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材图像检测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17213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棒材图像检测机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专利涉及图像检测及非接触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对棒材进行在线图像检测的机构。

(二)

背景技术:

现有针对棒材进行检测的通用方法是将棒料传送带或者传送轮上,使其顺次通过检测仪器对棒材外观进行检测。这种方法无法检测棒料背面。为此专利申请公布号为CN 105021629 A的文献给出了一种解决方法。这种方法包括进料鼓轮、出料鼓轮和检测组件。两鼓轮同向同步转动,且轴向平行并列布置,两轮之间留有小于棒材外径的间隙,此为棒材的检测位。两鼓轮轮缘外侧均设有多个用于水平定位棒材的定位槽。定位槽内设置有负压孔与负压装置相连。当棒料由进料鼓轮定位槽真空吸附并旋转至检测位,真空阀关闭,棒料释放,并在两鼓轮之间在摩擦力的作用下自传。此时可对棒材进行检测。

以上方法不能把定位槽设置过深,否则棒材无法释放;必须有负压装置,否则无法抓取转动。产生负压则必须要有一套真空发生系统,这样检测机构就必然相对复杂。为此,需要一种结构更加简单,没有真空系统的棒料图像检测机构。

(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结构更加简单的、没有真空系统的、可靠的棒料图像检测机构。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机构包括供料同步带、同步轮、储料箱、棒材、进料转运轮、偏心轮、检测头、检测位、出料转运轮、出料板、分料板、分料槽、旋转同步带、出料箱、供料电机、旋转电机。

供料同步带连接4个同步轮其上装置有储料箱,储料箱中装有待检测棒材,棒材在重力作用下到达同步带的上面。转运轮由两个半轮组成,其中间通过供料同步带。两个转运轮之间间隙可以调整,使得不同的棒材都恰好在工作位中,检测头正好在检测位的轴线上,检测距离可调。转运轮上卡槽数量设置使得两卡槽之间弧线可驱动棒材在检测位充分旋转至少一周。卡槽深度使得棒材卡入不能脱落,并且使得下一个棒材不能被卡槽干扰。转运轮内固定有与其偏心的偏心轮,偏心轮中心偏向出料位置,使得进料转运轮在进料时转运轮与偏心轮外圆周间距最大,出料时转运轮与偏心轮外圆周间距最小,保证转运轮进料时卡槽充分卡入棒材,出料料时卡槽充分脱离棒材。偏心轮既可以设计成圆柱形,也可以根据工况需要设计成相应曲柱面。出料板设置在同步带下面,棒材由重力通过进入出料箱。出料箱内设置有分料板、分料槽。分料板、分料槽安装有传感器,感知棒材的到料信号。分料板由电机驱动可以转动,使得棒材或者通过,或者进入分料槽内。

把待检测棒材放入储料箱中,启动供料电机、旋转电机,供料同步带及进料转运轮、出料转运轮运转。棒材在供料同步带带动下到达进料转运轮的边缘,进料转运轮及出料转运轮轮缘上有多条与轴向平行的卡槽,卡槽深度可使棒材卡人后棒材不能脱落,转运轮内固定有与其偏心的偏心轮,偏心轮中心偏向出料位置,使得进料转运轮在进料时转运轮与偏心轮外圆周间距最大,出料时转运轮与偏心轮外圆周间距最小,保证转运轮进料时卡槽充分卡入棒材,出料料时卡槽充分脱离棒材。进料转运轮和出料转运轮之间为检测位,其上方为检测头。转运轮是由对称的两个轮鼓组成。轮鼓之间留有可以通过供料同步带的间隙。棒材到达检测位后在转运轮摩擦力带动下自转,使得棒材圆柱面得到充分检测。棒材检测完毕后再有转运轮的出料轮再次转运到同步带上,由同步带带动棒材通过出料板进入出料箱。检测头根据检测结果对棒材进行分料。分料槽上安置有传感器,当检测头相应信号时,棒材到达相应位置,分料板打开,使相应棒材进入相应分料槽中。

(四)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图1是棒料图像检测机构的主视图,图2是棒料图像检测机构的俯视图。其中(1)供料同步带、(2)同步轮、(3)储料箱、(4)棒材、(5)进料转运轮、(6)偏心轮、(7)检测头、(8)检测位、(9)出料转运轮、(10)出料板、(11)分料板、(12)分料槽、(13)旋转同步带、(14)出料箱、(15)供料电机、(16)旋转电机。

供料同步带(1)连接4个同步轮(2)其上装置有储料箱(3),储料箱(3)中装有待检测棒材(4),棒材(4)在重力作用下到达同步带(2)的上面。转运轮(5)、(9)由两个半轮组成,其中间通过供料同步带(2)。两个转运轮(5)、(9)之间间隙可以调整,使得不同的棒材(4)都恰好在工作位(8)中,检测头(7)正好在检测位(8)的轴线上,检测距离可调。转运轮(5)、(9)上卡槽数量设置使得两卡槽之间弧线可驱动棒材(4)在检测位(8)充分旋转至少一周。卡槽深度使得棒材(4)卡入不能脱落,并且使得下一个棒材(4)不能被卡槽干扰。转运轮(5)、(9)内固定有与其偏心的偏心轮(6),偏心轮(6)中心偏向出料位置,使得进料转运轮(5)、(9)在进料时转运轮(5)、(9)与偏心轮(6)外圆周间距最大,出料时转运轮(5)、(9)与偏心轮(6)外圆周间距最小,保证转运轮(5)、(9)进料时卡槽充分卡入棒材(4),出料料时卡槽充分脱离棒材(4)。偏心轮(6)既可以设计成圆柱形,也可以根据工况需要设计成相应曲柱面。出料板(10)设置在同步带下面,棒材(4)由重力通过(10)进入出料箱(14)。出料箱(14)内设置有分料板(11)、分料槽(12)。分料板(11)、分料槽(12)安装有传感器,感知棒材(4)的到料信号。分料板(11)由电机驱动可以转动,使得棒材(4)可以通过,或者进入分料槽(12)内。

(五)具体实施例

本发明的实施及运行过程如下:把待检测棒材(4)放入储料箱(3)中,启动供料电机(15)、旋转电机(16),供料同步带(1)及进料转运轮(5)、出料转运轮(9)运转。棒材(4)在供料同步带(1)带动下到达进料转运轮(5)的边缘,进料转运轮(5)及出料转运轮(9)轮缘上有多条与轴向平行的卡槽,卡槽深度可使棒材卡人后棒材不能脱落,转运轮(5)、(9)内固定有与其偏心的偏心轮(6),偏心轮(6)中心偏向出料位置,使得进料转运轮(5)、(9)在进料时转运轮(5)、(9)与偏心轮(6)外圆周间距最大,出料时转运轮(5)、(9)与偏心轮(6)外圆周间距最小,保证转运轮(5)、(9)进料时卡槽充分卡入棒材(4),出料料时卡槽充分脱离棒材(4)。进料转运轮(5)和出料转运轮(9)之间为检测位(8),其上方为检测头(7)。转运轮(5)、(9)是由对称的两个轮鼓组成。轮鼓之间留有可以通过供料同步带(1)的间隙。棒材(4)到达检测位(8)后在转运轮(5)、(9)摩擦力带动下自转,使得棒材(4)圆柱面得到充分检测。棒材(4)检测完毕后再有转运轮(5)的出料轮再次转运到同步带(1)上,由同步带(1)带动棒材(4)通过出料板(10)进入出料箱(14)。检测头(7)根据检测结果对棒材(4)进行分料。分料槽(12)上安置有传感器,当检测头(7)相应信号时,棒材(4)到达相应位置,分料板(11)打开,使相应棒材(4)进入相应分料槽(12)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