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钢珠自动分选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84374阅读:55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配件领域,具体是轴承钢珠自动分选机构。



背景技术:

电子技术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开始发展起来的新兴技术,二十世纪发展最迅速,应用最广泛,成为近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第一代电子产品以电子管为核心。四十年代末世界上诞生了第一只半导体三极管,它以小巧、轻便、省电、寿命长等特点,很快地被各国应用起来,在很大范围内取代了电子管。五十年代末期,世界上出现了第一块集成电路,它把许多晶体管等电子元件集成在一块硅芯片上,使电子产品向更小型化发展。集成电路从小规模集成电路迅速发展到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从而使电子产品向着高效能低消耗、高精度、高稳定、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力成本的逐升,自动化行业的兴起,自动化设备的广泛使用,已是无法取代的,而自动化设备这一重要的工具的大力推广,可以给各行业节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提高产品的品质,增加产值效益。

在轴承的零件生产中,由于钢珠的生产会使钢珠生产一定的误差,而轴承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允许钢珠的尺寸变化,但根据不同轴承的规格,需要先将钢珠进行分选后再安装到轴承上,目前还没有一种可以适应流水线生产的自动化轴承钢珠自动分选机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正是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以适应流水线生产的自动化轴承钢珠自动分选机构。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轴承钢珠自动分选机构,包括送料导轨、分选轴、分选柱、分选板,其特征在于送料导轨设置在下方,分选轴位于送料导轨正上方,分选轴上设置有多个分选板,每个分选板对应一个分选柱,分选板为多个呈放射状排列的扇形环,分选柱为圆柱体,分选板的每个扇形环均对应有分选柱的一个圆柱体,且分选柱的圆柱体到分选板的扇形环之间的垂直距离可根据需要进行调节。送料导轨正中设置有凹槽。分选板与分选柱为四组。分选板为90°的扇形环。

实际使用时,先将分选柱与分选板之间的距离调节好,从钢珠进料方向分选柱与分选板之间的距离依次递减,钢珠经由送料导轨送入本实用新型所述轴承钢珠自动分选机构下方,分选轴在设备动力系统带动下旋转,当钢珠直径大于分选柱与分选板之间的垂直距离时,分选柱结合分选板会将钢珠移出送料导轨,当钢珠直径小于允许的最小直径时,由于惯性作用,会继续在送料导轨上移动。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附图中,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其中:

1—送料导轨,2—分选轴,3—分选柱,4—分选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轴承钢珠自动分选机构,包括送料导轨1、分选轴2、分选柱3、分选板4,其特征在于送料导轨1设置在下方,分选轴2位于送料导轨1正上方,分选轴2上设置有多个分选板4,每个分选板4对应一个分选柱3,分选板4为多个呈放射状排列的扇形环,分选柱3为圆柱体,分选板4的每个扇形环均对应有分选柱3的一个圆柱体,且分选柱3的圆柱体到分选板4的扇形环之间的垂直距离可根据需要进行调节。送料导轨1正中设置有凹槽。分选板4与分选柱3为四组。分选板4为90°的扇形环。

实际使用时,先将分选柱3与分选板4之间的距离调节好,从钢珠进料方向分选柱3与分选板4之间的距离依次递减,钢珠经由送料导轨1送入本实用新型所述轴承钢珠自动分选机构下方,分选轴2在设备动力系统带动下旋转,当钢珠直径大于分选柱3与分选板4之间的垂直距离时,分选柱3结合分选板4会将钢珠移出送料导轨1,当钢珠直径小于允许的最小直径时,由于惯性作用,会继续在送料导轨1上移动。

上述只是说明了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是在于让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了解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内容的实质所作出的等效的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