括离心式污垢分离器,其特征在于离心式污垢分离器包括:由隔板(10)将内部空腔(2)分成上腔与下腔的中空壳体(1),壳体(I)的上部右端设有与上腔相通的介质出口(5),壳体(I)的中部左端设有与下腔相通的介质入口(6),该下腔中心设有空心管(9),该空心管(9)外侧周向设有从隔板(10)下侧面盘旋向下的螺旋体(4),该螺旋体(4)外侧与下腔的内壁相连接,所述空心管(9)下侧设有污垢沉积区(7),所述空心管(9)内的通孔下端与该污垢沉积区(7)相通,该空心管(9)的顶部穿过隔板(10)并使其通孔上端与上腔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污垢分离器的工业循环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锅炉(11),所述介质入口( 6 )与锅炉(11)的出口相连接,介质出口( 5 )通过管道与热交换器(16 )的入口相连接,热交换器(16)的出口通过管道与锅炉(11)的入口连接。
【文档编号】B04B5/10GK203678546SQ201420004355
【公开日】2014年7月2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3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3日
【发明者】丰伟, 李继强 申请人:江苏欧立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